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32|回复: 6

追溯《伤寒杂病论》的起源地及形成条件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与天下能直解伤寒论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4-7 08: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学具备整体医学特征,重视以人为中心,对人有自身整体的调治作用之外,还对生活的环境,自然天气等状态都要综合考虑,调其有余与不足,都要考虑周全,可以把人调理到平衡旺盛的状态,所以说中医学是调治人整体和谐的医学。

我这春节期间,为了搞清楚中医的一点问题,我都把中国历史都差不多重读了一遍。

本草:
想搞清楚这问题得从周天子被纣王囚禁的时候说起。

深圳-大汉医承:
在春秋之前的中医历史基本没有记载
春秋中期才开始有点眉目

本草:
那个时候,周天子讲太阳的周期、自然界与太阳的变化、太阳的升落

深圳-大汉医承:
这个不是周天子开始了,是伏羲
周天子的时候文字已形成
伏羲观日月阴阳,造八卦
这是夏朝之前的事了
夏商周共经历了1800多年

本草:
在周天子那个时候是比较好的时候, 因为以前没有记载

深圳-大汉医承:
所以,听说过连山,归藏吗
在周易之前,就是连山与归藏,不叫周易。

苏州·抱元守一(29716831) 14:00:01
大汉老师,中医 、易,是不是前次文明给我们留下来的一点救命稻草呢?

深圳-大汉医承(25112772) 14:00:39
每个民族都有藏家本事的。
不单是我中华民族

温疫到战国时期已经很明显了
连年的战争,从不停止
人口过盛,之前的诸侯们就用战争来减人灭口

我还查了秦时焚书坑儒的事件
大家都以为,我们的药书都给焚了
其实,那时焚的书,把医药相关的书除开了,
只是烧些政治上的书。

所以,你们别怪秦始皇,人家也不容易,把咱们国家的地盘扩得这么大,还给人弄一个暴君的名称。如果没有他,能有今天的大中国吗?
到了汉时,最初汉高祖等前几位皇帝是重法家而轻儒家。
从汉武帝开始,才开始转向重儒家

深圳-介石中正:
汉武帝时期,表面是儒家,实际是法家

深圳-大汉医承:
这是要一个过渡的,任何改革都不能一步到位

咱们说说与中医相关的历史吧
给大家一条正确的学医大道
我们现在学的伤寒杂病论大家都知道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医圣所作。

大家不知道,此作原书是没有的

伤寒杂病论是靠晋朝的大医令通过搜集整理成册的。

北京-逗号:
哪作者怎么成了张仲景了呢?

深圳-大汉医承:
整理好之后的样子,也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编排的
之前的是可下不可下,可灸不可灸,可吐不可吐等为标题的。

本草:
其实真正伤寒论不是现在那样子的

深圳-大汉医承:
这个篇排,也非常科学的。
特别是里边的可用与禁忌,大家一看就心里明白,不会让很多人乱用药方
如同是桂枝证,有的就可用,有的就不可用,如酒客病者

这个科学方法的排序,从目前乱用方子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还有,大家知道,为什么医圣里边很多来自道家的方子而不用道家原名?
如小朱鸟汤,小阳旦汤,白虎汤,玄武汤等这四神兽汤

苏州·抱元守一:
四大神兽汤都是象形的呀

疏狂一醉:
仲景想避开五行?

深圳-大汉医承:
这个医圣为什么不用,其实关系很多
和历史关系很大,和政治关系很大
他是长沙之太守
怎么说也是一个为官者,吃皇粮,拿皇奉,不敢做有违国家的言行举止
为什么那么忌避道家相关的名称,内容呢

深圳-大汉医承:
知道坐堂这名称是如何来的吗?
坐堂,本来是为父母官者上班时的名称
可是为什么用在中医上来?叫中医坐堂

疏狂一醉:
仲景帮人看病吧

苏州·抱元守一:
张太守上班“不务正业”呵呵

深圳-大汉医承:
没有记载的东西多了,没有记载咱们就不能说不是。他做过大守
没有历史记载,然后很多可以旁征博引去找出因来。
伏羲这人在当时历史上也没有记载的
可是,人们用口传的方式传下来了
有记载的,你也别太信

廣東-大道至簡:嗯

深圳-大汉医承:
比如,司马迁写的汉朝历史,你别以为有记载了,都是对的
他都是给人看着来写的,有关对汉室不容的东西都给删了,然后重写,写到皇室满意为止
这中医坐堂制就是仲景当时留下来的说法
这个他做过官,你总得认了。

深圳-大汉医承:
当时,东汉中期到末期间,因为汉室无道,太平道,天师道等以道教名义,发动了很大规模的起义,对当时的皇室造成了非常大的动摇。

以张角在黄河南北,张鲁在巴蜀等地进行起义打动了汉室江山,汉室江山摇摇欲坠,对道家恨之入骨,所以,当时医圣当然不敢冒天下之大帏,公然用道家的东西来传道立说。

故把原方名都改用方中的主药之名命之。

深圳-介石中正:
正如现在许多民间秘方,因为政策不允许,而被埋没了

深圳-大汉医承:
大家讨论一下,医圣仲景的伤寒论是否是对北方比较有效?

洛阳采菊东篱下:
以前有种说法 伤寒只见于北方

广州-蓝夜:
都有四时五令,肯定有效吧

洛阳采菊东篱下:
南方无伤寒  只有温病

广州-蓝夜:
只是气侯方位偏重不同,常见病和体质上有区别

洛阳采菊东篱下:
但是现在不然,由于有了冰箱空调,所以南方也会有伤寒,再加上有时候节气不对,也会有

深圳-大汉医承:
今天有没有讨论医圣之术是不是要分南北了没有?
仲景之学其实,四海之内皆可用。不论东南西北中。
仲景之学,如果深究起来,和北方伤寒一点关系都没有。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不能一病一方。
附子也是要搭配方子才能发挥作用的。
不是就一味附子就行了

为什么说伤寒与北方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大家都简单直观的认为,仲景是河南人,他研究的伤寒杂病论是在河南,那里比较寒冷,所以说是研究北方伤寒病用的学术。此说更谬。

如何得知是谬论呢?

仲景是做长沙大守时坐堂的,这点可以说他的学术可以用在南方的长沙
他都在长沙使用,为什么说是北方之伤寒呢?

再说,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明。

之上的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孙思邈有句话证明,伤寒论是在南方流传的,为治南方病完全可以的。

这句话就是: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这说明了吧,仲景在南方流行他的学说。

当时尽量不是长沙也好,是在武汉也行

不是大守也好,县蔚也行。

总之,他就是在南方用他的伤寒,宣传他的医术。

所以,你们别再和我说仲景之学术是北方使用的伤寒。

你有什么可以有力证明伤寒论是治北方的伤寒。

无非是里边有附子类的扶阳药,就感觉这是治伤寒的,是北方才用的药。
如果这么说,更是错。

为什么这么说附子用于北方伤寒是错的呢?

大家可以读一读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经文;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日;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这句话,就完全可以打击附子类扶阳药只用于北方的说法。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北方天气寒冷,外在肌肤容易感受寒冷之邪而生内热。

南方天气温热,阳气外泄而容易产生内寒。

故所以,天气寒凉的地方,生内热治疗的方。

天气温热的地方,要用温热的方
这是其三

此三者,何以说伤寒论是于北方使用的?

第三条,南方天气温热而内中生寒

北方天气寒冷而生内热

现在来说说广东人爱喝凉茶的问题

广东人有一种习惯,有一点火气,不管是虚火实火,都会滥用凉茶来清火

洛阳采菊东篱下
容易伤脾胃

枫:
所以广东女孩都瘦黑瘦黑的

深圳-大汉医承
城市里边,通街的凉茶铺
农村乡下,自己懂点青草药,这更是不用本钱的,田头园尾,全是凉的青草药,随手抓来,就可煎

枫:
皮肤也不如北方女孩

枫:
是这个原因吧

洛阳采菊东篱下: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个





深圳-大汉医承
中医学从形神合一、身心统一的生命观出发,强调治神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在养生方面,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重视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健旺。
在治疗方面,十分重视调理精神和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强调“治调先治神”,即不仅要治疗发生在形体上的局部的“病”,更要调治具有丰富精神情感的整体的“人

形与神的调治,一直都是中医的治法

如果你硬要把这二者分开,那无非就是西式中药。

形神合一,形与神,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这是称与砣的关系
没有了任何一方,都失去其意义作用

形,即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及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

神,即精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一体观认为,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有生命,有生命才产生精神活动

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故所谓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无锡-小薛:
师父,这个神,与心藏神的神是一样的吗?

深圳-大汉医承:
此神包括人表面所体现出来的所谓精神、状态等的东西。

无锡-小薛:
藏在心内的神是指什么?

深圳-大汉医承:
单独的神是心神。

心神焕散,此神非单独指心神,人的意识形态都算是神,因为这神字之前没加心字,所以说不能说此神是说心神,此神可包括七情六欲的情志类系列,喜怒哀乐悲忧恐,还有表情,神情等。

咱们祖先,早就把思想层次的问题与身体问题相结合在一起了。

纠正一下之前的一个内帝的讲法

之前我曾经讲过,内经里有一个说法是药来自于西方

无锡-小薛:
有一部分来自西域的吧

深圳-大汉医承:
这个药来自于西方,我在春节时重新研究了咱们中国人在内经成书之前的生活居所。

内经经考证,成书时间应该在汉,但从起始应该是在春秋之后,战国之时。
那无论如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都是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幅射开来居住的



无锡-小薛:
哦,所以当时从四川湖南,青海过来的药材都说是从西方过来的,对吧?

深圳-大汉医承:
对,然后以这个为中心来看,当时所说的西方,就是四川之北,甘肃之南,以及青海陕西一带,都算是西方了。

可见,当时的药材之产自这些地方

之所以说这些,大家如果用经方,不妨考虑在此些地之药材,才为经方地道的药方

让大家有个借鉴的东西

无锡-小薛:
恩,药材的药性和地理环境关系太大了

深圳-大汉医承:
对,以后大家就不要去争吵哪个地方的药性是最好的了。

我是要考证用经方的话,用哪里的药材地道,所以,才去弄这个没有人去愿意做的




上一篇:六经之我见
下一篇:中医学胡思妙想
伤寒论研究者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3-4-7 1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七八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3-4-7 14: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地说

除作者是张仲景 汉代人算比较确定外,他是哪里人,原著叫什么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后人的认为而已。

关于张是否做过长沙太守的问题,很多学者考证过,裘沛然那篇大概最有力,结论是张没有做过长沙太守。否则按古人的称呼习惯,好称呼官名的,古人更看重这个,如范汪,曾任东阳太守,所以后人多称范东阳、范太守。徐之才,封西阳郡王,时人后人多称其为徐王,有《徐王方》。早期称张仲景都没有冠官名。唐代才有人说他做过长沙太守。所以可能性太低。

如果张在长沙太守时坐堂看病,恐怕民间人人称颂张太守。
《张仲景方》,难免要叫《张太守方》或《张长沙方》。唐前怎么会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与天下能直解伤寒论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8: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无论做不做太守,这也无关紧要,但是从江南诸师秘仲景方术不传来看,他是南方做事是肯定的,一个河南人,无故去江南干嘛呢?
伤寒论研究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3-4-7 2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大汉医承 的帖子

大汉医承:文中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无论做不做太守,这也无关紧要,但是从江南诸师秘仲景方术不传来看,他是南方做事是肯定的,一个河南人,无故去江南干嘛呢? (2013-04-07 18:08) 
说他是南阳人,那也是后人说的,这个也是不确定的。

谁能确定张去过江南?
孙那么说,不过是西晋之后,蛮族占北,汉族文化精英及典籍多转移到江南而已。隋末唐初的孙想找古书,首要之地恐怕也就是江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愿与天下能直解伤寒论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09: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蛮族占北是哪个年代,请哥们读了历史再说哦。[s:199]
伤寒论研究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3-4-16 1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看 五胡乱华 衣冠南渡 五胡十六国 北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2:51 , Processed in 0.17245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