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从原文描述来看,病人有以下症候:
① 太阳病的症候: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② 太阳伤寒的症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③ 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从这以上症候来看,“脉浮、头痛、身痛、恶寒、自汗出、小便数、脚挛急”很像桂枝加附子汤证,遂投以 “桂枝加附子汤” 而出现误治,这在接下来的30条的师徒问答中可以明确知晓:“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30)”。发汗后出现“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阳明内结,谵语烦乱(30)”的变证,张仲景先用“甘草干姜汤”温中、止逆、生津,以治厥逆、呕逆;再用“芍药甘草汤”养血揉筋,以治脚挛急;再用少用调胃承气汤,稍作溏便,调和胃气,以治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治疗过程步步在理,精彩无比。
但从原先没有被误治前的症状上来看,确实很像虚人自汗的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为什么不能用这个方子来治疗呢?正确的治疗应该用什么方子呢?
烦请高手分析解惑,拜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