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749|回复: 14

[其他] 论仲景去滓再煎的原因

[复制链接]

69

主题

0

积分

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10 2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七个"和解"剂"去滓再煎"的原因。通常认为仲景书中有七个"和解"剂在煎煮法上是"去滓再煎"的。为什么要"去滓再煎"?历代注家大多认为七个"和解"剂的煎服法,具有和合寒温、协调升降、燮理阴阳、互济刚柔的作用,所以凡以"和"法为主要目的之方剂,多仿此为法。例如陈修园在「伤寒真方歌诀」中云:小柴胡汤"此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但是为什么此种煎法便可达到上述目的?均未见说清楚。仲景书中除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复代赭汤、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等七个方剂外,其实还有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以及与和解剂搭不上边的甘遂半夏汤都是"去滓再煎"的。为什么要去滓再煎?再者此九方之外,具柴胡意的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什么却没有"去滓再煎"?个人认为,"去滓再煎"并不是因为"和法"而再煎的,从仲景方的规律看是另有其意的。
        一、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三个方以及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均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的。而其他用柴胡的方,有"和解"作用的,也未必要"去滓再煎",如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究其竟,是因为柴胡的用量而决定要否"去滓再煎"。仲景柴胡药用其根部,质不甚重,而上述四方均用半斤。不若桂枝汤之桂枝用三两,麻黄汤之麻黄用三两,八两之柴胡其体积之大可知。故用水量须较大,且须先煮去滓再浓缩药液。否则容器内难以容纳,同时用水少则不能浸透药平面,不利于柴胡的有效煎煮。
        而其他柴胡剂如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均只用四两柴胡,体积没那么大,需不离"和解",也分别只是"以水七升,煮取四升"、"以水八升,煮取四升"而不用去滓再浓缩。药的总量减半了,特别柴胡的体积少了,故水是用少了四、五升,但无须"去滓再煎"了。再如第104条的柴胡加芒硝汤证:"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此方证虽有阳明证但不离少阳证,而方中各药用量殊轻,柴胡只是用二两十六铢,故也只须"以水四升,煮(小柴胡汤)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无须再煎浓缩。
        鳖甲煎丸、四逆散不是煎剂,不存在去滓的问题。不在此列。
        柴胡汤及半夏泻心汤等是否"和剂"不在这里讨论。但柴胡桂枝干姜汤已有其他兼证却要"去滓再煎",而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同样在小柴胡汤证的基础上兼有其他证,但却无须"去滓再煎",显然是取决于柴胡的用量问题。
        二、而所谓"和剂"的其他四个方(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及旋覆代赭汤)去滓再煎的问题,也不是因"和剂"而要去滓。但是此四方无用柴胡,体积不大,何以仍用此法煎煮?那就不妨从半夏的问题去看看。《神农本草经》载本品"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名医别录》主"消痈肿"。仲景应用半夏共约四十余方,是经方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按其作用大抵可分几种情况。a.作用于咽喉的,如半夏散及汤、苦酒汤是治疗咽中生疮等的,另外就是半夏厚朴汤、麦门冬汤、甘草泻心汤等有咽喉症状如咽中如有炙脔、咽喉不利、蚀于喉等。b.止呕:如大、小半夏汤、小柴胡汤。c.消痞:如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d.除痰:如小陷胸汤、小青龙汤等。e.宽胸:如栝蒌薤白半夏汤等。还有一些方半夏的作用不明显的。如温经汤。
       仲景用半夏,并非如现在的法半夏、姜半夏等,过度泡制,把半夏制至"通透",捏之便碎。仲景用半夏无论其作用于何,均是生用,仅注明"洗"之。即以水洗除粘潺,便入煎剂。历来皆认为半夏有毒。而其毒并非如附子、乌头的毒。宋本「伤寒论」半夏散及汤条下有"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有人疑为后人加入。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有毒是指半夏麻辣燥涩之味,大抵天南星科植物的根部均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如半夏、南星以至日常食用的芋头。都是有类似半夏的刺激作用。因而仲景在处理半夏剂时,需要保留其刺激粘膜作用者则不作久煎。当无需其剌激粘膜作用时通常都采用相对久煎的办法。这样,既保留了半夏的原有作用,也不至于过度泡制。
       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分别见于大论312条、313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咽中伤生疮当是咽喉肿物。相对并列的第310条猪肤汤、311条的甘草汤、吉梗汤的咽痛要严重得多。此时须赖半夏的刺激作用以破疮开结。因此仲景此两方的煎法是比较特别的。
        苦酒汤:"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大)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半夏散及汤:"半夏(洗) 桂枝 甘草(炙) 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可以看到,此两方并不久煎,只"令三沸"。或直接作散用,若不能服散,才"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目的是保留其"生"之性,以达到破疮开结之功。服法是"少少含咽之"、"少少咽之"。使药液直接接触患处。
       而其他用半夏之方则无需赖其破疮开结之功,故煎煮时间宜稍长。如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用于消痞和胃。七味药"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再观仲景方七味而无半夏者,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七味是"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 半夏剂中当以小半夏汤为基础,小半夏汤仅两味药: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但却是"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而同是两味的小方如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等都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大黄甘草汤、枳术汤等都类同。小半夏汤用水多一倍以上,煎煮时间显然相应较长。
       其他有半夏的三味方如:小陷胸汤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栝蒌薤白半夏汤则是全用"白酒一斗,煮四升"。
        附子粳米汤五味也"以水八升"。
        大半夏汤只三味(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却"以水一斗二升和蜜一升,煮取二升半"。
        生姜半夏汤(生姜汁一升、半夏半升)是"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即与水共三升了),煮取一升"。
         药味较多的如:小青龙汤八味,虽然半夏用量不算多,仅用半升,但也"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射干麻黄汤九味,用半夏大者八枚,"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
        厚朴麻黄汤九味,用半夏半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
        小青龙汤八味,用半夏半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小青龙汤的变方如: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大黄汤等是"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或者"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六味、都"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半夏厚朴汤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五味,也"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柴胡桂枝汤用半夏只二合半(1/4升),也要用水六升,煮三升。
         尤其注意的是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芍药、甘草),各药用量并不大,半夏只用十二枚,但耍以水一升(先煮半夏),煮取半升,去滓,再以水二升,和他药煮取半升,去滓,再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那么煎煮时间就不短了。
       上随机列了二十二首半夏剂中,以水一斗以上者共十五首,占大部分半夏剂,其余其实煎煮时间也不短。有可能半夏有毒故宜放水较多。久煎也好,去滓再煎也好,意义都是一样,使毒减的缘故。
       仲景其他无半夏的方如桂枝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四逆汤类方,附子生用,无需久煎,且急病急煎,故多仅"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
       当然,其他一些体积大的方,或者有效成份难以溶出的方,还是需要多水、久煎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5 收起 理由
r109 + 15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枳实和厚朴的区别
下一篇:求教:什么样的半夏效果好

5

主题

598

积分

96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2-8-10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煎只为半夏
半夏适应症是重症不需要再煎
现在用制半夏就不需要了
应该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081

积分

3121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81
发表于 2012-8-10 22: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学习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34

积分

3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发表于 2012-8-10 2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细心,另类思考观察。向小吹师姐和黄老师学习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8-11 0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2-8-11 07: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开生面,耳目一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11 08: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调重谈,十问“去滓再煎”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12/31/85/60/83.htm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医院 杨大华

张仲景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临床经验,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学术上的难题。比如“去滓再煎”就是一个令研究者十分费解的课题。以前医家的相关论述很多,但仍有许多言之未尽或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值得深入探讨!

让我们先看看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是怎么说的。第138页说小柴胡汤“且方用去滓再煎之法,是取其气味醇和……”伤寒家王晋三说:“去渣再煎,恐刚柔不相济,有碍于和也。”(陈亦人,《伤寒论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2)很明显,“去渣再煎”是为了取其气味醇和,更好地发挥小柴胡汤的和剂作用。这些都是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我们还是要有以下的质疑。

一问:既然“去渣再煎”是为了调和药性,有助于和解,那么,桂枝汤调和营卫,也应该属于广义上的和解剂,为什么不“去滓再煎”。而且作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的柴胡桂枝汤,更应该是和解剂,为什么也不“去滓再煎”?可见,把“去滓再煎”理解为有助于和解是片面的。

二问:那么,“去滓再煎”是不是柴胡剂的使用惯例呢?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这也同样是认识上的误区。柴胡剂都要“去滓再煎”么?不尽然!翻翻《伤寒论》就知道了。半夏泻心汤和旋复代赭汤都不是柴胡剂,为什么也要“去滓再煎”?可见,“去滓再煎”不能作为柴胡剂的使用惯例。

三问:“去滓再煎”是否与其主治病症有呕吐有关呢?观“去滓再煎”的方剂大多都有呕及胃气上逆。但柴胡桂枝干姜汤不呕却也“去滓再煎”,而治呕的方子也并非都“去滓再煎”。这既不能说明与治疗呕吐有关,但也同样不能说明就与治疗呕吐毫无关系。

四问:“去滓再煎”的方剂大都使用半夏,那么,再煎是否为了杀半夏毒呢?也不尽然!如果为了杀毒,那么,用2升的大半夏汤为什么不“去滓再煎”而只用半升的方剂却要如此?再者,配伍了生姜即可杀毒,也没必要多此一举。又,柴胡桂枝干姜汤没有半夏,为何却也要“去滓再煎”?可见,“去滓再煎”与使用半夏无关!

五问:有人说“去滓再煎”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成分。“去滓再煎”和之前的药物成分是否有变化?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国外有人研究认为,小柴胡汤“这种煎煮很有科学性。此时,柴胡内所含的柴胡皂甙a,b几乎消失而成b1,b2”(张文钊,《腹诊证治》,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3)。对于所产生的新成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人参皂甙有何变化?黄芩甙有何变化?甘草酸又有何变化?……毕竟,小柴胡汤的作用不能由一味柴胡起作用!再说,1700年前的张仲景,是不会考虑到这个层面的。这不是张仲景“去滓再煎”的本意。

六问:“去滓再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作者赞成林伯良先生的观点——浓缩!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他的相关思想吧。归纳为:一是大剂量的柴胡剂才采用“去滓再煎”,而中小剂量却使用普通方法。二是从药物煎煮的角度来看,用水量和所煎煮的药物量成比例,即药量多用水也多。但按照张仲景的煎煮时间规定,常常(不全是)是将水量煎煮掉一半,煎煮时间不能太长。自然,煎煮所得到的药汁也相应要多。三是从病人角度来考虑,张仲景给病人服药的量每次不会超过1升。按照柯氏换算,每升相当于200毫升。这个计量比较合适,病人的胃也能接受。而且,喝药多了,也影响饮食。张仲景考虑很周到,不但考虑病人需要什么,还考虑到病人能耐受多少。所以,欲作日三服,则一定要煮取3升,才能保证用药量。

七问:去滓的目的是为了再煎,再煎的目的是为了浓缩,那么,不去滓就不能浓缩?或为什么非要去滓才能浓缩?不去滓也同样可以浓缩!之所以要去滓浓缩,推测张仲景可能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方剂中含有比较多的干性药,而且用量比较多,担心在浓缩的过程中“再吸水”,把有效成分重新吸入药物中。我们不知道当年张仲景使用的柴胡是什么品种,使根还是草。如果是草,那么,半斤柴胡的吸水量也是很多的。而且,浓缩的都是精品,如果不去滓,吸进去的都是高浓度药汁,造成药物有效成分的无端丢失。

二是张仲景一定认为没有必要煎煮那么长时间,所以在煮取一半就将渣滓去掉。换言之,这个时间有效成分基本上就都能煮出来了。而炙甘草汤用水和酒达15升,却没有去滓,而是直接浓缩到3升。这可能考虑到大剂量地黄需要长时间煎煮才能把有效成分煎出。可见,去不去渣滓与所煎煮的具体药物也有关系。

三是“去滓再煎”的同时,挥发的不仅仅是水分,也同样有药物的可挥发成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药气(即挥发性成分)。当病人有“呕吐”及呕吐倾向时,既不允许多服药,也不该服用气味浓厚的药物。张仲景是否也基于这种考虑呢?

八问:不“去滓再煎”是否就一定影响疗效?后世对于张仲景经验的使用,并非都是完完整整重复的。非常少的医家才会按照张仲景的规定来用经方。我们从后世的验案来看,小柴胡汤不“去滓再煎”也一样有效。因为我们今天很少使用张仲景原量,因此,也自然少了一条“去滓再煎”的必要理由。
九问:“去滓再煎”在今天的可行性如何?“去滓再煎”在今天已经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煎药机等器械的出现,传统的方法无疑受到冲击。但对于张仲景的坚定实践者来说,这种方法会得到认真继承而不会失传。

十问:“去滓再煎”留给我们什么启示?“去滓再煎”来源于张仲景的医疗实践,是大剂量药物煎煮时的权宜之计。既要用大量的水来煎煮大量的药,又不想煎煮时间太长,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折中方法。如何从临床实际出发,从医家和病家,从具体药物等角度来研究张仲景学说,而不是主观臆测,这应该是“去滓再煎”留给我们的启示。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3

积分

11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3
发表于 2012-8-11 1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由很多,各家其说!现在“去滓再煎”已经很少用料。
君子致中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2-8-11 10: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档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88

积分

34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8
发表于 2012-8-11 1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8-11 15: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收藏了。十问不得了,小吹也了不得。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积分

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0
发表于 2012-8-15 1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s:1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003

积分

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03
发表于 2012-8-16 22: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s: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发表于 2012-12-1 1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了。

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2-12-1 2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摒弃古代主观臆断,这是很好的求证之路,有理有据,好好学习。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8:35 , Processed in 0.21661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