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60|回复: 1

张再良:伤寒温病如何融会贯通?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8-21 2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温病如何融会贯通?


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再良教授

谢谢在座的各位。我利用今天,时间不太长,把我的一些想法跟理解,一些经验,跟大家做个交流,纯粹是个人的一些东西,可能不太成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这个地方大家知道,河南南阳张仲景的故乡,医圣祠,这大概是五六年前我拍的照,这是大门,这是仲景的塑像,当时我们在搞一个祭奠仪式,北京的钱超尘老师读祭文。这是仲景的墓,这是室内仲景的雕像。张仲景确实伟大,我30多年一直和张仲景打交道,教书主要教《金匮要略》,教了30多年书,前十年糊里糊涂,自己也不懂,照章宣读,那时候的工作不太忙,80年代,教书的人也比较多,一年也就百来节课。到了90年代,比较忙,工作压力大,什么课都要去上。我刚才在交谈中跟年轻人讲,我们过来的人很有体会,工作是最好的学习,因为工作中有压力,你看不好病压力大,你教不好书压力大。人家说我日语好,问我你怎么学的,我说在工作中学的,那时候就是交流会,哪来了一批医生,外带一通电话打过来,你带他们去,还不会讲啊,明天到什么科啊,什么地方,时间多少,就这样几年下来,我想在可以用日语教《伤寒论》跟《金匮》。2006年,日本的东阳医学会,会员一万多名,他们开一个年会,宾馆要包几层楼,会场有八个,他们要求我去用日语做个《金匮要略》的介绍,这次的反响也是蛮好的。他们说到《伤寒论》,我说张仲景的东西你只看《伤寒》还不行,还要看一下《金匮》。
我今天的话题跟发言人的课表不一样,课表上是金匮方,我今天主要是讲经方,我对经方的理解先谈一下。我始终认为,张仲景的东西是一个体系,经方是一个系,当然经方有一张方一个法的具体运用,比方辛温,比方苦寒,比方甘温,比方辛开苦降,都是在经方的一个整体框架中间的某一部分。我给研究生也讲过一个题目,叫经方地图,经方就像临床上的一张地图,东南西北你知道怎么走,经方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据我理解,经方有一个高层次,一个是低层次,就这两个你现在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就可以走到比较好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读经典,要讲经方。否则我们读经典干嘛,我掌握几个方就可以了,我知道麻黄汤、白虎汤怎么用,你还不了解它的地位,整体的框架,有时你会走错方向。高层次的对经方整体的理解,要我们从临床思维去体悟,去慢慢认识,临床上每一个方的具体运用,我们要在临床上不断的积累。所以我今天的汇报大概就分这两个提纲。一个从理论上去认识经方中间的诊疗体系,第二个是临床中积累的经方应用经验,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经方,比较权威的经方应该是《汉书艺文志》的方剂学,所谓经方是讲药物治疗,方药的应用,怎么用法。我们在临床上比较清楚,中医的治疗不限于药,在经方之前,或者说在药物治疗之前还有针灸,应该说针灸比药物治疗要发达的早,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经络的记载,针灸的治疗在那个年代可能是占主流,后来药物治疗才慢慢上去。我感觉现在我们临床上有些颠倒,我们现在以药物为主,药物效果不好才针灸。我的同事到了海外,其实海外认可的是针药并施,这就回到了中医的本源,叫返璞归真。我们现在分太细不好,中医药分开也不好。我带的一个研究生,山东中医药过来的,他是跟父亲学的,他现在在上海针药并施,病人不得了,每天都有看七八十个,有时候还忙不过来,也是这才是中医的临床治疗。我们现在不做,像我就只开药方,针灸很长时间都搞不好。我看现在很多开诊所的大多都是针药并施。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保持了中医的一个特色。
关于秦汉医学,我上星期到西安去,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据记载,当时文献很多,可惜都失传了。我国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北方和南方不一样,我估计药物的治疗以南方为主,南方地理环境、气候、植被丰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大家都是没有疑问的。当时的医家,如张仲景、华佗、王叔和、陶弘景、葛洪这一批人,都是在汉末。文明的文化发源是在春秋战国,孔子、老子等,这时候一个文化铺垫已经形成,但医学真正的结果,我以为大概是在汉末,医学人才辈出,这些东西流到我们现在都是真实可靠的,有一些如《史记》有一些文学色彩,很可惜张仲景没有传记,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我们也搞不太清楚。那个年代不得了,我看西汉皇帝的陵从一头排到另一头,一百公里,西汉11个皇帝,东汉还不算,就那个年代的皇陵到现在都还没有发掘完。这个文化的积淀就给医学一个支撑,中医也不是凭空未来,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我们中医,这些东西你了解了,心里会比较踏实。
我这里讲一句话“《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是张仲景的东西是怎么来的。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日本几位医家写的,叫《伤寒论考》,他们对文献也有一些研究,把唐代文献做一些对比,就发现张仲景的书,我们现在讲是1800年前,汉末,就我们现在用的《伤寒》《金匮》你要明白是什么时候的。宋本,有点像我们现代的人民出版社,就组织了一批人来一起校订,校订完以后印刷,宋代可以印刷了,张仲景时代都要手抄,到唐代雕版印刷,宋代印刷的医学书籍开始流传,名医都出来了,当时有很多研究伤寒的大家。那时候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张仲景的东西我们把它拉一个下线,它至少是宋的,讲是讲汉末,但东汉末年的东西我们没有看到,弄不出来,是这样一个讲法。我认为我们现在用的《伤寒论》的订本实际上集中了数千年我们中医临床的治疗。哪怕是1800年前张仲景还能提出一句“博采众方”,这个东西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敦煌发掘出来的,后来又流传的,叫《五行诀脏腑用药法·汤液经法》,有印刷出版的,这个应该是《伤寒杂病论》的前世,或者说它的基础,然后才演变出了《伤寒杂病论》,后来分成《伤寒》《金匮》,这样一个来龙去脉。陆九芝,可能大家有一些了解,清代医家,铁杆经方派,对温病贬的比较厉害,言辞有一些极端,他的这句话我很欣赏“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则难,继则易”。一开始读伤寒论读不懂,很困惑,但你咬着牙齿坚持读下去,到后来就有了灵感,但如果你反过来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像我们现在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汤头歌诀,这样一个做法叫“初则易,继则难”,刚开始上手容易,再往深走,有困难了。陆九芝那个年代还没有现代医学,西医还没有进来。《伤寒论》作为中医基础,临床医生无论如何都要熟悉,晚了解不如早了解,当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张仲景的东西你了解了的话,你在临床上会比较方便,看书也比较方便,用方也比较方便。还有几句话,方有执,这是明代《伤寒论条辨》,研究伤寒论,说“张仲景之前,有法无方,张仲景之后,有方无法”。张仲景之前应该是指《黄帝内经》,有法无方,以针灸盛行为主,方药比较少,但基本的临床处理原则是有的。仲景之前的方药我们一般公认《神农本草经》,药物有360种,但张仲景的书中没用到360,大概200都不到。张仲景之后,有方无法,比分唐代、宋代再到明代,方药及方剂以不得了的速度增加,从《新修本草》到《证类本草》,1000多一点,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千八九,我们现在《中医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已经到8000左右了。“方法具备者,为仲景之髓”,张仲景经方好在什么地方呢,文字大概六七万,方,伤寒112,金匮262,用的药200不到,但其经方流传到现在临床成为方剂的基础,我们现在方剂学大概三分之一都是经方,它为什么好呢,就是方法具备。所以一定要去读张仲景的书。“六经为百病之六经”,柯琴说的,我很喜欢看他的书,说话很中肯,这句话就是说《伤寒杂病论》是现在我们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清代医家早就讲过的话,我们换一个讲法。吴考槃,搞临床的可能比较陌生,他是文献大家,临床也可以,他讲的金元四大家,我们讲的流派就是从经方出来的,他把张仲景的某一点扩展一下,强调一下,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做成了自己的一些临床。经方是源,后来的都是流,就这样一个源流关系。
经方中存在的一个诊疗系统,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我一个提法供大家参考,叫三三六九法。横看123,竖看也是123,横向你可以理解为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初起、中期、晚期),竖的是一个层次(三焦、脏腑经络辨证),中间有一个六经,九是九块,九张方。如果你细细推敲会有些问题,但大体框架给你了,这里我要做个说明。这是我自说自话的,太阳热、太阳寒、太阳中,就是说在上面的是热、是表,是初期的病,后来我们搞了温病以后,温病有卫有热,就会反过来说张仲景,说他怎么都是辛温的。你仔细看一下,太阳寒那里都是麻黄、桂枝,麻桂合一起辛温、发汗,力量比较强,这应该没有疑问。有疑问的是,我对桂枝汤的理解,我把它拿到中间来。因为桂枝辛温、往外往上,芍药苦寒、往里往下,这所谓调和营卫,我觉得正恰如其分,营卫表浅,所以把桂枝汤拿到中间。太阳热,这一头应该考虑麻黄、石膏类方,《金匮》治风水,越婢汤,大青龙麻桂用量比较重,但已经有那么一点意思。我不大同意说张仲景只有辛温法,当然发汗要辛温是对的,疾病一开始的处理,辛温到什么程度,古代医家会想,一开始处理要把握好,后来把握不好就会对张仲景有看法,古方不能治今病,有一些病一开始确实不能用麻桂,如用则为误治,应用辛凉药。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有了现代医学的知识,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候不明白,但临床上已经在这么考虑,我觉得经方伟大就在这个地方。但后人不知道发展,不懂得变通,后来发展要到温病,温病体系把张仲景的不足之处都填充了,使六经框架里的内容更加丰满。所以说伤寒温病是一家,温病是伤寒的补充和发展,原来是一家,现在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教书也分开教,讲伤寒的不敢讲温病,讲温病的不敢讲伤寒。这更加说明,我们中医是在数千年中逐渐摸索成熟起来的东西,并不是说中医在张仲景时代就已经完了,只是现在在用,不是这样的,后来后很多很多精彩的发展,但是根是在经方。
第二层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一个太阴一个阳明,中间一个少阳。下面一层也容易理解,一个少阴,少阴在伤寒原文中寒化证比较多,这里一个少阴热化,这也容易理解,中间厥阴,厥阴讲起来话就比较多了,不大容易讲清楚,伤寒论有缺漏,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比较明白的可以补充进去。我把它换一个角度就是这样,也是三三六九,上中下,箭头是往上升的,要用温药,在中焦,比方甘温,麻黄汤、理中汤、四逆汤都是向上升的。它针对的是寒象,简约一点,就是上中下,上是表太阳,中是中焦,下到肾。伤寒除了四逆、理中,还有附子汤,都要用附子,附子是用在下面回阳的,可以用到上面去,我一开始用附子可以吧,《伤寒论》也告诉你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间还有理中汤啊,早用附子不可以吗?相反,其对立面,要用寒凉药。寒凉药一开始就用很重吗?温病学家告诉我们不行,要透要升,但用的太轻也不行,光用一点柴胡、葛根,就误解了。在中间问题不大,阳明你用白虎、泻心,气血往上涌的,是可以的,你就用。到了下面,要用黄连、阿胶,到后期要养阴清热安神还没有完全体现,但大体框架已经形成。这一部分,包括中间的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这是温病的发展与补充,温病也是在六经中间,这可能很多温病专家要反对了,只不过我们还要把它细化。甘草干姜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风水仲景不用麻桂,就用麻黄石膏,你现在用西医观点更加明白。金匮治疗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就是现在的情志病,阴液亏耗,要用养阴药,甘温补中,理中,藿香正气应该在这中间,寒湿大黄附子汤,路是仲景走出来的。麻杏石甘汤、白虎汤,把它来到上面去也可以,实际讲的都是寒凉药的用法。少阳,你不要小看达源饮,后世医家认为他寒凉药用的重了些。湿和热在一起,仲景有一个提示,用泻心汤,有五个,其中半夏泻心汤又是和小柴胡汤有关联的,柴胡黄芩换成了黄连黄芩,半夏生姜换成了半夏甘草,苦寒力量加强,辛温力量也要加强,其辛开苦降之力更强。我们在临床上用的时候调节比较大,一开始舌苔较腻、食欲较差的时候,心胸痞满时,不应该用人参大枣,缓一步用,先用辛开苦降,湿热的治疗也是走在中间的,是温病的补充。再往下走就是温阳散寒利水的,如真武汤之类,回阳救逆,四逆、通脉四逆一类。熄风开窍,这是温病的补充,这方面伤寒论论述较少,温病把它补充了。厥阴用乌梅丸,你也可以考虑用四逆,你可以把它拉过来,温病家不敢用。太阳、少阳、阳明,大概一半左右,温病的东西可以装进去。这就是六经的框架,是临床的基础。此外,六经还有个传变的问题。所以传变可以从伤寒论的走法,也可以越经传,没有一个固定模式。这很好,因为临床都是动态的,今天的病不代表明天的病,所以热病开药都开一两天。西医的感染病归类可有四五十种,你用中医一个模式去看它的传变是你是问题,应该因病而异。另一个合并病的问题,也是六经的精髓。九张方是代表性的方,但不典型的你怎么看。3369都是一根线,这是一个模糊的地方,典型的方你可以记,但变化的方无穷无尽,它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自己去大胆实践,但要有一个基本原则。传变是一个动态,合并病是非典型的东西。以前我们读伤寒都能看病,现在我们读了内科学反而不会看病了。还有很多方都统一在六经的框架中间,它把中医基本的东西都奠定了。所以我们对六经方有个了解,临床的东西大体你都能把握。
在三三六九之后,我还要做一个补充。仲景的东西不仅仅是个辨证的问题,还有辨病。辨病要对称。我们现在讲六经辨证,《金匮》主要把重点移到病,与前面六经病也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是病的问题。但并不是说辨病就不用辨证了,你要从病的角度切入,然后把它张开,病症要结合起来。金匮的辨证也是六经的,它也强调辨证,它也有辨证的一个框架。我们一开始批判西医对症治疗,但临床上我们也是需要的,病人痛可能危及都生命,我们还是要止痛。金匮对疼痛描述的特别多,大乌头煎有止痛作用,小半夏汤治呕吐等。我们用药应该也要考虑什么药对病人的某些症状有所缓解。伤寒金匮实际上就是教我们怎么看病怎么用药。综上,经方的诊疗体系:六经,病症,方证,六个字。




上一篇:再扔一枚炸弹:黄元御临床不过尔尔
下一篇:仲景纵横治法(转自网络)

12

主题

302

积分

144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2
发表于 2014-8-22 09: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5:03 , Processed in 0.06920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