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ong162305 于 2018-8-9 19:20 编辑
小柴胡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大小名经方 共有六对。凡同名经方者,其间必然有一定关联:大方者其药力较强,治疗的病情较重:药力较强并非药物较多,有的大方组成的药物就比小方少,如大青龙汤、大建中汤(又名三物大建中汤,见《金匮要略》,由三味药组成。小建中汤见《伤寒论》,由六味药组成)。六对大小名经方中,大小柴胡汤尤为重要。
| 柴胡12克 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克 大枣(擘)4枚 |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各科通用方。“和法”代表方剂 | | 柴胡12克 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9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大黄6克 | 胸肋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高血脂、颈椎病、小儿久咳、荨麻疹、糖尿病、心脏病、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和,专治少阳病。柴胡、黄芩清热疏肝 和解少阳。
少阳半表半里,扶正祛邪,至关重要。人参、甘草补气扶正,防止邪气深入内传。
半夏、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主下,专治少阳阳明之合病。柴胡、黄芩清热疏肝 和解少阳。
大柴胡汤症为阳明实证,芍药、大黄、枳实:攻里去瘀、内泻热结、通便泄下,阳明要药。
若再用人参、甘草,非但无助于祛邪反固其壅滞,故弃之不用。
半夏、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上述用药说明全是以时方的用药理念来解释经方用药,只能算“姑妄言之”。正确否?不一定!说不定还是南辕北辙呢。
“察证候不言病理,出方剂不言药性”这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典的特殊之处。民国伤寒大家陆渊雷先生对此称赞是“仲景书意在治疗,不尚理论正是识见胜人处”。不管怎样,通过上面的用药分析,至少对我们记忆大小柴胡汤有帮助。
胡希恕先生(1898—1984)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胡老对大柴胡汤情有独钟,常开大柴胡汤而得一雅号“大茶壶”(大柴胡谐音)大夫。享受如此美誉的还有上海的“祝附子”、“徐麻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