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儿鞘膜积液一般无全身症状,多由家长发现一侧腹股沟或阴囊肿大,或两侧的局部肿大,生长较慢,一般不引起疼痛。少数患儿会有轻微疼痛,当肿块较大者时,可有坠胀感。
一般西医治疗方法就是手术。现在做手术,或让家长等孩子长大一些以后再来医院做手术。
但是手术费用大,治疗依然有复发的风险。孩子太小,家长也舍不得孩子这么小就做手术。
这就迫切需要中医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来归纳一下小儿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方法。
1蝉蜕煎水外敷外洗法
蝉蜕30克,水煎20分钟,局部热敷,一日3-4次,每次10-30分钟,一般3天愈。
《得效方》曰,治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加内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
这里说的小儿阴肿,就包括小儿鞘膜积液
孟宪兰经验 蝉蜕除风消肿疗水疝,小儿水疝即睾丸鞘膜积液。小儿“肝常有余”,多因哭闹,惊恐致肝气逆乱,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聚,循肝经积于阴部而发病。常用蝉蜕30g水煎外洗热敷,一般3日可愈。
王桂茹经验,蝉蜕可治阴肿之证,乡村男童患者居多。先辈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说:“阴囊肿或连阴茎包皮通明,不痛不痒,多因坐地受湿,以小儿患者居多,用蝉蜕五钱煎汤洗涤。”蝉蜕煎汤外洗,证之临床,屡获良效。
如1990年初夏曾治一男童,4岁。其母发现其前阴皆肿,状若水铃,其他如常,急来就诊。查:阴茎连同阴囊悉肿,全身无寒热,局部皮温不高,触之不痛。予蝉蜕20g单味煎汤,得药液500ml,嘱其患处先熏后洗,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仅用药1天,阴肿即消退如常。
一中年妇女带8岁幼子来诊,言昨日忽然发现其阴囊迅速肿大,透明如水晶球,微痒,坠胀不痛,脉弦数。诊为水疝,考虑气滞水聚兼风热,用车前子12克,小茴香10克,砂仁5克,葱白7节,水煎服。另包蝉蜕20克煮水熏洗,日3次。3日后其母告之病已痊愈。
有网友反馈,治疗自己的孩子的睾丸鞘膜积液,用蝉蜕30克煮水20分钟,每天热敷3次,每次10-20分钟,几天就好了。
2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研粗末,加清水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秦维康等报道1975-1981年间用五倍子枯矾煎外用治疗1岁以上小儿鞘膜积液50例,效果满意。以前在门诊曾用猪苓、茯苓、泽泻、生薏仁、川楝子、陈皮、通草等中药内服治疗睾丸鞘膜积液4例,精索鞘膜积液1例,岁全部治愈,但疗程较长,分别为15-24天。因小儿服中药比较困难,后来就用了五倍子枯矾外用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如李某,9岁,学生,左侧阴囊增大年余,发现时如鸽蛋大,以后渐增大如鸡卵,无痛,近来偶有轻度坠胀感,曾在医院诊为‘左侧鞘膜积液’,嘱其手术治疗,因未能住院,而来我院求治。检查:阴茎发育正常。左侧阴囊大如鸡卵,压之稍有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右侧正常。用五倍子枯矾水煎浸泡法治疗3天,即明显缩小,5天积液全部消失,恢复正常,随访3年余,未见复发。本方法多用于非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
摇篮网上淘淘妈妈分享
枯矾10g,五倍子10g,煎水,滤渣后,微温浸洗阴囊,每天2~3次,每次15~30min,每剂用两天。时间根据孩子情况灵活掌握,淘淘醒着时候都不让我们动的,所以都是等他睡着了,妈妈(爸爸)一个抱着他,外婆把药刚好煎成一小碗,用勺子浇着洗,要是他不醒就多洗一会,半个小时左右,因为常常一天只有一次机会给他洗。这样洗了2剂药后,明显看到好转,后来淘淘陆续用了5剂的样子就完全好了,然后为了巩固疗效,又用了两剂。到现在过去3个月了,没有任何复发。要是药店买不到枯矾的话,可以自己买白矾来煅烧,白矾在加热下先化成水,然后变干,就成了枯矾了。中医常常放在瓦片等陶土类东东上来烧,现在家里不好找的话,用不锈钢的碗盘来装着烧也可以。
3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治疗11例睾丸鞘膜积液,随访1年未见复发。10天内治愈的4例,11-15天治愈者6例,16天以上治愈者一例。用药最少者5剂,最多者9剂。
例曹某,男,5岁,1976年10月6日发现阴囊左侧逐渐增大,无疼痛,发热,阴囊大小与体位,咳嗽挤压均无关。检查:阴囊左侧肿大,触之有囊性感,微有波动,局部无红肿热痛。左侧睾丸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其父诉用上方5剂浸洗后阴囊恢复原来大小。
4单味荔枝核治疗鞘膜积液
网友分享
孩子月子里游泳大哭一场,发现左侧蛋蛋大,满月彩超确诊为鞘膜积液。
看到带核荔枝治疗鞘膜积液的经验。就买了几斤干荔枝,锅里加入适量水,把荔枝肉和核剥开煮,一起煮水。煮到30分钟,给孩子喝汤水。每次7~8个,喝了2~3周,孩子就彻底好了。(怕煮不出味,可以把荔枝核砸开)
如果孩子比较小,量一定要减半。大则增量。
当时我用的是果肉和果核一起煮的。如果发现孩子上火,就只煮荔枝核。
治疗期间随时观察孩子蛋蛋情况,看有没有变软,有没有变形,如果变软就是有效果了。
然后我有机会就给有这种病例的大人小孩推荐这个方法, 网上的和现实中的朋友邻居,至少有30多人咨询过这个问题。
有些认真照做的 有些怀疑不信的,有的照做了,好了告诉我了。 也有的断了音信,没有反馈信息的。前几天还看到一个一年前的小孩,鞘膜积液,我追着问:上次我听你家奶奶说喝了干荔枝没有效果啊?现在怎么样了? 他妈妈赶紧说:啊,第一袋喝了没看出来,我又给他买了一袋喝,早就好了,谢谢。
后来有网友反应用荔枝肉孩子上火,单用荔枝核砸开熬水也有孩子治好了的。
5五苓散
(寒湿的五苓散合方加减,气虚再合补中益气汤,气滞合橘核散,有瘀血的合桂枝茯苓丸)
a
五苓散加活血药
李树勋诊一男童,平素健康,只是生后不久,发现气阴囊较大,但不哭不闹,也不影响吃,睡。曾去西医院检查,确诊为鞘膜积液。医生说:“暂不进行治疗,等孩子长大些,如仍不回缩,可穿刺抽水或施手术。”后家属带孩子来求中医治疗。接诊时患者除阴囊大如鸡卵外,别无他症。予以五苓散加味,茯苓15猪苓10泽泻10桂枝5白术10丹参10红花7.5服三剂后患儿尿量增多,但大便干燥。于前方中加大黄7.5克。服九剂后,患儿阴囊见小,表面开始出现皱纹。一个月后其阴囊已回缩如常儿大。又继进来数剂,停药后未复发。
b
五苓散加理气药
陈元瑞治柴某,男,2岁3个月,2010年5月20日就诊。患儿于4个月时发现阴囊肿大,且逐渐加重,大便溏薄。曾在某医院儿科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用中药熏洗月余,未见好转,建议手术治疗,家长要求中医治疗,即来我院诊治。給体:阴囊肿大,状如晶球,光亮华润;阴囊内有光滑的囊性肿物,扪之不痛,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示:睾丸鞘膜积液。舌质淡,苔薄白。证属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固,下焦气化失常,水湿停聚阴囊所致。故治已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法,遂以五苓散加味治之。
处方: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6克,桂枝5克,小茴香3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蝉衣9克。
七剂,一日一剂,水煎服。二诊,服药七剂,阴囊内水液减少,继服14剂,阴囊积液明显减少。
三诊,上方再服14剂,阴囊积液消失而愈,随方一年,未见复发。
c
五苓散加味治疗水疝
男,8个月,1990年5月20日就诊。患儿于4月时发现阴囊肿大,且逐渐加重,伴尿频而清、大便溏薄。曾用中药熏洗月余,未见好转。查体:阴囊内有光滑的囊性肿物,扪之不痛,透光试验阳性。舌质波,苔白,指纹淡红。证属肾气不化,水湿下注所致。故治以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法,方用五苓散加味:桂枝3g,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各6g,紫苏叶5g。水煎150~200ml,分4次服。并结合外治法:公丁香焙干、研末,过100目筛取细末,每次2g,敷脐,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服药7剂阴囊内水液明显减少,继服7剂积液消失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d
茴楝五苓散治疗鞘膜积液
茯苓、猪苓、川楝子各12g ,泽泻10g ,白术9g ,桂枝、小茴香6g。随证加减:阴寒偏盛者加吴茱萸、制附片;水湿偏盛者,加车前子、通草;疼痛明显者,加玄胡、木香、橘核。
王某,男, 3岁, 2005年2月10日诊。其母代述患儿右侧阴囊逐渐肿大半年余,开始无不适感,肿物大小不随体位变化,后来患者时常哭闹。月前患者曾在一医院被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并采用穿刺术吸尽积液,但术后2天又恢复原状,后来反复穿刺2次,仍未见效,医生建议待患儿稍大后手术治疗,患者家属不愿手术而四处寻医,其亲戚介绍于我处就诊。刻诊:右侧阴囊内可触及约32cm×32cm大小圆形肿物,状如水晶,质软,光滑,患儿拒压,囊性感明显,睾丸及附睾均未触及,阴囊肿胀而皮色不变,无痛无热,透光试验阳性,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寒湿流注下焦之水疝,治以温阳利水,行气止痛,疏肝散寒。方用:茯苓、猪苓、川楝子各12g ,泽泻10g ,白术9g ,桂枝、小茴香各6g。水煎服7剂。服上药后,右侧囊肿消退一半,无压痛,守方再服7剂。三诊,患儿两侧阴囊已对称,大小软硬正常,透光试验阴性,睾丸鞘膜积液完全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用上方3剂,至今未见复发。
水疝属于西医学“ 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 范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位在肝肾(肝经绕阴器而过,睾丸为阴器之末,寒浊之邪更易凝聚;中医称睾丸为“ 外肾”) ,病源在脾,多因脾虚健运失司,水湿内生,进而影响肝的疏泄,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或寒湿内侵,留滞厥阴肝经,使水饮下流停滞肝脉而成水疝之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常不足,寒湿之邪乘虚而入,这正与小儿水疝的特点相吻合,故见阴囊肿胀而皮色不变,无痛无热,苔白,脉沉细等一派寒湿之象。因此小儿水疝以肾阳不足、寒湿流注下焦多见,拟温阳利水、行气止痛、疏肝散寒为法,选用茴楝五苓散治疗,使阳振寒散,肝气得疏,脾气健运,则津液输布正常,而不致水湿流注下焦。西医常用手术治疗,如鞘膜翻转术、穿刺抽液等是其极为有效的方法。
茴楝五苓散出自清代名医吴谦的 《医宗金鉴》 卷四十二,方中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不但可消已聚之饮,且可杜绝生痰之源;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故于方中加辛温之桂枝,通阳化气,通利水道,血得温则行,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积液的吸收;猪苓甘淡,利水,与茯苓合用加强渗湿利水之功;泽泻通淋泻水,助二苓以利水蠲饮;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脾气健运则水湿自去;小茴香温肾祛寒、疏肝理气;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利水、行气止痛、疏肝散寒之功,使伤湿 之邪得以温化,厥阴之气血调和,睾丸肿胀自消。
f
补中益气汤加疏肝理气,利水治鞘膜积液
谢存柱治吴某,3岁,发现其右侧睾丸包块两月余,确诊为鞘膜积液。因家属不愿手术而于1973年6月延余诊治。见患儿全身情况尚好,右侧阴囊无疼痛,有弹性,右侧阴囊肿大如鸡蛋大小,透光试验阳性,食欲稍差,大便尚可,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沉细弱,此为睾丸鞘膜积液(水疝)—中虚气陷,脾虚及肾,肝失疏泄,水湿下注,内结阴囊。故治宜补中益气,助肾蠲水,疏肝调气,拟三核补中益气汤加味。
橘核10荔枝核15芒果核20黄芪12白术6陈皮9升麻6党参12当归12柴胡9白芍9葫芦巴9小茴香6川楝子3茯苓20甘草6大枣5枚生姜3片
每日煎服1剂,每剂服3次。嘱其连服10剂。当服至第八九剂时,患儿睾丸包块开始变软缩小,服至第10剂入夜时,患者忽然哭闹不休,半夜后入睡,第二日早晨见其包块已消,睾丸大小似健侧,后为巩固油服此方2剂,1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6湿热鞘膜积液—八正散
有袁姓少年惊慌来诊,察见阴囊连同阴茎包皮皆通明透亮,状如水晶,且口燥咽干,脉数,究其起因,乃近日支农抢收常卧湿地,水湿熏蒸,湿热下注而成水疝。八正散加减:萹蓄10克,瞿麦10克,木通7克,滑石20克,车前子10克,栀子10克,灯心草3克,甘草梢3克,两剂
该人因未曾服过汤药,竟将2剂1次煎煮,顿服约500ml,余药倾去,隔日喜来告,病已愈。察之,果与常人无异。
附:刘惠纯—治疝一得
有一6岁小孩,右侧阴囊肿大,
经西医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科内一医辩为疝病。药用橘核,黄皮核,荔枝核,小茴香之类,未效。转诊于余。余用泽泻10猪苓10薏苡仁12茯苓12木通10淡竹叶10荔枝核10小茴香5,每日一剂,两剂后肿消大半。再服两剂基本恢复正常。青年中医问教于余,中医一般以睾丸或阴囊肿大为疝气,此例中医辨为疝当无疑义。中医内科学载治疝总不离乎疏肝理气。我前用疏肝理气之各种核类,为何治之不效?余曰,据余多年临床经验,教科书上治疝总不离乎疏肝理气之说似不全面。不应为其所囿。应当加以扩展。兹将余之体会分述于下。
对以睾丸或阴囊肿大为表现的疝气,临床实际分下面三种情况辩证论治。
一是当患者站立或用力努责时则有物坠入阴囊之中,引起阴囊肿大,常常胀痛俱作,卧则回缩腹内,胀痛消失,古人对此种疝气谓其如狐之出入无常,称为狐疝。似现代医学之腹股沟疝。这种疝不是睾丸的肿大,俗称小肠疝气。从病机分析,应属于气分病,治疗上疏肝理气为主,常有良好疗效。
二是患者表现阴囊肿胀发亮,不痛,有坠胀感,用手电照之有红色透光现象,古人以此种疝气阴囊肿胀状如水晶,故称为水疝,疑似现代医学之睾丸鞘膜积液。从病机分析,属于水湿为患,治疗上单用疏肝理气往往无效或少效,要利湿为主,辅以行气才有效,如上病例就是如此。
三是患者肿大坚硬,多觉麻木不痛,古人以此种疝气是坚硬麻木,称为 疝,疑似现代医学之慢性附睾炎,附睾结核之类疾病。从病机分析属于血分病,治疗上单纯疏肝理气也往往无效或少效,而要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辅以疏肝理气才有效。
|
上一篇:外公的考试之肚脐痛下一篇:起亟如常方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