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29|回复: 3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大黄黄连泻心汤(第六十方)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303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03
QQ
发表于 2012-2-20 17: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大黄黄连泻心汤(第六十方)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泻心汤方(亦治霍乱)===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黄芩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单看154条以及155条,上来就冒出一个“心下痞”,接着出了方子,实在太突然。149条,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一条,我给补入了金匮要略条文: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而肠鸣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要不然,这三条实在没法鉴别。
此外,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和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从文法上看,应该是一条。何以言此?而反下之的“反”和“而复下之”的“复”,猜的。前者说“反”,是说治疗错了;后者说“复”,是说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来一次。所以150条和151条,应该合起来: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这里提出一个事关本条的重要概念,就是“自濡,但气痞耳”。这是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症状,自濡,只是气痞而已。
也就是说150条和151条,再次论述了结胸和痞证的由来以及鉴别。太阳病,经过下法,可以是结胸,也可以是痞。
尽管如此,154条和155条还是突兀。我看又应该是接着153条来的(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中间插入了152条,不知道哪里飞来的,影响了段落的连贯。
153条,又论述了一种痞的成因,但是没有列出方剂,方剂就在154、155条。
153条: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医发汗====看条文好像没错,但是看后面实际是误治。
遂发热恶寒=====这个“遂”字,提示,原来可能没有这么严重,或许是中风的桂枝汤证,结果用了麻黄汤。伤寒论,说道发汗,大多指麻黄汤,说道解表,大多指桂枝汤。看来
确实是汗法不对。
因复下之,心下痞=====一看发热了,那就赶快下,看来张仲景年代,医生习惯用下法对付发热,错上加错,结果造成了心下痞。
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这一大段是分析预后情况,不过我总感觉不符合伤寒论写作风格,一般很少这类解释的话。不过没有我这样研究伤寒论的,不好解释的话一律说不是原文,呵呵先放着吧,说不定我的猜想也会被证实的。
顺道这,就清楚了: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总结151到155条,可以看出,心下痞的来路:一是太阳少阳并病,用下法,可能直接导致结胸或者痞;二是太阳病,汗不得法,再用下法,就有可能出现大黄黄连和附子泻心汤,两种痞。在分析,太阳少阳并病,也可能是由于汗不得法而至,就是155条说的,发汗复下。总之,太阳病,用下发,确实要小心。
好费劲呀!乱解伤寒一顿,回到了本条。不管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伤寒论讲究有是证用是方。
心下痞,按之濡====心下,胃口的地方不舒服,一按,软软的,没有什么结实。
    其脉关上浮者====关脉侯中焦,中焦有热,所以浮。虽然只是一条,但是很关键,看来学中医,最终还是要学脉法,但是学伤寒论脉法,与后世那么复杂的脉无关。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这个方子,简单就是两味苦寒药,热者寒之体现的淋漓尽致。大黄(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黄连(味苦寒。 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因为热主要集中在中焦,所以之用大黄黄连,即清热又清淤。因为是中焦痞,气机紊乱,其人必大便有问题,所以用大黄。
有的住家,看到下一条的附子泻心汤金和匮要略有一个泻心汤,认为应该是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少一个黄芩。估计也有道理。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疽,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一名腐肠)。
但是这连个方子的服法不一样,也就是用途不一样。这里是用开始泡一下,那里是煎煮。如果这里用煎煮的方法,估计会泻下,用其轻也。
说到这个方子,自己还真的用过。记得前年吧,给老婆用过。大夏天的判卷子,可能空提吹着了,回家就是肚子胀满,农村人说的“霍乱”(还没有考证是不是与伤寒论说的是一个意思),一般扎手放血,会出黑黑的血,然后就好了。我那个时候,才开始接触中医,正好看彭子益的圆运动,上面介绍说,这个症状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家里正好有大黄黄连,也没有称,就各抓了一点,用滚开的水冲了一下,过了不到1分钟倒出来,让老婆喝了,大约20多分钟,嚷着肚子痛,去卫生间稀里哗啦地大便,完了马上就好了。后来,我女儿一直记着这个办法,有人一说肚子痛,就说用大黄水,现在有点忘了。反正初学中医的人都胆子大,喜欢试药,也不会很好的辩证。反而是越学越小心,越来越胆小。真是那句话“无知者无畏”,如我,现在到处改经典一样!大家尽可斧正,谢谢。





上一篇:(原创)《伤寒论》使用的计量单位铢~合~升~两之间的换算
下一篇:我逐渐收集各个经方条文, 加强自己对方证的学习!

0

主题

0

积分

11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2-20 1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得好[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2-20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段猜的不错,有些意思。。。下段可惜不够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303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0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4: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jk0702 的帖子

jk0702:上段猜的不错,有些意思。。。下段可惜不够深入
 (2012-02-20 21:42) 
呵呵,下段因为要下班了,还给落下一条。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3:15 , Processed in 0.06784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