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72|回复: 7

冯世伦老师治疗畏寒一案

  [复制链接]

38

主题

2325

积分

33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5
发表于 2016-9-21 1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  156200  
笔者于2009年10月,在复兴中医网的经方师承班,通过网络的平台跟从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学习经方,虽进步很大,但对于疑难杂病的诊治还是力不从心,面对有几十个症状的患者无从下手,故于今年来京侍诊冯老。侍诊以来,受益匪浅,冯老临证辩证仔细、快捷,药简而效彰。对待患者和学生的态度谦和,很多外地的患者学生慕名而来求医求学。在繁忙的临床和学术活动的同时,冯老还不余遗力地传承经方,实为经方人的楷模。
案例
王某,女,63岁。2011年5月20初诊。
病情:患者自述2年前,乳腺癌术后化疗吹空调,导致上身热,下身冷,胃部自觉冒风,冷风刺激则胃痛,无胃胀(上身穿的羊毛马甲,下身穿的棉裤套的绒裤,胃部裹着羊毛皮肚兜,脚上穿棉鞋,当天的温度是28度左右),足冷(晚上睡觉没脱过袜子),口微干、不苦,动则汗出多,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乏力,纳差,夜尿频3-4次,大便日一行,有下坠感,肛管炎,无头痛,无恶心,无关节疼痛。舌质暗、苔白,脉细。
(患者自述吃了两年的川附子了,哪个医生都开川附子,患者对附子已经失去信心了,就对医生说:“不要给我吃附子了”。医生答:“不开附子,我就不会治你的病了。”)
辩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外邪里饮)
辩方证属五苓散加黄芪汤方证
处方:桂枝10克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苍术15克
      猪苓12克 生黄芪15克
                                         七剂  
煎服方法:
1、泡1小时,煎15分钟,1剂2煎。
2、日二服:上午9~10点,下午3~4点。
2011年5月30日二诊
病情:流鼻涕,易感,晨起口干,上半身出汗,恶风,下半身恶寒明显改善,胃遇冷风腹泻,大便日一行,肛门坠胀,矢气多,夜尿2-3次,乏力,晚上腿酸胀,足凉,舌质暗、苔白,脉细。
(患者自述服了三付药就脱了棉裤、棉鞋、羊毛肚兜,晚上睡觉也不用穿袜子了,来诊时上身穿的长袖单衣,下身穿的衬裤。)
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外邪里饮)
辨方证属五苓散加黄芪、生龙牡汤方证
处方:桂枝10克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猪苓12克
      苍术15克 生黄芪15克 生龙牡各15克(同煎)
                                         七剂
煎服方法同上
2011年6月13日三诊
病情:背痛恶寒,下半身恶寒改善,腨酸胀,足凉,口微干,胃恶寒,遇冷则胃痛腹泻,不打嗝,纳增,乏力,眠差,夜尿1-2次,矢气多,肛门下坠感,舌紫暗、苔白,脉细。
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兼血虚夹湿
辨方证属黄芪建中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阿胶汤方证
处方:桂枝10克 白芍18克 当归10克 生姜15克
      生黄芪15克 炙甘草6克 阿胶珠10克 大枣20克
      饴糖45克(分冲)
                                        七剂
煎服方法:饴糖用药汁冲服,余同上。
患者正在治疗中。
辨六经
一诊
1、上半身汗出多,恶风、恶寒重为表虚寒。
2、口微干,不呕,可知不在少阳。口干还可见于阳明、瘀血、停饮和厥阴,阳明口干喜饮,瘀血证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而且有瘀血的症状如瘀斑、其人如狂、其人发狂、固定部位疼痛等,停饮口干则饮而渴不止或水如即吐,厥阴口干是津液虚和上热所致。口干具体属于那个经,还要看其它的兼症,综合分析。
3、胃遇冷痛、纳差、肛门下坠感、下半身无汗恶寒重、足凉、夜尿频、乏力为里饮所作。
4、脉细为汗出多、夜尿频之应。
从以上四条综合分析,即辨出六经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外邪里饮)。
辨方证
《伤寒论》71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从71、73、156条可知:微热、汗出、渴、小便不利,这种外邪里饮,五苓散主之。此患者恶风重,表虚甚,是黄芪证。选方:五苓散加黄芪汤方。
五苓散加黄芪汤方证与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鉴别
相同点:上热下寒、汗出、口干、足冷、纳差、小便不利、脉细
不同点:
1、前者上热、汗出多,是表虚不固和阳明热蒸,用桂枝黄芪解表固表,泽泻和猪苓利小便兼清上热;后者上热、但头汗出,是半表半里热而且津液虚,所以只有但头汗出,用柴胡、黄芩、生牡蛎清热。
2、前者下寒是水饮内停、水性寒、水趋于下,故下肢恶寒重,用茯苓、苍术、泽泻、猪苓利水饮;后者下寒则是胃虚,津液血液不达四末则足冷,用干姜、炙甘草健胃生津。
3、前者口干是水饮内停,旧水不去,新水不生,饮不上承,饮而渴不解兼有阳明热,用茯苓、苍术利饮,猪苓、泽泻清热利饮;后者口干是津液虚及饮停化热,在利饮的同时用瓜蒌根、生牡蛎润燥止渴,用干姜、炙甘草健胃生津止渴。
4、前者小便不利,饮盛;后者小便不利,津液虚。(药物同上条)
5、前者纳差是胃有寒饮;后者则是胃虚寒。
6、脉细同为津液虚。
附:《伤寒论》147条:“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寒热往来,心烦,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8条:“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
二诊
诸证明显改善,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辩方证仍属五苓散加黄芪汤方证,加生龙牡增强清热、敛汗之力。
三诊
1、背痛恶寒,在表。
2、胃恶寒,遇冷则胃痛腹泻,为胃虚寒。
3、口微干,腨酸胀,眠差,考虑为汗出多、小便数而致津血虚而致。
4、夜尿1-2次,尿频已经不明显,饮已不明显。
观上四点,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兼血虚夹湿
方选黄芪建中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阿胶汤方证,解表固表温中,养血利水。
黄芪建中汤的辩证要点是:里急腹痛,汗出恶风明显者。
赤小豆当归散的辩证要点是:血虚而兼有痈脓或水湿轻者。冯老临证常用此方,取其养血利水之功,合方而治疗泌尿系疾病和皮肤病效甚捷。
外邪里饮病须细辨
外邪里饮证在《伤寒》和《金匮》有很多如:泽泻汤方证、小青龙汤方证、苓桂术甘汤方证、苓桂枣甘汤方证、五苓散方证、真武汤方证、防己茯苓汤方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茯苓甘草汤方证等等不胜枚举。它们的治疗是在解表的同时与以利饮 ,临床须仔细鉴别,方与证丝丝入扣才能显效。经方辨方证,就是要做到细致入微。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方与证合拍,就像机器的齿轮,齿和齿咬合才能转起来。正如胡老所说:方证是辩证的尖端。同样都是治疗水饮的方子,但适应症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不能随便拿起个方子就用,那是不灵的。可见学习《伤寒》要对每个方子都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临证才能信手拈来,应用自如。
    体会
这个患者刚进诊室时,我就对她的印象很深。天气很热,但是患者穿的非常多,我特意看了看到底穿了多少,下身穿的比我冬天穿的还多。一看就是阳虚怕冷的状态,病家未开口,就想开大剂量的四逆汤回阳救逆。心里想:这种病太好治了,附子就可以搞定了。善用附子剂的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和现代的火神大家李可说过:附子是中药里最热的药,治疗寒性病是首选。患者的病因又是癌症术后化疗吹空调所致,寒邪入里年久不愈,驱风散寒这是想当然的不二法门了。可是冯老不受后世病因致病理论和脏腑经络辨证理论所囿,四诊后得知患者曾经吃了二年的附子无功,可见不是附子剂的适应症,依据四诊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加黄芪汤方证。其中竟然一克附子也没放,我想:这能有效吗?三付药下肚,患者竟然脱下了棉裤、绒裤、棉鞋,这足以证明了冯老的辨证准确,选方无误,药量得当。胡老说: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冯老常说:要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对应,药量对应,服药方法对应,才是经方治疗疾病的原则。胡老和冯老明确指出:《伤寒论》来源于《汤液经》,而非《内经》,以《内经》释《伤寒》是误读,是误解仲景之原意。从这个医案中我领悟到了,经方执简驭繁,即不依据病因病机、也不根据病名来遣方用药,亦无须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内经》中的中医理论,而是依据患者来诊时的具体症状表现,析八纲辨六经,再辨方证,有是证用是方,宗仲景之意,大道至简,临证应用药简效宏。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1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5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胡希恕医案
下一篇:冯世纶老师慢性前列腺炎经验(完全篇)

1

主题

126

积分

21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26
发表于 2016-9-21 14: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高手 膜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0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1 21: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836

积分

21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36
发表于 2016-9-21 22:58:1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辨证,第二熟记条文,第三辨证加熟记条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0

积分

383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00
发表于 2016-9-21 2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案,大开眼界!只是辨为阳明还是有些不理解,汗出且是动则汗出多、口微干,渴不明显,又不喜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18

积分

232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8
发表于 2016-9-22 0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此案辨证真是丝丝入扣,细致入微,学习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7

积分

41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6-9-22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李东垣的方子应该更对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17

积分

240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17
发表于 2016-9-22 1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芪用量会不会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3:14 , Processed in 0.08029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