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558|回复: 1

重要的 中医百问第五十六问试答 下

[复制链接]

40

主题

0

积分

3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5-4-20 2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那么,我们现在来比较《臓气法时论》和《辅行诀》的药物性味对应。后者是孤证,现在还没有进一步的考证材料支持,大部分医籍,包括《道藏》均后出承载了旧有的改编或接受过政府主导的删削,后世的各家往往用医家之言证道,也难以找到和《辅行诀》相似的文献。但是从其言,从其义看实乃古义的传承,一是彼时正道教昌盛之时,宗教家对此等活人事业往往虔诚恭敬不至于作伪,一是此实非作伪,仅和《内经》之言有数字之异(以黑体划线标出),模式却是一样的。
内经  臓   补  泻  苦  欲       辅行诀   臓   补   泻   苦      欲         
       肝   辛  酸  甘  辛散             肝   辛   酸   急以甘  散
       心   咸    酸  咸软             心   咸      缓以酸  软                                         
       脾   甘    苦  甘缓             脾   甘      湿以苦  缓                                          
       肺   酸      酸收             肺   酸      上逆  收                                          
       肾   苦      苦坚             肾   苦      燥以  坚     
     第一,与整齐漂亮的传统药味“酸苦甘辛咸”对应相比,二者在“辛咸甘酸苦的顺序是一致的,差别在“泻”及“苦”上。
   第二,其中“苦”表示的是五臓太过不及的侧重,毕竟按照五行的功能总有更加容易产生偏性的趋势,如肝苦急是发布太过,冲突激荡,故以甘维系之;心苦缓散之阳气泛溢无度,故以酸裁汰之;脾苦湿是化之过度,阳气阴质四布(濕,阳气蒸腾水液四散之象),故以苦收束之;肺苦上逆是阳气过于收敛,降泄过甚而无补充,阴无以“藏精起亟”,故以辛兴奋之;肾苦燥是藏之过甚,使无阳气以通行津液,故以咸发泄之;五者均是顺其本性的功能趋势“走过了”而为病,已经开始体现五行的独立作用,而不是单纯的生克了。当然,这个“苦”有相性,若是不及也会出现类似“太过”的表现比如,肾藏之甚,肝无肾之濡润而亦苦则予“甘咸之剂”(如三甲地黄阿胶之流)心以肝气过散之而后力不继亦是苦缓,用“酸甘之剂”(如生脉饮之去热);脾因心气过散,阳气散逸阴气四布亦苦湿,用“苦酸之剂”(和之前有湿散与饮、浊停蓄之别,如排脓、赤小豆诸方脾气过化,肺收之不及,苦上逆者以“辛苦之剂”(如麻黄杏仁白术桂枝半夏之类)肺气降泄过甚,动,却无物以藏亦是燥(这是约言之,不是和四季对应的燥,但机理相似,无非是阳气出入失常有燥之象复有寒热之理)而予“辛咸之剂”(如乌贼骨茜草鳖甲牡蛎附片玄参之类)实际上这种“不及”体现的是“母子相继”性。欲呢,本性不及而欲有所补助促进,没有缺少故欲;或者本性的持续体现亦是欲。软旧作“耎”,为前稍大于后之义,从心之分配,布散的特性可以看出这是咸的目的本义,是一种对推动力量的比喻。缓有上下拉扯提绳(汲水,取物)之义(白川静《常用字解》),实际是运输之义,比喻连绵连续的状态,其余和五行本义无异。从此观之,《辅行诀》义更胜。但于“苦”一途没有体现五行五味的“双相性”和五行功能的“生成-序贯”意义。而且比较重视五行生成条件下的制化意义,对后天模式的五行五味缺乏揭示,稍有不慎则易陷于死板的循环论。
    第三,《难经六十九难》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源自五行相生的顺序来源,是有其气血调节的量的考量,体现五臓功能连贯性的特点,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空间”的问题,这种“空间”的需要,在人体中,在功能活动中一样需要,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但是,关键在于,对于五行的理解是实体的物质的还是功能的?如果五行五臓是实体的,那么木不及就叫肾多送点来,心不足就叫肝多送点来,或者肝太多就把心的闸门放开“流”点出去,心气血旺盛则叫脾打开放些出来……在人体中五臓显然不可能有这样的通路,不可能有这样的干预能力,如果人体可以做到这种调控,那么人体就是机器而不是复杂有机体了。所以“空间”只能实现在功能的抑制和促进,以及可以或如何使功能调控得以顺利进行的干预上,通过功能的调控来是身体自然的完成气血以及生命活动应该完成的事情。所以,如木气不及,所谓“补母”不是去补肾,因为肾气不及实际上是肾气不得藏,指的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情况,故用苦味补肾以藏之,而木气不及需要肾气支持,若以苦补之则肾气越坚,木气才越发没有资料以生,所以需要肾气打开其所藏以供应木气才行,所以是当“泻肾”而当用咸。肝太过除以酸甘之味外,但使心分散肝的力量,所谓“泻子”实则是“补心”以咸而增强心的散之力,从而达到使肝散的目的。虽然肝太过、不及均用到咸味,但是药性寒温有别,咸温以补,咸寒以泻,且主从有别,并不能居于主要地位。或者是从其后,即“补其母”增强肾气的收藏,则肝气的功能亦可以缓解。这是从肝的前后两途来考虑。恰恰和传统理解的相反,究其原因是药味分补泻两端而不是只有一种“孤立的性味”所致。而《难经七十五难》提出的“泻南补北”则是针对五行的后天结构,自然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只是怎么理解和药物对应的问题,同样因为药味有补泻两端而有了不同,但二者在药物运用上并没有冲突,只有何时当用不当用的考虑。
    所以,综合两书以及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可以合并如下:
               补(欲)          泻       苦(太过、不及)                     
    肝         辛   (化)   酸(甘)—— (咸)
    心         咸            苦(酸)—— (甘)
    脾         甘            辛(苦)—— (酸)
    肺         酸            咸(辛)—— (苦)
    肾         苦            甘(咸)—— (辛)                 
   可以看出,“泻”实际兼管了“苦”中之太过的一种类型(括号中药味)前者是以“所不胜”来泻,后者是以“所胜”来泻;“苦”承担着不及的一种类型,此不及为“欲行而不得”的“不能”,是母子之法;补、欲同味,是本行之气,“不足以行”则用之,前者有令无资,后者无令有资,又有差异而“泻”和“苦不及之味相合正是《辅行诀》中的“化味”,化味体现补泻抵消而有本气之行,却是通过其余两行之力的完成来取得本气独行之效:“辛甘化苦”肝脾用,无所互制,甘泻肾、辛补肾复又抵消,肾气无胜无负,辛甘之效却未浪费观桂枝甘草汤之制,卫弱营不至故悸,辛以致气血,甘以助之,症解而藏气反独立,气机之变得平复;如承气汤,“苦咸化酸”,软而散之苦而藏之反有汰旧迎新之用;又如姜辛五味“辛酸化甘”之用,开敛之间有化之之效;而参苓术草“甘苦化咸”之间,反有以阳化阴之效;《千金》海藻汤与五味子同用,“酸咸化辛”,治“咳而利,胸中痞而短气,心中时悸,四肢不欲动,手足烦,不欲食,肩背痛,时恶寒”,亦得辛能通能致气血之通之聚的大用。此义虽然表浅但深入则多有不易索解,留待后来以深研之如果“泻”和“苦太过”相合,却是《辅行诀》之“不合化”者,可知专用于一切泻之用,主要是体现在“除郁结瘀滞”的情况中,是五行通行之力的一种调节,辛苦除痞(半夏泻心汤),酸甘除逆(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栀豉汤),甘咸除燥(调胃承气汤),咸辛除滞(抵挡、陷胸、大黄附子、皂荚丸)是也。而“甘酸苦辛咸”不论太过还是不及均有之,或以此故《内经》和《辅行诀》只取其为所苦之味。
    所以上图可以再一次排列如下:
        补(欲)+ 苦不及          泻+苦太过  补其母   泻其子                        
肝     辛   (甘) 咸   (化)  酸   甘   (苦)   (咸)                                 
心     咸     (酸) 甘           苦   酸   (辛)   (甘)                                 
脾     甘     (苦) 酸           辛   苦   (咸)   (酸)                                   
肺     酸     (辛) 苦              辛   (甘)   (苦)                                    
肾     苦     (咸) 辛           甘   咸   (酸)   (辛)                                 
    另外,其一,不及之中尚有一种情况:即因气机郁结而有不及之虚象者,以通郁结为要而不以补为要:若有肝气郁结不得通者则予“辛咸之剂”(如香附旋复花鳖甲牡蛎细辛枳壳);若有郁结使心气不得散则予“咸甘之剂”(这和肝苦不及的甘咸之剂一样的机理,但是有主次之别及效位之异,如旋复花蝉蜕僵蚕、甘麦大枣之类);若脾气郁结不动不化则予“甘酸之剂”(如党参茯苓神曲山楂之类);若肺气因气机郁结不动不得降敛则予“酸苦之剂”以泻之(如五味杏仁柴胡前胡杷叶罂粟壳之类);如肾气郁结不行藏道则以“苦辛之剂”助之(如黄柏砂仁)。其二,太过之中亦夹有因气机郁结而有五行之太过的表现的,则直接以“泻法不合化”应之。就没有涉及从子母两途以调其气的用药了。
所以,五行用药使用以后,会发现非常复杂,很不容易在“诊断环节”清楚的把握到处于什么状态。对于长期的、有固定症状和表现的疾病尚能够用之,着重于调气,制生克,但是对于发展性、变化性比较明显的疾病,这样去分析很不简便,还会出现错误,尤其在“郁结”而需用“泻法”治太过而有虚象的,或郁结需用“泻法”治不及而有实象的,这个占的比例就更多,用五行虚实太过不及分析容易为象所误。所以五行用药就得打开揉散了来用。比如以“后天五行”的结构,其特点就是每一行均面向其余四行,如甘主补四行,辛主通四行等,没有生成下的那种制约,各功能作用的独立性更强,其中不再有“母子”,而只有平等,而关系则简化为肝脾肺、心脾肾交叉以及三角关系。药味只取其本味,体现的是阴阳的出入离合、聚散藏泻,其它作用依靠其它四行来体现,由五行的共同配合来实现阴阳的变化,如太阳不开之由予辛苦甘、辛甘、辛苦、辛咸、辛苦酸甘、苦咸等等,此为“三阴三阳”之药法,即“灵活运用五行的生理功能解决身体的整体病理的方法”,和五行生克药法迥然不同,正如之前所说,乃药物的组织不同,以应的变化不同,而非药物有异。这是自古所未能明者。从而,体现全身之病者,如伤寒温病,其治之药法从三阴三阳;七情内伤劳逸有五臓偏盛偏虚者以五行生克药法;杂病痰饮瘀滞积聚疝痹等诸疾如张大昌先生整理之《金匮要略》“阳病十八,阴病十八”者则兼用“五味不合化”之药法。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按照李阳波先生的模型把“后天五行”结构中的每一方位列出药味,又可以推衍玩索一下。   
                              咸                                      
                             辛    甘    酸                                    
                                   苦                                       

    总之,总结五臓五味用药可得如下认识:
    1.木当生,辛味为本。
    过生(太过)用酸甘;苦;。酸用于本气之旺;酸甘用于本气太过而有不足的;苦用于肝气郁结不解而旺者,以苦息纷争纠结;咸用于有形郁结而前不得通散者四者可以互相配合联用,但必须有主次之分,必须根据病邪范围的固散,发病的缓急,气血的多少,出路的通塞,选择当专一迅捷或十面围之、徐徐图之,是剿是抚等等。
    不生(不及)用辛;甘辛补本气;咸以母气助本气;甘用于后力不足者。三者辛甘为正,辛咸为奇,甘咸为不足(即前所云“有令无资”者),即泻肾补肝,同时用于郁结而有急迫动摇之象者。
    2.火当长,咸味为本。
    过长(太过)用苦酸;辛;为本气过亢之泻;苦酸心气太过而致有过于分散之虞所用(如栀豉)辛为心气郁结生热者所用(如辛温除热),以前之力助之;甘为助后来之力,先化之而心气易行者(故甘草可去火,甘味可解毒)。四者可兼而用之。
    不长(不及)用咸;甘;酸咸用于本气之不及;甘用于以化助散,是前路通达者;酸用于后力不足,有厥之征者。咸酸为正,咸甘为奇,甘酸为不足同时郁结而有散之不回之虚象者。
    3.土当化,甘味为本。
    过化(太过)用辛苦;咸;辛为化之太过而壅滞;辛苦为湿散逸阳不聚之用;咸为郁结而化力不行所用(如大黄芒硝之类)。酸者助分泌,助排泄而使化有所居,以酸泻腾空间四者分主次用之。
    不化(不及)用甘;酸;苦。甘为不及之本当用;酸以收敛心气以助土;苦为土气不足以化湿所用,阳或浮散者。甘苦为正,甘酸为奇,酸苦为不足同时为有郁结生壅滞之象者。
    4.金当收,酸味为本。
    过收(太过)用咸、甘;咸以治本气太过之泻;咸辛降泄而气机有散逸之险的,增辛味以聚气;甘味补土助运化而使肺金之气受推动而行(如麦冬黄芪冬瓜仁桑白皮等之排脓);苦以使肺金气传而分之,以收助敛之效。四者当兼而用之
    不收(不及)用酸;辛。酸为本气之补;苦为收藏肾气以为前引而补,用于肺气郁结于上者;辛以肺气不足以完成其功,提聚阳气以治无力以收者。酸辛为正,酸苦为奇,苦辛为不足同时为郁结而有上逆奔腾之象者。
    5.水当藏,苦味为本。
    过藏(太过)用甘酸;甘为本气太过之泻,使气血用于化而无藏也;甘咸为固藏阴凝不动而现太过之象者(故芒硝可下水)。酸为补肺以分肾气,使郁结泄而藏力少(如白矾);辛是所藏出之,发之以转化藏力者。   
    不藏(不及)用苦;辛;咸苦以藏之为补;辛咸为郁结而有不及之象者用之。苦咸为正,苦辛为奇,辛咸为不足及郁结致有不得藏者。
    以上大致为药性味的表现,大家可以以古今方药之治验证之,修正之。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性寒者收引、集中,当然对气血的调动力就大些,容易出现后力不继的虚象;温性的和缓、布散,对阴质消耗大些,容易受阻于郁结从而化热。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识病,分清何者当用,何者不当用,处于什么阶段,这又非理论可以解决的了。




上一篇:重要的 中医百问第五十六问试答 上
下一篇:黄龙祥:从“厥阴脉”概念的形成过程看经络学说的意义与

31

主题

1513

积分

39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一息尚存,从吾所好

Rank: 5Rank: 5

积分
1513
发表于 2015-4-22 00: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加我微信,A151272343,A18569233818,我经营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生产的42个达到ISO90002国际认证及美国健康食品认证的所有经方、后世方800余成方和近1500种单位科学中药,我公司:香港明医堂中医发展有限公司
一息尚存,从吾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7:54 , Processed in 0.06911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