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91|回复: 9

转帖:经方源自神农时代

[复制链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0-8-6 06: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布者:kuru
时间:2010年7月26日 18:19
  经考证,《伤寒论》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是王叔和加入,从而扭转了“《伤寒论》理论来自《内经》”的错误说法。

  《神农本草经》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其用药理念与《伤寒论》一脉相承;《神农本草经》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其述证主要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理论的起源。

  经方的理论并非来自《内经》

  对经方的理论来源,一直存有争论。主要原因之一,是李心机教授所指出的“《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因《伤寒论》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以致误导后世认为《伤寒论》的理论来自《内经》。

  上世纪30~90年代,杨绍伊、胡希恕、钱超尘、李茂如等考证,认为23字是王叔和加入,开启扭转误读传统。同时众多经方家,通过仔细研究《伤寒论》原文,认识到《伤寒论》的六经、主要理论与《内经》不同,如宋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在宋刻《伤寒论》序写到:“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本草之经。”章太炎指出“《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并认为:“柯氏《论翼》谓经为径界,然仲景本未直用经字;太阳等六篇,并不加经字,犹曰:太阳部、阳明部耳。”日本人喜多村直宽在《伤寒论疏义》中提出一个较有影响的见解:“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胡希恕先生更明确地指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说:“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直逼实验科学的堂奥。……《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岳美中医学文集》)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晚年叹曰:“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中,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

  经方源自神农时代

  经方医学起源于神农时代,己由考古考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认为神农时代在黄帝所处的时代之前。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1984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的6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40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属仰韶文化的石器、陶器等。1995年,经过对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考证,发现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对应。

  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冬天为了防寒,则盖窝棚、房屋而居,并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同时门向南开;夏天为了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寒热阴阳之理。同时,由于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这时用火烤则感到舒服,如果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当时虽没有文字,但积累的经验流传于后代,当有文字后便被记载下来。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大黄,味苦,寒。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365味药,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其用药理念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因这些医药知识产生于神农时代,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当不徒有虚名。

  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已懂得在生活上以八纲理念适应自然,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天气寒加衣被,天气热减衣被。患病后,亦以八纲理念应对,即《神农本草经》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反应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反映了经方的起源,是根据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以八纲辨证、辨药,开创了以八纲辨证的经方医学体系。在表的证(必恶寒),用生姜、葱白、麻黄发汗则愈,里热证用大黄、石膏、黄芩清里则愈,经历了百年千年,屡试屡验,无疑是科学总结。更可贵的是该书详细记述了365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要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理论的起源。




上一篇:转载---辨方证是高层次的辨证方法
下一篇:我的伤寒有”理“论观

4

主题

43

积分

5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3
发表于 2010-8-6 0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理清了,有利对伤寒研究方向正确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发表于 2010-8-6 1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种可能看就好了,不能算科学可靠的考证。23字的问题。杨绍伊是从秦汉文风角度推断的,其他人是从康平本《伤寒论》序文推断的,而此版本真伪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杨绍伊先生48年发表相关文章,是否看过46年传入中国的康平本(47年正式出版)不得而知。

更主要的是今本《伤寒论》,学术界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王叔和加入或改变的,这个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的考证。实地考古学者多倾向于中医是经验医学,是中国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知识和技能。尚志钧先生考证所谓《神农本草经》之神农很可能是西汉末年的“本草待诏”的托名之作。当然神话传说可能也存在史实的痕迹。钱超尘先生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本根本就没有什么“六经”之类的名称,而是“可与不可”的形式。但《伤寒论》目前的版本学考古有些证据倾向于支持《伤寒例》和《平脉法》是张仲景作的可能性更大。当然各种推论的证据都不充分。

如果哪天实地考古又挖出了一些更古老可靠的《伤寒论》版本,很多今天争论的问题就可能得到可靠的解决。

值得注意的的是冯世纶、谢海洲等人顺着杨绍伊、钱超尘等人的推论前进,发扬了这一假说,其实还是在不牢靠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目前已经可以肯定的是,在《伤寒论》之前几百年的时候,吃本草的中医基本就是对证医学。没有什么理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景经方的药理来于神农,这个不需要怀疑。
高等教学不讲神农经,是个大缺陷。
中景原文是有十八卷的,后世只能看到十卷,遗失的是什么,只有天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8-6 1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希恕先生更明确地指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8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8-6 14: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少少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影响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发表于 2010-8-6 19: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疑问是,如果经方是所谓的“经验医学”而非“(圣人)经典”,那么,为什么在汉朝以后的两千年都没有发明如此高效的“经方”——组方严谨,药物比例都不可改变,一味药剂量的变化都完全不同效!后世有吗?
   《伤寒杂病论》与《内经》是同一体系,大家误读的是有原因的,我会给大家一个解释,到时候各位高才参考,看看有没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3
发表于 2010-8-6 19: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说的很清楚:

   奇经八脉不系于十二经,别有自行道路。其为病总于阴阳,其治法属十二经。假令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 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0-12-22 2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师的观点晚辈不敢苟同,首先当一个后世学者面对一本残破的古经典而进行整理时,对其内容做些修缮甚至添加一些自认为正确的东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连古人的自序也要改就很是不可思义了,也根本没这个必要;
再者您认为经方是我们祖先尝百草的总结,而并没有更高的理论指导,我认为这未免小视了经方的内涵。若单论经验,后世的经验应在前人之上,为什么他们反而搞不出这么高效的方剂?就经方配伍的精妙与高效而言,也很难想象这是人们通过简单机械的不断搭配不同的草药不断进行人体实验总结出来的。
我认为经方必定有他独特而高明的指导思想,张仲景之所以不对方剂进行剖解,很可能是他自己也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因为这些方剂对他来说也是古方,是那些比仲景更古的人创出了这些方剂,至于他们的指导思想,在东汉就已经湮没了,或许在 内经 等古典医籍里可以找出些许的碎片。现代科学固然可以部分的解释经方,但经方出自上古,那时没有现代科学。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23 0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伤寒是临床第一圣书,当然。但奠定中医药理论基础的,非内经莫属。仲景当年,所学所据之中医药理论基础,舍内经等古籍而有它?是什么,只是神农本草经?这样的把伤寒论与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体系割裂开来,是要说明什么呢?如果伤寒论只是药草经验的总结概括和理论升华,那每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草药医都会很相似,都是对药物与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进行认识和总结。但是这样的认识必然是割裂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医药可以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割裂吗?而内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医学界的集中体现,对于这样一个当时的主流思想,仲景从来是视而不见不听不闻?仲景所言所据之六经,究竟其内涵是什么也许不得而知,但只是八纲之类的层面来理解,难免欠缺。仲景真的从来没有意识到脏腑的存在?经络内通脏腑,这是毫无疑问的。仲景能认识到在里,那里指什么?什么是直中?抛砖引玉,一己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0:35 , Processed in 0.0726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