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86|回复: 2

[原创]中医是科学?中医学界不需要撒谎!

[复制链接]

18

主题

0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17 10: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是科学?中医学界不需要撒谎!

作者:王世保

  废医论者:中医是伪科学!

    中医学界:中医就是科学!

    面对来自中医外部的指责与攻击,中医学界回应的主流声音就是坚称中医是科学。无论是废医论者还是中医学界,都把科学当成了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当下生存的合法性与认识自然事物的正当性的判定标准。

    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科学能否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具有决定其他学科是否具有生存合法性与认识事物的正当性的唯一判定标准?

    一、划定文化边界是有效地区分中医与科学的办法

    废医论者指责中医是伪科学具备了两个条件:

    第一,中医自称自己是科学,这显然是中医学界自己认定的。如果中医学界不认为中医是科学,那么指责中医是伪科学的前提就不存在。

    第二,科学有自己的判定标准,换句话说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显然,指责中医是伪科学的废医论者所持的判定标准就是中国在五四时期从西方文化中传入的“赛先生”,严格讲来就是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四元素学说,成型于十六世纪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在泰勒斯等哲人提出的四元素说基础上构造出了自然哲学体系,这是近代科学的雏形,但它由于没有与数学和实验进一步融合,并没有成熟起来。科学从哲学中完全脱离出来是欧洲人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作出的,它的标志就是用实验来建构抽象的实体模型,用数学来表达一个孤立的可控系统。

    自然科学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彻底影响了西方文化中的各个人文学科。这些人文学科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典范,效仿并吸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进而把自己转化成了第二层级的科学体系。

    因此,总的说来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抽象孤立的实体进行理性建构(实验);

    (二)用一种数学式或者抽象的概念语言进行逻辑性的表达(公式)。

    在近代,西方人为了区别开科学与形而上学,不少科学哲学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判定标准,如实证主义、证伪主义以及历史主义的范式理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对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它们仍然不能把二者完全有效的区别开,对于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模糊边界正好说明了形而上学是科学的根基,它们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正象科学的内在的原理恰是形而上学中的原子主义一样。

    那么如何区别开中医与科学之间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撇开西方的科学哲学家提出的那些科学区别于形而上学的判定标准。中医与科学分属两种文化体系,那么我们只要把划定中医与科学之间的文化边界就可以把二者截然区别开。

    中医是在以六经、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主导的东方文化中土生土长的,而科学是在西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属于东方文化,科学属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显然没有西方文化那样的理性特征。

     东方人认识自然事物是把认识对象放在自然中,进行整体性的考察,这种认识路径所常用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觉体悟、取象比类,它不同于西方的那种破坏性的理性建构。东方的这种整体认识路径往往能够深刻地体悟到自然万物之间的紧密的自然关系,而这是在实验室里靠理性建构的模型所永远认识不到的;另外,这种自然关系由于不是来自于独立的抽象模型,它也是不能被数学公式所表达的。

    因此,东方文化以及中医区别于西方文化和科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不是理性主义文化。这就是中医与科学的本质区别。

    二、科学不能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唯一判定标准

    人类社会地域的融合导致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对于我们中国而言,我们有自己的固有文化,也有从西方传进来的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各自有各自的发生史,各自有各自的文化特征,二者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社会里,本应该相互包容,互相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

    但是,恃强凌弱的现象也存在于多种文化并存的文化领域里。中国在近代受尽了西方的凌辱之后,便基本遗弃了自己的固有文化,大肆发展西方文化,尤其是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建设的科学。

    为了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国政府在广大民众之中极力宣扬推崇科学的理念。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全程教育逐渐促成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把科学上升为真理的代名词,以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标准来判定东方文化相关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与认识事物的正当性。

    用西方文化内在的认知标准去作为东方文化体系的认知判定标准是荒谬的,它突显了唯科学主义的霸权意识。“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相同的自然事物,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人们会采取不同的认知途径,得出的结果也必然会不一样。东方以中医为代表的认识自然的方法本与西方的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认识自然方法是并列存在的,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发生过程,绝不能错误的把中医放进西方文化的发生史中进行考察,然后得出一个先进与落后的结论,既而要求用科学代替中医。这就象黄色人种有黄色人种的演化史,而白色人种有白色人种的演化史,决不能把二者混淆在一起进行考察。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应当持着一种共生的态度,让科学与中医互相包容对方的存在,进而相互借鉴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三、中医学界不需要撒谎

    中医不是科学,但是中医学界为了在那种狭隘的时代精神面前获得自己存在的权力,硬是把自己装扮成科学,以便获得自己当下生存的合法性与认识自然事物的正当性。

    于是中医学界硬是撒谎道:中医就是科学!不信,我就证明中医的科学性给你们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的科学性,中医学界一部分人士对西方科学的明显特征置之不顾,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随意扩大科学的定义,弄出一个所谓的广义的科学定义,然后把中医塞进去,然后自欺欺人地把中医变成了科学;一部分人士则在力图用西方的科学来阐释中医理论,企求证明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一致性与有效性,进而证明

    中医的科学性,然而那些阐释的理论所指与中医理论的所指明显是驴头不对马嘴,科学在中医理论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面孔,而不是什么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涵;还有一部分人士则在科学的理论形态的示范下,扭曲中医的外在理论形态,搞什么中医理论的标准化、量化和客观化。然而标准化的中医理论成了毫无用处的教条,而量化的和客观化的中医理论也无非是西医理论的替代。

    谎言终归是谎言,中医学界持着的“中医是科学”的观点也让中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方面中医备受伪科学的指责,一方面正在被科学异化走向消亡。

    中医学界这种毫无主体意识的做法最终葬送的是中医的存在。

    那么中医学界有必要撒这个谎吗?

    没有必要!

    既然中医与科学代表着两种并列的认识自然事物的方式,我们就没有必要把中医自欺欺人地归属于科学的名下!

    我们需要批判当前的这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为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争取自己独立存在的空间,争取自己的存在的合法性与认识自然事物的合理性。

    我们需要挺立中医作为东方文化所具有的合理的非科学性,为中医的发展培育固有文化的土壤,进而让中医走向合乎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这才是正道!

    那些善意的撒谎者必将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


相关链接:
http://vip.bokee.com/20070613307886.html

一驳房书亭:唯科学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民族虚无主义

二驳房书亭:反对唯科学主义是反对科学吗?




上一篇:[原创]树立主体意识,推进中医文化世界性的转变
下一篇:[推荐]朱良春:医乃仁术

30

主题

0

积分

25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19 17: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医,从不同的层次认识中医,从不同的个体认识中医,我们欢迎来自不同的声音。我们更需来自中医以外的有识之士,能够充分认识中医。我们应该允许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多角度地来认识和探索疾病的诊治方法。不能够轻易地否定业已存在确实有效的任何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学术或是科学或是经验等等。  [s: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积分

25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19 17: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物理学之类相比,医学无论是西医或是中医,应该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中医学人文的内涵较西医学还要更多一些。但中医学不仅仅是人文的,还是科学的;既有文化属性,更有其自然科学的属性。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提示我们:要治病的人,而不光是治人的病。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任何事物不能一概而论。  
[s: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9:04 , Processed in 0.18451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