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04|回复: 8

[其他] 秀才学医,笼里捉鸡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9-6-23 08: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俗话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任何学问都不难,难的是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中医的科学,在于理论系统。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根基。中医学的根基不是方证相应,因为西医也是方证相应。现在的问题是,中医理论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与现代医学之微观成果融合,特别是“阳气”,被解释的“玄之又玄”,神秘莫测。神秘莫测的东西,不是中医。老子曰:“玄之又玄,众眇之门。”玄是变化,玄之又玄是变化多端;众眇之门是变化的规律。中医理论被称为玄学,就是从变化多端的病证表现中,寻求出来的具有疾病之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规律性的理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脉证并治,就是从变化多端的病证表现中,总结出来的病证变化规律及其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序》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由于江湖术士(包括一些中医人)借玄学行骗,把“阳气”说成是神秘莫测的东西,这是在挖中医学的根基。把“阳气”架空,就是把中医理论架空。其实《伤寒论》说的很清楚,表部的血液为“阳气”,如48条曰:“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46条曰:“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阳气重者,衄血乃解,衄血就是阳气向外越出,则阳气重乃解,其病乃解。经曰:“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可知,津液亦为阳气。表部的血液为阳气,里部的血液为阴气。动脉血为阳气,静脉血为阴气。动脉血中的津液为阳中之阳,静脉血中的津液为阴中之阳。





上一篇:六经皆有欲解时
下一篇:给山东聊城西医大夫的回复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6-23 10:07:3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中医是科学,那么由于西医的根基是解剖生理病理,那么于此相对中医的根基是什么?中医理论指的是什么,是脏腑经络、气化、病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23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定义:
“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说中医不科学的人,其实并没有弄懂什么是科学。将中医说成是不科学的,说成是神秘的,假如有意这样说,让大众以为中医神秘莫测,于是就有了伪中医的市场。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达尔文。”

《伤寒论》“六病脉证并治”就是整理事实,认识普遍规律,得出一般结论。《伤寒论》完全符合科学定义,中医学完全符合科学定义。

中医基本理论是阴阳学说。阴气阳气就是中医学的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6-23 14:16:53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科学是整理事实,中医的事实和西医的事实差别会大吗?事实会受医学形态思维方式影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23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具体事实和西医的具体事实没什么差别。比如中医所谓“津液”,和西医所谓“组织液”“淋巴液”没什么差别。中医所谓的“津液”包含了西医所谓的“组织液”“淋巴液”,这些都属于中医的“阳气”;而“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统归中医的阴气。假如不这样认为,那就是思维不同,而不是具体事实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9-6-23 16:32:2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李老师的解答!由此可知中西医其实可以互通。方证相应本质上是临床处方用药的一个原则,中西医学都讲方证相应。中西医作为科学其实对人与对病的认识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借助的思维工具和治疗方法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23 19: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中西医其实可以互通。方证相应本质上是临床处方用药的一个原则,中西医学都讲方证相应。中西医作为科学其实对人与对病的认识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借助的思维工具不同”,因而思路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也就有不同之处,治疗方法也就有不同之处。
有一些名中医原来就是西医,后改学中医。中医和西医,迟早都要走到一条路上,那就是以中医阴阳学说,指导医疗实践,将现代医学的微观科技成果,纳入中医思维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34

积分

135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4
发表于 2019-6-25 1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师把46、48条之“阳气”释为表部的血液,此说跟胡老在《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对相关条文(第27条,第46条)之中的“阳气”的解释颇为相似。但,胡老讲得更详细些更深一些,比如,胡老在第46条下讲解说∶“……可见这个古人说的阳气就指的精气,精气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血液、津液,脉外的津液,脉内的血液,都叫精气,就是养人的精气啊,以前咱们讲过了,(所以)这种他叫阳气。”
     李师悟得此阳气为血液,比之于胡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非参透《伤寒论》不可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19: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阴阳学说,富有哲理性。如《黄帝内经》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阴气阳气,是由人体内精微物质的流动方式不同而决定的。例如动脉血由心脏流向身体四肢,属于阳气;静脉血由身体四肢流回心脏,属于阴气。古代没有显微镜,看不见血液中的血细胞,假如古人能看得见血细胞,那么血细胞也会再分阴阳。阴阳之分,是没有穷尽的。如《黄帝内经》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个“要一”,就是:静为阴,动为阳;迟为阴,数为阳,黯为阴,亮为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3:48 , Processed in 0.08026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