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19|回复: 5

学医心得(08)——中医、健康与寿命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38

积分

7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18-6-20 0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安水蛇 于 2018-6-20 09:49 编辑

  常常看到一些微信群或公众号推送一些养生方面的东西,常常冠以某某名医或者某某大师,看了以后,总让人觉得很好笑。
  什么是健康?愚以为,健康应该包含身心两个方面,首先,身体内部的运行高度和谐,很少生病,就像电脑拥有很好的硬件基础;然后,心智的运行也高度和谐,很少有烦恼,就像电脑的软件系统安全、易用、高效;最后,身与心之间高度和谐。
  中医的作用是什么?医,是相对于病而言的,那么医的作用就是去已病,防未病。古代就有“卫生”这个词,本意就是护卫生命。从语言角度讲,卫生和医疗是相似的,只不过医疗更注重“已病”。
  中医能不能延长寿命?当然可以。《黄帝内经》开篇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百岁”就是健康人的正常寿命。由此我们可以推想,百岁多一些可能就是健康的极限值,著名学者潘启明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该在140岁左右。当然,有些人的先天禀赋不是很好,那么自然寿命也会大打折扣。中医学好了,知道怎么趋避厉害,怎么(以更少损害健康的代价)对治疾病,在自然寿命的范围内,减少疾病所折损的寿命还是不难的。

  但是,又不得不说些泼凉水的话。如果你自己不懂中医的话,要想靠中医实现健康,那就别想了,这几乎没有可能。有3个原因,第一,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发生了什么;第二,医生帮你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来得太晚;第三,我们容易接触到的,多是商业欺骗。
  关于当今中医水平下滑的原因。如果仅仅从思辨能力来看待学术,那么中国的学术鼎盛基本上都在汉朝以前,比如《道德经》是哲学的终极,《商君书》、《韩非子》是管理学的终极,中外几千年来从未超越。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中医就这么“软”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政权的影响,一个是商业影响。
    政权影响。首先,统治者的逻辑是为了顺应他们自己的意志,这个意志很可能偏离真理,比如清朝时期编撰《四库全书》,本意应该是文化大集成,实际上的效果却是文化大清洗。其次,掌握权力的人未必有能力指导具体行业,比方说清朝时期由皇帝授意由御医编修的《医宗金鉴》,在黄元御看来,这本书毫无价值,应该直接烧掉。
    至于商业影响。在利欲熏心的背景,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经济效益,而非他人健康,中医只是行骗的道具,医德已丧尽矣。
    相反的,中国近代大批优秀人才出生于中华民国,为什么呢?很容易解释,那是一个统治力极弱、经济极差的时期,一没有政权,二没有商业,没有这两大老虎的干涉,学术完全自由,自然能出很多人才了。
  关于寿命,从阴阳术数的观点来看。万事万物的结构只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结构,一种是后天结构。先天结构用的是全,后天结构用的是偏。所有看得见、摸得着、有功用的,都是属于后天。阴阳术数这个门类所有的东西都是依赖于后天。我们的身体,也是后天结构。后天结构的典型模型之一就是《河图》,运转过程是阴阳两侧同时从中心向外旋转并脱离中心(耗散),整个过程经历生、壮、病、死。所以,一切生命,开始的时候内部能量大于外部侵蚀,内部能量能够约束内部结构的运转,表现为成长,到了后期,内部能量变弱不能抵御外部侵蚀,内部能量不能有效约束内部结构的运转,人就出现生病直到死亡。中国道家所做的事情就是抑制死亡,思路很简单,第一,减少外部侵蚀,比如说去声色;第二,增强内部能量,比如气功导引、炉火内丹之术。
  至于仙道鬼怪、法术祝由之类,我从不轻易去否定他们,自己没有见到过,不代表世上不存在,不能证明,不代表是错的。我早年也是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直到自己因为建房误挖到坟墓而发生通灵,我才对“鬼”的存在深信不疑。大抵,所有的“物”都是有灵性的(不存在纯粹的物质),只是有没有和我们处于同一个维度,如果和我们处于同一个维度,就可以被我们的灵性所感知,也可能被我们的灵性所驾驭。
  如果有人对延长寿命感兴趣,可以了解下道家。我对道家不甚了解,仅仅读过《周易参同契》、《乐育堂语录》等寥寥几本著作,皆未用心研究。然,道家对于先后天八卦的解释非常高明,其阴阳顺逆思想亦让我颇多收获。总之,普通人不可能“逆生长”,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减少那些缩短寿命的原因。
  有人说,网络让信息海量增长的同时也让信息中的谬误海量增长。到了微信的时代,这种小圈子的方式,未必让信息海量增长,却让信息中的偏执和谬误海量增长。
  曾被人拉到某某名医“营养搭配”的微信群,说是怎样怎样饮食能提高营养。我问他们,如果严格按照这种方法来操作,你能保证所有的人健康都能改善吗?如果不能的话,是不是说明这个就不靠谱?我就被踢出了群。
  又曾被某某中医群拉进去,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某名医说自己有一条养生秘诀,就是不吃糖。我问发文章的人,宋美龄被报道爱吃巧克力糖,为什么活了106岁?她和这个“养生秘诀”对着干,为什么能长寿?我又被踢出群。
  类似的例子不堪枚举。
  人是天地造化,天地有多复杂,人的健康就有多复杂,即便仅仅是治病,那也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道理都很简单,很多被别人奉为真理的东西,轻易用一两个反例或者一两个类比就可以让其变成落汤鸡,在当下,为什么就没有人认真去思考一下?






上一篇:小柴胡汤与“火郁发之”
下一篇:驱风解毒汤治疗弟弟的牙痛

0

主题

140

积分

34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40
发表于 2018-6-20 10:13:3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8-6-20 11:14:3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低劣去批判低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6-20 1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能讲,讲的也还不错。但我觉得你还是有点走偏了,偏在求全责备,让人无所适从。

道有大道、小道。有人适合大道,有人适合小道。并没有一种可以适合所有人的“通用之道”。正因为如此,佛祖传佛法,要借用方便法门。孔子传教,走的是因材施教的路子。狼吃肉,羊吃草,谁对谁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40
发表于 2018-6-20 13: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有各自的道地产区,没有发达的商业,药材如何顺畅的流通,方子怎么配得齐?

  中医的传承,乱世时受战争的影响,盛世时受当权者重视程度的影响。
  宋朝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医药的朝代,专门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广泛搜集民间医方,并对古代医学典籍进行校订勘行。
  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刊刻《伤寒论》,熙宁九年(1076年)宋太医局将此书列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北宋时中国《针经》已亡佚,而朝鲜收藏的中国医书善本较多。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高丽宣宗帝遣黄宗慤来中国呈送《黄帝针经》善本9卷,交换条件是宋朝的《册府元龟》。
  苏东坡多次上疏,极力反对交换,但是宋哲宗听取众臣的看法之后,并未采纳苏轼的意见,最终换回了《黄帝针经》并以此为底本重新颁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932

积分

28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32
发表于 2018-6-21 15: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一些观点,确实有些偏颇,商业、信息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政府的管理能力加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至于对中医的影响,也要从两方面来看,也就是可以用阴阳学说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这就取决于政府管理、引导。管理、引导得好,她就向有利的方面发展,反之,则弊端丛生。
  杏仁老师说的好,政府重视与否,很关键很重要,例如楼主所说的道教,历史上,政府(朝廷)重视道教(皇帝信道教),则道教得到发展,政府重视佛教(皇帝信佛教),则佛教得到发展。
  再说道教和中医的关系,道教植根于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俗话说十道九医,确实不假,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道家名医,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但这并不等于学中医一定要学道家学术,如张仲景,就没有资料证明他学习过道家学术。
  中医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法术阶段,祝由科就是例证。数术阶段,辅行诀是其例证,看其方名可见一斑,大小白虎、青龙、朱鸟、玄武汤等,伤寒论虽然也有白虎、青龙汤,但主要是以药物、药效、治疗作用等命名。第三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医了,主要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药效、治疗作用等方面,再按中医理论来演研究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2:28 , Processed in 0.07275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