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解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肢节烦痛,是指肢体或关节疼痛剧烈,痛的心烦,痛的肢烦不可言状或不知所处。
上周治疗一例,男,84岁,左下肢外侧疼痛十余天。夜间起病,晨起疼痛剧烈,部位在左下肢外侧,左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既往有多发腔梗及前列腺增生史,夜间小便六七次。腰椎CT示3-4、4-5椎间盘轻度膨出,肺部CT正常。在它院给予针灸、理疗、微波、小针刀、止痛剂等治疗一周无效,疼痛向大腿内侧阵发性放射。刻诊:形体消瘦,痛苦面容,靠卧沙发,左腿支起,触之局部凉但无感觉异常,按压无疼痛,疼痛自外踝到膝关节外侧,呈条状。微恶寒,痛甚则微汗出,纳可,上腹软,大便正常。舌黯苔薄白双寸浮缓尺沉细。予柴胡葛根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柴胡24黄芩15清半夏18党参16大枣18甘草12生姜15葛根30麻黄6桂枝18白芍30制附子18细辛12牛膝30,三剂。水煎服,嘱覆被微汗,日三次。次日再诊,汗没出,恶寒消失,局部凉减轻,寸脉仍浮。三剂尽,夜间汗出,疼痛减轻,未再向大腿放射。减葛根麻黄再服六剂,疼痛大减,可自行站起,在客厅行走十余步,脉缓。又四剂,疼痛消失,扶杖行走如常。
该病起因可能是夜间小便受凉,年老体弱,起病即是太阳少阳少阴合病,疼痛部位正是足少阳胆经所过。初以柴葛麻附辛取微汗,后以柴桂附辛善后。关于太阳少阳合病,临症有柴胡桂枝汤证,有柴胡葛根汤证,也有柴胡麻黄汤证,都有相应典型病案。而少阳少阴合病临床少见,多是体虚或年老体弱者。曾治一例,中年男性,素无它疾,感冒后一周,不发热,微恶寒,无汗,口干口苦,心烦欲呕,不欲食,精神萎靡欲寐,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考虑少阳少阴合病,予小柴胡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剂而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关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思考下一篇:转载 伤寒治水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