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肖鹏 于 2017-6-6 19:15 编辑
前言:中医脉诊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很多江湖郎中都要炫耀他们的脉诊功夫?一个普通到几乎一无是处,完全可以被脉诊仪取代的诊病方法,由于许多老百姓的蒙昧无知,变成了中医学的神秘幽境,成为江湖骗子蛊惑人心招摇撞骗的道具。
我22岁拜师学医,师傅就为我讲解中医的医门心法,中医学是临床医学,脱离了临床,再玄妙的大道理都是空洞而无价值的,中医学里有许多许多“坑”,尤其是“五行学说”里的坑最深,师傅称之为“理论黑洞”,它能把没有悟性的书呆子一生的精力都耗费在这个“黑洞”里而不能逃脱出来。脉诊也是一个很大的“坑”,多少人看不透,迷失在其中。师傅教我学中医首先就要避开中医学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坑”。
中国社会历朝历代都不乏江湖郎中,老百姓经常受到这些江湖骗子的蛊惑而执迷不悟。究其原因,绝大部分老百姓没有文化,不会参悟医道,毕竟古代只有那些如苏轼、沈括、庞安时等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高级知识分子才有可能自学成才。 作为名医的师傅说过,很多时候,他看病不需要把脉,就能猜出患者的日常心理,饮食,起居,生活等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经验!而江湖郎中大都有丰富的江湖经验,擅长察言观色,揣度人心,所以把脉过程中可以猜出很多你身上的问题。 比如说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来就诊,你第一眼看到她的身材瘦长,眼神忧郁,平时与同学住一起,有时很聊得来,一起吃,一起玩,有时因为一点小事,相互不理谁,心情就郁闷,面部表情中就有不开心,吃饭不香,月经前就会胸肋隐痛,乳胀痛,痛经,因为年轻,交感神经张力较高,四肢末梢循环差,火气郁积在里,而四肢反而冰冷,这些你不问就能知晓,然后你按照这样的预判,逐一问她,她就觉得你好神奇,一把脉就知道她的情况。
一个年轻女性有异性朋友各种花样的追求时,是最幸福的,心情是最最开心的,你从她的眼神面色和声音语调、言语用词中就可以猜到,一般这个时候月经比较正常,面色比较红润,最最有年轻心态,但结婚以后,男人不再那么热情了,不再天天哄人开心,有了柴米油盐的压力,与期望生活有了现实落差,难免出现小的摩擦和抱怨,生了孩子以后,天天还要持家主内,相夫教子,到了中年,路上的异性目光都在关注那些小女孩,得不到别人的关注和献殷勤,内心上的低落,延伸到思想、言语、用词,均归于平淡而无激情,由于年龄和体质的原因,面色黄暗,出现黄褐斑,月经量减少,经前乳胀痛,经前情绪易激动,易为一点生活中的琐事而发脾气,夺老公的手机,摔老公的杯子,生孩子的气而揍不听话的孩子。这个就是有人追求会变得青春浪漫、玉面桃花,没有人追求会变成黄脸婆。中医能够看懂人情世故,遇到这样的人,不把脉,也能联系实际,猜得其中几分相似,患者见医生一把脉,就能说出这么多情况,以为遇到神医了。 有的人面色暗,双眼皮,两目炯炯有神,一看便知是神经质体质,中医称为痰证体质,易心悸,胆小,易头晕,恶心,咽部有痰阻样感觉,胸闷憋气,思维或迟钝,或胡思乱想,难以抑制,睡梦易惊醒……,医生做个把脉的样子,便能说出患者几分人物画像。患者一见,就以为遇到神医了。 有些老人,皮肤松弛,面部及下肢浮肿貌,属于气虚类型,这样的人也是一看便知的。 有些人,易出汗,皮肤白,胆子小,一看如文弱书生,或如林黛玉小姐,易感冒,易妒忌,易悲思忧愁,缺乏魄力,睡眠易惊醒,毛发偏细偏黄,男子易遗精早泄,女子易白带清稀量多。 有的一看体格壮实,胃口好,吃得多,易便秘,脾气大而急躁,做事莽撞。 …… 这些就是中医一看便能猜出来的内容,哪里需要真正靠脉诊得知! 那么脉诊有没有什么玄机呢?其实脉诊就是“大道至简”的一个注脚。因为根本不可能通过脉诊得知患者病情的详细情况。患者的具体情况怎么得知,就是靠望(视诊)、闻(听诊及嗅诊)、问(问诊)、切(脉诊),以及各种体格检查(视、触、叩、听)、理化检查,经过详细了解疾病的发病起因,发病经过,治疗经过,得出一个临床印象,需要排除项,通过体格检查,理化检查,逐步排除一些可能性情况,验证自己的猜想情况。最终得出结论来。当今社会如果还用脉诊来说事,其实是很愚昧的。 自从脉诊仪出现以来,中医界很少提脉诊,就像B超发明以后,很少有人再用手摸肝脾脏来作为肝脾脏大小的依据,因为手摸出来的肝脾大小不准确,B超查出来的肝脾大小是具体的数据,可以作为法律依据。 古代中医是辨证论治,中医脉诊就讲证,不讲病,证是有限的,病是无限的,证是中医的特征,病是现代医学的特征。那么那些江湖骗子说把脉知道你得某某病就是犯了中医学的规,因为中医把脉,得知的是证,不是病。什么是证,打个比方,热证,寒证,表证,里证,阴证,阳证,瘀血,痰浊,脾气虚弱,胃气不足,肾气虚等等是抽象的概念。你从证上不能得知是什么病,那江湖骗子所说的病又从哪得知呢,无非就是猜的。有的甚至讲的和现代医学解剖都能结合起来,比如说胃炎、胆囊炎、肝炎等等,古代人分不清具体是什么病,因为古人没有现代医学的知识,没有现代解剖名词,只有中医学的理论和病因病机认识模式。 好了,说了这么多,古人怎么用脉诊的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这里讲的脉诊,就是要分阴阳,为什么要分阴阳,看后面《医宗己任编·四明心法·诊法》里的一段文字说明。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这里讲切脉,就是把脉,把脉的时候要观察患者的精神反应,察言观色,看藏象(五脏六腑在外的表象)的强弱(比如气短无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等,四诊合参,来判断疾病生死。并不是光诊脉就可以从脉得知病情预后。但是脉诊到底要怎么参与到诊疗中去呢,其实原文里有很多事例,因为只是零零碎碎的举例,没有总结性的论断,所以我就略去了。再看一看下面张仲景是怎么传道受业解惑的。 《伤寒论·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脉诊就是要分阴阳,这里就是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一种注解。 那么,古代的医生是如何用四诊合参的方法来判断预后的呢,且看张仲景如何解释的。 《伤寒论·平脉法》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 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腹中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 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古代“差”通“瘥”,就是“愈”的意思。 上面这段文字是学过中医学的人都懂的常识,比如第一例讲发热患者,高热身痛,发病期应当是浮大脉,诊脉时,脉已经不浮大,说明病势已减退,故脉反而沉迟了,是疾病好转的信号。 那么四诊究竟如何合参的呢?脉诊堪当重任吗?看看高鼓峰所著《医宗己任编·四明心法·诊法》一段文字。 治病之要,在临症时,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才以脉合之。《脉经》一书,拳拳以诊法示人,而开卷便云观色察形,彼此参伍,以决死生。可见望闻问切,诊家不可忽一。《难经》以切位四诊之末,则知望、闻、问之间,其于病情之大段已得,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耳。乃近来迎医服药者,不惟不先言其所苦,甚至再三询叩,终于默默而隐疾以困医者,讵知医而果可为人所困者,则其病亦未有不为医所困者也,不亦愚昧之甚耶!如症与脉合,或正治或从治可也;有症与脉不合者,则当审其轻重,辨其真假,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以治之。轻者从症,十唯一二;重者从脉,十当八九。景岳从舍辨,言之最详。复有症与时不合者,舍症从时,或舍时从症以治之。此则从症者多于从时。脉症时三者,须时时互相参考。诊家大要。 谦按:《内经》、《难经》皆有色诊之文,孙真人亦有“未诊先问最不误事”之训。诚哉斯言!四诊不可缺一。 这里说明一下,高鼓峰是清朝浙江四明人,是医学史上一位奇人,以“奇”名噪医界,善长诊病,王汝谦在序言中写道“四明高鼓峰先生,由儒而精于医,其察脉辨证,处方用药,理解超豁,迥出凡流,一时负盛名,几如秦越人之听声写形,随俗为变,呜呼神矣!”。就是说高鼓峰这位医生,善长诊病,可以与古代扁鹊相提并论(扁鹊姓秦,名越人)。这么厉害的一个高手,在他晚年写的书《医宗己任编》里,不过说“治病之要,在临症时,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才以脉合之。”“如症与脉合,或正治或从治可也;有症与脉不合者,则当审其轻重,辨其真假,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以治之。”“复有症与时不合者,舍症从时,或舍时从症以治之。”“脉症时三者,须时时互相参考。”。可见高手看病,通过望闻问之后,再诊脉,看脉与所见之症(症状)是否相符,阳症(症状分阴阳,阳症如怕热喜凉、失眠、烦躁、声音洪亮、有力气、大便干结、便秘口臭等等,阴症则刚好相反)见阳脉,则脉症相符,可以确定某某证,可以处方用药,如阳症见阴脉,那就要从头再望闻问,是否哪里出现遗漏,或者患者隐瞒病情,或者患者表述有误,务必查对,如果察症无误,则脉症不符,则要看,脉在这里重要性如何,脉重要性不大,就舍脉从症,得出与症相应的证。如果症不重要,而脉反映的疾病相当危险,比如结代脉,易猝死,就舍症从脉。“脉症时”是在“脉”“症”中再加入时间医学的概念,妇科里常见,比如月经前,脉象弦数,反映即将来经了。比如月经二个月未来,结合恶心,脉滑,考虑为怀孕了。 说了这么多,引经据典,无非是为了说明中医学脉诊的来龙去脉,中医里有些名医是不太关心脉诊的,这么直率的个性也是要让那些江湖医生的那些把戏没法玩下去的节奏。 比如清·王洪绪,外科三大门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之一,全生派的开山鼻祖,其著作《外科全生集》自始至终,疾病不论虚实新久,都没有脉诊一款。 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非常实用,中医几乎人手一册,《医林改错》2卷。一部分为“改错脏腑”,专谈解剖学;一部分为治疗学。治疗学中所讨论的病种不少,方剂也有通窍活血汤等数首,俱为近人所乐用的效方,但奇怪的是每述诊断时,没有脉诊一项。此书在杏林中影响很大,但也没有见到过有人对此指责。 元·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结核的专著。清·叶天士对此书推崇备至。陈修园也评此书为:“盖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万古不易之准绳,而此书(指《十药神书》)则以奇取胜也。然奇而不离于正,故可取焉。”(见《十药神书注解·自序》)像这样一部名著,也言不及脉。 清·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全书约12万字左右,但也没有言及脉诊。仅有“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而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方面的运用,反而一言不及。在“用膏之法有五”中,仅有“一审阴阳……一察四时五行……一求病机……一度病情……一辨病形……”五者,独缺“一诊脉象”,所以此书也是一部言不及脉的中医名著。那么吴氏为什么不谈脉诊?他也老实地告诉我们谓:“脉理幽微,敢高谈夫七诊。” 好了,读者看到这里,几乎就明白,脉诊看病是个假象,就像“顺风耳”、“千里眼”,小说作者写的再神奇,还是不能改变“故事虚构”的本质。 那么,有人想要问问,古代宫廷里太医用牵线搭脉给贵妃娘娘看病又是怎么回事?在我们中医师门内部其实是有这个秘密代代相传的,古代的名医,谁都难以保证不被人请进宫里为皇亲国戚治病的命运,万一遇上了,怎么办?宫里看病,很容易得罪权贵,他人有错误也必须帮他人掩盖,以免得罪了其他医生背后的势力,并且看病出了重大医疗事故,医生是要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介绍人也脱不了干系。其实医生进宫看病,是要有引荐人在后面运作的,医生进宫以后,通过引荐人(比如某个权贵,宦官)打理好宫内贴身宫女和太监,了解娘娘的很多饮食起居,喜好厌恶,经带胎产,起病线索,然后其实医生已经知道病情内情,这种看病其实靠的都是幕后调查,为郑重其事,再走一次看病的流程,形式上意思一下,弄出个牵线搭脉的花样。 但是山东有位针灸医生,是个大学教师,叫高树中,写了很多书,如《中医脐疗大全》、《中医鼻疗大全》等通过复制粘贴炮制出来的著作,把中医学搞成了民间疗法大杂烩,什么人都能玩一玩。这个人写了一本书叫《一针疗法——〈灵枢〉诠用》,把针灸课一下子搞活了,里面确实有不少好的东西,推荐初学针灸者可以去读一读。但是此人也大言不惭,吹嘘起脉诊来一点也不脸红。 “切脉是比较难学的。我从1980年开始学医时就试着切脉,每一个病人至少要反复摸二三分钟,但实话实说,摸了十多年还是摸不出病来,最多能分出个浮、沉、迟、数、滑、涩就不错了。这几年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些病是完全可以摸出来的,但直到现在,我还是只能用右手才能摸出来,左手就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摸脉是个技术,体会的就是手指下的这种细微的感觉,用文字是很难描述出来的。我们现在经常听流行歌曲,听得多了,是哪位歌星唱的歌你就是闭着眼也能马上听出来,摸脉就是这个道理,某种病你摸得多了,你就自然知道这种病是什么脉象了。” …… “现在学中医的不少人,因为自己在脉象上下功夫不够,看到或听说别人能摸出来,就表示怀疑甚至冷嘲热讽,这是不对的。我的体会是,中医的临床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技术只看书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反复实践体会,才会功到自然成。例如针灸和摸脉,就像是骑自行车,一般人骑了一辈子车,也只会双手扶把向前走,拐弯急了,还会不小心摔一跤,而专门练骑车的人,可以单手撒把、双手撒把、倒着骑,甚至可以在钢丝绳上。骑独轮车。自己不会摸脉却怀疑别人的人,与只会在平地上双手骑自行车却嘲笑在钢丝绳上骑独轮车的人不正是一个道理吗?” 上面一段把脉诊触觉与听觉相提并论,简直混淆视听。 听觉之所以可以辨别音色,是因为声音的频率范围很宽,从20Hz至2万Hz,小孩子能听到30000~40000Hz的声波,50岁以上的人只能听到13000Hz的声波。一般人对16Hz以下和20000Hz以上的声波,是难以听到的。高频率的声波里可以藏进很多信息,所以你能用调频收音机收听立体声广播。而脉象呢,人的脉搏一分钟一般在50至80次范围,最快的心率180次/分,已经可以导致猝死了。从60次至120次,频率才多少?从1Hz至2Hz,脉搏里能藏的信息量非常少,并不能如声音那般承载音色,更不能如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那样弹出《将军律》来,所以这个比方恰恰证伪了脉象能一摸就知什么病。现代比人触觉更敏锐和数字化的脉诊仪则更加可以用于测试脉象是否能够如这位针灸老师说的那样蕴藏这些疾病信息。 再说,人的疾病信息,用分子标记都数不胜数,别说绝大部分病情信息其实不能在脉象上呈现,就是假设都能在脉象上呈现,那人的身体里面各个地方都有大量各种各样的信息,有新有旧,无数个信息同时在脉象上重叠呈现,你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如何去像B超、雷达那样分辨得清楚? 后面一段文字,也是脱离临床,将平衡能力与脉象捕捉能力混为一谈。平衡能力是在人的小脑、脊髓固有束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反馈协调下,多群骨骼肌之间协调而实现平衡的能力。如果是机器人,就几乎难以做到,脉象呢,完全可以用物理参数标记,一点都不复杂,根本两回事。能从脉象上得到的信息量很小,从听觉上得知的信息很大,从视觉上得知的信息更大。这种在人体生理学上的常识,在一位针灸医生眼里,却成了违背生理,可以随意找类比的奇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