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514|回复: 9

[科普] [治疗经验] 失传千年的“络、溪、谷”三套针穴 (转帖)

[复制链接]

16

主题

870

积分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70
发表于 2012-2-6 01: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几年前在北京认识了一个道人,针灸术很厉害,取穴少,穴位亦奇。所用穴位与现代医家通用的迥然不同,但疗效很好。但就是他一般不出手给病人针灸。经过了解,他针灸用的是《黄帝内经》中的“络”穴。《黄帝内经》最晚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上古医术的精华。《内经》记载人身经脉有四套体系,即“经、络、溪、谷”,这四个系统的经脉经纬人身阴阳,使荣卫气血上下浇灌,共同护卫人体健康。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现在得以传承下来的仅存“经”的一个系统,即通常所称的“经络”三百六十穴。其他三套系统“络、溪、谷”的720个穴位及其应用理论在传承流变中湮没无迹了。而现代医书上人各自秘的某些“奇穴”,其实就是化源于“络、溪、谷”系统中的某些穴位,只是人不知其端。有幸的是,上古经络学的薪火得以在民间保存着她的余脉,这位道士从他师门那里继承了上古针灸术,就包含“络、溪、谷”三套经脉体系。为了不使上古秘术再次失传,道人现在已将“络、溪、谷”三套体系公之于众,使这套秘传千年的上古针法得以再现人间。

感慨现在中医学习者茫昧于所学之无门无径,也为了中华传统文华不至在我辈手中湮灭,我现将道人公布出来的部分经文转帖在这里。

经曰:络三百六十五穴,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肉之大会为谷,肉小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肉卷筋缩,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灋相同。经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气(气火)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有五脉,并住于络,传注十二经络脉,非独十六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经穴三百六十有五,络俞三百六十五穴,及溪谷三百六十有五,计之一千零九十有五穴。故经穴之与孙络穴别矣,然其溪谷之谷穴,从乎肌理也。

经之穴三百六十有五,之所以主其运也。络之穴三百六十有五,之所以主其传也。溪之位一百二十有五,营其筋肌也。谷之窍二百四十有奇,之所以泽其筋骨也。

针道维生之衷矣。故经病者调之以络,络病者调之以溪。血病者调之以经,气病者调之以谷。气血之病也,调之于溪谷。

经曰:经者,动气之径也。络者经脉之偶也。溪者经络节持之驿也。谷者筋骨气脉经之汇也。故经有其穴,络有其窍,溪有其脉,谷有其空是也。经,输也。络,注也。溪,交也。谷,合也。故经有十三,奇之有八,络有十六,溪有十四,谷之有七。十四溪者,肌肉筋经之隙也,尺胫,肱股,腰渺(月少),脊颈肌分肉腠及经络诸穴。谷者,气节之会也,部有七。踝,腕,肘尺,肘肱,膝胫,膝股,少腹之下极。

督之络者,起于骶闾之角而终于椎上,自中傍开半目。左右各一十有八穴,主阳神志久疾。其穴在脊节,名曰百劳刺。

骨之络者,起于骶闾之翼而终于髃,两傍各开一目,左右二十有三穴,主劳异怪。其穴在脊翼节中,名曰侠脊刺。

膀胱足太阳之络,起于脑中,出痖门而终于承扶,自中傍开一叩,左右各二十有三穴,主背胁脏腑。其穴在背絫外肋横结处,名曰铍风刺。

胆足少阳之络,起于风池循胛环而下缈(月少)至股际;上自中傍开一握。其一支自五枢京门而上,循肋至鸠尾。左右各二十有五穴,主损伤劳苦。其穴在胛肋缈(月少)髂中,名曰紴腁刺。

肺手太阴之络,起于中府,出俞环胛而循,支者横贯中府自经而下,络于大肠者左右各六穴,循经前而下者九穴。主风寒时疫,癳疬劳嗽。

肝足厥阴之络,起于本脏,自期门循季胁端,环肋内陷上膻中,寻膈入背俞会于杼,直上者贯翳会人迎,其支自大敦循经前而上,至期门而终。上者左右各二十有六穴,下者左右各十有一穴。主气血男女。

心手少阴之络,起于心中,下络小肠。循胁而上,自极泉横贯胛内过俞,自天宗循颈上入脑。循经前而下会于劳宫。上者九穴,下者十有七穴,主动静血脉。

脾足太阴之络,起于脾中,循胁环挠经而下,回曲骨贯箕门,循膝会阴陵上,下鱼至邱,环踝而散。上者十有八穴,下者十七穴,主抑郁积滞妇肠。

肾足少阴之络,起于肾中,下络膀胱,脐上侠少阴,侠脐而界阳明,下坤谷侠太阴。三环相交,叩叩于腹。左右各二十有四穴,至横循经前而下跟。左右各七穴,主虚损劳弱,腰股肿胀。

九阳之络,起于强间,循纹至颅厌,过耳前空关至牖、井、外髎垣,环七椎间。自间至牖各十有一穴,下者各十有七穴,主诸风神志。

任之络,起于承浆;下突翼中,终于下极,自中傍开一目。左右各二十有五穴,主阴血积滞。

冲之络,起于阴骶中,挠阴器,循气冲、腹结气海、天枢外直上至血俞脾枢,会鸠尾、自傍半目上行、挟突喉、会承浆环唇交水沟、迎香过目散脑中。左右各十有九穴,主脏腑郁滞。其穴不内,名曰倚刺。

阳明手大膓之络,起与大膓;自本腑上络肺至突端。出阳关至俞、循六阴环骨至横端上胁。其支者自俞侧直下循髎;本络穴左右各一十有七穴,主二阴腹腰。

胞之络,起于肾脏,出关元中极间;上络神阙,其支者自气海循太乙入肝,自肝循带外下行五枢,至生气横行生门天钖入胞系。左右各六穴,主男女生成。其穴循经肌间,其针深浅以知度,故曰渊刺。

胃之络起于中脘,上行膻中,绽鸠端内循而环,歴章门,至太乙入胃系。左右各十穴,主反胃嗝噫食不下。

六阴之络起于气俞,循髎侧至会阳,歴四俞至关俞,循髂脊内缘至二冲上,下循会阴,贯气水穴间。左右各十有八穴,本经有八。主癃闭,瘕疝,痿痹,血气(气火)诸疾。其穴去经皆五分臀肌中,名曰颰腱刺。

络者,网也。络于十二经,合其经脉筋肌者也。经之为干,络之为枝,溪之为茎,谷之为叶。本为一元之体也,运用岂有二般?故经之所以通滞者也,络之所以消积者也;溪之所以袪瘀者也,谷之所以化气(气火)者也。

络脉者,一十有六。膻中手厥阴伏其络,倚于心与九阳也。小膓手太阳伏其络,倚于肾与胞也。何谓也?其为玄牝之府故耳,始生气之从来也。

故督之络于脊椎隙间者,气阃骨也。其自骶闾而始,直行而上者,终于椎上合风府。其合脏腑,其主神志气力,为骨舆阳道之督导矣。故络其俞十有八穴,骶闾至脊中六穴,名曰六合,胁脘诸气,脊以上十一穴,名曰十一关,主脏诸气痛也。

故骨之络脊翼上突者,骨之生导气机也。是以起骶闾之翼,而终于椎上,上合强间。其支者,合于风池。其合气于脏腑,其主机动,其为阃,为诸劳诸伤诸气之汇也。故络其俞二十有六穴,主百劳诸损伤,故其名曰百劳刺。上治上,下治下。刺五分,灸以年为壮。

故膀胱足太阳之络,始于脑中,自痖门上出而下至肩中俞。其支络天髎,自肩井而散。其络自肩中俞直下。经急风,气输,热俞,心机,智关,督关,膈门,气屈,肝育,阳俞,垣宫,荥门,无邪,水宫,元门,后仓,子强,阳光,水储,自宴,五马,环止,络泉,横络会阳,上络秩邉,下走承扶而终也。其穴二十有三,所过八穴,主头项背,脏腑热,胁弩痛。阳宫垣俞二穴不可刺,夏刺则即日死,春刺失精,冬刺水枯。下治上,上治下。刺五分,灸七痏。

胆足少阳之络,始于风池,循肩俞,经天髎傍五分翼熮穴,背儝,魄门,膏肓俞,偻风,息痛,(病头员)门,结气,臃门,死户,劳俞,厌气,偻宫,(凥兀)户,尻俞,臀关会于环跳。其支者,自五枢,结气,腹荥,历京门,上季胁,循肋外而上,天合,端门,龢阳,木宫,胆舍,胃仓,厌气,会于鸠尾。又支者,自日月循于缕风。其络穴二十有五,所过十穴,主弦胀。气满不得食,腹痛如豁。忌直刺,灸五七壮。

肺手太阴之络,始于中府,从肺系出膈俞,经譩嘻,魄关,气门,少泉。循太阳络之热俞,气输,急风,至厌肩,会云门,上交息肩,袪风,侠天府而下,歴嗌满,尺关,气屈,终于列缺。支者自肺系,出俞府,气户直下,逆满,膺俞,太宴,云宫,噫满,倂不容,承满,木宫,胆舍,天枢,终于兰门。本络十五穴,所倂十四穴,主气满不得息,逆嗌不食,脘满背阃痛。本络勿直,灸三七壮。

肝厥阴之络,始于本脏。系期门,金火木水土,五宫五穴至季端,循胁内陷天焦穴上行,石满,星垣,脾枢,血愈,离气,天燥,厌门,食关,天钺,入膻中。又支者,自章门后五分曲胁而上者一十二穴,天刚,地怒,人怨,志滞,姑妄,意会,肓髎,乌蒙,户牖,天怨,赤宫,天渊,经大包傍上极泉。其循经前而上者,始蠡沟前上行,天斗,气承,疝门,交太阴经,撅都,蛊舍,温市,会曲泉,血府,幽都,串阴器,上气街,交太阴阳明,至水满,地瘅,疉门,会章门。本络三十七穴,所交六穴,主蛊胀瘕疝,满不得食,阴阳二痿,目弦头晕呕嗌者。

心手少阴之络,始于心中,出乎灵墟内三分之本主,下循九衢,云端,交三经过期门,日月间至神营,下长街,域间,宇门,急腹入络小膓。其上者自神营,玉都,天荒,天苍,会极泉。贯内胛络俞,会天宗,秉风,肩井,天牎,入舌系嗌,支者自天宗会于脑。循经前而下者,内肱,扶正,亢阳,上荣,天官,极曲,貙邪,脐满,脘会,膺渊,郄中,咸炅,胃都,通荥,腕中,天阙,精极,会少府络劳宫,与小指次指出其端。本络二十有六穴,所过十有三穴,心胷脘腹。

脾足太阴之络,始于本脏,出上系,当乳根步廊下于鸠尾平处,名曰中峊。自中峊,液井,引緃,天衡,会于大包,入寅溟,肺墟,蒙光而下,倚阳,相使,青菀,厌会,中枢,太葆,谷关,天寐,从星,流光,动风至带脉后一寸,下入承尻,环枢,从承,坤谷,于冲门下一寸冲会过经,循之下。经炅门,爽光,胞会,高榘,荣髋,鹤膝,蛇目,入阴陵泉,上机,五疝,下机,秘关,緃谷,入三阴交环踝而散。本穴三十有五,所过四穴,主情抑志郁,脏腑积滞,妇膓结瘕流疝。

肾足少阴之络,起于本脏,下络膀胱,自膜而上,出建里下五分之阳宗穴,阳明,三阴,八会,听门,牙关,于肓俞上五分之少抉,交阙会中,左走右,右走左,入肓俞,肩门,息肩,于外陵上五分取中肱,五正,肘关,曲云,水道上五分屈胁,会气穴,交关元,左走右,右走左。走水道,(凥兀)关,精宫(子户),归来,大赫,交中极,左走右,右走左。急气,腹直,飍里,绦顶,舍次,冲次,灵交,过阴廉。至溺矢俞循经而下,吢吕,古光,合阴谷,阳邱,鲲阳,脬佑,溺阳,合复溜,走太钟,水泉而散。本络三十一穴,所过十五穴,主诸虚损,劳弱,腰股肿胀,足膝不利。

九阳之络,起于强间,循风癯,天罗,阳空,一阳,寂天,至束,炅阳,过县颅,下厌眦,外髎会,(风劦)风,颔俞,经天牖,池下寸半之颈俞,刚风,痉癎,痉风,歴肩井,承强,至肩中俞,急风,气输,热俞,风关,气会,命营交至阳,于至阳灵台间一口寸寻神府,上灵台,延骨络上行,于神道身柱间寻逆天俞上直,清灵,气緃,天池,意怡,宴椎,行风,上会风府入脑间。本络二十有八穴,所过十有一穴。主诸风癎痉,厥逆不用,神恖恍惚息寐弗力。

任脉之络,始于承浆,傍开一目下循,终于下极。从孔厌,侠嗌,喉络,天突翼,以下九膺九穴至鸠尾下翼,翼以下八宫六穴至神阙翼,以下下元六龢至下极俞者,本络俞二十有五,其主阴血腹膓,玄牝寒热血症。所过有九穴,主气满厌食,嗌逆浮虚,诸邪妄行不归。

冲脉之络,起于阴极之会里前导中,侠会,囊邸,走气冲,疝俞,自中傍开二寸半循根柢,精宫,腹五里,精舍,三合,仳枢,齑端,灵醓,祭坛,循脾枢,血愈,会鸠尾,嗌门,自中傍开半目上行,陷突,膻会,明堂,紫宛,重云,宝盖,挟突喉,会承浆环唇,交水沟,迎香,过目散脑中。本络一十有九穴,所过七穴,主脏腑郁滞,犇豚嗌噫。

阳明手大膓之络,起于大膓,络于肺间心突中上天突,自大膓出阳关至本俞,环尻骨端循六阴络之五衟,四窬,平蹊,步常,步恒,鹤翅,络气街,环尻端下寸半走无名六穴至气街,自鹤翅上行,走(皮丸)(月少),带脉,气弩,腋眇,臂緃,倂巨骨,散于天鼎。其支者自本俞外五分之爡筋下行,寅泄,还阳,聚痍,七塞,阃关,至极底入膓中。本络俞一十七穴,所过一十有三穴,主嗌干气痛,二便腰腹。

胞之络起于肾脏,出关元中极间之灵汇,自任脉上行神阙,其支者,自气海,中注,盲俞,天枢,滑肉门,太乙入络于肝,自肝下循五枢五穴,至生气,镐阳,元宫,生门,天锡,络胞中(男子曰元田宫)。本经六穴,所过一十有五穴,主男女生成气血之事。

胃足阳明之络,系于脾,出中脘,沿冲脉任络上行膻中。出鸠突,膨松,脘元,吅门,焭气,龙门,稽水,歴章门,络带脉,循脾葏,太乙入胃系,出膜络脾。其支者,自脾葏,沿大横,腹结,府舍,冲门,从阳明之外而下行,巽户,沓泣,伏风,承髀,阳全,临关,承气,膝兑,鹤隘,脘宿,愈膓,胷舍,经丰隆,肺门,达解溪而散。本络俞二十有一穴,所过九穴,主反胃嗝噫,食不下。胷中满闷,滞利水泄。

六阴之络者,地气之络也。走关俞,腰俞,会阳,长强,循五衟,四窬,平蹊,步常,步恒,鹤翅,络冲门,气街,下循会阴,络二阴。本俞有八穴,所络十穴。主癃闭痿痹,女子诸病。




上一篇:[转帖] 老年人常饮枸杞水有助明目防眼疾
下一篇:“国医大师”郭子光送深圳养生口诀

4

主题

0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2-6 06: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经、络、溪、谷”是四套系统,还出自《内经》。目前无法证实真假,暂且信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2-2-6 0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曰:络三百六十五穴,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肉之大会为谷,肉小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肉卷筋缩,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正解!
与内经所讲一脉相承,说理精准.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47

积分

27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2-2-6 09: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叹服   中国文化之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2-2-6 1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也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道人只用“络穴”一个系统,即针效不凡。而现存《内经》及大家日常使用的所谓“经穴”系统,也是一个系统,为什么用起来疗效一般呢?

其实针灸除了经络穴位,除了应用方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用针者,即医生本人。道人的“络穴”系统,我相信一般人用起来也不会有多少特别的疗效,与常规针灸差不多吧。反之,常规针灸方法,即用“经穴”系统,如果让道人来用,亦必不同寻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2-2-6 1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据我所知,经穴与络穴,本就是一个系统,并非两个系统。所谓经,是气血运行之通道,但不是每一个连续的点都同样敏感。只有在经所联系的络脉处,气血有所溢蓄,才具有足够的敏感性而致于针灸可用。所以,十二经之三百六五穴,也就是三百六十五络。大家多读《内经》自知。

因此,楼主所公开的是一段失传的古文,固然宝贵。但说它包含着所谓失传的另外三套穴位系统,似乎难以置信。但是这里所涉及的穴位确实多了两倍,我认为其来源是络脉不断分支的结果。所谓溪谷,只是穴位所在特殊部位的一种归纳。总而言之,可看作是对原有经穴系统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2-2-6 1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多出来的七百多个穴位的具体部位及其功效作用如何,希望也能让我们稍微见识一下。或者请作者配图撰写成书,以贡献给苦难的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69

积分

18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9
发表于 2012-2-6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祖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28

积分

80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经方方证,六经相应

Rank: 8Rank: 8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2-2-6 1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9
发表于 2012-2-8 16: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亦有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6:38 , Processed in 0.0785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