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第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对于经论“发热恶寒者”的病位和病性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因为“发热恶寒”是直观的症状表现,所以学者对“发热恶寒”的理解不会出现原则上的误解。而对于经论“无热恶寒者”的病位和病性,就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出现原则上的误解。这是因为对于“无热恶寒者”,学者会直接出于字面上的理解,认为无热恶寒者,就是不发热恶寒者,所以会直接想到杂病的里部虚寒证。但是把句子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因为经曰“无热恶寒者”之后有“六日愈”的规律性,而“六日愈”是伤寒表部疾病的一种规律性。为什么说“六日愈”是伤寒表部疾病的一种规律性呢?这一个问题可以从《伤寒论》原文中找到说明。
要说明“六日愈”是伤寒表部疾病的一种规律性,首先要说明“七日愈”是伤寒表部疾病的一种规律性。“发热恶寒”的症状,表部和里部疾病都会出现,为了说明“发热恶寒七日自愈”者是伤寒表部疾病,《伤寒论》在第7条之后,紧接着就在第8条作了说明。第8条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这就是对第7条“七日愈”的解释,说明“七日愈”是太阳病行其经尽的缘故。开篇第1条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头属表,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就是行表部经尽。所以说,“病发于阳七日愈”是病发于表阳病。这个论断,还可以从第131、134、140、150等数条的论述中得到印证。
既然“病发于阳”是发于伤寒表阳病,那么“病发于阴”就应是发于伤寒表阴病。因为杂病的里部虚寒病证没有“六日愈”的规律性。“六日愈”和“七日愈”都是伤寒“行其经尽”的日数。这个“行其经尽”,是行表部经尽。行表部经尽的结果,就是或自愈,或再经,或转经,或传里。第8条说明了“七日愈”是表阳病行其经尽,所以“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因作结胸”者必然是发于表阳病。那么哪些条文能够说明“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者是发于表阴病呢?要说明病发于阴是发于表阴病,首先也要说明“六日愈”者是表阴病行其经尽。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第384条中读出。
第384条曰:“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此条说“十三日愈”是行其经尽的缘故,必是先行表阳经尽,复过表阴经尽,“以阳数七,阴数六”,故合为十三日愈。原文“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说明了十三日愈,是先行表阳经尽,“复过一经”表阴经尽,合为十三日愈。转入阴经上必利,是转入厥阴经上。为什么是转入厥阴经上而不是转入太阴或少阴经上呢?因为原文曰“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是说转入阴经上呕利至四五日者,不可治呕利,因为四五日为将要到行其经尽时,这时稍微能食,是将要行其经尽时胃气来复的反应。原文“到后经中,颇能食”,就是转入阴经上四五日的时候颇能食,颇能食是稍微能食,颇是稍微的意思。至阴经上四五日,再“过之一日”就是六日到经了。“复过一经”就是六日到经。到经能食者愈,也就是下利后到经者应当大便由溏泻转为硬,硬则能食者为到经自愈。“今反不能食”为倒装句,应接在“过之一日”之后。即“过之一日当愈;今反不能食,不愈者,不属阳明也”。“不属阳明也”,是说不属阳明胃气来复。若到经后下利止大便硬而反不能食者,是阳复太过,阳复太过则为邪热之气,邪热之气不属阳明胃气,故今反不能食。
从第384条知道转入阴是转入厥阴。厥阴属风属表,故六日愈者是行表阴经尽。经曰“经尽故也”,是行其经尽,行其经尽是特指行表部经尽。里证没有行其经尽之说。伤寒学者公认三阳病证之太阳属表阳,阳明属里阳,少阳属半表半里(中)阳;三阴病证之太阴属里阴。有不同见解的是少阴和厥阴的病位。胡希恕先生认为少阴病证属表阴。刘绍武先生认为少阴病证属半表半里(中)阴。以少阴病和厥阴病提纲证进行鉴别:少阴病证应为半表半里(中)阴,因为表阴病证不可能有“脉微细,但欲寐”,脉微细和但欲寐都是邪气入里的表现;厥阴病证应为表阴,因为厥阴病证有“气上冲心”和“下之利不止”。经曰“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仅此一证就可以确定厥阴病证属表阴,因为桂枝汤是治疗表证的。大青龙汤证脉浮缓系气上冲,但是经文明示“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可证脉浮缓不属于少阴脉。少阴脉主沉小,脉沉小主里,故少阴病证不属表阴病证。厥阴病证下之利不止,是下之作痞了,不作痞者不应下利不止。故厥阴病提纲证之“气上冲心”和“下之利不止”明确了厥阴病证之病位属表,则表阴病属厥阴无疑。因为少阴病证没有气上冲,少阴病证属于里寒,里寒病证若下之,必腹痛呕利,而痞证是“但满而不痛”。
第384条业已说明“病发于阴,六日愈”者为发于表阴。第158、160、161、163、164条等也间接说明“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作痞”者为发于表阴。如第158条曰:“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此条“伤寒中风”是《伤寒论》之中风病的一种。伤寒论有“太阳病中风”等“六病”中风及“妇人中风”和“伤寒中风”共8个病名。从第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所论中可知,伤寒病之“厥终不过五日”即“六日不厥者自愈”就是表阴病自愈,与经文“发于阴,六日愈”相符。故伤寒中风,应是伤寒病中风,而不应是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随便哪一种。因为中风病的病理状态是阴弱阳强。对表部病阴弱阳强者医反下之,则正气抵抗力不足,才会作痞。而太阳伤寒的病理状态是阴阳俱强,反下之则正气抵抗力强,不可能作痞。如果太阳伤寒反下之也能作痞,那么“病发于阳反下之因作结胸”和“病发于阴反下之因作痞”就没有理论意义了。
表阴病阴弱阳强者有六日愈的规律。太阳中风的病理状态是营阴弱卫阳强,太阳中风者就有六日愈的规律。如第10条曰:“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风家表解应是行其经尽六日表解,表解而不了了者,再行其经尽六日愈,故曰十二日愈。十二日是再行其经经尽之日。此风家应是指太阳中风营弱卫强体质者。太阳中风行其经尽是六日,伤寒中风行其经尽也是六日,因为都是行表部经尽,也都是阴弱阳强的病理状态。如果伤寒中风不是阴弱阳强的病理状态,“医反下之”就不会出现“心下痞硬而满”。那么伤寒中风与厥阴中风、少阴中风、太阴中风等三阴病中风有什么不同呢?要了解不同点,先要了解相同点。首先需要了解何为中风?中风者,应是病理状态的一种反应。风为阳邪,易伤阴气。伤寒论凡8种病中风,都应是阴弱阳强的病理状态。三阴病中风,自然不例外。阴弱阳强者,其脉当阳强而阴弱。对比三阴中风的脉证,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太阴中风经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脉阳微为表邪微,阴涩而长者为阴气实。脉长为实,实而涩者是因实致涩,实而涩者不是虚脉。如第48条曰:“……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第48条阳气怫郁在表者为表实,表实而脉涩者,就是因实致涩,故曰更发汗则愈。太阴中风其脉阴涩而长者,亦为阴气实而致阴脉涩。阳微阴涩而长者,是阳弱阴强之脉。中风脉证阳强反应表邪强,阴弱反应阴气弱。今阳微则为表邪微,阴实则为阴气实,故曰为欲愈。
少阴中风经文:“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脉阳微为表邪微,阴浮为阴气复,故为欲愈。
厥阴中风经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脉浮为卫阳强,亦为表邪强。 脉微浮为表邪衰,故为欲愈。脉不浮为邪气入里,故为未愈。
从经文“三阴中风”脉证上,可知“三阴中风”皆为阳强阴弱的病理状态。阳强即为卫阳强,阴弱即为荣阴弱,与太阳中风脉证类同,这就是“三阴中风”的相同点。既然“三阴中风”与太阳中风类同,为什么还有太阳中风、伤寒中风、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等不同的病名呢?这就是他们的不同点。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病名不同?这个因素就是“六病欲解时”,即“六病”的命名与时间有关联。8种中风病的命名也与时间有关联。如太阴中风就是在太阴的时辰上得了中风病,“三阴中风”皆如此。8种中风亦皆如此。如妇人中风是在月经的时间上得了中风病,也与时间有关联。伤寒中风,也必与时间有关联。伤寒中风的时间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从阳明病的时辰上找到答案。
阳明病欲解时是申酉戌。欲解时不是欲愈时。如果欲解时是欲愈时,就与经文相悖了。经文曰:“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日晡所是阳明时辰,如果阳明病欲解时就是阳明病欲愈时,那么阳明病在阳明时辰上应该缓解,怎么会在阳明时辰上发热,并与大承气汤下之呢?所以,阳明病欲解时,应该是阳明病得病时,也就是说,在阳明时辰上得病,就称为阳明病。这样理解,少阴病大承气汤证就简明易懂了。那么伤寒病的时辰应该是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在天黑时的申酉戌时辰上。如冬至时节,酉戌时天色已黑,此时就不能称为阳明时,因为阳明时必应是天色还亮的时候,也不能称为太阴时,因为太阴时辰还没有到,故此时得病就称为伤寒病。这样认识,伤寒中风就与时辰相关联。第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也应该是伤寒病中风,而不应是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随便哪一种。因为太阳伤寒阴气不弱,没有理由出现柴胡证。伤寒中风是阳气强阴气弱的病理状态,阴气弱者表热才能入内而出现柴胡证。如经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血弱”就是阴气弱,阴气弱就是脉弱,所以伤寒中风能够出现柴胡证。而太阳伤寒“脉阴阳俱紧”,也就是阴阳俱强,故不能出现柴胡证。
病发于阴应是发于厥阴病证,而不应是发于少阴病证或太阴病证,也可以从病理状态上说明。除了第158条直接说明“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其痞是阴弱阳强医反下之的结果以外,还有第160、161、163、164条等作痞者,也都间接说明了其作痞者都为营弱卫强表证未除而反下之的结果。少阴病证或太阴病证之里寒证,而反下之的结果,必然是腹痛呕利。而痞证的特点是“但满而不痛”,故认为“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指之阴病必是表阴病,而不是里阴病。
以上分析,说明厥阴病证属于表阴病,有三个方面的理由:一、厥阴病证具有“气上冲心”之阴弱阳强的中风病病理。二、厥阴病证具有“下之利不止”之作痞的特点。三、厥阴病证具有“六日自愈”的表阴病的规律性。经曰:“但见一证便是”,厥阴病证有“三证”之表阴证特点,足以说明厥阴病证为表阴病。
回到题目,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应是发于表阴病。临床所见,表阴病有无热恶寒者,也有发热恶寒者。从“无热恶寒者六日愈”分析,发于阴无热恶寒,应是与发于阳发热恶寒做对比。发热是触摸皮肤的感觉,是他觉。恶寒是病人自身的感觉,是自觉。触摸病人的皮肤,表阳病者的皮肤触摸之常会感觉很热,表阴病者的皮肤触摸之常会感觉不热。临床常见患表阴病者的家人说摸着不热,一量体温却是39度。患表阳病者的家人说摸着怪热,一量体温却是38度。古代没有体温计,无热恶寒者应是触摸之不觉得发热的表阴病患者。如果不是表阴病,就没有六日愈的特点。因为六日愈者是行表部经尽。故无热恶寒之无热与发热恶寒之发热都应是触摸皮肤的感觉,应是表阴病与表阳病的对比。这个对比还可以从第11条中加深认识。第11条曰:“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是发于表阳病。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发于表阴病。表阳病者是热在皮肤,所以触摸其皮肤感觉很热。表阴病者是热在骨髓,所以触摸之皮肤感觉不热。
结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厥阴。太阳为表阳,厥阴为表阴。无热恶寒者属于表阴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胡希恕讲经方治疗皮肤病(冯世纶)下一篇:脉浮紧与脉浮而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