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陈某某,女,26岁。
2012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发热2天。
病史:前天下午突感胸闷,当晚7点后自觉身热,测体温为38℃,10点后体温下降至37.5℃。下半夜开始恶寒,白天开始热退。昨天上午胃脘不适,伴有口苦口干。白天无发热,晚上7点后又觉身热,测体温为37.5℃,10点后升高至38℃,发热时感口苦,因为身热而难以入睡。小便可,便溏。舌质红,少苔,边有齿痕,裂纹多,脉细数。
处方:柴胡24g,天花粉15g,太子参15g,黄芩12g,甘草6g,生姜3片,红枣6枚,1剂。煎煮两次,于发病前1小时(即晚上6点)顿服。
效果:9月20日晚上6点服药,当晚体温依然是38℃,伴有泄泻,但身热的感觉减轻,故当晚安眠。
此后再未服药,9月21日、22日两晚均无发热,但有泄泻。9月23日一切恢复正常。
患者为我学生,此处方为我们合议拟定的。其舌象素来质红少苔,边有齿痕,并有较多裂纹,且有口干。故医者不能一见其舌便认定为阴虚发热。 |
上一篇:急性会厌炎和升麻鳖甲汤下一篇:【一例桂枝、半夏复合体的治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