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六十六方)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这个方子,本应该在新加汤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忘了,可能当时考虑这个方子太重要了,没有想好,就放下了。
之所以重要,一是这个方子的应用绝非这两条所述,二是这个方子也是应对流感的首选方剂,但是实践中又有很多人不敢用,因为惧怕麻黄发汗,惧怕石膏太凉。
还是从条文看起,63条和162条,语句和语式和相似,除了“发汗后”和“下后”这两个治疗方法以外,其余都一样: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不过,不管是“发汗后”还是“下后”,结果都是:汗出而喘,治疗的方法都是: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不能用桂枝汤。
但是,原文确实有问题,无论发汗后和下后,如果有桂枝汤证,就应该用桂枝汤,这里显然不通。所以,还得改改。改成:
63、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这样就好理解了,如果经过汗法和下法,出现“汗出而喘,无大热”,这个时候,就不能用桂枝汤了。
我分析,伤寒论特意指出这两条,主要是两个意思:一是针对发汗后,用不用桂枝汤?二是针对43条的桂枝加厚朴证和34条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理由如下:
一是汗后。伤寒论一再强调,有表要先解表。判断有无表证的一个重要参考是“汗”,一般有汗用桂枝汤继续解表。但是63条的“发汗后”,应该是指用了麻黄汤发汗,伤寒论说发汗一般是指麻黄汤,如果不解,而且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这时候不是单纯的表证了,这个汗出也不是桂枝汤的“自汗出”是有里热的汗出,绝对不能再用桂枝汤。这里强调的“身无大热”,也是区别阳明里热的关键词,一般阳明里热会大热大渴,这里没有,应该是脏腑辨证说的“肺热”,所以表现的不是大热。这个治则,我自己犯过,可谓记忆犹新。有一次,女儿感冒,应该是麻黄汤证,结果喝了麻黄汤汗出热退,但是半天过去以后,又烧起来了,当时以为表不解,就用了桂枝汤,这次可是后果极其严重,变成大热而且是干热,应该是所谓的温病,那时候刚刚看伤寒论,自己也不敢乱治了,请了认识的中医看,中医说是我把正气治的没有了,需要扶正气,于是用了人参败毒散,结果喝了更加严重,老婆要求立即送医院,我坚持再试试,后来老婆妥协,给我半小时时间,后来用了麻杏甘石汤,结果喝下去半小时就退烧了。所以,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身大热者,亦可用。总之,这一条,是强调,桂枝汤与麻杏甘石汤的区别,用错了,后果会很严重。
二是下后。34条和43条都是下后的变证,一个是微喘的桂枝汤加厚朴,一个是下利的葛根黄芩黄连汤。
以上是,根据条文看麻杏甘石汤。诚如开篇所言,麻杏甘石汤的应用绝非这两条,其应用的范围实在太广泛。
一、张锡纯的看法。张锡纯认为,这是伤寒论治疗瘟病的方子。长期以来,一致认为,伤寒论谈到温病,有证五方,张锡纯通过临床认为,这个方子正是温病的主方。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像我,上面治疗女儿的感冒,后来其实就变成了“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浑身干热烫手。关于张锡纯的论述,在其《伤寒论讲义》和《屡试屡效方》多有论述,在此懒得打字了,呵呵!不过张锡纯对于这个方子有独到的剂量变换之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如果“不汗出热重”的情况下,石膏用量是麻黄十倍。石膏一两,则麻黄一钱,用之甚效。好有就是据此创制了“寒解汤”和“凉解汤”,有兴趣者,可以找出来看看,很是有用。
二是刘绍武的看法。刘绍武老对于伤寒论有独到的认识,特别是根据伤寒论创制了不少协调方,当然老人家更是大刀阔斧地改了一些方子,这也是有些人不想接受三部六病的一个原因。其实在我看来,凡是有用的就是应该吸收和借鉴的。比如刘绍武老认为,伤寒用麻黄汤,总是觉得有以热治热之弊,先后在实践中探索,最后发现在麻杏甘石汤里面加入葛根,其治疗伤寒效果极为有效,把这个方子命名为“葛根麻黄汤”。我在看到这里时候,一开始是怀疑,这个能发汗吗,因为没有桂枝,而且加了寒凉的葛根和石膏。后来,觉得有机会试试。真的机会就来了,前几天女儿发烧,不是很怕冷,就用原方一般剂量,结果喝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样子,大约40多分钟,开始微微汗出,1个多小时,身热劝退。我由此衷心佩服刘老胆识和学识以及对于中医的无私奉献。后来,这个方子,给一个网友用了,她家小孩3岁,屡用退烧药,其中有两天看起来好了,结果后来又发烧了。当时用了小柴胡不管用,我考虑还是要解表发汗,给了她这个方子,嘱咐,如果半夜烧起来,就用这个,结果半夜果然烧起来,但是小孩子不给喝药,没有办法送到医院,打了退烧针。第二天下午又开始发烧,我告诉她,还是用这个方子,这次采取威逼利诱(呵呵)的办法,小孩总算是喝了点,结果汗出热退。这个方子,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一是这个方子完全可以替代麻黄汤,但是稳妥性大幅提高;二是这个方子的辩证简单,只要是感冒发烧,不论是否怕冷怕热,都可以用。因为如果是伤寒本证,那么用了绝对对,因为刘绍武老就是为此创制的方子,如果是不怕冷的温病,用之更妥,因为张锡纯认为这就是治疗温病的方子,而且加了葛根,以其有“起阴气”之效能,更加稳妥。所以综合起来,我认为这是治疗小孩感冒的首选方剂。
三是JT的看法。这个JT是台湾人,网上有他的伤寒论讲义,讲的实在好。我就不知道,这人很年轻,为什么叫做JT,还要加一个叔叔,所以他的全称是“JT叔叔”。就是这个叔叔,对麻杏甘石汤讲的很透彻,他说:麻杏甘石汤是对应一个干热的肺,小青龙对应的是一个湿冷的肺。如果用麻杏甘石汤治疗感冒咳嗽,用几幅以后可以改成“五虎汤”,就是,麻杏甘石汤加茶叶,也可以加桑白皮,也可以用五虎汤加二陈汤。当然,判断咳嗽的依据,他说的很清楚就是:麻杏甘石湯證伴隨著一點氣管發炎、或支氣管發炎的辨證點,是肺脈可摸出一條樹枝,或胸口癢到想要咳出來,及舌頭是發紅而且不水滑。
四、我的看法。麻杏甘石汤,是我喜欢的一个方子,一是因为我多次用,效果极好;二是对于感冒来说,几乎没有不用的。为此,我总结一下几点:
1、感冒用桂枝汤(我没有遇到)或者麻黄汤以后,如果继续发热咳嗽,排出小柴胡之后,就要来考虑麻杏甘石汤。
2、麻杏甘石汤的变通。如果如条文身无大热,则用原方即可。如果身大热,则用张锡纯之剂量:石膏为麻黄十倍。如果还要追求稳妥,则用张锡纯之变通方:寒解汤或者凉解汤。
3、我最近的倾向。如果是麻黄汤证或者发热不冷的温病,直接用刘绍武老的葛根麻黄汤,最为稳妥不过,尤其小孩。
4、如果咳嗽,按照JT的脉法,确定后,用“五虎汤火加二陈汤”。
5、小孩感冒,一般会用到这个方剂,期望有缘人留心。
所谓:
风云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要用之
无汗干咳证更多,若要追求得稳妥
刘氏葛根麻黄汤,锡纯寒解凉解汤 |
上一篇:质疑酸甘化阴与辛甘化阳下一篇:我整理学习的伤寒论类方(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