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31|回复: 7

发汗清热名方——大青龙汤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69

积分

636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9
QQ
发表于 2016-4-24 15: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青龙是传说中的四象之一(另外三个是白虎、朱雀、玄武),是代表东方的神兽,东方属木,色青,故曰青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长,有麟,有头角,有腿脚,能行走,能飞腾,能翻江倒海,能行云降雨。言青龙者,必然与水有关系,大青龙汤能发汗解表,与“水”相关,得名也由此而来。

【方药】麻黄(去节)18克,桂枝(去皮)、甘草(炙)各6克,生姜(切)、石膏(碎)各9克,杏仁40枚(去皮尖),大枣(掰开)12枚。

【用法】加水9升,先煮麻黄,减2升后,去沫,入诸药,煮取3升,去渣,温服1升。

【功效】发汗解表,清除郁热。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表现为发热恶寒,时寒时热,身体疼痛,不出汗而烦躁,四肢、面部浮肿,发热恶寒,无汗,咳喘。

  【注意】

◆本方发汗作用强烈。体质较好者,用之无妨;体质较弱者,应当慎用;若脉搏微弱,出汗容易受凉者,绝对不可使用。临床应用中,患者一出汗即停药,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因出汗过多而伤身。

◆现代医家认为,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脏的作用。用药过量时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震颤等症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可引起心律紊乱。

◆麻黄是大青龙汤的主要药物,过量服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特此提醒患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其发汗力量比麻黄汤更强,现代临床多用大青龙汤治疗毛孔闭塞、不出汗且身体内热患者。主治呼吸系统疾患,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亦用于治疗鼻出血、汗腺闭塞征、风湿性关节炎者。

1、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咳喘气促,痰黄黏稠,渴喜冷饮,面赤发热,无汗烦躁,舌红苔黄。证属寒邪外束,内热壅肺。治疗应以宣肺清热,止咳平喘为主。

处方:麻黄、杏仁、甘草、桂枝、生姜各10克,石膏60克,桔梗15克,大枣7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5剂后,汗出烦解,咳喘减轻;继服10剂,症状即可消除。

2、汗腺闭塞症。表现为夏季大汗出时用冷水冲浴,此后再未出汗,在盛夏或剧烈运动后仍无汗出,伴心中烦躁,头昏身热,汗孔突起,舌质红,苔薄黄。

处方:麻黄、杏仁、桂枝、生姜各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钟),党参20克,甘草10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20分钟后取汁分2次服。

功效:若服1次后便出汗,可不必再服,避免风寒;若服药1次,未出汗,可感觉身热灼手,心烦意乱,过3小时可再服余药,服后20分钟开始汗出,逐渐增多。1个月后,出汗逐渐正常,病告痊愈。

3、鼻出血。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痛,烦躁时甚,继后鼻出血,初时点滴,断断续续,而后长淌不止,舌尖红,苔白厚腻中微黄。治疗应以发汗解表、清热止血为主。

处方:净麻黄(先下)、薏苡仁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4克,杏仁10克,石膏40克(先下),大枣8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家庭医药    作者:苏惠萍






上一篇: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下一篇:大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6-4-24 1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不知道,用了很有效,谁用谁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97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6-4-24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寒时热,先生请不要篡改伤寒论原文。大青龙汤绝无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642

积分

8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42
发表于 2016-4-24 2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青龙汤是一道分水岭,什么时候能开出自己的大青龙汤,才能说明伤寒入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25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5
发表于 2016-10-4 08: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汗清热名方——大青龙汤

   2016-04-24 20:39 星期日
青龙是传说中的四象之一(另外三个是白虎、朱雀、玄武),是代表东方的神兽,东方属木,色青,故曰青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长,有麟,有头角,有腿脚,能行走,能飞腾,能翻江倒海,能行云降雨。言青龙者,必然与水有关系,大青龙汤能发汗解表,与“水”相关,得名也由此而来。

【方药】麻黄(去节)18克,桂枝(去皮)、甘草(炙)各6克,生姜(切)、石膏(碎)各9克,杏仁40枚(去皮尖),大枣(掰开)12枚。

【用法】加水9升,先煮麻黄,减2升后,去沫,入诸药,煮取3升,去渣,温服1升。

【功效】发汗解表,清除郁热。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表现为发热恶寒,时寒时热,身体疼痛,不出汗而烦躁,四肢、面部浮肿,发热恶寒,无汗,咳喘。

  【注意】

◆本方发汗作用强烈。体质较好者,用之无妨;体质较弱者,应当慎用;若脉搏微弱,出汗容易受凉者,绝对不可使用。临床应用中,患者一出汗即停药,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因出汗过多而伤身。

◆现代医家认为,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脏的作用。用药过量时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震颤等症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可引起心律紊乱。

◆麻黄是大青龙汤的主要药物,过量服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特此提醒患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其发汗力量比麻黄汤更强,现代临床多用大青龙汤治疗毛孔闭塞、不出汗且身体内热患者。主治呼吸系统疾患,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亦用于治疗鼻出血、汗腺闭塞征、风湿性关节炎者。

1、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咳喘气促,痰黄黏稠,渴喜冷饮,面赤发热,无汗烦躁,舌红苔黄。证属寒邪外束,内热壅肺。治疗应以宣肺清热,止咳平喘为主。

处方:麻黄、杏仁、甘草、桂枝、生姜各10克,石膏60克,桔梗15克,大枣7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5剂后,汗出烦解,咳喘减轻;继服10剂,症状即可消除。

2、汗腺闭塞症。表现为夏季大汗出时用冷水冲浴,此后再未出汗,在盛夏或剧烈运动后仍无汗出,伴心中烦躁,头昏身热,汗孔突起,舌质红,苔薄黄。

处方:麻黄、杏仁、桂枝、生姜各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钟),党参20克,甘草10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20分钟后取汁分2次服。

功效:若服1次后便出汗,可不必再服,避免风寒;若服药1次,未出汗,可感觉身热灼手,心烦意乱,过3小时可再服余药,服后20分钟开始汗出,逐渐增多。1个月后,出汗逐渐正常,病告痊愈。

3、鼻出血。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痛,烦躁时甚,继后鼻出血,初时点滴,断断续续,而后长淌不止,舌尖红,苔白厚腻中微黄。治疗应以发汗解表、清热止血为主。

处方:净麻黄(先下)、薏苡仁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4克,杏仁10克,石膏40克(先下),大枣8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家庭医药    作者:苏惠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25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5
发表于 2016-10-4 08: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

   2016-04-24 20:40 星期日
处方来源 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12g(去节),桂枝4g(去皮),甘草5g(炙),杏仁6g(去皮、尖),生姜9g(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g(碎)。

功能 辛温解表,兼清里热。

常规用法 上7味,以水9L,先煮麻黄减2L,去上沫,内诸药,煮取3L,去滓,温服1 L,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汗,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大青龙汤中采用麻黄、生姜,峻发其汗,以解表寒,协桂枝通阳解表,开达腠理;生石膏辛甘大寒,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佐甘草、大枣,和营益中,又防石膏过寒伤中之弊,诸药相合,为外解表寒,内清里热的表里双解剂,对表寒固闭,里热炽盛,外不得泄越者,尤为适宜。之所以称大青龙者,取龙跃大汗之义,恐表寒闭塞难开,故名之。虽表寒宜温散,但不宜大汗,如果脉微弱,汗出恶风者,又恐汗多亡阳,伤阴筋。然麻黄与石膏相伍,寒温互制,清解并施,相互制约而不致大汗也。故以峻汗之剂,而取微似汗。

  临证加减

·大青龙汤加桑白皮30g,车前子30g(布包),瞿麦30g,益母草40g,治疗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大青龙汤配杏仁12g,茯苓15g,苏子12g,地龙20g,白果12g,治疗支气管哮喘,证属表实郁闭,热邪壅肺者。

·大青龙汤加葶苈子10g,椒目15g,石韦30g,泽泻15g,治疗溢饮水肿。

  方义解读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沦称“风水”。风邪上行轻扬,着首面而客肌表,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职司呼吸,调节汗腺。肺卫受邪,宣降失司,外见恶寒发热,微咳面肿,头重如裹,肢体困倦;内则郁热而烦,饮食呆滞,尿少足跗,苔腻微黄,脉浮紧或滑数。尿常规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化验指标,又现风水的体征表现。故治当发汗散风,通利水道,方取大青龙汤加桑自皮30g,冬瓜皮30g,益母草30g,蒲公英30g,滑石15g.车前子30g(布包),鲜茅根40g等,月余,尿蛋白转阴,浮肿消退,颗粒管型消失,红白细胞偶见。

支气管哮喘大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证属表实郁闭,热邪壅肺。表现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口渴心烦,咳痰黄黏,舌红苔黄,脉右寸洪滑有力。方定大青龙汤加黄芩10g,胆南星9g,苏子10g,白果10g,地龙15g等辛凉宣泄,涤痰平喘。

溢饮水肿乃风寒外袭,肺困而蓄饮,外溢肌表则目睑浮肿,内渍于肺则喘促痰鸣,阳气不布则痰质稀白,水积于中则呕吐清水,水泛大肠自下利,当以小青龙汤为治,加葶苈予9g,用椒目10g,石韦15g,泽泻12g,桑白皮30g,通水气,平喘逆。若里热烦躁,喘卧不宁.身寒无汗,脉浮洪且数,方宜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泄郁热。

  医案举例

例1患者,男,31岁。经商外游,奔波劳碌,汗出当风,面睑浮肿。3日后,尿少足肿,下肢沉重,身倦乏力,烦躁口干,低热微咳,舌红苔白,脉浮滑。尿检:蛋白(十+),颗粒管型(+),红白细胞少许。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风水。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方药:大青龙汤加味。

组成:麻黄6g.桂枝10g,生石膏30g,杏仁10g,桑皮30g,白术15g,冬瓜皮30g,车前子30g(布包),益母草30g,生姜20g,甘草10g。1剂/FI,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药服7剂,浮肿消退,烦除神安,低热微咳除,小便量多,色自无沫。继服上方7剂,尿榆:正常,余症皆失。

例2患者,男。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秋冬多发。今冬感寒,咳嗽气喘,呼吸急促,咽瘁憋闷,喉有痰鸣,夜难平卧,咳痰黄稠,身寒无汗,神情烦躁,舌红苔黄,脉右寸浮洪而大。

辨证:表寒肺热,郁闭不宣,肺失肃降,气逆作喘。

治法:解表散寒,清宣肺热,降逆平喘。

方药:大青龙汤加味。

组成:麻黄6g,桂枝10g,生石膏30g,杏仁12g,甘草10g,天虫30g,地龙30g,苏子12g,白果12g,生姜6g,苍耳子15g。1剂/日.水煎分早晚温服。服药3剂,汗出肺宣,气降喘缓,续服5剂而安。

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其发汗力量较之麻黄汤更甚,现代临床每多用治表闭无汗明显且兼里热者,其药效峻猛,难以适度掌握,因之临床大样本观察报道鲜见,其应用多以个案形式见诸报刊。

据已有资料可知,本方多有治呼吸系统疾患,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亦有用治鼻衄、汗腺闭塞症、风湿性关节炎者。

本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作者:王景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25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5
发表于 2016-10-4 08: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青龙汤详解-思路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青龙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寒热夹杂证且以寒为主的重要治病方,只有重视研究方中麻黄与石膏之间的用量比例关系,辨清大青龙汤与“太阳中风”、“脉浮缓”、“无少阴证”、“烦躁”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充分重视服用大青龙汤注意事项与大汗出、厥逆、筋惕肉瞤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运用大青龙汤的思路与方法等,以此才能学好用活大青龙汤以辨治诸多疑难杂病。
大青龙汤由麻黄去节、六两(18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杏仁去皮尖、四十枚(7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枚,石膏碎、如鸡子大(48g)所组成。其用法及注意事项是“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敷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主治①太阳伤寒证与里热证相兼,如《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②太阳营卫湿郁证,如《伤寒论》条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③溢饮夹热证,如《金匮要略》第十二23条: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结合多年运用大青龙汤治病体会,现将学用大青龙汤的若干问题探讨于次。
1 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
张仲景设大青龙汤主治表寒里热证,即太阳伤寒证与里热证相兼,运用大青龙汤除了辨证、用方准确外,还必须重视调配麻黄与石
膏用量 比 例,麻 黄 用 量 为 六 两 约18g,石膏用量如鸡子大约 48g,比例关系是 3: 8。若石 膏 用 量 偏 大则直接影响麻黄发汗透达,若麻黄用量偏大则直接影响石膏清热,运用大青龙汤只有按比例调配用量,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再则,石膏既能制约麻黄发汗太过伤津,又能生津益汗源。
2 大青龙汤与“太阳中风”
辨识“太阳中风”的临床意义有二: ①以“风”代风寒之邪侵入;②以“风”代里有阳热之邪,即里热证。可见,张仲景论“太阳中风”,不是辨 太 阳 中 风 证,而 是 辨 表 里兼证。
3 大青龙汤与“脉浮缓”
辨识“脉浮缓”的辨证精神有二: ①大青龙汤主治因人不同而有“脉浮紧”与“脉浮缓”; ②辨“脉浮缓”是重点论大青龙汤既能主治表寒里热证,又能主治太阳营卫湿郁证。因湿邪浸淫太阳,郁滞营卫,太阳之气奋起抗邪则脉浮; 湿邪壅
滞经气则脉缓。可见,运用大青龙汤,既是主治表寒里热证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太阳营卫湿郁证的重要基础方,以此才能学好用活大青龙汤。
4 大青龙汤与太阳营卫寒湿证
张仲景设大青龙汤方药组成,解表散寒药以麻黄等为主,清泻里热药以石膏为主,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解表散寒,清泻里热,主治表寒里热证。大青龙汤为何又能主治太阳营卫湿郁证? 因太阳营卫寒湿证,非用发汗药则不能治疗寒湿,用发汗药量小又不能达到发散寒湿的目的,而用量大又有发汗太过而损伤阴津,所以大青龙汤重用麻黄为 18g,大发其汗以除湿散寒,又重用石膏为 48g,制约麻黄大发汗而不致大出汗,且达到微微汗出以除湿散寒。
5 大青龙汤与“无少阴证”
张仲景论大青龙汤主治与“无少阴证”之间的辨证重点有二: ①辨太阳营卫寒湿证之身重与少阴阳虚寒湿证相类似,应与少阴阳虚寒湿证相鉴别,即辨少阴阳虚寒湿证,身虽重但以疼痛为主; 而大青龙汤证身虽痛但以重为主; ②运用大青龙 汤,既 有 适 应 证 又 有 禁 忌证,以 此 学 用 才 能 更 好 地 辨 治病证。
6 服用大青龙汤与注意事项
运用大青龙汤主治表里兼证,在表不是太阳伤寒证而是太阳中风证,则不能用大青龙汤; 在里是郁热夹气虚或为阳虚证,也不能选用大青龙汤,若逆而用之,则会导致病证发生变化。
7 大青龙汤与“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运用大青龙汤,①张仲景论“服之则厥逆”的目的是强调运用大青龙汤主治太阳中风证与里热证相兼,必定会损伤阳气,导致阳虚不能温煦则演变为厥逆;②张仲景论“筋惕肉瞤”的目的是强调误用大青龙汤而损伤阳气阴津,导致筋脉既不得阳气温煦,又不得阴津滋养。
8 服大青龙汤与大汗出
运用大青龙汤,既有主治证,又有禁忌证。根据病证表现不能用大青龙汤,一定不能用;若逆而用之,则会导致大汗出而损伤阳气。常用补救方法有二:①选用桂枝加黄芪汤内服,以益气固表止汗;②选用黄芪牡蛎粉(即黄芪、牡蛎各等分,研为细粉)外用,以益气敛阴固表,也可选用内服药与外用药相结合。
9 大青龙汤与“烦躁”
运用大青龙汤主治里热以“烦躁”为主,其病变证机是郁热内扰心神,治当清泻里热;而误用大青龙汤而出现烦躁,其病变证机是阳气受损而不能守护心神。
若阳虚误用大青龙汤则可引起的阳虚烦躁证,其病证表现比较轻者,可用干姜附子汤;若病证表现比较重者,可用茯苓四逆汤、或用吴茱萸汤。总之,辨治烦躁,若病变证机是内热肆虐,则舌红苔黄;若病变证机是阳虚不固,则舌淡苔薄白。
10 运用大青龙汤思路与方法
运用大青龙汤主要有三:①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里热证相兼,类似于受凉感冒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咯黄痰),或因受凉而诱发慢性鼻炎急性发作(黄鼻涕),或因受凉而诱发神经性头痛急性发作(舌红苔黄)等;②太阳营卫寒湿证,类似于肌肉风湿,或关节风湿;③溢饮热证,类似于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肾病等所引起水肿。
11 合方应用
大青龙汤运用大青龙汤,若以胃热为主,可与白虎汤合方应用;若以肺热为主,可与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合方应用;若是肌肉风湿,可与白虎加桂枝合方应用等。
学用大青龙汤既要辨证准确,又要用方无误,更要深入研究运用大青龙汤的若干问题,以此才能学好用活大青龙汤以辨治诸多疑难杂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25

积分

334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25
发表于 2016-10-4 08: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青龙汤用药特点和主治病证

”大青龙汤”为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其方实为麻黄汤倍用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乃治疗风寒两伤,营卫俱实的良方。仲师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感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浮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以为逆也。?’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然而,本方延用至今,其功能已被后世医家更多发挥。对其现代临床运用的研究也有很大深入,本文在此略作赘述。
1 方名意思
从大青龙汤组成看,它具有麻黄汤和越婢汤的双重作用。既能发散表邪,辛温解表,又可清透里热。辛凉解表,故为治疗风寒两伤,营卫俱病的良方。方中倍用麻黄,使其发汗之力峻猛,使罹患风寒外束,郁热于里,烦躁不宁的患者,得服此药后,能够使表邪郁热得汗出而解,药进身凉,神清气爽,犹如青龙在天,行云布雨,涤除亢热,使万物清新。故而仲景将本方之效喻为青龙在天之功,故《医宗金鉴.删补名方记》解其方名时有语:”名大青龙者,龙兴云雨也。”
2 用药特点
本方为一张发汗力量强峻的方剂,它的配伍及煎煮上均有其独特的特点。
2.1 配伍特点 本方组成药物共七昧即:麻黄18g 桂枝6g 炙甘草 6g、杏仁 12g、生姜9g、大枣12枚、石膏40~80g。其中麻黄用以发汗散寒,解表利尿;桂枝用以解肌祛风水除饮;伍以杏仁降气平喘,宣肺解表;甘草和中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滋助汗源,使邪去不伤正,因证中见汗不得m,郁热于里之烦躁的症状,故以加辛甘而寒的石膏,清透里热以解其烦。而本方全方奥妙之所在也正是重 麻黄与石膏相配,其原因也就在于外感风寒太重,肌表被困,毛孔闭塞,非大力而不能发其汗,解其表,而郁热在里,已见烦躁,单纯用辛温发汗,容易造成发汗太过,而伤其正气,或者是亢热太甚,汗仍不得出的副作用,所以麻黄、桂枝合用,再配以石膏,始有云腾致雨之象,使郁热得除。
2.2 煎煮法 在仲景《伤寒论》巾对大青龙汤煎煮使用上,仲景强调“先煮麻黄,减二斤,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汗。”而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的麻黄碱、麻黄油,有强烈的挥发作用,先煎能使其作用减弱,虽然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颇大,而在先煎情况下,无疑还会使麻黄的有效成份损失很大影响疗效,所以笔者在临床上使用麻黄时并不先煎,为了防止其发汗太过,适当减其用量,疗效也很显着,具体用药如下:石膏先煎10min分钟,再入杏仁、甘草等药物,煎煮10min,最后入麻黄武火煎5min,服药后勿当风,取微汗热退为宜。
3 主治病证
大青龙汤使用至今其临床应用范围已颇广泛,可涉及多种病证,但根据临床所见,其主要脉证是: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烦躁,苔黄,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或肿,苔黄润,脉弦紧。故而但见风寒外束,阳热内郁,或邪盛于表,内有郁热,溢饮,见上脉证者均可应用本方治疗。
4 现代发挥
根据大青龙汤发散风寒,清热散水的功效,后世医家又赋予其新的主治内容,现代应用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高热、流脑、哮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肾炎、无汗烦躁、无汗身痒、溢饮等症均已取得较理想的疗效。这里选择几例比较有代表性的病案略作综述。
4.1 上呼吸道感染 韩某某,男,28岁,上午体温39.5。c,虽值暑但被单裹身后恶寒,肌肤干燥,少汗烦躁,不得眠,周身疼痛,胸口不适,头项强痛不敢转侧,喜热饮而色赤,口淡苔白,脉浮数有力。处方:麻黄 10g、桂枝6g、杏仁9g 甘草6g、石膏 30g、生姜6 大枣12枚,水煎服,当日上午10时服,头汗,下午2时服之,l小时后,汗 病减,夜能安寐,次晨各症消失。
4.2 急性肾炎 计治疗43例,症见恶寒发热,咽喉疼痛,尿少浮肿,血压增高,神疲纳差,查舌苔白腻,脉浮数或滑数,尿常规,蛋白尿(+~+++),潜血(+~+++)或见管型轻度肾功能损害。处方:麻黄 1Og、桂枝 15g,石膏20g 杏仁10g,蜱蜕 10g,地龙 10g,自茅根20g、益母草15g、车前子 15g、大枣6枚,甘草 10g。1剂/d,水煎服,5次口服,2w1疗程。1疗程治愈17例,2疗程治愈20例,有效4例。
4.3 无汗烦躁症 刘某某,女,29岁,夏日冷水洗浴后,每至夏季,身热,无汗烦躁 15a,服清热解毒及养阴凉血药无效,刻诊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身热溲赤,便黄,查:面赤,体温38.2℃,脉滑,证属寒客腠理,热不得泄,治宜开泄腠理,热不得泄,清透郁热。处方:麻黄 15 g、桂枝10g、杏仁6 甘草6 大枣5枚、生姜9 石膏60g,2剂后周身汗出,头无汗,面部如虫行皮中,麻黄改用10g,继服2剂,体温正常,未再复发。
4.4 溢饮 张某某,女,32岁,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难举,经过咖问得知,冬天刖冷水洗衣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其证属水寒之邪都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虽经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不愈。处方:麻黄10g,桂枝6g、生石膏26g、杏仁10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6g。服药一剂得汗而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2:18 , Processed in 0.07611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