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134|回复: 27

医话杂谈------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2281

积分

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1
发表于 2012-9-22 16: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一个学中医的青年学子,都希望自己早日成才,象老中医一样顾客盈门,施展才技,解人疾苦,受人尊敬。但又苦于自己年轻,经验匮乏,而自叹: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慢慢熬吧。那么有没有缩短这个过程的可能和办法呢?我认为完全是做得到的。只要方法思路正确一定能提前达到理想的彼岸——名中医。
下面就谈一谈我的认识。
中医从古到今一直分为两大派,一为医经派;一为医方派。医经派奉《黄帝内经》为圭臬,走的是辨证施治的路子;医方派遵奉的是《伤寒杂病论》(或也可称为神农扁鹊方),走的是汤方辨治的路子。二者孰长孰短,客观的说,只要学好都能达到著名中医的水平,即中上工的水平。但是从客观实际来看,医方派之路更适合青年中医快速成才和生存。
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都是先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的。先认识香蕉、苹果、西瓜,才进而认识水果的概念;如果没有香蕉、苹果的具体形象,你怎样告诉他水果的涵义,他都很难理解。学中医与此同理,中医理论学的再好,没有具体的方药病案基础,也还是不会看病。过去的老中医,尤其是农村的,没有很系统很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个三二年就会看病,就是先掌握了具体的老师传授的方药;相反的是我们中医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博士生学了五六年,饱读经书,满腹经纶却不会看病,是什么问题呢?我看就是认识论出问题了。学习过程颠倒了。如果我们的学生先不要学高深的理论,而是先跟老师学方药,学具体看病,一招一式积累个二年,增长些具体形象的知识,再学习内难经一类,恐怕就不一样了。这就叫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汤方辨证就是具体的形象的。我只要先记住,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用桂枝汤就行了;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就够了,就可以先看简单的病,实际上经验多了一样能看复杂病。不必先要去弄懂什么营卫不和、少阳太阳之类的理论。说明一点,不是不要弄明白理论,而是说暂时先不要去纠缠这些东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床经验的增多,再看书研究,自然而然就会懂了,也会运用了。专方专药相对好掌握,也容易见效,从而可以大大地增强学习运用中医的信心。实际过去的医学大家都走的这个路。先录一段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孟景春教授自叙学医的历程片断以证我言。
我祖籍在江苏张家港市 ,自曾祖父至父辈,素以耕作传家,年届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至杨舍镇(即现张家港市zhengfu所在地)汤礼门先生处学医。汤先生乃沪上名医丁甘仁先生的弟子,故也可称是丁派了。由于汤师也是一方名医,诊务比较忙,当时做医生的规矩,都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由于这样,所以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是:首先交给学生几本必读的医著:唐容川编著中西汇通医书5种,即《伤寒论》《本草问答》《医经精义》《血证论》《金匮》,将此5种书作为基本读物。由于忙于诊务,无时间对学生讲解,只是交代学生说明这是学好中医的必读之书,由学生自学。在门诊时随着先生看病抄方,下午出诊时,只带高年资的学生跟随。其余学生都进行自学。学习书籍除以上5种外,还有由丁甘仁先生所编著的《中药辑要》、由汪昂编著的《汤头歌诀》,均要求我们背诵。学习的方法基本如此。在一月中抽一两次时间,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讲学习的重点和重要性,抽某一医书(当然均在5种书内)中的片段讲一讲。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点学习心得体会。再有便是做一些实际操作的技术。都是属于中医外科方面,如熬膏药(创口外贴),摊膏药,研中药,做纸拈(称为药线),相当于现在西医用消毒纱布,还有包药,又如先生行外科手术时,学习消毒和切开时如何用刀、如何排脓等等。所有学习的方法基本如此。到了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结束后,即将自己开业,走上社会,如果一点技术都没有,则将无所作为了,所以也非常担心。但是,老师还是关心学生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声誉,也总是希望从他门下学习的弟子,不能无声无息。于是给每个学生赠送几件开业的“资本”,令学生抄录丁甘仁的医案,抄录丁甘仁的“一百十三方”,其中有内、外、妇、幼各科常见病的辨证处方,并有加减方法等。还有外科(包括皮肤,五官科)各种病的外治方药。也是先生日常应用的配方,不过在未学习前,只见到方的名称而未知其具体的药物和配制方法。到了学习结束时,就作为为师送给每个弟子的礼物。并反复交代:初出茅庐,对待每个病员,不论疾病的轻重,必须慎重细微,切不可推诿,可先按丁甘仁先生的“一百三十方”挑选一较合适的处方,嘱服1-2剂后复诊。处理完后,接着应再从丁甘仁的医案中,找到相应的病种,在医案中从症状、舌苔脉象和病机分析等,弄清楚病因病机和立法处方,做到心中了然。再次复诊便能有的放矢开针对病情的处方,如三诊时获效,这一经验便能牢记于脑海之中。这一方法,确实稳妥而效。
从以上叙文可以看到孟老中医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方药,并不是什么内难经阴阳五行虚理论,净玩实的。方药实际上也就是汤方辨证,易学易懂易用。
第二个方面的理由是:青年中医,初出茅庐,走上社会,首先面临的是生存,要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如果不能很快打开局面,争得顾客,获得收入,那怎么能行呢?要想打开局面,迅速出名,专病专方,汤方辩证为一捷径,舍此无二。君不见社会上常有一医恃一方吃一片,凭一招吃遍天之现象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孜孜于理论研究,搞辨证施治,我可以不客气的说,一没有临床经验你辨不了,即使你辨出来某证,又面临一大堆方子的选择,因为没有实践经验你也选不了。一个肾阳虚,就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阳和汤、四逆汤等汤方,没有经验怎么选!辨不好,治不了病,没有收入,吃什么喝什么?汤方辨证就没有这个弊病,一病一方,死模式。好学,好掌握,又容易见效。只要你治好几个病,病人就会蜂涌而至。病人是最实际的。他不管你年龄大小,资历深浅,专家教授,只要能治好病他就认你。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真理。先走汤方辨证之路是青年中医成才生存的最佳选择。
那么辨证施治的路子可不可以走,答曰:当然可以。只要经济条件富裕,慢慢积累个十来年临床经验,再用点心,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我想没有哪个青年中医愿意慢慢熬,等到白头皓首才出名。实际上叫我看,先走汤方辨证之路不吃亏,既能早出名早得利早有经验,到后来也能走到辨证施治这个路上。各位青年中医不妨试试,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2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5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辩证心悟------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体会
下一篇:用药真谛------葛根重用取奇效 (陈建新)

177

主题

4845

积分

2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45
发表于 2012-9-22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感悟够多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2-9-22 16: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正是我想要说的一个问题,对于现在的中医大学生来说,现在想成为一个好的中医的确是个好的时机,学习完了教材方法,在学习黄煌先生,胡希恕老,日本的方法主要是辩方证,辩体质 等,通过学习,思考 ,临床,这是能做到的,主要是观念的问题,就如黄老师说的看眼光。难就难在选择,难在方法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9-22 17: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蛮实在的话。学医的也都是平常人,而医又特别难。想一下一切搞懂,的确不大现实。方证相应是条捷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2-9-22 18: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的人”说的话,让“没过来的人”看,其间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3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3
发表于 2012-9-22 1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822

积分

575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22
发表于 2012-9-22 18: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实在在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积分

100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9-22 19: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黄帝内景,  学针灸
学习伤寒杂病论,学汤药。
二者结合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30

积分

47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30
发表于 2012-9-22 19: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实在,很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46

积分

14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46
发表于 2012-9-22 2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1298

积分

26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医道精微,思贵专一,

Rank: 4

积分
1298
QQ
发表于 2012-9-22 2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渡舟当属医经派还是方技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5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2-9-23 08: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经验值得赞赏。但作为当今青年学子的快速成才之路却值得商榷。

青年中医学子刚刚开业,试想哪有几个感冒发烧拉肚子的病人找你看病,找你看病的大多是西医看不了的病或者是其他中医看不了的病,或者是他们没有看好的病。有几个病人对你说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让你用桂枝汤就行了;有几个病人对你说呕而发热者,让你用小柴胡汤主之,哪有病人告诉你说他是肾阳虚让你治,等等。在过去20、30年前的年代,这种方法也许还可以。

现在的中医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上来就是什么一型糖尿病,尿毒症,红斑狼疮,地中海贫血,重症肌无力,腰椎间盘突出,各种癌症,多发性硬化症等等等等大批的西医名词,一上来就把你吓着了。没有真才实学,肯定无法生存,更不要说成为名医了。按照过去的中医成长模式,还没有等你生存和成长就已经被淘汰了或者你自己放弃了。

这就是为什么千千万万的中医师们学习伤寒论应用伤寒论,到头来还是说自己没有完全掌握张仲景的学说,更不要说超过了。因为没有掌握伤寒论的精髓,所以就是把伤寒论都背过了也没有用。那么如何掌握伤寒论的精髓呢?各有各的看法和绝招。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要先从一家开始学。比如你觉得黄惶老师的好,那你就把黄惶老师的所有经验,体会,理论,著作等等研究透测,把他的精髓学到手,读一个案例,你可以想到十个他没有说的案例,读了一条药证的见解,你就知道为什么白术既可以燥湿也可以利大便,也不用苦苦探索白术利大便的机理,就可以理解众多医家对白术争论不休和清代周岩对白术利大便的牵强附会的解释了(其实周岩对白术利大便的解释已经是很高了,很接近了,但还是没有完全透彻,所以还是牵强附会的解释)。然后你对方证,药证和体质辨证经验就很高,这样你就已经是业内高手了,在你的城市可能你就是小有名气了。这时候很多一般的简单的病也都让你看,你的治疗水平大大提高,大病小病你都能看。你就可以造福一方百姓,这时候如果你觉得你已经超过你的老师了,你再看别家的学说和经验,比如刘渡舟学说,比如胡希恕学说,等等,那你就能够理解胡老的学说的真谛,可以取长补短,更上一城楼了。,这可能是青年学子的可行之路。

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11

积分

35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1
发表于 2012-9-23 08: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才是王道!体质辨证是捷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88

积分

34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8
发表于 2012-9-23 09: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7

积分

17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7
发表于 2012-9-2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大真话、大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548

积分

801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548
发表于 2013-1-12 18: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起源就是单方,验方,代代相传,经验积攒了几千年到张仲景那里,进行了高度的总结整理,写成两本书,流传到现在。所以,学习经方就是什么病症,用什么方药。没有更多的揣测。!重药,重证,重方!辨证论治在随唐以后才发展起来。
查斯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5

积分

33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5
发表于 2013-1-12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没有什么捷径,严师出高徒。只有扎扎实实的做临床,反复学习、有所悟,才有所成。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现代辅助检查是辨证施治的延伸。如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呢?也就是说怎样发展中医、突破现状,学习现代医学一些合理成分,或许就是找到中医的突破口,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做临床,团队之间精诚合作,中医前途无量。大凡学中医年资高的人,对中医都很痴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3-1-24 1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走的应该算汤方辩证之路了吧,前几年苦于找不到门道,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方剂,中药,五运六气,针炙,中医的圆运动等等都涉列过,虽然觉的都很精彩,但细细想下,又觉的太难学,见效慢,后来看了胡希恕的书,大致意思是说汤方是辩证施治的最后一关,这一关弄不明白,前面的理论再好也没用,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杆枪的话,那么汤方就是这杆枪上的枪头,深有感触,然后下定决定从伤寒论入手,把其余各家学说的书封藏起来,专心看伤寒论。虽然是自学,但网上教学视频丰富,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从头听到尾,伤寒书看了又看,没有老师带,没有临床,我就看医案,反复看,虽然起效慢,但也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做什么都应该坚持吧,学中医更需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3-1-24 19: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wangkang 的帖子

wangkang:     学医没有什么捷径,严师出高徒。只有扎扎实实的做临床,反复学习、有所悟,才有所成。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现代辅助检查是辨证施治的延伸。如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更 .. (2013-01-12 20:29)
同感!我只是来补充几句。
1、年资高的医师痴迷中医,是因为看到了现代医学的短板。
2、从现代医学眼花缭乱的体系中突破出来,真正地认识到了人体、健康、疾病,才会感受到中医理论的完美。(人体是完美的,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当然应该是完美的——虽然没有根据,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反对这个观点)
3、读经典、学经方是中医人的立足点。而中医的入门,得有扎实的临床铺垫和体会过程,这个过程要在临床学习西医的过程中来完成。因为较中医来说,西医的概念来自于有形之质,容易理解和接受。缺乏感性资料的积累,思维只能是纸上谈兵或没有根据的空谈。
4、即使有好老师的带教,自己的观察与体悟是不能少的。只满足于记忆经验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也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5、医学的对象是人,永远有新的问题待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701

积分

200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01
发表于 2013-1-24 2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的经历,精力,悟性,环境不同,学习结果也就各不相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5

积分

33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5
发表于 2013-1-25 23: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春生夏长 的帖子

春生夏长:同感!我只是来补充几句。
1、年资高的医师痴迷中医,是因为看到了现代医学的短板。
2、从现代医学眼花缭乱的体系中突破出来,真正地认识到了人体、健康、疾病,才会感受到中医理论的完 .. (2013-01-24 19:48) 
       中医学融入了很多艺术、哲学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医学就是治病救人,很实在很具体的去实践、去提高,为什么要学习现代医学,因为他优秀,很实用,如果要发扬中医,不去吸收和消化,怎样才能做到为我所用。现代医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和吞噬着中医的地盘,如何去普及中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高疗效,拿出客观证据,让中医看的见、摸得着。
    如一个病人来就诊,他没有不适,就拿了张化验单说自己转氨酶高,我们怎么来降这个转氨酶?如果这个病人浮肿,尿蛋白+++,我们如何知道有没有治愈,不仅仅是浮肿的消退。中医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现状仅仅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要发展,如果发展,就像一个优秀的民族,如果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能优秀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3-1-25 23: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wangkang 的帖子

wangkang:       中医学融入了很多艺术、哲学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医学就是治病救人,很实在很具体的去实践、去提高,为什么要学习现代医学,因为他优秀,很实用,如果要发扬中 .. (2013-01-25 23:25) 
我的本意并不是看低现代医学。
诊断用西医的,治疗用中医的。
中西要兼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3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6 09: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老师现在在哪里行医,还愿意收徒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2-16 19: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2-16 2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的积累,感觉就如临床中遇到的急性左心衰时,先速尿、在地高辛、再吗啡一样,几把斧子一用,症状可迅速缓解,不用辩证,好学易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2

积分

144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2
发表于 2013-7-23 09: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鬼话,那把病人摆哪去了?先没学好,就拿病人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2

积分

144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2
发表于 2013-7-23 0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梅兰芳 的帖子

梅兰芳:方证的积累,感觉就如临床中遇到的急性左心衰时,先速尿、在地高辛、再吗啡一样,几把斧子一用,症状可迅速缓解,不用辩证,好学易用。 (2013-02-16 20:00) 
您说到了方证的实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40

积分

19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读古人书看今人病。灵

Rank: 5Rank: 5

积分
2340
发表于 2013-7-23 15: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把内经跟伤寒论并列了,还分医经派和伤寒派。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是中医智慧的源泉,无内经中医如空中楼阁如无源之水。伤寒论是实战,是指导临床实践之经典,是集理法方药之大成,是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有一方必有一证,也就是方正相应。
三因证治。活泼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4:51 , Processed in 0.55506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