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193|回复: 0

腹满——脾虚寒盛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2036

积分

7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36
发表于 2017-2-20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文14、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能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参考量:蜀椒(汗)10g,干姜40g,人参20g。
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纳饴糖140ml,微火煎取300ml,分温作两次服,服后约做一顿饭功夫,可喝粥400ml,饮后再服药一次,并在服药的一天内只能吃稀饭,并加衣或盖被温覆之。
解词:①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指腹中寒气攻冲,腹皮突起如头足样的块状物,上下冲动。即现代医学的肠型、蠕动波。
      ②如一炊顷——指大约烧一顿饭的时间。
④        糜——即喝粥。
原文解读:论述虚寒腹满痛的证治。
本条证为寒疝病,应用指征为小建中汤证而更寒、更虚者。
由“心胸中大寒痛”说明本症由太阴阳衰,中焦寒盛导致。
脾阳虚衰,中焦寒甚,寒气充斥:经脉痹阻——胸腹满痛剧烈
                              胃失和降——呕不能饮食
                              上下攻冲——腹中寒上冲皮起痛不可触。
当有手足逆冷,脉象沉伏等症。
本证很像胃肠骤然发生的痉挛和逆蠕动。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扩张、肠粘连、肠梗阻、胆道蛔虫等都可见到本证。
辩证要点及方证指征:有三:1、腹痛腹胀较剧,呈阵发性,或见肠型、或闻及肠鸣、多伴呕吐;2、手足逆冷、或有冷汗、口内清唾;3、干姜舌(舌质淡、舌苔白厚或腻或白滑、或舌面罩一层黏液),脉沉弦紧。
注:关于本条的“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本证属虚寒,虽见“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有类实证:但痛处不定,且时痛时止,时满时减,与实证的痛处固定,呈持续性痛,腹满不减者根本不同。当祥细鉴别。
腹证特征:本证见于体弱消瘦腹皮薄者,有两种腹证:
1、全腹软弱无力,能够见到肠型或肠蠕动波;
2、腹部充满气体,看似实证,但平时多食水果饮料,或腹部稍微受凉即易腹痛、腹胀、呕吐、纳差、倦怠、足凉,大便不通畅,用大建中汤可缓解。
病机:中焦阳虚,阴寒内盛,寒气攻走冲动。属太阴病证。
治法:温阳健中,散寒止痛。用大建中汤。
方解:蜀椒、干姜——温中散寒止痛
      人参、饴糖——益气补中缓急
本方为温中镇痛剂,适应于脘腹部冷痛等证。
名医解方:胡希恕教授说,寒气自里迫于上,则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迫于下则腹中寒,肠被寒激,蠕动不宁,上冲腹皮起伏无常,出现有头足上下,痛剧不可触近,宜大建中汤主之。
本方凡心腹剧痛,呕逆不能食,确之其里之虚寒者,即可用之。又以蜀椒杀虫,若虫积而心腹痛剧者,本方亦有验。
黄煌教授说:大建中汤是温补性镇痛剂,多见于胃肠的梗阻性疾病,如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等。大建中汤所主之病仲景谓之寒疝。瘦人腹皮薄,更容易见到头足状突起,也容易伴有脏器下垂。胃肠下垂则平素多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饮食减少等消化道症状。因蜀椒还有局部麻醉作用,由此,也要认为大建中汤是局麻性止痛剂。[74]
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虚寒性胃肠痉挛、虚寒性吐利、疝瘕、慢性胃炎伴痉挛、消化性溃疡等病见中气虚寒而发作疼痛者。
证、方鉴别:
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的鉴别。
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同为脾胃虚寒的腹满、痛、呕证:
附子粳米偏水饮—腹中雷鸣突出-虚象轻—重用半夏化水饮,又用附粳草枣
大建中汤偏于寒—腹中攻冲明显-虚象重—重用干姜温中寒,并配参饴蜀椒





上一篇:腹满——寒饮上逆腹满痛
下一篇:腹满——寒饮腹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0:38 , Processed in 0.14606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