|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邪伤少阳经案
某女,38岁,2011年5月5日初诊。右侧颈项疼痛,转侧不利一天。伴稍恶寒,右侧斜方肌(肩井穴)压痛明显,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簿白,脉弦。拟寒伤少阳经脉,经气阻滞,不通则痛。治拟祛邪通络止痛。取右侧肩井穴、中渚穴,平补平泻,电针连续波,留针30分钟,汗出而解,一次而愈。
分析:
1、《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可以看出,服小柴胡汤可能出现的药效反应是“汗出而解”。
2、本案拟诊为少阳经表证,肩井穴为足少阳经的穴位,中渚为手少阳五输穴的输穴,经云“输主体重节痛”,两穴相配,再加以电针刺激,功同”小柴胡汤“,清解疏通少阳经气,一次而愈。
3、关于肩井穴:《幼科铁镜、推拿代药赋》“桌溪家传口诀。。。。。桌溪 井肩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血气行。各处推完将此招。不愁气血不周身。”
“肩井”:足少阳经穴,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又名“肩解、。。、。。”;古有井田之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即四通八达也。古者日中为市,交易者汇集于井,故后人称为市井。本经通过肩部与诸阳经交会,其所治证,极为复杂,有如各病之市集。
4、针刺肩井穴疏解少阳气血功同小柴胡汤和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临证思考17:我的一点心得体会下一篇:临证思考18:祝味菊先生医案学习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