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ong162305 于 2017-6-28 05:46 编辑
医苑杂谈
李翰卿医案 虚不受补
王氏患者二尖瓣狭窄,西医实施分离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虽经抢救脱险,但心衰仍不时发生。半年后转医省中医院。某医以生地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15克、五味子15克、人参15克、当归9克、茯苓15克治之,服后约20多分钟,心悸气短加剧,咳喘不足一息,腹满浮肿更甚。乃急请李翰卿先生会诊,李云:“可予真武汤加减治之。”遂处方:附子0.3克,白芍0.6克,茯苓0.3克,人参O.3克,白术0.3克,杏仁0.3克。服药25分钟后,心悸气短咳喘即减轻,1小时后排尿1次,腹胀浮肿亦减,平卧睡眠数小时,至次日晨,亦可以自行翻身。遂照原方继服,3日后,竟能下床走路20余步,王感曰:“一年来未能步也。”全方药量总共不过3克,如此小量,竞能起沉疴于顷刻,救危难于既倒,医患均不明,遂求教其理。先生曰:"患者阴阳大衰,又兼水肿,乃阳虚至极也,虚不受补,补其阳,则阴液易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肿短气更甚。故治之宜小剂耳,取《内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意也。"
李翰卿(1892~1972)中医大家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药不在多 用对则成 大师辨证 条理分明 阴阳俱衰 旨求平衡 微量用药 此举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