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患者为一位心直口快的老太太,见我外乡之人在此地打拼,孤独无靠,让我认其作义母。义母肤白体瘦,动则汗出,汗后畏寒,平素小便较少,常腹痛喜按,两腿抽筋。凌晨常有阵汗出,衣衫尽湿,遂恶寒怕冷,觉冷风直入汗孔,痛苦不堪,无法安睡。以前,每每腹痛发作,腿抽筋时,根据她桂枝体质,我总给她服桂枝茯苓方或芍药甘草汤能减轻症状,出汗的情况却未能得到明显改善。近些时日,细读伤寒,当读到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才恍然大悟,原来义母得的是桂枝加附子汤症。处方:桂枝10,肉桂5,白芍15,赤芍15,干姜5,甘草10,大枣15,附子15。昨日煎好让其服下。今早电话告之,昨晚安睡,一夜无汗,腿不抽筋,备感舒适。 前方虽有效,但疗效不佳,是自己所学甚少之故。要想学好经方、用好经方,应必须掌握≪伤寒论≫中的内容。在读该书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当读到每一条条文时,要将自己置身于条文之中,想像自己就是条文所述的患者,得的是那样一种症状的疾病;或是将平常碰到的病案,无论是治疗有效或是无效的,只要跟条文贴近的,都拿来进行对比,原方用的是否对症?有没有更好的药方来治疗?多提出疑问,多寻找答案,才能得以提高。这种设身为病患者的学习方法,应该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记忆≪伤寒论≫中那些繁琐而枯燥的条文,增长自己的知识。 其实做人不也当如此吗?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话,世上就能少了更多的误会和埋怨。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