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64|回复: 21

[其他] 槐杏医话:也谈中医教学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4-3-19 1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盘否定目前的中医教学,是经典主义矫枉过正的弊病。为中医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药理学,植物学,哲学,经济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天文学,风水学,命理学,等等,都要学,都可以学。既然看的是病的人,则关于人的一切知识都要学。而关于人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具有科学内涵。尽管仍有很多人的知识不能以科学来解释。目前中医教学,比较重视以科学框架来构建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未来世界,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以科学技术来主导生活。所以中医教学的方向性是正确的。不要科学的医生如何面对越来越要科学的病人?经典是中医教学中目前没有加以重视的,这是事实。但以此来全盘否定中医教育,是错上加错。大学五年,抛开其他一切必须的现代科学知识构建要素,完全以经典教学为主。是否就能担得起中医大厦之栋梁?
     近年跟病人或家人朋友中医爱好者沟通过程中,问为什么问所以然的越来越多。我觉得单纯基于中医理论来解释,越来越难。比如类风关,还有一些其他疾病,患者掌握的相关知识比你还要丰富。他是带着西医不能解释不能有效治疗的疑问来寻求中医解释和帮助的。显然,你不掌握一定的西医知识,不具有从两个知识体系中跨界思考的思维能力,恐怕很难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对中医的信任又从何谈起?类风关导致指关节酸痛,轻度变形,是中医判定的一个先行性指标,也是中医治疗能够逆转的关键时间点,但风湿指标可以完全没有判定依据。需要给病人解释的是,西医判定的是一个点,只有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判定。很多具体到可以用一组相关的数据来描述和指证。而中医强调的是这种发展积累的趋势和过程。中医所言治未病,实质治疗的时间范围,就是这种过程,即有病的趋势,病理因素累加作用的过程,但病未成。
     在中医认识体系中,人人皆有病的趋势,人人又具有自稳调节而使病未成的能力。只有当自稳调节失去平衡,表现出一系列症状,需要通过外部施加作用效应,才能帮助机体恢复平衡时,人才病成。人因各种原因包括自然衰老所导致自稳调节能力的逐渐下降,是疾病易成的主要原因。
    中医天人相应,是环境气候变化影响人体自稳调节功能的具体体现。人体自稳调节机制的内在揭示,没有科学的参与,难以最终完成。而目前科学不能解释的很多部分,也正是中医自身也不能回答的所以然。中医要回答所以然,与科学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经典主义强调的,往往是中医的纯粹性,对科学的排他性,不但认为中医不需要科学,甚至后世中医对经典的尝试性解读扩展性解读也一并否定。这种经典乃至经典的教学,关起门来研究,关起门来看自己的病,周围少数人的病或许问题不大,但要作为中医教学的主流思想,每个中医只要竖起一根直立在经典之上的杆子就能直达人类自我认识,疾病诊治知识的顶端,果真可以吗?
     强调经典的重要性,势在必行。否定科学在中医教学中的重要性,否定科学知识在中医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参与度和趋势性,是违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医自掘坟墓。学校教育仍是构建基本知识体系阶段,而未来社会要求中医必须具有基本科学素养,无疑挤占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中医基础知识又是必须掌握,所以牺牲经典学习,也有可以理解部分。目前中医学生的知识构建,主要包括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大学不开或开选修经典,是普遍现象。对比看出似乎经典的重要性不如西医基础,所以被放弃了,挤占了。
     基础教育来看,西医基础比经典重要。这是未来发展的要求。重视西医基础并不是否定经典的重要性。强调经典同样不能否定西医基础的重要性。从学习顺序知识体系构建过程来看,西医基础不在学校认真学好的话,出了校门很难补课。但经典可以补课,而且必须补课,甚至很多中医一辈子都可以都需要补经典的课。经典的学习和体悟更多需要与临床相结合。有人感慨学校出来的中医不会看病,以前的师带徒几年就可以独立门诊。但未来的世界不会回到以前。未来的医生也不会穿越到古代看古代人的病。病人在变。虽然病可能还会生古代的病,但既然看的是病的人,那当然是生古代病的现代人,人是病的载体,现代人,未来人的思想在变,环境气候在变,天人相应也在变。经典的重要性体现在病的典型性规律,但载体是现代人,未来人,所以从病的人角度看,人比病重要,而现代人,未来人更加讲科学,对中意的培养来说,岂不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比经典更重要?在掌握科学知识,具有科学基本素养的前提下,再去学经典,结合临床一辈子去探究如何运用科学来解释经典,更无否定西医基础知识学习的理由。
     至于后世中医各自对经典的尝试性解读,扩张性解读,有些已经上升到中医基础的层次。既然是属于基础,当然可以先加以学习和掌握,如果今后临床中由于自己的体悟认为此种解读是不恰当乃至错误的,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一个合格的成熟的有造诣的中医,从来不会也不应该人云亦云。就是经典,也允许有部分基于自身体悟的否定,何况后世中医出于自身对经典的体悟呢?你也可以基于自身体悟来解读经典,不知能有几人可以到达那些后世中医的解读?但愤愤然一定要否定这些解读的人却很多,其理由就是远离甚至完全背离了经典。只是好像没有重视的,是那些后世中医的解读与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关,与生病的那个时代的人有关。既要重视不同时代人所生病的共性规律,也要重视不同时代人所生病的个性特点。从历史长河中来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中医基本原则。时(时代变化)地(环境变化)人(思想变化),是体现人的个性特点变化的三大要素。古方能今用,是从病的一般规律来看,是看所有人的同一种病的诊治规律,这也是西医的特点,也是西医不够重视乃至可以认为是弱点的部分。中医的特点和优势恰恰在于重视个性差异。在遵循一般诊治规律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个体差异对一般规律运用的影响。
     经方研究有搞成所谓中医循证医学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危险的。本意绝对不能是把优势搞成弱势。重视经典的本意也是如此,不能把中医更加强调治疗的个性化优势给否定掉。为何所治既是人的病,更是病的人?经典的学习更多是在具体运用中,个性化体验中才能深悟。在基础学习阶段学不到,条件也不允许,但在临床中一定能学到,而且一辈子学,也不一定能学好,所以,经典的学习与基础学习有相关性但有本质的不同。为适应未来社会学好西医基础知识,把经典学习作为终身学习和探究的目标,并无大的不妥。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25 收起 理由
r109 + 15 精彩!
王晓军 + 10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中医的关键问题,不在教材,而在于人
下一篇:西医院的中医科是什么?

23

主题

1499

积分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99
发表于 2014-3-19 1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说到点子上,中西医基础在本科教育是有优势且相当必要,经典学习需终生进行,短短五年教育,想训练出名医是不现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4-3-19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否定教材,不代表我否定科學
我本身就是理科出身,但我不迷信科學
但對樓主的觀點還是部分贊同,中醫要的不只是醫學領域的知識
請參觀我的部落格http://gin19762002.pixnet.net/blo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49

积分

153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9
发表于 2014-3-19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在鼓吹中西医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4-3-19 12: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的談到中西醫結合,如何結合,以誰為體
就像我的主任曾跟他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他比西醫更懂中醫,他也比中醫更懂西醫
但我要說他比西醫更不懂西醫,也比中醫更不懂中醫

很多病就算你能由西醫的觀點了解病機及病程,但用藥很可能會偏離中醫的用藥思維(用藥南轅北轍)
五年確實無法造就名醫,老實講我覺得現下都是吹捧的名醫,過度氾濫

中醫人卻不好好經營中醫事,反而胡搞瞎搞,本末倒置
不知反求諸己,要求自己,反而要求別人達到自己要求,一樣本末倒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14-3-19 1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4-3-19 13: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是个中医的售卖问题。眼下是个西医的天下、科学的天下,是一个中医被边缘化的时代,许多中医会有一种羞耻感吧,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计,为了雪耻,或为了生存下去,就只好将就世人的观念,让人知道,我们中医其实是很科学的,至少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我们绝不与科学作对!这是不得已的手段,却也是短视的行为,而今贱卖家宝之窃贼,犹以为忠心护国之功臣,岂非颠倒。我倒觉得,吊高来卖反而是个更聪明更有益于中医的做法,你越是与时俱进,人家越看不上你,因为你早已自认是个跟班了。我们在这边要与世界接轨,世界却可能在想法子与我们的古人接轨呢,思之莞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wx. 的帖子

xwx.:还是在鼓吹中西医结合…… (2014-03-19 12:05) 
鼓吹?可以断言,以你目前对中西医的理解来打分,分数还不会太高。当然我也不高。所以就不要用鼓吹此类字眼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论。不会结合不等于不能结合。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齐心协力总可以吧?作为友军,保持沟通总可以吧?相互了解各自的长短利弊优势互补总可以吧?分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也不可以?胃镜B超化验单只能西医看,只能西医看得懂?未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更加重视药物等以外的因素对疾病诊治的影响,这些都是中医自身具有优势的方面。主流医学正在逐渐适应这种变化,其本身就是中西医必须共同追求的目标,你说中西医能否结合?比如此种模式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而西医言为心理因素。从神经系统的认识出发,中医所见症状,一是通过中枢神经等体验到的自觉症状,一是通过某些躯体外在可见可为他人感知的他觉症状。比如问诊,多了解病人的自觉症状,望闻切等多了解病人的他觉症状。而从情志或心理因素来讲,问诊,与病人耐性细致的沟通,无论对中医还是西医来讲,都是越来越重要。不要西医等改善了它的弱点,而中医却丢了自己的长处。也不要认为西医在学中医的长处而沾沾自喜,却对西医的长处不屑一顾。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待问题,中西医有必要融合吗?对事物本质的探求没有穷尽。就没有必要在知道桂枝汤能治病的同时,问一下究竟为什么?就没有必要问一下针刺,艾灸,刮痧,推拿等对人体作用的机理究竟是什么?大凡有病人问,总可以回答,问这个干什么,反正有用能治病就行,是否永远可以如此?永运不必回答?等有早一日,普通病人都能知道的科学常识足够丰富,而某些纯粹中医却一无所知,如何给他们看病?就像现在个别老中医,化验单都看不懂,很难让年轻人彻底信服。反对中医的年轻人很多,为什么?你没有基本科学素养,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者不能实事求是的解释中医思维的不同以及存在的不足,如何使他们信服?疗效是必须的,但仅有疗效是远远不够的。一句简单的你不懂中医,我没法和你说就能解决问题?甚至听到说中医不科学,还愤愤回西医还天天杀人呢。此种中医的态度是在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争取社会的未来吗?还有明知中医疗效好,却就不愿意看中医的,各种原因错综复杂,但足以对唯疗效是论者打脸。疗效是生存发展必须的保证,是必要条件,但非充要条件。就如人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不是只要水就能存活。这个基本逻辑关系看来不是每个人都拎得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却可能在想法子与我们的古人接轨呢,这个说法有深度,赞一个!但日本从伤寒论与中医接轨,接得有技巧,有经验,却不见得接对地方。我们与古人接轨,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却最好避免接错地方。中医的源头当然不仅在伤寒论。这个日本没有完全接对地方的真正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9

积分

60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独游于天地之间,而不

Rank: 2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3-19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
鼹鼠饮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9

积分

60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独游于天地之间,而不

Rank: 2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3-19 14: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gin19762002 的帖子

gin19762002:我否定教材,不代表我否定科學
我本身就是理科出身,但我不迷信科學
但對樓主的觀點還是部分贊同,中醫要的不只是醫學領域的知識
請參觀我的部落格http://gin19762002.pixnet.net/blog (2014-03-19 12:04) 
部落格打不开
鼹鼠饮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49

积分

153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9
发表于 2014-3-19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你中西医结合走不通,你不信是吧。中医诊断水平不佳,当然想借鉴西医的诊断结果,这是很可悲的事,不值得提倡,更不是什么正确必然的事。把错误当作正确来弘扬,是很可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499

积分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99
发表于 2014-3-19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狭隘的思维只能争论不休,以包容的心态,科学的态度,才能发展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发表于 2014-3-19 15: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得好,很有见地。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4-3-19 16: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云之子 的帖子

云之子:部落格打不开 (2014-03-19 14:27) 
你們連不上臺灣的網站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4-3-19 19: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xwx. 的帖子

xwx.:告诉你中西医结合走不通,你不信是吧。中医诊断水平不佳,当然想借鉴西医的诊断结果,这是很可悲的事,不值得提倡,更不是什么正确必然的事。把错误当作正确来弘扬,是很可笑的。 (2014-03-19 14:47) 
1、年轻人说话要尊重前辈,特别是学传统文化的
2、有理就说理,字眼里出现“可悲”“可笑”的时候要慎重,否则给人一种既没有素养也没有教养的感觉
3、中医的相对优势在治疗,诊断上借鉴现代医学用以和西医同行、患者沟通有何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15

积分

16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15
发表于 2014-3-19 2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体的奥秘谁能解释的通? 与其浪费时间学习西医的知识,不如花所有的精力研究经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7: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的立论很清楚,大学五年不学经典不可怕,怕的是一辈子都不学经典。认为基础学习阶段化一些时间学习西医基础知识以适应未来要求,也无不妥。建议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学经典更无不妥。认为西医基础学习毫无必要,所谓科学的东西中医一概不要,经典更无必要用科学来解读。悉听尊便但如文意莫辩粗语野言还是留着自己意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7: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也以此文观点与一年级中医生交流,表示要好好学基础,只要有学经典的心,还怕不去学经典?也打消一些他们中一些人的顾虑和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05

积分

65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05
发表于 2014-3-20 0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中医临床医师必须要学习西医基础知识,不仅是接诊病人的需要,也有助于中医师把握辩证方向。但不能用西医的方法诊治疾病!从西医的各种生化检查和疾病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的知识挖掘出中医的病因病机,然后转化方证辩证的内容,这样中医学有可能借助现代医学的力量发展起来,并治愈越来越多的西医不能治疗或判为绝症的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1240

积分

35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0
发表于 2014-3-20 11: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方面的情况,日本汉方走在我们前面,完全可以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852

积分

74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4-4-7 1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医教育:大学本科五年西医和英语占用太多学时,大学本是中医打基础时段如中医基础不扎实,中西医并重潜意识中会影响中医的思考好和判断(一个人无意识中会用所会知识去思考和判断),个人感觉中医分科太多学得太杂,不如只学伤寒论,金贵要略,方剂学,温病学,中药学和黄帝内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8 20:44 , Processed in 0.10396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