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08|回复: 1

刚看到一篇文章很不错分享一下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积分

31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11-20 08: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aragraph]

     经方医学的末落与泛经方现象的形成

唐之后,宋朝的医家开始大规模地应用经方理法之外的验方,其因简洁、直白,更是成立“和剂”“惠民”等医疗机构,倾举国之力收集民间验方,编撰《和剂局方》以为医界之规范,平胃、二陈之流渐成为临床主力,至于经方,则鲜人问津。
其时,尚还有一批医家,以精研伤寒为己任,如许叔微、朱肱、韩祗和等,然因其对三阴三阳理法之不精,皆不能纯粹地进行经方临床。如许叔微,其所诸《伤寒九十论》可谓经方医案之名作,观其治案,用经方自是精彩,用时方亦不少见。晚年更是收集时方验方而成《普济本事方》,其在序言中谓:“今逼桑榆,温集已试之方,及所得新意,录以传远,题为《普济本事方》”,可见其临床过程中时方之用并不鲜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总不外对经方理法未能完全把握,自觉有很多情况,经方无法胜任,推其根源,自宋以降,经典经方之学术已渐亡失,百家各抒己得,经方学术由此而泛于形式、轻于临证。
观宋代经方家,其学术理法有三泛:一曰识六经之泛,二曰辨伤寒之泛,三曰用经方之泛。
(一)识六经之泛
仲景之三阴三阳,为经典经方学术体系之核心内涵,后世简称之“六经”。仲景本引入三阴三阳之概念,用于解释与归类病证病机,然从宋代开始,伤寒研究家就妄引《内经》之论三阴三阳,生套于仲景三阴三阳之上。如朱肱以经络释三阴三阳,其谓:“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南阳活人书》)。
此后,以脏腑、经络、标本中气等《内经》理论强解三阴三阳者,纷沓而来。不论解释是否完满,都有一共同特点,即并没有仲景原文的支持。故临床上,以各自三阴三阳之理,无法纯粹地使用经方,因理法不纯,总有不少无法嫁接之处。
(二)辨伤寒之泛
仲景著书以“伤寒”为名,则伤寒是全书最大之手眼。伤寒者,本为外感之统名也,属“天行热病”之互名。在《伤寒论》一书中,有泛指一切外感者,亦有与中风并列而为表证之纲领者。津血虚少而涣散在表者为中风,津血强盛而凝滞在表者为伤寒。
然对于中风与伤寒,若仅从症状表现去归类,则“中风脉浮缓”、“伤寒脉浮紧”之大青龙汤证无法归类,故多数归于中风与伤寒同见。此说始于药王,其谓:“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千金翼方》)。
至宋,许叔微亦尊其说,其论中风:“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风伤卫,则风邪干阳气,阳气不固,发越而为汗,……盖中风病则病在脉外”,并引《伤寒论》53条为证:“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而谓中风伤卫是真,然谓中风只在脉外而不涉营分则大谬。中风之底本为荣弱血少,故卫气不能与之相和而与风阳搏结于外,又何来在卫而不在荣之说?至于53条,谓“荣气和”,非谓荣气不虚,而是卫气与邪相搏于脉外,非谓荣气真和也。
许氏此说,直接导致其在自身临床上应用经方之偏差。
(三)用经方之泛
后世一直有经方是否可加减之争论,谓经方能加减者,认为仲景亦在加减,我等加减变通,有何不可?此说之妥当否故且不论,先观下文许学士医案。
乡人邱忠臣,寓毗陵荐福寺,病伤寒,予为诊视,其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无力,自尺以下不至。予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之。翌日,病者不耐,其家晓夜督发汗药,其言至不逊。予以乡人隐忍之,但以建中调理而已。及六七日,尺脉方应,遂投以麻黄汤。啜第二服,狂言烦躁且闷,须臾稍定,已中汗矣。五日愈。(《伤寒九十论·麻黄汤证第四》)
此案多为后世所称道,谓许学士之用方,有次递而法度森严之类云云。然细查其用方,缺点有二:
一者、仲景无当归、黄芪同用之法,当归则引全方药势入于血分而在里,黄芪则引全方药势出于卫分而走表,一表一里,一卫一血,药势截然不同。故建中之补胃滋津,加黄芪则走卫而化饮,是为黄芪建中汤,加当归则走血而温煦,是为当归建中汤,而无当归黄芪建中汤。此案用方遣药之理法驳杂,故尺脉迟迟不应。
二者,此案既云“尺脉弱”,则发病之始就非麻黄汤证。麻黄汤证者,津血充斥在表、受寒邪而凝滞,若见尺弱,则为津血充盈不足,断非麻黄之证。仲景原文为:“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许学士熟读《伤寒》,自知脉浮紧为麻黄证、尺中迟不可汗,则谓脉浮而尺中迟为血虚,以建中补血,再以麻黄发汗,不知脉浮紧而身痛,并非麻黄汤证之专利,小青龙汤证中风而与表饮相搏,风受饮束亦能脉见浮紧,中风故有血少,血少则可见尺中迟也。出现此错误之原因,就如上文所述,其对中风与伤寒之认识,只是基于症状规律之堆栈,推演出其为病有荣卫二分层次上之差异,而不知不论中风、伤寒,皆同时涉及荣卫,其所异者,在荣血之虚实强弱,而造成病理上津血之涣散或凝滞。
而专对此条而言,其本为桂枝新加汤证,荣气不足而血少则尺中迟,故加芍药、人参补营养血,邪风与表饮相搏而脉浮紧身痛,故加生姜、芍药宣水化饮、补津而解表。而许学士已有“中风病在脉外”而不涉荣分之观点,见此荣血不足,尽仍视为伤寒之兼证,用小建中汤加当归、黄芪生生造出了一个麻黄汤证之模型。如此使用经方,如何能不归之于一个“泛”字?
其后,桂枝汤证之“风伤卫”、麻黄汤证之“寒伤营”等观点,进一步流传。金元时期,经方已经失去了主要的临床阵地,而为金元四大家所取代,张元素甚至有“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论。纠其原因,医家们皆以风寒对荣卫层次之侵袭这种割裂性的观点看“伤寒”,则在六气化火、热病横行之金元,刘河间横空出事,经方自无甚用武之地。
至明清,方有执、喻嘉言等执此说而进一步发挥,创造了经方学术史上极为有名也极具争议的“三纲鼎立学说”。正是方、喻诸家之三纲说,使得仲景“伤寒”之理法愈释愈混,经方但不能统治临床百病,就连外感病亦不能有痊,故清代温病学派逐渐兴起,一寒一温,分庭抗礼,其至现代,又有“寒温统一”之说。其实,寒温本为一统,三阴三阳早已概全,又何需“统一”?而详观喻嘉言、尤在泾等著名伤寒家之医案,其能用经方者寥寥无几。《伤寒》越注越多,经方越用越少。
有此三泛,则经方之经典理法不再,各家皆执伤寒理法之一隅而无限放大。据症加减,据证合方,经方沦为后人自拟验方之“框架”和基础,逐渐失去自身之光辉,蒙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上一篇:偶然刚看到一篇文章很不错分享一下
下一篇:经方的起源:神农本草

46

主题

1987

积分

373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7
发表于 2015-11-20 08: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转帖辛苦了,建议帖子标题重新编辑一下,方便阅读和查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8:21 , Processed in 0.0630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