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但秦以后,墨学逐渐寝寂。由于西汉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汉武帝时代之后基本消失。直到清朝中期墨学的中兴才开始。近代有大量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墨经》几乎涵盖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内容。
笔者主要从医学角度探讨墨家思想对医学流变之影响。
1、与西医学的思想联系
李约瑟指出:“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已经产生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了。”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墨家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两个世纪,与欧几里得一样对几何学进行了朴素且严密的定义,可是它并没有取得《几何原本》在西方科学史上那样彪炳史册的地位。它也没有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墨子崇尚的机械制造技术“墨家机关术”,在夸夸其谈的仕人眼里,也不过是“匠人之作,奇技淫巧”。
但在西方,墨家思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随着显微镜、放射、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的发明使用,西方医学随之迅猛发展。
2、与经方的思想联系
胡适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是墨学的贡献”。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
经方对药证、方证的认识,是古人在长期药物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在观察基础上,大量使用逻辑学思维求证。
3、与医学心理学联系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墨家基本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等。
在兼爱的问题上,儒、墨两家虽然都提倡"仁",但是两家"仁"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的。儒家的"仁",虽然也主张"爱人",从表面上看来是爱一切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的,还受着宗法制的制约,而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墨家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今天,墨家思想无疑能得到新的诠释、发展。
笔者在这里探讨墨家思想与医学流变之联系,并非把西方文明的发展成果据为己有,而是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认识到,今天所谓的一些西方文明成果,其实在我们自己的文化源流上也是能够找到萌发原初的。但历史最终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今天对待西医、经方的态度,其实也是我们面对墨家思想的态度。
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这正是今天的中医学习者需要注意的。
编写:王胜
2012.4.24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曹颖甫先生三阳病误治医案探讨下一篇:[伤寒论探微]迷失的经方——理中人参黄芩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