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52|回复: 1

仲景经方剂量研究概况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8330

积分

10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30
发表于 2008-3-6 21: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万晓刚

仲景制方精妙,药简效宏,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其方剂药物用量,因时移物换,原貌不可得窥,是以争论颇大。剂量之多寡、比例之大小,与疗效息息相关,实有考证之必要。近年来有关经方剂量的研究报道不少,今据近十年有有关文献,勾勒其研究动态如下。

一.古今度量衡制的考证

仲景著书于东汉末年,其计量单位自为彼时所习用者。因时隔近两千年,度量衡单位屡经变更,原制已不可知,故今人采用各种方法以考证换算之。

研究表明[1~3],秦至东汉度量衡单位实值虽变而无大异,根据对秦始皇26年的方升、西汉初年的“尚方半”、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以及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衡量器的考证,、东汉1斤合今制250g,1两合今之15.625g,1升合今之200ml。而方寸匕当是容积为1立方寸的立方形容器。若以汉时1寸为2.3cm计算,其容量当是12.167cm3[4]。

而根据《金匮要略》乌头桂枝汤方后注,经换算得出:汉制1斤约为126g,1两约8g,与前述结论不符[5]。

更有研究认为[6],古代常用市秤不符合药物计量实际,古时另有古药秤和古药升,经实测计算得出:汉时每药两为1g左右,最大不超过1.6g;而每药升容积按同制为6.34ml,按南北朝制应为10.4ml,汉制不越此值。

米氏[7]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的药物剂量、煎药加水量、煎次、煎出量用服用量的古今差异进行考证,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认为现行“1钱等于3g,尾数不计”的定量换算关系不符合中医传统用药1钱有效量之实际数值,提出今旧市制1钱应折合公制3.73125g,临床使用可约为3.5g。

从上述可知,大部分研究结果接近于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1两=13.9g,1升=198ml)和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1两约合15.6g,1升约合258.14g)的记载,与现行换算关系量不符,然亦存在古市秤、古药秤之争。

如按上述研究结果折合,则仲景经方剂量明显大于或小于现代常用量。对此,各家认识不一。有认为[1~3],量重味寡是仲景用药特点之一,符合原意 且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也是合理的;也有的认为[8,9],对经方药量不必凿求,而应以临床药效为准,现代《伤寒论讲义》的折算标准符合临床实际。

二.经方剂量运用规律和特点


仲景对剂量的应用有严格的原则性和规律性[10],表现为:①制短扬长,如瓜蒌薤白半夏汤辛热药与寒润药为3:1,故制其寒而用其开通之性;②量依病变,即根据症候的主次、轻重而确定药量;③动静相合,即动静药物配伍须依比例而行;④量变性变,即药物剂量变化会导致方剂性质的变化。因而,在运用经方时应重视[11]:①每剂量,即每一剂药物中某药的分量,它主要是通过调整各药间的相互比例而影响到药物的配伍关系;②每服量,即每次服用的剂量,通常此量为该药的治疗量,显示了药物的量效关系,而根据量效关系原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减,其方药效也相应增减;③每日量,即一日中某药服用量总和,此量决定于每服量和每日服用次数,即药物时效关系的影响,而根据时效关系原理,每种药物在服用后均有相对稳定的潜伏期、高峰期和残效期,间隔一定的时间重复给药可以维持药效的连续性。从另一种角度认识,也应注意[12]:①单一方剂中的药物用量、尤其要掌握方中较重要的药物用量;②重视复合方剂中的每一方剂用量;③重视加减方剂中的方药用量,即基础方的取用量、加味药物用量和药味相同方的用量等;④重视方剂的每次服用量。

简言之,经方剂量的具体应用要注重药物的绝对量,绝对量反映了药物的有效用量,但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病情重者宜大,轻浅者宜小,药质轻者宜小,质重者宜大,急性病宜重,慢性病宜轻等;同时,更应注意药物的相对量,相对量体现了各药用量的比例,寓有组方之法度,其变化既能影响方剂的性能,又能影响其功效的大小;古今衡量虽异,然其比例恒定[8,9,13,14]。

三.某些常用药物的剂量运用探讨

甘草:《伤寒论》中甘草的用量很严格,根据方剂功用不同,选用大剂量为君,有复阳益气作用,中小剂量多为佐使,可缓和药性[15]。其剂量的掌握亦根据以下原则而定:表证轻,里证重;实证轻,虚证重;热证轻,寒证重;治湿轻,敛阴重;治痢轻,治泄重[16]。

生姜、大枣:《伤寒论》中姜枣剂量运用有如下规律:①用小量者,生姜1~2两(3~6g),大枣4~6枚,多用于风寒较轻、病势较缓、邪正抗争不剧、须微微发汗者;②一般用量,生姜3~4两(9.5~12.5g),大枣10~15枚,多用于风寒束于肌表、邪正抗争的病证;③用大量者,生姜5~6两(15.5~18.7g),大枣25枚,大量生姜多用于邪气较重的病证,大量大枣多用于正气较虚者[17]。

桂枝、白芍:洪氏[18]根据仲景应用桂枝的剂量变化规律,在临床上以6~9g为中等量,小于6g为小剂量,大于9g为大剂量,应用大剂量时,采用逐步递增或累加方式缓缓多次进服之方法。而在经方中,桂枝、白芍常配伍并用,其剂量特点有:常量等用、小量等用、大剂量重用桂枝、小剂量多用桂枝、大剂量重用白芍、小剂量多用白芍等,大凡等量并用,不论常量或小量,通常都发挥调营卫的作用;反之,则或偏调卫,或偏和营。一般重用桂枝主要为平冲降逆,重用白芍主要为缓急止痛;若小幅度变更桂芍比例,同时伴有配伍药物变化者,则其作用主要取决于配伍药物变化[19]。

石膏:石膏在经方中用量一般较大,现代临床运用亦然。但安氏[20]认为凡水煎服的药物剂量,应根据其药物的溶解度而定,矿物、贝类药的溶解度小,因此,缩小麻杏石甘汤等方剂中的石膏用量,同样能获得与大剂量用药的相同效果。

附子:《伤寒论》对附子的使用有以下特点:①根据病情的轻重及不同病因来确定其用量及生熟,一般阳虚重证宜生用重用,阳虚轻证则炮用轻用,而风寒湿痹则炮用重用;②根据性别及体质强弱确定用量[21]。

半夏:对脾不化湿、酿痰停饮、胃逆呕恶诸症,一般可用9~15g,如旋覆代赭石汤等;小半夏汤等也可用15g,但应与生姜基本持平,不能明显高于其量;对于心下痞结较甚、呕吐较顽固、逆气冲咽或不寐证,则应投大量,30~60g,甚至120g(久煎),如生姜泻心汤等;对于阴虚气逆、脾虚生湿、胃气呆滞诸证,宜以小量6~9g,为佐为使,尤其是脾胃阴虚者,其量宁小勿大,如麦门冬汤[22]。而胡氏[23]亦认为,化痰和胃小量即可(10g左右),重症痰饮呕逆适当增加,15g左右,不寐者则重用至30~60g,其效方显。

细辛:细辛剂量,历来争议颇大。据后世习俗,则经方剂量大大超越常量(按古药秤折算除外)。是以后世用经方,细辛常减量。而王氏[24]据临床实践认为:阳气虚、寒湿重者,可用大剂量(可达20g),待病情好转,便须减量;若发病纯属风寒外感、阳气不虚者,则用中量(10g);若病情热象较重、兼有湿浊不化者,可用小量2~5g佐之;然痢、泄、咳喘等,若病久、虚寒较重者,亦可用大量。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有关古今度量衡的考证,其结论不太一致,临床运用并未照之而行,强调根据病情、体质等因素而定;对经方的绝对量不拘泥,更注重相对量的确定。

笔者认为,关于经方剂量的研究,考证度量衡变化诚然必要,然不宜以古绳今,生搬硬套。要知古今体质、气候、环境等因素变化甚大,岂能等同视之?加之,汉时度量衡制虽属统一,然仲景身处战乱之际,其方剂药量是否悉依国家统一计量,实难肯定,也有可能习用民间土法计量,或另有药秤计量等。观其著述,同一药物,其计量单位亦不尽一致,如厚朴有一尺、半斤之异,石膏有如鸡子大、一斤之别等,竹叶有一把之量等,即可知其计量单位不一。因此,今后的研究,不宜过分强调计量之考,而应以临床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比例的方药疗效。如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进行古量、今量的比较,经典比例与变更比例的对照,或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等因素对方药剂量影响的比较等。广泛引用各种先进手段的方法以研究之,可望获得对临床更有意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贾文成,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药剂量初考·辽宁中医杂志 1985;(4):38
    [2] 柯雪帆,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12):36
    [3] 顾铭印·经方药物剂量之我见·北京中医 1987;(3):14
    [4] 张同振·《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剂量续考·吉林中医药 1987;(6):42
    [5] 陈家骅·经方药量管窥·浙江中医杂志 1981;(5):81
    [6] 王伊明·为古方权量正本清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6;9(2):10
    [7] 米伯让·以桂枝汤为例探讨古今中药处方计量的换算·中华全国第二次仲景学说讨论会论文汇编 1987,10:P2
    [8] 姜建国·关于经方药量之管见·中医杂志 1986;27(11):864
    [9] 齐教授信箱·如何对待《伤寒论》方剂药量·新中医 1982;(11):43
    [10] 王国三·试论张仲景剂量应用的规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3;(4):13
    [11] 刘建奇·《伤寒论》的药量研究方法浅议·辽宁中医杂志 1988;(3):12
    [12] 蔡绪江·重视《伤寒论》方剂的剂量·中华全国第二次仲景学说讨论会论文汇编 1987,10:P80
    [13] 王三虎·仲景药量索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3;(2):8
    [14] 岳美中·方剂配伍和用药剂量的讨论·浙江中医药杂志 1977;(4):35
    [15] 赵志谨·试谈《伤寒论》中甘草的使用剂量和禁忌·山东中医杂志 1983;(5):10
    [16] 胡国栋·仲景应用甘草规律的探讨·四川中医 1983;(1):21
    [17] 刘含堂,等·仲景用生姜、大枣初探·河南中医 1982;(1):9
    [18] 洪嘉禾·桂枝在内科临床的应用·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1):13
    [19] 张笑平,等·张仲景并用桂芍的规律探讨·辽宁中医杂志 1983;(8):10
    [20] 安东柱·谈石膏的药用量·吉林中医药 1982;(4):47
    [21] 和建清·从《伤寒论》看附子的用量及生用炮用问题·云南中医杂志 1982;(5):37
    [22] 牛元起·谈半夏的用量·中医杂志 1986;27(10):787
    [23] 胡学刚·、漫话半夏之用量·中医杂志 1986;27(10):787
    [24] 王振祥·细辛用量之我见·吉林中医药 1982;(1):48




上一篇:镇肝熄风汤的体质
下一篇:[转贴]弘扬《伤寒》献丹心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8-3-26 1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李可老中医的书时,他也提到权的重大意义,不过过去的剂量真的很难确切考证,每个人的经验又不太一样。李老是比较支持剂量大点,我个人觉得,用药是要偏大点效果比较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18:36 , Processed in 0.15846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