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楼主: 李国栋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复制链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19-12-30 21: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金匮: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骨弱肌肤盛”,肾主骨,“骨弱”为肾亏血虚。“肌肤盛”在内经是个形体的概念。
灵枢: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形充而大肉胭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生死。
“骨弱肌肤盛”告诉我们尊荣人形体虽然丰腴,但气血衰弱,这种形与气不相称的容易夭亡。
灵枢:夫子言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尊荣人虽然住在宫殿内,密闭室内虽然不受大自然邪风的侵扰,但受热汗出,哪怕稍有微风荣弱卫强的体质依旧得了血痹。寸关小紧是中上焦受邪,盛者泻之可用针刺治疗,营卫和,病就转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19-12-30 2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金匮: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灵枢: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
灵枢: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风痹是阴阳俱微。六腑若能顺利的化水谷而行津液,风痹自然不作。
素问:荣气虚则不仁;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外证身体不仁”,说明不仅仅是四肢不仁,整个周身上下都已不仁,故阴阳俱微,如风痹状。
平脉法: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尺中小紧”为下焦肝血有寒。
综合看像是温血补血,活血通络的桂枝汤证,但桂枝汤以卫强脉浮缓为主,不太合适。
对比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
94条阳脉微是正邪相抗,阳气郁闭造成的,汗出可解。
素问: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周身不仁当是风邪入侵足太阳膀胱经,散布于分肉间,与卫气互相干扰,使卫气涩而不通利。邪气壅滞不散,停滞在分肉间使得肌肉出现胀满生疡。
风痹是不仁而不痛,非寒邪。因而单用桂枝温消分肉间寒沫无效,必须要用黄芪消肉胀、除疡疮。
素问: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去甘草纯粹是因为甘走肌肉,对黄芪祛除肌肉间的痈胀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3 21: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金匮: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四肢苦烦”,比较接近的是三物黄芩汤的“四肢苦烦热”,小建中汤的“手足烦热”。太阴“手足自温”类似,只是程度较轻。
营气以荣四末,三物黄芩汤是营血热。小建中汤是涩脉,荣气不逮,卫强荣弱而手足发热。
“瘀热以行”是瘀血和营热胶着而行。
素问: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脉浮为风,营热则逼津外泄,若汗不出便为湿,存于分肉间、散于三焦膜原腠理间。若汗出,身微黄。
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是血液中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胆汁淤积型黄疸较明显,其实任何黄疸都与此相关。
胆为中精之府,胆的精汁下注小肠而助脾为胃行津液。营气注五脏而过胆腑,营热则胆的精汁随同津液渗出脉外,若小便利,湿热有去处身不黄,反之身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4 17: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4 18:13 编辑

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伤寒兼瘀热在里,说明是表里证。“瘀”是停滞,郁积的含义,并非指瘀血。
区别于上一条“瘀热以行”是指营血以行,“在里”是指在阳明,瘀热在胃肠。
素问: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
表不解,胃肠热中,邪由阳明经上循至目而目黄。目内眥和胃经、小肠经、膀胱经交汇,所以黄疸容易先目黄,然后再身黄。
梓白皮。本经:味苦寒,主治热,治目中患。别录:主吐逆胃反,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
显然梓白皮作用是清胃肠热,后世用桑白皮替代是错的,桑白皮清肺经顾不到胃肠,用白鲜皮替代应该更好。
单纯胃肠热是不会黄疸,主因依旧是小便不利。
灵枢: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伤寒者,风寒束表,寒邪入营。当营气不行,卫气就会停滞,上焦不通利则小便不利。
灵枢: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寒邪客营少不了姜枣,生姜一个是温血祛寒,还有就是温散胃内水湿,以利中焦受气。
灵枢: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
阳明主身之肌肉,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又卫气在分肉间久郁化热,此时得用连翘清热解肌,以救卫气。
连翘解肌的作用类似黄芪,黄芪解分肉间邪气壅滞不散而生肉胀,使卫气通利以行。连翘清分肉间痈肿,也是利卫气。
麻黄杏仁甘草宣降肺气而开表,肌肉清解汗自出,加赤小豆利水助小便,身黄自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2 14: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12 16:34 编辑

金匮: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黄汗之病,“之病”和“之为病”的区别,后者泛指某病在发生病变时的症候,“为”有语气加重的含义。
黄汗属湿证,金匮中常于历节做相互甄别。“两胫自冷”是寒邪造成的。
灵枢: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
“假令发热”,类似白虎桂枝汤证的热痹,那就属于历节。
“食已汗出”是胃有热,营亦有热。
“暮卧”,暮是太阳落山时刻,暮而收拒,表阳入里。合眼不久便开始盗汗,指尚在阳明经时刻胃热扰营,两阳相加逼汗而出。
“劳气”可能近似于“风气”的组词规律。
例如: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劳之为病,脉浮大。浮则为劳,大则为气,合为劳气。
灵枢: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发热汗出久,荣阴日竭无以润泽皮肤,肌肤必然干燥甲错。卫气壅滞,营气泣而不行,分肉间郁热,热不止则肉腐生恶疮。
湿者身重,久汗身瞤为脾虚肝乘,肝风内动。升降失调,气逆上冲胸而胸痛。又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为谷气不得下流,不能食而烦躁。上焦不通利故小便不利。“身疼重”不但有水气,营气因汗出久而亏虚严重。
“腰髋”属足太阳膀胱经。“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为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
从整体看这一段,“两胫自冷”为阳气不能下达,因腰以上有汗而下无汗。胃虽能腐谷,食已汗出当是虚热,绝不是石膏证。营泣卫滞反发热导致甲错和恶疮。
胃气不降客气上逆,胸中痛、身瞤动何以不用真武汤,因有物在皮中状,邪在孙络脉,未到经脉,未舍于腑脏也。
腰以下水气,当利小便,腰以上水气,当发汗乃愈。
阳气停滞在腰以上不得下达,通利上焦脾升胃降,阳气便可下达,这是桂枝汤的由来。
邪气在腰髋的皮肉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也是遏阻阳气不能下达的原因,因而加黄芪解肌使得凝而不行的卫气能畅通。
桂枝加黄芪汤的服法一如桂枝汤,啜热稀粥,温覆微汗。黄芪本质也是攻表,于后世所说补虚固汗根本南辕北辙,把桂枝汤的药汗给固住了还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3 2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金匮: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
先说苦酒。苦酒在伤寒论中一般用醋来替代,有些医家认可当然也有些反对。直到金匮芪芍桂酒汤出现,苦酒的问题便解决了。
“美酒醯代苦酒”。为了相关考证我仔细研读了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年间,约张仲景身后三百年左右。
是书记载,醯是肉酱汁。醯的出现很早,大约西周就有。上古人吃肉一般白煮,然后用刀把肉片割下放在酱汁中沾着吃,醯有点类似于现在火锅中的沙茶酱。
醯的制作是把肉弄干切碎,放入酒曲和盐,然后密封腌制,从而让肉质收缩发酵后产生液体,这种酱汁是带有酸味的,口感很好但加工周期长。
还有种快速加工的办法是添加美酒,用美酒和酒曲、盐一起腌制肉品,很快就能产生酱汁,这种酱汁中因含有美酒,就叫美酒醯。
酱汁古人并非是生吃,而是用油和葱花一起炒熟后再吃,非常讲究卫生。
苦酒是古人在酿造美酒过程中产生的次品,无论何种原因只要酒变酸就不能正常饮用了,或者好的酒因存放关系变酸,因为酸到苦涩故而叫苦酒。
但是在生产醋的过程中,添加了苦酒会让醋的酿造过程大大缩短,于是就专门制造苦酒来配合醋的生产,苦酒变成一种常用的添加剂。
所以伤寒论中苦酒汤确实能用醋来替代。
齐民要术还记载了“浆水”的概念。淘米要把头道倒掉,第二道淘米水留着就叫浆水。沉淀许久变清即为清浆水。把米饭煮熟后用浆水浸泡,米饭在浆水内发酵变酸,此种酸浆水也是做醋的原料,又叫醋浆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4 15: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14 22:15 编辑

金匮: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
“发热汗出而渴”,一般理解是五苓散证,因津液不得上乘为渴。但风水脉浮,风气相搏,虽身重恶风,其人不渴,故曰“状如风水”。
前面讲过“之为病”是重点突出病变时的症候,黄汗之为病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肿”。
金匮: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
灵枢:愿闻周痹何如?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灵枢: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汗出时下水洗浴,冷水从汗孔渗入,湿邪停滞在分肉。营气不行,卫气壅滞,出黄汗色如柏汁,久不愈,必致痈脓。
用桂枝温散分肉间寒沫,黄芪解分肉间肉胀,邪客溪谷则血泣而不通,故用芍药活血。
灵枢: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酒为熟谷之液,能迅速调和营卫。在酒的协助下水湿先行从小便而出,再合桂芪芍攻表泄营则黄汗止。
用苦酒不用清酒,主要是利用苦酒的酸将津液涌入口内,和望梅止渴一个意思。
素问: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桂枝黄芪辛甘,苦酒芍药酸苦,仲景把内经五味理论用的出神入化。
“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灵枢: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
芪芍桂酒汤为什么不用姜枣甘,因腹满者去枣,酒气本身就会胃胀胸满。若阴气虚则阳气入,心烦不止也。
以上分析下来,苦酒后世用醋替代,还是有问题。
醋在酿造中发酵产生乙醇酒精,酒精和酵母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醋酸,酿醋的过程就是使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的过程。
这就跟仲景使用苦酒的初衷相违背了,毕竟苦酒主要用它酒的作用,用醋替代只有酸的作用。
所以,苦酒可以用绍兴黄酒加米醋来兑制,比例要黄酒多醋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5 2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18 16:31 编辑

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咽中伤”不是说吃东西时把咽喉给弄伤了。
平脉法: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
334条: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喉痹有严格定义。“其喉为痹”不是喉痹,而是浊邪不降引起咽中痛的一个证候。
素问: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这定义很像厥阴篇里: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
灵枢: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
素问: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灵枢: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
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为一身气机之要道。清阳升,浊阴降则咽喉通利而不痹,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咽喉壅塞不通,而为喉痹。
“结”,缔也。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故曰“一阴一阳结 ,谓之喉痹”。
素问:温热者疮,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
酒最能升阳,半夏降气开结,主喉咽肿痛。蛋清养阴敛疮,少少含咽是让半夏的药性尽可能的多在咽喉停留。
咽疮必然咽干,故依旧要用苦酒的酸性涌涎润咽。
用不含酒精的醋来替代苦酒,就没有了升清的作用,酸入肝走筋怎么能解喉痹,至于醋酸能消毒疮面这是对的,能取效的估计还是靠半夏的降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6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18 18:14 编辑

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灵枢: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甘药。
单纯咽痛,不关乎喉痛可以用甘草汤。
素问: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升清降浊为天地间的纲纪,是生长收藏的规律,并终而复始。若是浊阴不下,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咽䐜胀即为咽痛。
何以病之逆从?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
灵枢: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浊”,客气也。客气上逆至咽的粘膜,故咽痛。
素问: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客气为何上逆?胃中虚,不能输泻。
134条: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158条:胃中虚,客气上逆
灵枢: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
甘草之缓减慢精气上注与客气上逆,使浊阴下输于体外。
不差,与桔梗汤。
“不差”意思是除了咽痛还有喉痛。
素问:喉主天气。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素问: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
天气的下降与地气的上升,上下原本差异不大,若天气太过或地气太过便存在差异,差异变大就会产生疾病。
金匮: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不但治咽喉痛,还能治肺痈吐脓。
桔梗不是简单的排脓化痰。141条治寒实结胸也用桔梗。
本经:桔梗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胸胁痛如刀刺,是结气和瘀血。腹满肠鸣是荣卫不利。
素问:邪盛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
肺痈:风舍于肺,卫气壅滞;热过于荣,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桔梗汤也。
素问: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桔梗汤治肺痈并非用清肺利痰,而是用甘草泄浊阴,桔梗开清气之结,打通升降。
同理,风舍与喉,卫气壅滞,营气不行,一样用桔梗开结通天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8 17: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18 18:11 编辑

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上面讲过334条“咽中痛者,其喉为痹”,“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咽主地气,浊阴不降,咽中痛。便脓血者,肠内痈脓溃破,热邪得下,浊阴降,其喉不痹。
313条几乎所有伤寒释家都说“咽中痛”为少阴客寒,因足少阴肾经通咽,那为什么不用317条的通脉四逆汤呢。
所以还是要回到看似“少阴病”,实则非也。
平脉法: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
脉微弱和少阴病脉微细相近,实际仲景要表达的是和38条那样的脉微弱,阴阳俱虚也。
阴阳俱虚归根结底是升降失调、胃中虚,客气上逆。
灵枢: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甘草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灵枢: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胃口转好,化水谷行津液,血足脉充,气盛脉行,咽痛自然好了。
半夏散以半夏为君,降浊为主,桂枝升清为辅。
“咽中”指咽部粘膜下的咽肌,风气入于分肉间,故用桂枝解肌。
312条的咽疮是卫气壅滞于咽肌,郁热而生。
因而苦酒汤以苦酒为君,破卫散结为先,半夏降浊为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18 22: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18 22:47 编辑

半夏散要用白饮和服。
据齐民要术记载,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
“折”,拗折也。折米就是把粟米放入木槽内,加水用脚反复的踩,过程要十遍。如果放入一石米,要踩剩七斗才算合格,把米沥干后摊开晒干。
食用前,还要用冷水淘洗,要求“必令冷彻米心”,估计是夏天用井水,冬天用河水,总之水不能温。
以现代的眼光看,古人为何要如此折腾。
米是由皮、胚乳、胚三部分组成,胚乳占绝大部分。而大米各组成部分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的分布与含量是很不均衡,各有其特点。
皮层是胚乳和胚的保护组织,含纤维素、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较多,但由于吸水性差、烹饪时间长、口感不好,所以加工时一般需要将其去除。
胚乳是稻米的主要组成部分,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是加工过程中的传统保留对象。
胚作为稻米的初生和分生组织,是谷物生理活性最强的部分,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维生素、谷维素、硒、糠醛、三价铬、纤维素、核酸酶、微量元素等物质。有利于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病、护肝、护心、及保护大脑神经系统等等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稻米中胚所含营养成分占70%以上。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
所谓的折米就是古人用物理的方式提取“胚”,胚是米粒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又称“谷精”。
以谷精做的饭,米粒似青玉,滑而且美。又甚坚实,竟日不饥。
煮成粥,上面漂浮的那层粥油,便是白饮。因为大量的淀粉被脱落,这种白饮的粘稠度是很低的,稀薄便于散剂的服用。
所以五苓散必用白饮,一个是谷精煮成的白饮极补胃气,第二是最高品质的熟谷之液能最大限度的助桂枝行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2 1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2 12:28 编辑

昨天新闻报道了一位23岁武汉肺炎治愈者,内容甚详细。尽管重大疫病中医插不上手,但多少有一定启发。
复制一段初期的症状:
王康:12月24号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当时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四肢无力、四肢酸痛,当时我以为是感冒,因为跟感冒差不多,第二天去上班时,感觉全身软绵绵的,使不上力气。我就请假打车回家,去附近一个医院进行治疗。25号在医院,当天就打了点滴了,一点没有耽误自己,去了医院就一直输液,当时还没有发烧,过了三天之后,大概27号就连续高烧。
“头晕、头痛”是水气。“四肢无力酸痛”是脾无法为四肢行津液,因中焦被湿浊遏阻。
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起先不发热说明邪不在表。这种情况可以先服用藿香正气丸。三天之后发热,表示传了。
接下来主要是呕逆,只能稍微吃点粥喝点水。连续高烧,一般发烧到39摄氏度,最高烧到40、41摄氏度,吃退烧药退了一些,但一直反复烧,退了又烧起来。呼吸苦难(喘)、血氧浓度越来越低,全身无力动不了(身重、难以转侧)。
卫气壅滞于肺,营气不行。饮阻肺络,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这种呼吸窘迫属于急性阻塞性肺炎。
通常伤寒阳明病腹满而喘,腑气不通而肺气不降。
该病人每天输液多,一天要输十几瓶。小便利必定大便难,后因腹胀难忍数天未得解便,自行坐在马桶上解出,还造成肛裂。
综合看该患者属于肺实气闭的实证,治宜泻肺逐水,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稍加皂荚。再合麻杏石甘汤、大柴胡加桃核承气汤。
新邪加伏气,感染者六经传变也不同,但邪气非由表入里,而是直入中焦,这点确定。
患者23岁,他姐姐在医院照顾他十天完全没事。所以,阴平阳秘怎么会被邪所伤呢,只有血弱气尽者才易中招。
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当有胃肠型感冒症状出来时,首选小柴胡汤颗粒应该相对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4 1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4 12:13 编辑

今天湖北疫肺中医预防方案发布了,有两个。
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号方:
苍术3g,金银花5g,陈皮3g,芦根2g,桑叶2g,生黄芪10g(开水泡,代茶饮,7-10天)
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二号方:
生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10g,贯众6g,金银花10g,佩兰10g,陈皮6g(煎服,每日一付,分二次,7-10天)。
上面讲过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197条: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先不管阳明中寒与否,“二三日呕而咳”便是传。
素问: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阻中焦为呕,阳明热盛兼腑气不通为咳。这跟叶天士讲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很大不同。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先呕后咳”。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但咳不呕。
灵枢: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儿童为何感染少,阳气强也。
所以我个人推荐方案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4 23: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4 23:16 编辑

今天除夕,己亥年最后一天。
武汉疫肺发作与去年12月末,从运气看疫情可能比2003年更为厉害。
素问:厥阴之政奈何?
岐伯曰:己亥之纪也。
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温厉”是温热疫疠,相当凶悍。
在黄帝内经的表述上,比“温厉”轻的是“病温”,病温大概像流感之类的,杀伤力远不如温厉。
2003年为太阴司天之政,SARS的输入期在二月底三月初,符合“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两次“温厉”分别在2003年春,和2019年末,这绝对不是巧合。
素问:己巳、己亥岁,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上为风气所致,宜用辛凉之品,麻杏石甘汤也。中为湿邪所致,宜用甘和之品,三仁汤也。下为火气所致,宜用咸寒之品,升降散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6 17: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6 17:23 编辑

今天农历初二,已进入庚子年。
素问:庚子年,其运凉劲,其化雾露萧飋,其变肃杀雕零,其病下清。
查看武汉未来半个月的天候,大致温度变化不大,符合雾露萧飋。不会出现大幅降温,变成肃杀雕零。但“清气在下”的病机是不变的。
素问: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地气肃,天气明,寒交暑,热加燥,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其政明,其令切,其谷丹白。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寒交暑”,为庚子年初之气的寒和己亥年终之气的火热相交。“热加燥”为司天君火和在泉燥气相加。两大因素相叠于是湿化大行,雨水下降。
同时火热与热燥相争于咽喉处,喉痹可能是这阶段较突出的症状。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随着风寒侵入人体,中焦胃肠可能由之前的湿热转为寒湿,或是寒热错杂,大概会形成上热下寒的态势。
素问:庚午、庚子岁,上少阴火,中太商金运,下阳明金,热化七,清化九,燥化九,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温,下酸温,所谓药食宜也。
上为司天瘀热以行,宜用咸寒之品,蛰虫蝉蜕之属。中运凉气所致,宜用辛温之品,干姜半夏之属。下为在泉燥气不平,宜用酸温之品,五味子之属。
从仲景方看,以麻黄升麻汤出入可能是个比较好的方案。
另外,对于一般百姓而言,武汉推出的几个预防性处方可操作性不大,春节期间药房不开,医院又不敢去。所以,在家食补还比较有意义。
素问:凡此少阴司天之政...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郁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避虚邪...
岁谷,指的是米饭,滋养胃气,胃气足百病不侵。
意思是春节在家期间零食少吃,饮食清淡,每餐都要吃一点米饭,早晨最好能煮点粥喝。
间谷,是说一年分六个间隔,每个间隔都有帮助人体祛邪的谷物。
前面讲了,这次疫肺是2019末出来,己亥年的第六阶段叫终之气,间谷宜豆。(圣济总录)
豆有大豆和赤小豆,皆有利水作用。家里可用“赤小豆”,即我们平时喝的赤豆汤。
赤小豆,利湿消肿,清热凉血解毒排脓。
本次疫肺的特征是,邪气直入胃肠,从开始就出现胃肠型感冒的症状,比如四肢无力,胃胀,有呕吐感,头发晕头痛。这种情况主要是患者本身脾虚湿重,胃内水气停留,使得邪气进到胃肠后不久,便随湿热上行至肺。
赤豆汤有点小三仁汤的意思,比单纯呆补要来的实际。中医对待邪气的态度是祛邪于体外,而非像西医那样天天挂水,与邪共舞,只能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来抵抗。
素问: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病。
在瘟疫面前,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古人总结的五运六气还是有它的科学性,考量运气的太过或是不及,才能在不违背天人相应的规律下,做出准确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8 1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8 11:51 编辑

刚才医管局“第四版诊疗方案”出炉。
临床表现已经修正为“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重症患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不禁感慨人与自然抗衡,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去年厥阴风木司天。终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因而刚开始的病患大都先出现胃肠症状,湿热为患明显。
但庚子年到来,司天改为少阴君火,冠状病毒终于表露出真相,出现03年SARS一致的主证,即“温邪上受,首先犯卫”。以发热、咽炎、咳嗽为主,中焦症状反而不明显了。
素问: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君火司天,当为心火邢肺,卫气营三者合病,以辛凉透热活血为主。黄连解毒汤合银翘散出入,加桃仁、玄参、生地、丹皮活血凉血。
目前客气为太阳寒水,中焦寒湿,转以辛开苦降法,再合半夏、干姜、苍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8 2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8 21:28 编辑

第四版的胸部影像告知,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从人体感染病毒开始,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出现时,病毒即侵犯到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是白肺先兆,典型的病毒性肺炎。随着白肺面积的不断扩散,后面就是呼吸窘迫。
白肺从我们伤寒的理解近似“肺痈”。
灵枢: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浓。
疫毒一入体内,即热伤营阴,开始一点点的淤积肺络。当卫分气分出现发热时,阳气有余,营气不行,肺出现斑片浸润,开始干咳。
灵枢: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
当肺的通气功能变差,胃气通过肺出入上焦变得困难,四肢不用,身难以转侧,卫气的运行近乎停滞。卫气壅积于肺,营气不行,阴阳不通,两热相博,化为痈脓而息高,那就非常危险了,很多撑不过的就走了。好在有ECMO技术,可以做暂时的心肺替代。
所以,一开始就要对营分高度重视,清营活血从始至终都不能疏忽。
灵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冠状病毒携带者,自身为什么不被感染,关键是他阳气运行相当滑利。就跟一片树叶落在池塘内就往下沉了,落在高山流水间就顺着水流往下走,根本附着不了。邪气大部分由上焦被带入膀胱而排出体外。
所谓“悍气、慓疾”,是指特别能打仗的那种卫气,在分肉膜原间运行滑利无比。温邪进入人体是从口鼻,呼吸道粘膜属于三焦膜原,邪气无论客于哪里,都被滑利的卫气带着游动,无法舒服的停于肺部。
只有悍气性质的卫气才能抵御各种病毒,运行艰涩的卫气只能说是缓气、呆气,保养适宜勉强可维持基本的阴阳平衡,指望它能打胜仗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29 2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29 21:36 编辑

素问: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冠状病毒犯肺,邪客于哪里?个人以为依旧是孙脉。
患者后期很多出现喘脱,干咳无痰。显然闭肺不是闭在支气管,而是肺络。最靠近肺外带的是分叉极细的孙脉,隔了结缔组织和肺泡密结。
肺泡的功能是气体交换,和玄府有相似之处。肺泡为空气和血液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置换,玄府是津液和血液互相补充的部位。
素问: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邪客孙脉,一方面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另一方面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发热气散,血并于气,营气外溢。
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的对液体的通透性比肺泡细胞内皮的要高,血管内的津液会渗出到结缔组织以及肺泡中,造成间质性肺水肿。
肺泡被浊液填充后,无法气体交换就会缺氧,缺氧又会造成肺泡的活性降低而萎陷,这些萎陷的肺泡是无法和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
所以截断扭转的重点是要预防肺泡外的孙脉被热瘀,确诊就要凉血通瘀。
对于肺络中的瘀血浊邪,一般草木之品难以奏效,需倚重虫类药物直入肺络以搜络逐瘀,常用药物包括蜈蚣、穿山甲、全蝎、水蛭以清利络中痰浊与瘀血。同时以三棱、莪术行气活血、消坚开瘀。
素问: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淋巴结、结缔组织这些都属于三焦。
血盛而泻之,不开瘀单纯利尿,毒素恐怕无法排除体外。卫气通即利水道,浊液被淋巴结回吸之后,病毒便跟着小便排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20-1-29 22: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今又来 发表于 2020-1-29 21:08
素问: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 ...

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1-30 10: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1-30 12:19 编辑

昨天央视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进行了专访,曾光指出:“跟SARS比,新型冠状病毒实际上比SARS“狡猾”。它在武汉的社区传播速度是快的,因为这病毒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在哪儿,可能还有很多轻症的,跟一般的感冒差不多。武汉这个仗,是在敌我界限不清楚的情况下展开的。”
检视自己前两天写的几段小文,不由感慨中医真的只有老祖宗才能救。
在循证医学一面倒的引领之下,所谓遵循客观指征,方证对应,接招拆招,深入人心。
看看我自己是怎么写的。
湿邪中阻为呕,腑气不通为咳。这跟叶天士讲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很大不同。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先呕后咳”。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但咳不呕。
“下先受之”的下,是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湿热为患的肠道证突出,就自以为是的给出“温邪中受,邪犯阳明,逆传太阴”的谬论。
喉主天气,肺气通鼻,吸入的冠状病毒无论如何都是先进入肺。肺朝百脉,邪气再迅速的往五脏六腑传。
素问: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少阳在泉,羽虫育,介虫耗,毛虫不育。
为何去年末疫毒传播如此迅速,病毒入肺后又快速的形成胃肠湿热。缘由天空飞着羽虫,地面也飞着羽虫,天地间充斥着热毒的羽虫。
从昨天起全国确证病例出现增速下降,由50%降至35%,主要是湖北降速了。
素问: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羽虫乃死。
病患人数在不断创新高,病气积聚时,也是复气开始萌动。不敢说当前即是拐点,但毒虫纷纷坠入尘埃,留在体内的疫毒毒性也随之降低,理论上致死率会比之前要低。
素问:病在肺,愈于冬。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主秋金之气,金有阴阳之分,肺在手太阴为阴金,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在手阳明为阳金。十干庚辛都属金,辛为阴金,庚为阳金,故辛金属肺,庚金属大肠。
素问: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冬为壬癸水,庚辛金生壬癸水,水克火,火克金。肺病到冬季水气旺时,便借着水气克火,火受克而不能制金,肺金之气便可以逐渐好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 20: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1 20:49 编辑

叶天士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后来吴鞠通补充:“温病忌汗者,病由口鼻而入,邪不在足太阳之表,故不得伤太阳经也。”
这个立论一出,两百年来寒温两派几乎井水不犯河水。纵观当今数位伤寒大家的伤寒译释,也被这个帽子扣的死死,动弹不得。
为什么只有温病是口鼻而入,伤寒就不能口鼻而入吗?
素问: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明明十二经皆有表,十二经之表风温皆可侵也!干嘛非要扣在足太阳之表呢。
风温初起和“太阳之为病”有相似之处,因此伤寒第六条被仲景放在太阳病篇,以示甄别。堂堂“太阳之为病”,却被吴氏歪曲成足太阳之经表。
素问: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说白了,人体凡是和空气接触的都是表,肺的气管、支气管、肺泡都是皮毛。
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无汗而喘,麻黄汤。两者有什么区别?
桂枝解寒肌也;石膏解热肌也。何为肌?支气管平滑肌也。何为毛?支气管粘膜的上皮细胞纤毛也。
这个道理要不搞明白,每当提到麻杏石甘汤总是风寒在表,外邪闭郁,肺内蕴热。但为何又汗出而喘呢,陷入自相矛盾。
所以,不要被温邪入口鼻而带风向,寒邪依旧可以口鼻而入。
我们老祖宗虽然也懂解剖,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搞清支气管,但与自然界长年累月的抗衡中发现了肺和皮毛的辨证关系。
“合”,不是简单配合的意思。
“合”是个象形字,甲骨文象盛饭的食器,上部是盖子,下部是食器底。一盖一底即为一合。金文、小篆都与甲骨文的形体相似,楷书也是与前面的形体一脉相承,没有多大变化。从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出,“合”字的本义是“关闭”的意思。
素问: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盖子开合即为升清降浊,盖子合上即喘而闭肺。
看了一例03年SARS的尸体解剖报告。
双肺实变, 充血、瘀血 、灶性和片状出血及弥漫性全小叶性间质性肺炎,广泛肺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及肺泡隔散在或小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间质和肺泡腔内易见单核、多核巨细胞,可见病毒包涵体。
另一特点为淋巴系统和造血功能严重受损, 表现为淋巴结、脾、骨髓等T、B细胞受到抑制,尤以T细胞为甚,几乎完全缺如,而巨细胞和组织细胞则有所增加, 结合临床经过及病理特征符合病毒性肺炎改变。
其他改变可能为病毒、病毒血症及缺氧所致,如心室肌纤维间隙增宽伴明显黏液变性、水肿及灶性炎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广泛颗粒变性、空泡变性及灶性液化性肌溶解、多器官小血管炎症性改变;肝呈脂肪肝改变,以小叶中央区受累较为明显, 伴小灶性凝固性坏死;脑组织水肿;胸腔、心包积液,右心室附壁血栓形成;轻度糜烂性胃炎。
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及多脏器功能紊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22: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又来先生“桂枝解肌寒,石膏解肌热”,点睛之笔!
解肌不是只解肌表,也解脏腑之肌,如心肌,膈肌,胃肠肌。肌也包括膜状,如呼吸膜,胃黏膜。石膏解肌热,真是一点即破,一语概括了石膏的功用,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20-2-1 22: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小文,问题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 18: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2 20:25 编辑

感谢李师的认同。
今天2月2号,离我预计的2月4号火毒羽虫全面死亡的日子还有2天。从1月29号确诊病例的增速由50%降为35%开始,到今天降为14%。
从全国疫情分布来看,确诊病例人数靠前的10个省,广东、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无一例死亡,重庆、河南、四川一共4人死亡。
这10个省截止到中午,确证病例3848人,死亡4人,死亡率千分之一。
从客观数据分析,疫病只要出了湖北就失去了杀伤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湖北确诊病例最多的是武汉,其后为黄冈、孝感、襄阳、随州、宜昌、荆州、荆门。
用google地图观察湖北的地形图,然后把以上几个串起来,发现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而且这个三角形正好在江汉盆地内。汉水自襄阳经荆门流向武汉,长江自宜昌经荆州流向武汉。武汉处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
素问: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内经讲到阴阳,必以天地为先,认为研究医道得先把自然天候地理搞明白。
灵枢: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聚邑,人有腘肉。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
江水即是长江,手阳明大肠合于长江。河水即是汉水,手太阴肺合于汉水。
灵枢: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气血由脉气微弱的井穴开始慢慢灌注转输,随着气血转盛,流经荥、腧、经、最终入合于六腑。
假如把我们国家比作人体,显然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尺泽在汉口,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在武昌。
肺与大肠相表里,手太阴和手阳明两大合穴齐聚,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可想而知正邪在武汉争斗之激烈。武汉一旦失守,邪气就进入六腑。
从六经辨证看,武汉为半表半里间,本次疫情如97条那样直中少阳。
灵枢: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武汉疫情爆发如此猛烈,因邪气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病气聚于武汉前,可能由来自两江上游山区的疫毒一点点汇集过来,因而它的毒性才高。出了江汉盆地,邪气一散,毒性随之降低,这也是为何其余10省死亡率这么低的原因。
郁之甚者,治之奈何?火郁发之
目前武汉封城集中管制,在清热解毒之余,当思考郁火需得透发,适当展布气机也是好的。关键口罩一定要带,口罩是腠理保护罩,腠理疏者只要口罩带紧,邪不犯身。
截止到今晚20:20,疑似病例19544人,较上一日增加1556人,增加了8%。
增速在快速下降,一个是全面性的防护,另一个与体内疫毒在迅速减弱有很大关系。
还有2天,希望增速减为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20-2-2 2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今又来 发表于 2020-2-2 18:00
感谢李师的认同。
今天2月2号,离我预计的2月4号火毒羽虫全面死亡的日子还有2天。从1月29号确诊病例的增速 ...

写得很好,学习了.有灵悟的中医爱好者如果再加上大量的临床实践,定成明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4 2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9 21:08 编辑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这句话被后世温病派奉为圭臬。
“逆传心包”是怎样个逆传法?
灵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灵枢: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灵枢: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灵枢:膻中者,为气之海,.....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素问: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从这几段条文可以看出,心是君主,膻中是北京城,心包是全面守护君主的宫廷侍卫。
肺为华盖,是辅佐君主的宰相。热邪突破山海关,兵困北京城而膻中受邪。当膻中扛不住邪气的进攻而沦陷,邪气直扑紫禁城与宫廷侍卫交战,这个过程叫“逆传心包”。
反之膻中久攻不下,邪气放弃北京而往下攻,叫“顺传阳明”。
所以逆传心包之前,必有膻中大战(三焦与心包相表里)这个过程,不可能没有烦躁就出现神昏谵语。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邪陷膻中,君主在龙庭之上,早就坐卧不安了。
于是聪明的君主就派出栀子,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打不过再派黄连,直到打胜为止。
上有热邪徘徊于胸,下有客气上逆胸膈,肺气不宣胃气不降,出现烦躁、满闷,如此再加香豉。
豆豉在汉代是个很受欢迎的调味品,五味调和,須之而成。一般民众吃不起酱的就吃豆豉,它用黄豆发酵而成,特别的鲜,很容易开胃引发食欲。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个“盐豉共壶”的陶器,长方形双口调味料壶,陶器表面刻有“齐盐”“鲁豉”四个字。就跟我们家里的调味罐,左放盐右放糖的道理一样。
豆豉本为熟谷,性苦微寒。谷生胃气,苦降可解胃气结积,客气降则胃气上注于肺,助卫气行表。
《本草纲目》:下气,调中。
所谓“逆传心包”者,以伤寒理法一样能讲通,关键是三焦失治而传。
截止到今晚22:00,疑似病例23214,比前天增加了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5 17: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5 20:12 编辑

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吐下势必胃中虚,客气上逆。凡只胸中烦,不管轻重,栀子豉汤主之。
少气为呼吸气微,不想与人说话。缘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加用甘草降客气。
呕加生姜,温散胃中水气。
豆豉并非如一般医家认为的表散宣透,宗气携热顺阳明经下探,与上逆之客气冲突壅积,豆豉是用来破胃内气积。
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胸中窒、心中结痛依旧是气热互结。
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这一条出现腹满、卧起不安,说明邪气突破胸膈下到胃肠。
素问: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灵枢: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宗气一部分上行至手太阴肺,另一部分顺着阳明胃经下至小腹气街。所谓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是指胃气本该走手太阴而上注于肺,但客气却逆从足阳明上冲于气海,故不得卧也。
出现腹满而卧起不安,已经不是甘草、豆豉所能主了。
胃肠道胀气主要是肠道平滑肌结气,肠道蠕动变慢。厚朴开肌肉间停聚之气,加快肠道蠕动有利于排气。
灵枢: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枳实清解肠道肌热,因肠道肌热会使肌肉变得弛软,肉不坚则邪气留止。
所以,仲景用栀子厚朴汤取名,可以看出是以排气、下气为重。
栀子剂后面大都有,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俱此众说纷纭,多数认为大剂豆豉催吐,但豆豉是美味的调味品,吃了怎么会吐呢。
重点是“得吐者,止后服”。止后服,意思是吐后邪已去无需再服。
如此,吐的必定是浊液或痰水。
栀子豉汤是气热互结,气阻而饮停于心下。栀子清热化痰,豆豉散气结而恢复胃气,胸膈间痰饮便涌吐而出。
截止到今晚20:00点,疑似病例23260,比昨晚增加了46例,增长率几乎为零。2月4号这个时间节点发挥了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6 18: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6 19:01 编辑

截止到18:30点,疑似病例24702,比昨晚增加了1442人,增长率又回到7%。但确诊病例大幅增长,增长了15%。
连续几天的跟踪之后,脉络基本清楚了。
外交部发言人说1月3号起就通报美国,连续了通报了30次,但国内静消消。
武汉尽管封城,但这几天感染人数依旧居高不下,与前期医院超负荷拒收病患有关。家属带着病患到处找医院的过程扩大传染,之后回家观察本质上又是在进行家庭传播,这个群体是惊人的。
这次照搬北京小汤山经验到底对不对?“非典”疫情期间,北京累计确诊“非典”病例2521 人,累计死亡193人。
没有想到武汉人数翻了数十倍!20个火神山都不够。
假设一开始就搞方舟医院,把所有疑似的集中收治隔离。重症武汉处理不了,就用大巴送南昌、郑州等,只要消毒防控到位,根本不会异地传染。
这就是所谓的“火郁发之”。
困死武汉,让疫毒在里头肆虐,不让毒邪有出路,和西医与毒共舞的思路如出一辙。
素问:帝曰:何谓神?
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拜托国家卫健委的领导换成中医来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6 2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素问: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伤寒论是专门研究人体气血的一本专著,说它是一本神书也不为过。它有点像金庸笔下的乾坤大挪移,激发人的潜力来对抗外邪,借力打力,招数不繁复,但势大力沉。
入门不难,但往上需得有相当悟性。修炼乾坤大挪移第一层需七年,第二层就得加倍,学习伤寒论何尝不是呢?
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前面谈过这一条,其实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理解。
肺泡有渗出会影响氧气的交换,进而气喘。从微观来看,桂枝汤的汗出即是渗出。
素问:孙络...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
桂枝汤的关键是肌肉得不到卫气的持续温煦,无卫气时肌肉失温,然后寒战加热。肌肉热了,营气便渗出脉络。如此肌肉又降温,循环往复。芍药通的就是那个大气会于溪谷的血着。
卫出中焦,大枣补胃气通天气,生姜温卫,甘草拖住客气,桂枝这个先聘通使,便可通阳无碍了。
所以仲景治内伤何以常用桂枝汤,营卫倾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7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8 10:44 编辑

素问: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雕,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2019已亥年,已为阴干,属于土运,已亥年土运不及,它所不胜的风木之气,就会大规模流行。由于土运不及而不能制约水气,故水之脏气用事。木气大胜,就会有金气来制约报复它。
已亥年,逢厥阴风木司天,而少阳相火在泉,岁半之后,地气主之,相火用事,当寒不寒,流水不冰,蛰虫不入穴而到处活动,水之脏气不用。
至秋冬时,木气渐平,土湿之气渐盛。水气衰不能制约火气,金气不得来复,反被火气克的死死。
2020庚子年,庚为阳干,属于金运,燥气流行。金气亢盛,再合上年末的火热相交,热燥对肺的伤害更大。
上热燥、下寒湿,麻黄升麻汤除了加凉血通瘀以外,适当加点凉润之品。
素问: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
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司天、在泉之气不能正常交换更移位置,天地气交就会发生异常的变化,由于六气位置更易失常,于是四时节令就失去正常的秩序,万物的生化不得平安,各类瘟疫便会纷纷登场。
人体的正气不足,再遇到天地之气失常,就容易感受邪气,而加重病情。
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8 1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随着疫情往纵深发展,年前自我隔离在家到现在差不多半个月了,老百姓闷的有点心浮气躁。
李文亮医生之死,舆情有些哗然,这问题要从哲学角度思考。
李文亮预警的是个现象,病毒是全新的,从症候看和SARS接近,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显示与SARS冠状病毒高置信度。
但现象能否成为真相需要科学论证,论证到揭示真相需要过程。
对于14亿人口的国家而言,个人就像个细胞,不可能只有数个细胞异动,就大规模的采用防御行动。
国家治理是需要成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动则可,动辄都是上千亿的代价。
所以,是1月3号封城,还是1月10号封,还是再后,是否一定能减少疫毒传播很难说。
伤寒论可以认为是一部现象级的医学著作,它如天才般的脱颖而出,在当时众多方书中一览众山小,不断受到历代医家的追捧。
现象很难懂,所以有些人揭示出部分,便自认为真相,例如李东垣。
脾胃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所谓阴火,不就是仲景说的客气上逆吗。
兰室秘藏:黄芪汤下自注“甘能泻火。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金匮劳气证,桂枝加黄芪汤中的黄芪,即是甘温泄热。
素问: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
没有仲景先用到黄芪,没有局方清心莲子饮,李东垣凭什么弄出补中益气汤。
所以从现象出现,到揭示出真相,都需要理论加持。自仲景身后,实用新型专利层出不穷,但发明专利几乎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0 2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灵枢:三焦手少阳之脉,....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前面讲过邪热逆传心包之前,必有膻中大战这个过程。因手少阳三焦覆盖心包,手少阳和手厥阴是表里关系,所谓战膻中即是三焦之争。
胸属上焦,下膈属中焦,栀子豉汤其实是手少阳三焦方。
对应小柴胡汤是足少阳三焦方,它和手少阳络心包不同,足少阳是络肝,病位偏于胸胁。
柴胡和豆豉作用差不多,都以祛除心胸和胃肠间结气为主,豆豉可能生胃气的能力更强一些。
栀子和黄芩泄三焦热郁,看似也差不多。但有一点不同,仲景治黄疸用栀子不用黄芩。
本经:黄芩治诸热黄疸。
黄芩清热利水治黄疸,为什么仲景不用?
胆为中精之府,胆的精汁下注小肠而助脾为胃行津液,营气注五脏而过胆腑。若心火炽盛,移热于小肠,营热则胆的精汁随同津液渗出脉外。若小便利,湿热有去处,身不黄,反之身黄。
别录:栀子主治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素问: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
栀子清心与小肠之火,恢复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便是利小便。黄芩做不到,故仲景不用。
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和77、78条的栀子豉汤证很像,只是后者病较轻浅,虽气壅热郁,但上下尚通。
375、379条分别讲栀子豉汤和小柴胡汤,可以看出厥阴转出手足少阳的两种机转。
二证都有枢机不畅,郁热壅滞,病势向外的病理特点,都可见到发热心烦,胸闷不舒等表现,这是由于二者同属少阳,络脉相通,在病理上可互相响的结果。但一为足少阳,一为手少阳,所以各具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932

积分

28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32
发表于 2020-2-10 22:06:0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解的精彩!至于阳脉阴脉为轻按、重按还是寸、尺,没必要争辩,娄绍昆老说过了,在伤寒论里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0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mgha 发表于 2020-2-10 22:06
李老师解的精彩!至于阳脉阴脉为轻按、重按还是寸、尺,没必要争辩,娄绍昆老说过了,在伤寒论里都有
...

不错,伤寒论里都有,大部分问题在伤寒论里都有答案。如伤寒论序曰:“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1 1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11 12:04 编辑

昨天终南山院士发布冠状病毒潜伏期由之前14天延长为24天。如何解读这条信息,医界讳莫如深,不敢说话。
北海道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西浦博研究,可能有5成以上受感染者是在无症状情况被感染。
最新一个案例,台湾一家四口去意大利自由行,由父亲开始出现咳嗽症状,接着是母亲,之后大儿子,但直到回台湾,小儿子也没有任何症状。
台湾对这个始终没有症状的小儿子进行喉部采样,发现冠状病毒,浓度和已出现症状的三个完全一样。
这个案例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小儿子依靠自身免疫力,有可能最终把病毒排出体外,但期间他的口腔飞沫依旧会传染到健康者。
第二,病毒长时间潜伏在人体内不发作,可能还是和免疫力有关,如发作是病毒突破防线,肺部出现浸润。
我家里只有四位现代的医案集,刘渡舟、李可、熊继柏、范中林,其他都是明清医家。昨天看到熊继柏谈武汉肺炎一文,坦白讲熊老师已经不是我心目中想象的那一位了。
国医大师能犯错吗?医疗可以,政治绝不能。整篇报告,凸显一个字“油”。
所以,我们中医界还守着见招拆招,那就将无能继续到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2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两天疑似病患大幅下降,从前天28942,昨天21672,到今天16067。说明局面基本控制住了,大规模增量告一段落,进入存量阶段。
2月4号的时间节点之后,湖北江汉盆地的疫毒大减。理论上2月4号之后感染的,和江汉盆地以外受感染的差不多,致死率会大幅降低。3月5号之前,可能会达成零死亡。
武汉最多一批受感染者是在1月20号-1月30号,这批人的毒性是极强的。大体上的死亡周期在病发后的15--20天。昨天死亡人数迅速上窜,从之前的百人以内,增加到两百人,意味着2月10号--2月20号会迎来死亡人数的井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4 22: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14 23:00 编辑

灵枢: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三国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历史自汉代之后,除了元朝其他朝代大体维持在280--300年左右。前七十年国力渐至高峰,约百年后开始走下坡。
有个特点是前七十年以外患为主,内乱较少。后阶段内忧外患不断,以致改朝换代。
代入到人体,假设平均寿命80岁,前25%是20岁。20岁前气血平衡,营卫相干少,生病多以外感为主。40岁以后血弱气尽,内忧外患,亚健康及各类内伤病就开始多了。
64条: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一般释家都以心阳作解,汗为心液,阳加于阴谓之汗云云。不能说错,但对于营卫控的人来讲,这种思维肯定不合规则。
伤寒论谈营卫,以皮肤肌肉骨骼六腑为主,五脏最多是营卫影响到的部分,不涉及脏器本身的阴阳以及生克。
看到“叉手自冒心”,理所当然的认为伤了心阳,是很大误解。
灵枢: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灵枢: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
内经讲“叉手”都是指肺。
灵枢: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卫气积存于气海,尊为宗气。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发汗过多,是伤寒论唯一着重指出的。发汗过多卫气散,营血溢,血氧含量降低,肺泡水肿、心肌缺血。
素问: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过量发汗泄宗气,气海不足不但无法下注阳明经,还被胃肠内的浊气逆阳明经上冲气海,于心下胸膈处悸动不已。
灵枢: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此种情形即非有余的实证,也非不足的虚证,只是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仅需桂枝解肌升清,甘草降逆,恢复气机升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7 22: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新冠肺炎到现在为止,江汉盆地内每日新增病例还是维持在一两千人。
截止到目前为止,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后没有看到任何中医介入抢救的有效案例,报道多集中在中焦化湿通腑。
上海医疗队带了几十台ECMO,但没有发挥很大作用,因出现呼吸衰竭同时,心衰、肝肾同步衰竭。
说明出现呼吸窘迫之前,心脏早就开始受损。
华南海鲜市场二楼是温州眼镜城,一段时间数千温州人返乡后造成温州确诊病例暴增,但奇怪的是至今无人死亡。整个浙江确诊1171人,温州就占了503人,但无一人死亡。
为什么那些在海鲜市场楼上,天天和市场密切接触的,回到浙江就死不了。
黄冈确诊2831人,死亡78人。出江汉盆地,离黄冈200公里的九江,确诊病人117人,无一人死亡。
同为地级市,黄冈750万人口,九江只有450万人口,城市规模比黄冈小,但疫情只有前者的25分之一。
我2月初分析了武汉地域情形后,认为要“火郁发之”,要把江汉盆地内高浓度的毒气发散出来。
假设在决策火神山医院时,能想到在江汉盆地外整合医疗资源,突击改建十所以上的抗疫病院,把武汉所有因床位紧张不得不滞留于家的病患转移出来,相信武汉不会死那么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18 22: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18 22:35 编辑

素问: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
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素问:孙络...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
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素问: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桂枝汤证,反复发热汗出,只要食欲变差,少气是必然的,因而用大枣。
灵枢: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素问: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足太阳及手足阳明经都经过鼻子,鼻子也是邪气容易停留的部位。鼻孔在有渗出的情况下会造成鼻塞,鼻鸣是鼻塞不通,呼呼作响的意思。
呕是心下有水气。呕出涎沫为湿呕,呕不出东西为干呕。
心下及胃内水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小肠气化不利。小肠泌别清浊,直接参与人体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小肠能够顺利吸收营养物质,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是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
小肠吸收水分主要是通过渗透作用而被动吸收。当肠腔内为低渗溶液时,水分吸收最快,如肠腔内为高渗溶液(浓度过高)时,反而出现反渗透现象,水分由血液进入肠腔,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等渗时,才被吸收。
简单讲小肠受寒会降低小肠蠕动,使得分离清浊的能力下降,肠内溶液浓度高,不利于被小肠渗透。
用生姜可以刺激小肠气化,帮助肠肌散寒,提升肠肌紧张性收缩。
生姜解肌散寒的能力大于桂枝,只是它主要归经与胃肠和肺。
宗气贯心脉、行呼吸,宗气不足心脉便不足。心与小肠相表里,所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道理和以上都是通的。
之前讲过六经中风皆为手经,桂枝汤可以认为是手太阳小肠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219

积分

114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19
发表于 2020-2-19 0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李老师和今又来先生学习。
认真读书,用心体会,融汇贯通。
给人看病的本事来不得半点虚假,两位勤求古训,严格求证的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0 2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21 09:58 编辑

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一条习惯把它叫做太阳病的提纲。仲景面对数千根竹简,借用六病框架进行分类,光是太阳病就占到整部伤寒论的七成。
我相信他定是把这些竹简整理的差不多了,才来思考拟定太阳病提纲。
脉浮,邪气在表,不必深论。
头项强痛,分别出现在1、28、142条。太阳邪气在表,28条却要去桂。头项强痛为太阳病提纲证,142却是太阳和少阳并病。特别28条到底要不要去桂,从古至今纷争不断。
素问: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伤寒例: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颈项的风府穴有调节阴阳的功能,受到脑髓的控制,卫气在此处与外邪相搏,故头项强痛。
这是针对足太阳经证的第一说。
第二说:头项强痛还包含颈项两侧,太少并病的少阳经就在两侧。手三阳、足太少都经过颈项。
素问: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
素问: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
可以看出,第二类头项强痛是经气上厥。
素问: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手足五阳经都要往下走,饮结心下及胸膈处,经气受阻;卫气郁热便要逆行,先是上攻诸阳交汇的风府风池,更甚者上冲至脑。
从28条到结胸都是如此。颈项为诸阳之会,166条寒逆不受影响。
饮阻上焦、卫气不通利故恶寒。小便不利,以苓术为主利小便。若胁下满,说明邪传少阳,需考虑柴胡剂。
素问: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头项强痛,太阳湿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1 22: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在64条桂枝甘草汤之后,其实可以理解为桂枝甘草加苓术汤。
前半段:“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依旧是桂枝甘草汤的范畴。头眩是灵枢五乱之厥逆,乱于头则头重眩仆。
“心下逆满”和金匮“胸胁支满”类似。(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脉沉紧”,沉为水,紧为寒,提示心下有痰饮。
“发汗则动经”,类似38条...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前者吐下后胃气伤,客气上逆,气机逆乱。脉沉紧为里,再发汗更伤卫气。
素问: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筋脉失津液滋养,便筋急而挛,并带动肌肉瞤动。更严重的就是瘛瘲。
单是气机逆乱,卫气不得通利三焦,而荣养筋脉,长此以往也会筋惕肉瞤。
金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素问: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膝为筋之府。筋脉慢慢松弛无力后,连站都站不稳,82条“振振欲擗地者”就是这样来的。
素问: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回顾上一段小文,客气上逆、泻宗气而心气不足,以桂枝甘草升清降逆。
心下有伏饮,用茯苓泻三焦玄府积液、白术一消胸膈间痰水,二燥分肉间水气,如此利小便即是通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2 21: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22 21:15 编辑

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反恶寒”,类似于29条的“微恶寒”。
发汗前没有恶寒,才能说发汗后反而出现恶寒。
假如不该发汗而发汗,仲景一般用“厥逆”来说明伤阳,不用反恶寒一词。
恶寒是肌肉失温,又升温不得,从而寒冷不能缓解的状态。
汗出使得肌肉不断降温,荣溢卫散,筋脉失养,造成局部孙脉的痉挛,进而血流不畅和淤堵,出现挛急。
这种挛急比67条的身振振肉瞤要厉害,类似29条的脚挛急。
发汗前不恶寒说明寒邪并未客于分肉间,无需桂枝解肌。卫气失温需从下焦温卫,故用附子。是否要中焦补卫,得看卫气虚损情况,一般是要的。
孙脉营实,以芍药泻之。甘草降逆,以利中焦营气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67、68条都有筋脉失养的问题,只是前者卫强,后者营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5 13: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25 13:58 编辑

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前面以“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的角度谈过苓桂甘枣汤。
苓桂甘枣汤也可看作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汤,同386条“脐上筑、肾气动”理中汤去白术一样,血少津亏者不用白术。
素问: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素问: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然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肾阳亏虚会代偿性的向脾胃索取补给,若阴寒之气亢盛,下气上争而不能复,寒邪上逆停聚于中焦,造成脾胃阳气受损,不得化水谷而渗灌经络。
因此脐上筑为脾寒。
素问: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中焦营气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故脐下悸以营弱为主。
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不管心下悸、脐上筑、脐下悸,最终反映的都是气血不足。所谓“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实际就是气海不足,客气上逆。
脐上、脐上都属小肠。肠内停水用生姜,水气客于小肠膜原用茯苓。小肠泌别清浊分:邪客肠内肠肌姜桂,肠肌膜原苓桂,肠内肠肌膜原茯苓甘草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6 2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心神受扰会烦,或者说阳气郁遏也会烦躁。
灵枢: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
下后再发汗造成肌冷,卫气困于五脏而外通不得,故曰脏气绝于外。
卫气内郁于脏,郁而发热为烦,营气有余为躁。
灵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
卫气与天气想通。昼日阳旺,卫气出表,阳引而上故不得眠,又卫阳郁热加重而烦躁不已。到夜里卫气入脏,郁热减轻故夜而安静。
不呕,说明无客气上逆,因而不用甘草。
素问: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所以,61条属于暂时性卫阳受损,但脏气无碍的状况。用干姜、生附,浓缩顿服。是为了迅速温卫和加热冷肌,使得卫气尽快通利三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7 17: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是亡津液,胃中干而由太阳转属。
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虽有水气滞涩,但无泄泻。湿淫关节,其人骨节痛。
“翕翕”发热,是伤寒论中形容分肉间有水湿,湿阻卫气而郁热的一种状态。
广雅:翕翕,炽也。
皮肤有被炽烤后发烫的感觉。如金匮:青龙汤下已...其面翕热如醉状。
奄然发狂。为什么会忽然惊狂,主要是阳气重不汗出。
46条:...发烦目瞑,剧者必衄。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说文:烦为热而头痛。卫气郁而发热为烦。
素问: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濈然汗出。是汗出密集,连绵不断。
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
谷气者。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而出气于上焦。
能食才会产生谷气,不欲食则无谷气。
素问: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阳明发狂是相当危险的,因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系生死关头,在顷刻之间。
有如温病正邪纷争,则作战汗,战之得汗则生,汗不得出则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8 22: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是以茯苓为君,合四逆加人参汤。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前面讲过白天卫气郁热加重而烦,卫气伐营而躁。到夜里卫气郁热减轻,又营气不虚,故夜而安静。
但69条的烦躁是不分昼夜,到夜里依旧阳并于阴而烦躁不已。
为何在脉微亡血的情况下,烦热还如此重?
发汗再下,会出现余热内扰胸膈而烦。如76条发汗吐下后, 虚烦不得眠;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
烦而不躁为热。
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心下水气凝结为烦。茯苓消膈中水气,开胸腑、逆气止而烦热自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9 14: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白通加猪胆汤。
白通汤是干姜附子汤加葱白。
前面说了干姜附子汤是卫削而营相对有余。
素问: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下利不止,清气不升。
灵枢: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
足三阴经都起于足趾。
灵枢: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是为霍乱;
加葱白升提卫气而止利。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
无脉是脉不往来,孤阳绝阴,营气渐绝。
素问: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人在病情深重胃气将要绝时,就会出现哕声(伤寒论中哕并非死证)。
无脉干呕,显示胃气将绝,而非客气上逆。
素问: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灵枢: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
烦说明脏内尚有卫气郁热。烦而不躁,阴气亡也。
白通汤加人尿和猪胆汁,这一点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想象力。
胆汁是人体精微物质,胆囊所贮藏的精汁,受肝之余气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胃气将绝,已无胆汁产生的可能。加猪胆汁相当于用人工胆汁输入至小肠,助脾为胃行津液,此津液即为人尿。
假如没有猪胆汁的帮助,人尿进肚也是无法吸收,绕一圈又泄出肠外。
服汤脉暴出者,死。
四肢者诸阳之本。姜附通阳,再加葱白升提,被郁在脏内的卫气已经可以循行四肢,因此脉也起来了。
脉暴出者,是指脉突然浮大而中空无力,此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辨脉法:
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微续者,生。
荣为根,卫为叶,阴平者才能生。人尿被吸收后,营气慢慢的恢复,营气恢复便有食欲,能食便产生谷气,因而营气是人体生理机能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2-29 1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0-2-29 20:06 编辑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有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前面讲过上冲是非有余的实证,也非不足的虚证,只是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因而要用桂枝解肌升清,甘草降逆,恢复气机升降。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其实要加附子了。
真武汤没有上冲,所以不用桂枝。
素问: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四肢沉重疼痛,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显示营卫被寒湿遏阻严重,造成全身筋脉失养。
素问: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
王冰:关者,所以司出入也。肾主下焦,膀胱为腑,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闭则胃填满,故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闭则水积,水积则气停,气停则水生,水生则气溢,气水同类,故云关闭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
水液虽由小肠收纳,但其排泄主要依赖于肾,肾控制着小肠对水液的收纳、津液的吸收和排泄的整个代谢过程。故小肠为水液代谢的“上源”,肾为之“下源”。
生姜温小肠,提高小肠吸收水液的能力。苓术利水通阳,附子温卫,芍药泄营。
如此“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20-3-1 2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阳浮而阴弱即荣弱卫强

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
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口中和。意思是口干、口苦、口燥、口不仁等都没有。
素问: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背恶寒。通常是肺恶寒。若是心恶寒会痛。
如金匮: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口敢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金匮: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所以,附子汤对应的主要是留饮。
组方结构为真武汤去生姜换人参。
去生姜是没有胃肠水气,换人参是身痛营亏。
真武汤心下积饮相对轻,饮邪伏于四肢和体表为主。留饮要重的多,寒饮已放射到背,因而多加一枚附子。
白术从二两倍增到四两,说明寒湿不但于分肉间,还深入骨节,导致四逆。
白术升脾气助散精,所谓燥湿就是助血管吸收水液。白术用量变大会少尿。
血浆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从消化道吸收进入血管的,这是第一次吸收。当这些物质从血液中出来后,再一次吸收返回血液中的过程,属于第二次吸收,因此叫做重吸收。
重吸收是肾脏生成尿液的重要步骤,是保证体内有用的营养物质不因排泄尿液而无谓大量流失的重要基础。
白术用量加大会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小管液中物质的重吸收,使得流入膀胱的尿液变少。因血管中的水分变多,会使肠道内水分不利于被小肠吸收,而进入大肠。
174条大便硬,小便自利,为什么要去桂加白术四两,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20:19 , Processed in 0.1864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