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031|回复: 20

“病发于阳、发于阴”的本意

[复制链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发表于 2010-6-6 16: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病发于阳、发于阴”的本意

    《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对于此条,所谓“发于阳、发于阴”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尤在泾说:“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而但恶寒耳。”《伤寒贯珠集》
    曹颖甫说:“发于阳为中风,以风为阳邪故也;发于阴为伤寒,以寒为阴邪故也。”《伤寒发微》
    胡希恕说:“病始在表,若发热恶寒者,为太阳病,故谓发于阳也;若无热恶寒者,为少阴病,故谓发于阴也。”《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
    以上撷取的三家说法,较有代表性。尤在泾认为:发于阳者,病在阳经;发于阴者,病在阴经。曹颖甫认为:发于阳指中风,发于阴指伤寒。胡希恕认为:发于阳者,指太阳病;发于阴者,指少阴病。
    但是如果我们用条文互参的方法来探寻此条的本意,就会发现以上诸位医家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此条分析结胸证和痞证是怎么形成的:病发于阳,发热恶寒,本当用汗法,但是却错用了下法,表热内陷入里造成结胸证;病发于阴,无热恶寒,当用汗法,也错用了下法,就会造成痞证。要想知道“病发于阳、发于阴”的本意,我们只要找出结胸及痞证的相关条文便可以得到解答。

    我们来看以下条文:
    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第134条说的是: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当解表,医生错用了下法,使阳气内陷,心下硬痛,造成了结胸证,当用大陷胸汤进行治疗,如果不结胸,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发黄,则是茵陈蒿汤治疗的范围。
    第149条说的是: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当治以小柴胡汤,医生错用了下法,可能造成三种情况——柴胡证仍在,当续用小柴胡汤;造成结胸证,当用大陷胸汤;造成痞证,当用半夏泻心汤。
    第151条说的是:脉浮而紧,当用汗法而错用下法,造成痞证。
    第158条说的是:伤寒或者中风,不当下而错用下法,造成“一天下利数十次,干呕,肠鸣,心烦不安,心下痞硬而满”的痞证,当用甘草泻心汤进行治疗。

    分析以上条文可以得知:结胸证的形成,有伤寒误下,也有中风误下,所以无论伤寒或中风,只要是病发于阳(即发热恶寒者),下之过早就很有可能造成结胸证;痞证的形成,有伤寒误下,也有中风误下,也不论伤寒或中风,只要是病发于阴(即无热恶寒者),错用下法就很有可能造成痞证。
    我们再回头去看《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其实仲师在这里说得已经很清楚,发于阴发于阳,仅是指症状而言,发热恶寒的,就叫做“发于阳”,无热恶寒的,就叫做“发于阴”。
    无独有偶,姜宗瑞先生在他的《经方杂谈》中写道:“发于太阳、发于少阴和发于阳经、发于阴经”的说法,是不明仲景文法,此处的发于阳、发于阴,不是谈病因病机,而是将有热的称为阳,无热的称为阴。
    另外,我们知道,外感后,如果没有传变,自愈一般在一周左右,若有发热,则痊愈稍慢,若无发热,则痊愈较快。这也与仲师说的“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相吻合的。




上一篇:经方的方“证”对应并非西医之对“症”治疗
下一篇:经方笔记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97

主题

3188

积分

166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Rank: 8Rank: 8

积分
3188
发表于 2010-6-6 16: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义的探讨
学以致用,重在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1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于阳者,为少阳;发于阴者,为厥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6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希恕先生认为“病始在表,发热恶寒者为发于阳,无热恶寒者为发于阴”,这个认识没有错,错的是无热恶寒者是厥阴病证,而不是少阴病证。少阴证是半表半里阴证,而不是表阴证。
表证无热,不可能用下法,所以无热当指触摸肌肤不觉热,而非体温不高。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是指邪犯少阳,所以下之后,其变证不一,体实者则成结胸,体弱者则成痞。
158条重点应是强调中风,因为中风者表阳不足,胃气也不足,才有成痞之理。而且仲景明曰作痞之因:“此非结热”,只有中风之人腠理不实,津液不足,才有“此非结热”之理,太阳伤寒者,营卫俱强,津液壅盛,必为身大热,若误下之,势必热与水结,而成结胸。
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此痞是大黄黄连泻心之热痞,与甘草泻心之虚痞仍是二致,桂枝汤证若误下之,则不当有此痞,因其营虚、胃弱。且脉浮而紧,亦不应是太阳伤寒阴阳俱盛之脉浮紧之证,如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表实证者下之后,必热与水结,是其机理。
“发于阴,就是发于无热,发于阳,就是发于有热”,单从症状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从仲景论三阴三阳六病的性质和其病变规律的角度分析,就不尽其义了。首先,无热恶寒者,临证会用下法吗?恶寒者首先考虑的是取暖,取暖就解决恶寒问题了。仅仅恶寒,就用下法,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无热恶寒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恶寒,应是指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其寒不得解。据此可以认为,恶寒者,必有邪气束表,也必定有热。只是麻黄汤证邪气重束表甚,无汗而肌肤发烫;桂枝汤证邪气不重,束表轻,有汗而肌肤不烫。肌肤发热的程度明显烫手,就是发热恶寒,肌肤发热的程度不明显不烫手就是无热恶寒。所以,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是指发于太阳伤寒,这点无可争议。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不是发于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其恶寒者,必发热。若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其寒得解者,就不用看医生。所以说,恶寒者,一定是增衣覆被近火取暖而其寒不得解。所以,恶寒者,也一定是发热者。所以,“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其“已”字当为“巳”字。即“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这才是符合理论又符合临床实际的。
参与讨论,是为了学习,错误之处,敬请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说纷纭,自有一真。欢迎讨论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8 13: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于阳,是指发于“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的太阳伤寒证;发于阴,是指发于“寒在皮肤,热在骨髓”的太阳中风证。热在皮肤,而反下之,热入必作结胸。寒在皮肤,而反下之,寒入则作痞。“寒”之本质是为水气寒。
敬请批评,为明伤寒之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31

积分

414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31
发表于 2010-6-8 14: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我知道离张仲景年代比较近的一些医家都不这样理解.
他们的理解如下:

晋.王叔和的《脉经》辨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脉何以知藏腑之病也,然数者腑也,迟者藏也,数即有热,迟即生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别知藏腑之病也。”王氏就有以阴阳指代藏腑的习惯。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一:“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病发于五脏者……”卷四十三“……风入于阳则表缓,四肢不收也;入于阴则里急,不得俯仰也。……” 这里阴阳就解读为里(五藏)表。

唐 · 王焘《外台秘要》卷第一就有这样的话:“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这里阴阳就解读为表里。但似乎具体指太阳、太阴。毕竟太阳太阴各自排阳证和阴证的首位,古人这样理解也正常。

      《敦煌本伤寒论.伤寒例》残卷(P3287)(唐代抄本)也有“夫阳盛者府也,阴虚者藏也,此是两感脉也。”的语句。这里的阴阳就解读为藏、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8 20: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认为“病发于阳者”,是发热恶寒者,那么,太阴病和少阴病都有发热恶寒的证状,也能认为是“病发于阳”吗?太阴病证发热恶寒者,必是大便溏泻者,不可能“而反下之”。少阴病证发热恶寒者,必是下利清谷者,也不可能“而反下之”。只有厥阴病证,寒热错杂,上热而烦闷消渴,下寒而下之利不止,邪气束表则气上冲。厥阴病证误下之,才有作痞之理。若是认为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都是太阳证,那么“发于阴”从何而说呢?
若以有“发热恶寒”的证状,就认为是病发于阳,那么太阴病和少阴病若下之,必致脏厥,绝不会成结胸。《伤寒论》论述三阴三阳六病,就是论述发热证治的,六病皆有发热,没有发热就不会有恶寒。若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其寒可以得解者,就不能称作恶寒。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脉浮而动数,是少阳有热。浮则为风,风为邪风,数则为热,热为里热,动则为痛,邪热上蒸故头痛;头痛、发热、微盗汗出,是邪在少阳,微盗汗出,系目合则汗;恶寒,是表邪未解。此本太阳少阳并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法。医误用下法,误下虚里,则客气动膈。膈内的正气与客气分争,拒之而痛。“阳气内陷”,是指壅结在太阳、少阳的津液均内陷,聚结于心下,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此为热与水结于心下。或有不结胸者,是热在下焦,邪结血分,必小便不利,热邪熏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邪热无从出,热迫胆汁外溢,必肌肤发黄,此为误治变为茵陈蒿汤证。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本有寒分,是有水饮停蓄,卧则喘满,故“不能卧,但欲起”,水结在心下。脉微弱者,是津液不足,热多寒少,如“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脉微弱者,津液不足,不可与麻黄汤,脉微弱者,里有寒分,寒分是指水气,石膏清解郁热水气,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法。医反下之,若利止,必太阳之热与心下水饮互结而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利,是热与水不结而作协热利。此证脉微弱者,里有热而表不解,医反下之,有表热与里热互结而作结胸的病机。若不结胸,第四日复下利者,此为协热利。发生协热利的病理基础,还是营卫不足,不可能是脉阴阳俱紧的太阳伤寒证。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少阳并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不可汗下。今反下之,热与水结成结胸;误下伤中阳,下利不止,水浆不下,正虚邪实。下利者当温中,无奈上有热实结胸。结胸者当下之,无奈其又中阳虚而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此乃上实下虚,斯为难治。病情危重而无治法。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脉浮而紧,或腹满、谵语者,此肝乘脾也,当刺期门,泄肝瘀,不应以表证汗之,亦不应以里证下之,此系少阳,当禁汗下。脉浮而紧,其人津液郁滞在半表半里,误下之,紧反入里,是郁滞在半表半里的津液即邪气内陷于里,则作痞,此痞为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之痞不同,彼痞为寒热错杂之痞,心下痞硬;此痞为湿热痞,是热与湿结以热为主,还未成水,故“心下痞,按之濡,但气痞尔”,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9 1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但见一证便是,是见有柴胡证少阳不和的病机,如往来寒热,是邪客少阳,邪气不得从表而出,也不得从里而出;心烦喜呕,是少阳客邪迫胃,胃气不得透发而上逆;胸胁苦满,是少阳客邪郁滞胸胁的反映;嘿嘿不欲饮食,是少阳客邪抑肝郁脾,胃气升降失职。每一证都反映了邪客少阳的病机,所以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临床所见,有的人以往来寒热为主要见证,有的人以心烦喜呕为主要见证,有的人以胸胁硬满为主要见证,有的人以嘿嘿不愿意说话、不欲饮食为主要见证。“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其义同94条之“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柴胡证本是“血弱气尽”、腠理疏松”,气血已伤,又误下之,复伤其血,则其阳气更损,虽然其人阳气尚可抵邪,但已是勉力而为,故必蒸蒸而振,洒淅恶寒,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中风营虚,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是表邪入里的协热利,日数十行,下利太甚,水谷不得在胃中停留腐熟,故谷不化,腹中雷鸣,是清气下陷,心下痞硬而满,是客热与水湿互结,干呕心烦不得安,是客热上扰。医见心下痞,谓阳明结热,复下之,其痞益甚。胃虚而复下之,更伤胃气,中虚则湿聚,邪热客气上逆,湿与热结以湿为主,故使硬也。此非阳明结热,但以胃气津虚,客热乘虚犯胃,甘草泻心汤主之。
101、158两条之“伤寒中风”,重点均应是强调中风,因为中风者营血不足,胃气也不足,若误下之,才有101条的复与柴胡汤之蒸蒸而振和158条的成痞之理。若是太阳伤寒营卫俱盛者,理当不会出现“血弱、气尽,腠理开”的柴胡证和“胃中虚”的甘草泻心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李国栋) 的帖子

李先生的贴子文字很多,但是太杂,一会说“发于阳”是指太阳伤寒,“发于阴”是指太阳中风。一会说“发于阳”是指太阳,“发于阴”是指厥阴。请先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
    对条文的理解,很多的解释都是想当然。比如“脉浮而动数”,仲景标明了“太阳病”,偏以为是少阳有热,“已发热”偏要改成“巳发热”。我想仲景看了也会哭笑不得的。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0: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汤一笑) 的帖子

先生思路清晰,很好的贴子。但与“发于阴,发于阳”有关的只有《外台秘要》:“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
    这只能说是《秘要》对”“发于阴,发于阳”的理解。如果“无热恶寒”就要用温法,那第三条也不会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说明太阳伤寒有发热恶寒的,也有无热恶寒的。
《伤寒》中的很多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另外究竟什么是狭义的“伤寒”,也有讨论的必要,否则在“发”一字上还是不容易搞清。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9 2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8楼(李国栋) 的帖子

引用第9楼拈花指月于2010-06-09 20:40发表的 回 8楼(李国栋) 的帖子 :
        李先生的贴子文字很多,但是太杂,一会说“发于阳”是指太阳伤寒,“发于阴”是指太阳中风。一会说“发于阳”是指太阳,“发于阴”是指厥阴。请先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
    对条文的理解,很多的解释都是想当然。比如“脉浮而动数”,仲景标明了“太阳病”,偏以为是少阳有热,“已发热”偏要改成“巳发热”。我想仲景看了也会哭笑不得的。
    有的人对条文的解释,确实“很多都是想当然”。比如对太阳病的解释,太阳病的概念是什么呢?是表部病吗?太阳伤寒,太阳中风是表部病,太阳温病也是表部病吗?太阳中暍也是表部病吗?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为什么仲景不直接写为太阳病未解,而要写成复杂的“太阳病,外证未解”?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是纯太阳证方吗?为什么用以治疗太阳病呢?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阳明病为什么宜麻黄汤呢?直接写为太阳病不可以吗?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病宜桂枝汤,太阳病也宜桂枝汤,复杂不复杂呢?
拈花指月先生怎么就知道仲景看了我的说法会哭笑不得呢?您是仲景的化身吗?“三部六病学说”认为,太阳中风是表阴证,而厥阴证就是表阴证。桂枝汤证重证完全符合厥阴病证寒热错杂气上冲消渴的特性。有的人就是抱着自以为是的态度来嘲笑别人的,但愿拈花指月先生不是这样的人。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太阳病证本当恶寒,仲景为什么说“而反恶寒”呢?太阳之脉当静,静的反面是什么呢?动数之脉还是静吗?“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临床上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而未(没有)发热的病人吗?如有,请出示病例好吗?
此回帖文字又多了,惟恐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难免太杂之嫌,望敏者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08: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1楼(李国栋) 的帖子

讨论是要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对仲景原文的尊重,而不是擅自修改。李先生这样的讨论方法,我觉得是不适宜的,我所表达的是无奈,而非其它什么。
    《伤寒论》的研究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是要尊重临床。比如太阳病,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的而不发热的病人比例是很高的,谁说恶寒就一定要发热呢?看来李先生不怎么临床的。
    我喜欢实话实说,还请先生不要生气。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31

积分

414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31
发表于 2010-6-10 0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至少不下10种的不同解读。我觉得对此句的解读,今人都过于“现代”了,多不太符合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和医学潮流。特别是对7日愈、6日愈的解读,基本就是一带而过.古人的想法我认为不会这么“现代”。《金匮》中此条是六经的首条。而《金匮》学术界倾向于认为是最接近王叔和的整理本的。这句在六经首条不是林亿他们干的,否则宋本《伤寒论》中这条也是首条,很可能就是王叔和或张仲景干的,或者仲景之前就有的,也可能是六朝医师干的。《辅行诀》中的《汤液经法》图,不知是《汤液经》原有的还是陶氏自己总结的,其下也有火数七,水数六之说。说明在南朝之前的时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观念。这么重要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很好的解释7日愈、6日愈的问题,我认为都不妥当。

我的观点在此:http://hhjfsl.com/jfbbs/read.php?tid=90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10 0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11楼(李国栋) 的帖子

引用第12楼拈花指月于2010-06-10 08:38发表的 回 11楼(李国栋) 的帖子 :
        讨论是要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对仲景原文的尊重,而不是擅自修改。李先生这样的讨论方法,我觉得是不适宜的,我所表达的是无奈,而非其它什么。
    《伤寒论》的研究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是要尊重临床。比如太阳病,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的而不发热的病人比例是很高的,谁说恶寒就一定要发热呢?看来李先生不怎么临床的。
    我喜欢实话实说,还请先生不要生气。
指月先生所说的恶寒,我理解就是感觉冷了。仲景说的恶寒,我理解是增益覆被或近火取暖而恶寒不得解。只有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而恶寒不得解,才是恶寒之义。而感觉冷了,采取保暖措施就能解除怕冷症状的,就不用看医生,也不应是恶寒之义。我在发热门诊工作,接诊的发热病人可能比指月先生少不到哪去。我所接诊的发热病人,凡恶寒者,测量其体温,没有不发热的。
我尊重经典,同样也尊重事实。指月先生认为“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而不发热的病人比例是很高的”,我也不和您争论。您说我擅自修改伤寒论原文,可您没有看到我是在“已”字的后面说明应是“巳”字,而并没有修改。只是认为原文与临证不符。
能交流意见,大家共同学习提高,是我的初衷。不想因为学术交流而与任何人发生不愉快。因为不小心走进您的帖子,对您造成的打扰表示歉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就是讨论的地方,如果没有争论也就没有思考,不在于谁对谁非,而在于是否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如果争论几句,就觉得不愉快,那倒不必如此。先生以为呢?
    先生是西医吧?因为中医一般没有专门的发热门诊。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10 1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规定,凡三甲医院,不论是综合医院还是中医院都必须设置感染科发热门诊和腹泻门诊。我接诊的发热病人,一律是用经方治疗。
讨论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象“请先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仲景看了也会哭笑不得的。”之类的话,不是讨论用语。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被嘲笑而不生气还能故作高兴的人,一定是“宰相”,而我不是,我只是“草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3: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李先生真的很生气了。首先我的话不是“人身攻击”吧,而是就贴子而论。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不太会说好话,好话容易让人蒙蔽,不好听的话有时才是真心。
    不打不成交,就当是认识了。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6-10 14: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愿意广交朋友,特别是杏林同道。不过“打”出来的朋友只有一位,就是王叔文先生。我与王叔文先生的争论有几十贴,但是,争论的语言双方都没有一句学术之外的话,若有的话,相信也不会争论下去。而另外发生争论的,凡有超出学术争论语言之外的有过当言语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所以我尽量避免与人争论。您的大名我早有见闻,能被名家打打,也是荣幸!就当是认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567

积分

198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7: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的王叔文是唐朝的,想必李先生口中的这位也不是俗人了。我不是什么名家,我只是个普通的中医工作者,你的贴子我也会来“打扰”的。
拈花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xuelul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6-10-22 0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病发于阳、发于阴”的本意

汤一笑 发表于 2010-6-10 09:38
我见过至少不下10种的不同解读。我觉得对此句的解读,今人都过于“现代”了,多不太符合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 ...

对头。发于阳和发于阴,必须与七日愈和六日愈结合。
七日愈是怎么回事呢?原文第8条有解:“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第8条说明,七日愈是“行其经尽”的缘故。行哪里经尽呢?自然是行太阳经尽。“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也说明了使经不传阳明则愈。如第4第5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可见,经曰“以行其经尽”,是行表部经尽,也就是行太阳经尽。那么“六日愈”,自然也是行表部经尽,如经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第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也是行其经尽则愈。十二日是两个六日,第一个六日“表解”是行其经尽,第二个六日“不了了”得愈,是复行其经尽。可见风家感冒,是病发于阴,也就是病发于表阴。表阴为厥阴。如厥阴篇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这个“厥五日,热亦五日”,是手足厥冷和手足发热交替出现五日。六日不复厥者自愈,是六日手足依然为热而不复厥冷者自愈,也就是“发于阴,六日愈”。
六日愈,是表阴病的一般规律;七日愈,是表阳病的一般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5 16:17 , Processed in 0.17180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