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书校勘说明:《醉花窗医案》是清代山西省介休人王堉所著,原书是一个手抄本。由北京农业大学张仲葛教授从收购废物者手中获得,并经北京中医学院谢海州同志标目。196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介院刘寿山同志携归陕西,交三原县医院房温如、李源二同志整理。1976年,刘寿山同志将该整理稿转交我所,希望印行。我们研究后,认为本书评脉辨证、处方用药都能抓住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而义文笔流畅,不蔓不枝,叙事生动,论断中肯,颇有可取之处。唯文人旧习,难免右警毁诸医、故神其技之处。不过在驳辩之际,往往见出辨证要点,善学者亦可从中获致教益。故决定印行,以供同志们学习参考。因房、李二同志对原文有所改动,而原抄本已交北京图书馆珍藏,故函请张仲葛教授介绍,请该馆将原书摄成胶片,寄给我们。经过校对,尽量复其原貌。原书共记医案百余则,杂论五、六篇。除其中三篇杂记与医学关系不大,抽去末印外,只有一、二处论述课卜之文及特殊之处加以删削,且标以删节号。其它还有一些观点和遣调用句不妥的地方,反映了时代及作者阶级的局限性,亦末加删改,悉仍其旧,我们阅读时必须加以批判地认识。至放个别字迹不清之处,则标以“x”号,未加妄补。唯原书每案均无标题,我们为了眉目清楚,使读者易拎捡素,特参考谢氏的作法,尽量把作者的辨证结论做为标题, 置于篇首,并列为目录,附于书前。这是我们最大的改动之处,特加说明。本书的书名,题淤原本封面,原分二卷,丑旁有“文波珍藏”字样,并为同一人手笔,而与原文字迹不类。故书名可能不是原作者所题。 (据耿鉴庭同志考查,文波即王堉之子,在封底尚有一段说明。但我们摄回之胶片上无此段文字,故未敢断定。)
弦外音(本人查得花絮): 王堉,介休韩屯人。道光年间,因母病开始学医,后不时给人看病,医德高尚。当时妇女生产,因血崩无药可治,多有丧生者。王堉目睹此事,心急如焚,遂上山西绵山采药,曾尝药中毒。迷幻中白衣观音送丹药为其解毒,并将拂尘一挥,化草药一棵。王堉醒来,细研此草药性,发现有止血特效,可治产后血崩之症,遂名为“血见愁”。在绵山中寻觅,多能采得。王堉感念观音赐药之恩,于道光十四年(1834)与绵山修此观音殿。
医书始内经,赅括群言,为医家之祖.后仲景之伤寒论,河间之瘟疫,东垣十书,丹溪心法四大家如日月行天,江河在地,前辈论之详矣。然其卷帙浩繁,学者不免望洋而叹。近则钦定医宗金鉴一书,兼集诸家之长而条贯之,又分门别类,编为歌诀,使学者便于记诵,诚此道之津梁也。学者诚能熟读精思,本之仲景以正其源,参之河间以穷其变,内伤则法乎东垣,滋补则遵之丹溪,其于斯道,思过半矣。再能博极群书,自有左右逢源之妙。于是得兔忘筌,得意忘言,未有不精妙入神者,每见吾乡业斯道者,叩其书,小则寿世保元,医宗必读,大则景岳全书,张氏类经,是书岂为不善,无奈学者执一以求,胸中头绪不清,手下必歧误杂出,虽背诵内经无益也。噫!难言矣。
医书中方药之多,无过许景亮之东医宝鉴,有一病而录数十方者,学者苟无根底,按而用之,反多遗误。惟其每论一症,必集诸家之说列于前,实为简便。甚至矛盾抵牾者,非胸有成竹,乌有别其是非哉!
孙真人海上方,药味不多,施之辄有神效。至千金衍义则说多神奇,用圆(丸),用散,多至数十味,且有用玉屑,珊瑚,空青,石胆者,穷乡僻壤,何能有是,学者求其说焉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