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61|回复: 1

[医疗问题] (转)有关樊代明先生和《医学争鸣》的疑问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9-2 1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6月中旬在西安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再生医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还好,增长了见识。但有几个干细胞研究之外有关樊代明先生和《医学争鸣》的疑问不得不吐槽。鉴于文章议题,本文不得不提及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等头衔。
第一个疑问是关于樊的“整合医学”
研讨会首场报告即樊代明先生登台阐述“整合医学”,樊报告倒是通俗易懂。但什么是整合医学?我听下来却未明白。随后问了若干医学人士,对方也称不了解。不过在《医学争鸣》这本期刊2012年第2期上即有樊的文章《整合医学初探》。全文见http://news.fmmu.edu.cn/nr.jsp?u ... p;amp;wbtreeid=1007
个人认为——
首先,“整合医学”表述不清。整合医学的概念系樊提出,但樊也承认,其概念定义“我似心中了了、纸上难明”。听完报告,并读罢其文章,我理解其“整合医学”即反对目前的还原医学,逆反分科医学,按照其原话,“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这说清楚了吗?
从樊文看,中西医结合或可理解为“整合医学”的部分内容。比如,樊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溃疡治疗为例,来说明不同时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霍香正气丸所起到的不同效果。这是不是一门新的医学思想呢?
樊言行矛盾,他对还原医学多有异见,但他在本人领衔“973”项目以求寻找胃癌的预警分子。
第二,“整合医学”概念的科学性有待商榷。按照樊的理解,医学分科太细,已经到了尽头,不能解决医学现实问题。我的疑问是,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尚不能准确理解疾病的前提下,我们拿什么来整合,什么样的整合结果来理解与治疗疾病?
第三,“整合医学”如何实践。樊说,整合医学强调各种最先进知识理论和最有效实践经验有机的科学的整合,相当于ABC三者的积,而全科医学的三者之和。问题在于:1,什么是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按照樊崇尚中医的程度,本草纲目和伤寒论已经最先进的理论与最有效的实践。2,如何整合?如何理解某种治疗是ABC相乘,而不是相加?
第四,“整合医学”如何推进。樊说要推动“整合医学”,需举办学术会议,成立学术组织,编撰专业期刊,成立研究所,设立专门病房,开设教学课程等等。问题:1,这是否意味着中华医学会需推倒重来,或者另行建立整合医学学会?2,开展研究且不论,但如何在不能讲清楚其定义的前提下开设课程?
第五,如此有待商榷的文章如何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整合医学”文章的发表是否经过了同行评议?当然,文章末尾注明,“本文曾请我校20名教授提出修改意见”,学者们,这就是传说中的同行评议吗?同行评议要不要避开利益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尤其是在中国权力高于一切的现实下。
第二个疑问是关于期刊《医学争鸣》。
首先,这本本来是《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的期刊(于2010年前后改版为《医学争鸣》,主编樊代明)为何成了中医的阵地。该刊主旨写到:期刊以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我专门跑去国家图书馆翻阅了多期该刊,几乎每期都要有若干篇中医文章,并且这些文章多是宣扬中医文化,而不是就某个具体研究进行阐述。四军大在国内医学院校地位还是很高的,什么时候成了中医的崇拜基地?


第二,这本期刊为何能够宣扬伪科学?就在干细胞研讨会会场广泛发放的该刊第二期,其首篇文章宣传四军大的颌面创伤救治与功能重建研究,作者系某学院教务科科长。第二段便讲到:公元3000年,西藏医师便额部皮瓣作鼻的成形手术,以及南北朝的唇腭裂修复术。学者们,你们如此写文章让李亚鹏和王菲去哪里挖坟以求真经?
我很想请这些崇古者们哪怕拿出一个中国古代外科大手术的详细操作说明来。
题外再举一个例子,某次参加器官移植会议,遇到一位同样来自西安的三甲医院移植专家,对方不断宣称中国华佗扁鹊时代就有了换心术。我问他:那他们如何解决输血问题、消毒问题以及免疫排斥问题呢?
第三,该刊似乎不再是医学学术期刊,而成了思辨哲学的场所。正如该刊英文名“Negative”,该刊曾多次发表包括樊在内关于该英文单词的阐述,诸如“否定之否定”“永远向前走,否定到最后”等等所谓“辩证法”思想。君不见,坐而论道让中国一直思古反今,停滞不前。
题外话:
1,樊在《三千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一文有在古代“抓住动物也吃,而且发现吃肝补肝,吃肺补肺,吃尾巴补全身”之语,作为消化病学专家下如此论语,我很不理解。

2,樊在大会作报告时,其PPT所用大量图片来自互联网,但也均无注明其来源。作为医学学术界位高者,如此作为是否没有起到尊重版权的示范作用呢?
(本文纯属个人见解,与《财经》杂志无关。限于本人微薄的医学知识,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希望有兴趣人士来讨论)




上一篇:西医的反思(健康报)
下一篇:启之以智 授之以渔 ——仝小林记周仲瑛教授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9-2 12: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r109,此贴信息量很大。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9:44 , Processed in 0.19833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