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学好麻黄汤, 用好麻黄类方
对经方人, 一个中医未曾用过麻黄汤, 或不会用麻黄汤, 似不可思议. 但确是当前的事实. 据我所知我们医院的中医就没有用过麻黄汤的. 记得十年前, 我曾问过已故的何院长, 他是当地的中医权威, 六十年代南中医的毕业生. 您用过麻黄汤吗? 答曰, 我没用过, 风寒表实的就用荆防败毒吧. 坦白的说我对麻黄汤亦是陌生, 或怀有疑虑. 还只是于近来学习了黄师的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讲座, 和黄仕沛的经方亦步亦趋录, 并在回顾自已数例麻黄汤的治验后才逐步找到些感觉
我第一次用麻黄汤是在01-12-14, 同科室的洪医生患太阳伤寒, 畏寒发热, 一身疼痛, 她是麻黄体质 T38 服麻黄汤一剂, 麻黄用12, 上午药后未汗, 表邪不解. 下午同剂又服一剂, 方微汗, 热退, 身痛止. 一日麻黄用至24G, 耐受良好.
第二次用麻黄汤是今夏季, 本院王K患感冒, 恶寒发热, 身痛, 鼻塞流涕, 经利巴林韦, 头孢唑肟静滴三天发热不退, 仍作寒热, 体痛, 无汗, 面赤口干. 要求中药治疗. 予以大青龙一剂, 药后当夜汗出热退, 诸症悉愈.
2011-8-8 患者于金庚以发热恶寒, 休痛, 无汗. 还有尿频,尿痛. T38.3. WBC17.23 x10 9/L. 尿RTWBC4197/ul. 拟诊尿路感染. 予麻黄汤合猪苓汤, 1剂. 当晚8点服第一次药<半剂>, 半时后, 全身微微汗出, 热退痛瘥. 尿频尿痛亦减. 次日改予独苓汤, 5剂而愈.
近用续命汤治疗一例侧束硬化, 下肢不完全上单位瘫痪的病人, 生麻黄已用至日35克, 下肢瘫明显减轻, 对这个剂量的生麻黄耐受良好, 并无什么不良反应而影响用药的. 只是有一天诉夜间睡眠欠佳. 这例偏大剂量麻黄, 是遵黄仕沛先生在经方亦步亦趋录书中所说明的用法使用的. 如逐步递剂剂量, 合理配伍等.
麻黄汤本是伤寒论中一张重要的辛温解表的方子, 为什么今人对它如此陌生, 存有疑虑 弃而不用, 原因可能与在后的时方兴起有关. 与一些人的错误说法的误导有关, 如程门雪曾说麻黄汤用处不多, 南方人肌疏易汗, 或反是汗出热不得解, 壮热不汗出的不少见, 但不是麻黄汤所宜. 吴光烈: 历代医家均认为麻黄为发汗药, 非太阳表证不敢用, 同时用量也很轻, 恐有引起大汗脱人元气之危险. 这些说法, 可能都是背离临床实际的. 要用好这张方,必须澄清以上这些说法, 恢复其固有面目. 人们对麻黄汤和麻黄类方的疑虑实质都是源于麻黄. 关于用好麻黄黄师介绍了宝贵经验: 麻黄不要空腹吃; 中病即止; 开始不宜过大, 一般10克左右以后按须逐步递增, 如每3天加2克.黄仕沛主任大剂量麻黄用得非常娴熟, 在需要的时侯用到35-45克. 黄师云, 麻黄是一只非常有魅力的中药, 不会用麻黄, 不是一个好医生. 黄师用麻黄的经验, 重要的在于体质. 如是麻黄体质, 则麻黄的使用就会安全有效. 但亦不是非麻黄休质就不能用麻黄.如是急症就不讲体质而只讲证了. 对慢性病需调理, 要较长时间服用某麻黄类方时, 就要强调麻黄体质, 以冀用药安全.
黄师谓麻黄汤其实是一张温和的发汗剂, 原因是里面有桂枝甘草. 大量出汗, 心悸失眠是麻黄服用过量的不良反应, 而桂枝甘草能抑制解除这种不良反应. 配合桂枝甘草就能安全使用麻黄. 黄仕沛主任成功的经验亦是如此. 他用麻黄一般从15克开始, 以后据病情需要, 采取3天递增2克, 可高至30-45g/d, 都是安全的. 由于他在续命汤里大剂量麻的成功使用, 治好了难治的中风痱的病人, 值得硎究学习.
此文行将完结, 我心头不免升起一缕忧虑, 在临床中, 面对药典, 如何确定中药的剂量, 按药典, 常治不好病, 按临证需要, 必须提高剂量. 万一有什么长短和风险, 如何是好? 临床有些意外情况也不一定与剂量有关. 但较大剂量可能授人以柄. 这两难怎么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