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487|回复: 7

[原创] 中医发展创新的全过程终结定格于清代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4899

积分

64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99
QQ
发表于 2019-12-31 10: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生 于 2020-3-14 08:49 编辑

中医发展创新的全过程终结定格于清代_中西医生医学讲师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3ac3a60102z1om.html






上一篇:(转发温病方)治持续发热40余天伴腹胀便溏病人-枳实导....
下一篇:患者书写、医者补充(玫瑰糠疹:当归饮子等)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19-12-31 14: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古人数千年来成就的中医,犹如睿智的老者,留给后世的学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展创新如同让老人发育成长,荒唐可笑

  千年的铁树也会开新花。
  中医不是一个人,中医是一种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生活智慧,它永远会沿着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如今的“浊毒论”、“络病学”等方面都有理法方药上的创新成果。

  继承的首要态度就是“死于句下”般地踏踏实实,不要自作聪明、变通走样
“师古”都不到位、奢谈什么“不泥古”
  不是老祖宗的东西不好用、不够用,是自己没学好、学偏了
  “原方原量”若需加减,依据制方人的规矩和前贤的总结为准绳

  创新确实是建立在充分继承基础上的,但如果老祖宗的东西够用了,前贤还总结个啥,今人还创新个啥呢?加减都按制方人和前贤的总结为准绳,如今的中医已经没有必要在临床上再实践再总结了吗?

  仲景如果做个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守成医家,又怎能论广汤液创立伤寒,又怎敢批评当时的医生“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又怎会提醒后世医者“寻余所集,见病知源”,又为何叹惜当时的杏坛缺乏创新人才: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有两联唐诗,作者同处盛唐时代,内容同写“边塞送别”,但其“气象”却有天壤之别:一联是高适(704-765年)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另一联是王维(701-761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容易感知什么样的世态。
  正如中医讲的“同气相求”。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主题

9105

积分

567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躬行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05
发表于 2019-12-31 16: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中医终结定格于清代




终结?定格?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19-12-31 1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国历史进程之中,由不同的时代需求所推动的,是永远与时俱进的。

  东汉末年伤寒病流行,加上连年战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张仲景“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的残酷现实和迫切需求催生了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石《伤寒杂病论》。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东西方人员来往日益频繁,明末清初各种烈性传染病进入中国并开始流行,促进了中医温病学理论和辨治方法的完善,瘟疫学派形成,《温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温病学经典著作诞生。

  当今的中医在《浊毒论》和《络病学》上的发展,也是现时代医疗需求的产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越来越丰盛,运动量越来越小,首先会造成脾胃积滞,产生的痰湿浊毒,引起萎缩性胃炎等疑难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接着长期营养过剩所产生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疾病又不断的侵蚀着人体的血管脉络,从而诱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当中医在应对这些爆炸式增长的病症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之后,必然会进行理论的归纳和创新。
  此外,现代人精神压力大抑郁症等情志疾病和身心共病增加,慢性疼痛和中风后遗症等病流行,中医药学及中医针灸学在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也在跟进,比如“脑-平滑肌轴:假说及其与肝藏象/抑郁症共病关系”等课题,相信中医在这些方面也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一门学术如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就会被时代无情的抛弃,成为文物和文化遗产,走进历史博物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31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病无定病,治无定法,

Rank: 3Rank: 3

积分
931
QQ
发表于 2019-12-31 2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老祖宗的东西不好用、不够用,是自己没学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31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病无定病,治无定法,

Rank: 3Rank: 3

积分
931
QQ
发表于 2019-12-31 2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国历史进程之中,由不同的时代需求所推动的,终结?定格?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12

积分

10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12
发表于 2019-12-31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存在的方子,成千上万了吧,问题可能不是不够用,主要还是用不好的问题。如果都用好了,那难以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36

积分

101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6
发表于 2020-1-3 11: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浅薄的人怎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1:57 , Processed in 0.07521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