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532|回复: 3

咳血高热下利神昏病例一则<2014-1-25>

[复制链接]

76

主题

1941

积分

105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
QQ
发表于 2014-2-11 1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老人咳血住院,住院前人挺好,只是咳血,住了几天,病越来越重,出现下利一天数次,高热不退几天,伴有严重呼吸困难,靠吸氧。现卧床了,神志不清。医院只是对症处理。同学担心误了大事,就强求出院了。就打电话给咱。

2014-1-25日电话开一诊方:柴胡50g黄芩30g姜半夏30g生姜7片大枣12枚西洋参20g甘草10g泽泻30g白术20g茯苓20g肉桂30g生石膏50g猪苓20g-----反馈一付处方后,下利几天现在消失了,其他改善不明显。




2014-1-26日电话开二诊方:&lt;针对高热&gt;柴胡80g黄芩30g姜半夏30g生姜50g大枣12枚白参20g甘草10g生石膏50g天花粉30g小米一把桂枝30g------一付服药后,电话反馈,烧已退,今天无下利。






2014-1-27日去另一城市面诊开方,刻诊见:烧已退,下利止,唯咳嗽有痰,体力有所恢复,喘有减轻,西诊肺气肿伴发感染,胸膜炎,肺结核,左下肺积液,高血压。氧疗继续,抗生素续用。
百家处理如下:针双上1上2&lt;留针48小时&gt;////处中药三付
柴胡30g黄芩15g姜半夏15g生姜7片大枣15枚党参20g甘草10g 芦根30g苡仁30g冬瓜子30g桃仁10g桔梗20g枳实20g白芍20g鸡子黄一枚鲜竹沥30ml-----三付&lt;吃完反馈,可下床活动,稍咳,略喘,余无不适&gt;


上方吃完后,百家建议又继以上方去千金苇茎汤,续用收尾&lt;即:柴胡30g黄芩15g姜半夏15g生姜7片大枣15枚党参20g甘草10g 桔梗20g枳实20g白芍20g鸡子黄一枚鲜竹沥30ml-----三付&gt;




2月7日晨电话反馈:正月初一可下楼行动,咳喘失,由于风吹受寒,当晚又高烧,服上方三诊柴胡剂一剂后,热退.现痊愈,无任何不适。生病期间有输抗生素,白蛋白等




2月10日电话反馈:余无不适,偶感饭后不消化,建议开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焦三仙几付,促胃肠功能的恢复。




注:此老人只是有少量咳血去体检,健步住院,住院后,病加重,靠吸氧躺着出院。接到同学的电话,讲其父病重,遂开一方,已见初效,情非得已,故面诊开方了。




上一篇:自我治疗经历
下一篇:蒋健运用经方治验四则(转帖)
经方学与用

237

主题

404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40
发表于 2014-2-11 1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應是誤治才又導致下利,此案讓我想起厥陰寒熱錯雜的麻黃升麻湯一證

張石頑醫案
        治一婦人。年二十餘,臘月中旬,患咳嗽,挨過半月,病熱少減。正月五日,復咳倍前,自汗體倦,咽喉乾痛。至元宵,忽微惡寒發熱,明日轉為腹痛自利。手足逆冷,咽痛異常。又三日則咳吐膿血。張診其脈,輕取微數,尋之則仍不數,寸口似動而軟,尺部略重則無,審其脈證,寒熱難分,頗似仲景厥陰篇中麻黃升麻湯證。蓋始本冬溫,所傷原不為重,故咳至半月漸減,乃勉力支持歲事,過于勞役,傷其脾肺之氣,故復咳甚于前。至元宵夜忽增寒發熱,來日遂自利厥逆者,當是病中體虛,復感寒邪之故。熱邪既傷于內,寒邪復加于外,寒閉熱鬱,不得外散,勢必內奪而為自利,致邪傳少陰厥陰,而為咽喉不利,吐膿血也。雖傷寒大下後,與傷熱後自利不同,而寒熱錯雜則一,遂與麻黃升麻湯。一劑,肢體微汗,手足溫暖自利即止。明日診之,脈向和。嗣後與異功生脈散合服,數劑而安。

麻黃6克、升麻3克、當歸3克、知母3克、黃芩3克、玉竹3克、白芍1.5克、天冬1.5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甘草1克、生石膏3克、白朮1.5克、乾薑1.5克。

        寥笙註:本案為寒閉熱鬱,上熱下寒,陰陽錯綜證。《仿寒論》說:「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患者雖非傷寒誤下所致,而寒閉熱鬱,內奔而為自利,致邪傳厥陰,則可一例觀。張氏審證求因,至為精詳,對此陰陽錯綜,表裡混淆,寒熱難分之症,心靈眼亮,逕渭分明,仲景謂為難治之疾,亦能一劑即中,不愧一代名家。方用麻黃、石膏、甘草以疏表,發越鬱陽;桂枝、白芍以調和營衛;升麻性味辛寒,功能升陽,清熱解毒,天冬、知母、黃答以清上熱;白朮、乾薑、茯苓以補脾利水,溫下寒;玉竹性味甘平,以滋陰;當歸以養血,且以防發越之弊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4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40
发表于 2014-2-11 13: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陳遜齋治案
        李夢如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瀉,治之愈。今複患寒熱病,歷十餘日不退,邀餘診。切脈未竟,已下利二次,頭痛、腹痛、骨節痛,喉頭盡白而腐,吐膿樣痰夾血。六脈浮、中兩按皆無,重按亦微緩,不能辨其至數,口渴需水,小便少,兩足少陰脈似有似無。診畢無法立方,且不明其理。連擬排膿湯、黃連阿膠湯、苦酒湯皆不愜意;複擬乾薑黃芩黃連湯,終覺未妥;又改擬小柴胡湯加減,以求穩妥。繼因雨阻,寓李宅附近,然沉思不得寐,複訊李父:病人曾出汗幾次?曰;始終無汗。曾服下劑否?曰:曾服瀉鹽三次,而致水瀉頻作,脈忽變陰。餘曰:得之矣。此麻黃升麻湯證也。病人脈弱易動,素有喉疾,是下虛上熱體質。新患太陽傷寒而誤下之,表邪不退,外熱內陷,觸動喉病舊痰,故喉間白腐,膿血交並。脾弱濕重之體,複因大下而成水瀉,水走腸間,故小便不利,上焦熱盛,故口渴;表邪未退,故寒熱頭痛、骨節痛各證仍在;熱閉於內,故四肢厥冷;大下之後,氣血奔集於裡,故陽脈沉弱;水液趨於下部,故陰脈亦閉歇。本方有桂枝湯加麻黃所以解表發汗;有芩、術、乾薑化水利小便,所以止利;用當歸,助其行血通脈;用黃芩、知母、石膏以消炎清熱,兼生津液;用升麻解咽喉之毒;用玉竹以去膿血;用天冬以消痰膿。明日即可照服此方。李終疑有敗征,恐不勝麻、桂之溫,欲加麗參。餘曰:脈沉弱肢冷是陽郁,非陽虛也,加參轉慮掣消炎解毒之肘,不如勿加,經方以不加減為貴也。後果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4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40
发表于 2014-2-11 13: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張玉明醫案
        高某,男,38歲。患者素有脾虛便溏(慢性腸炎),去年1 O月曾因潮熱盜汗,經拍片診斷為肺結核。今感冒十日。初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後漸有胸悶,咳嗽,痰多色黃。目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胸悶喘咳,痰稠黃,帶血絲,口渴不欲多飲,咽痛煩躁,腸鳴腹痛,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尖稍紅,脈寸浮滑,關尺遲緩。證屬表裡同病,宜表裡同治,用麻黃升麻湯,外可解太陽寒邪,內可清陽明之熱,下可溫太陰之寒,又配有養肺陰之品,實為恰當,便處:
麻黃、桂枝、白朮、茯苓各8克,知母、黃芩、乾薑、天冬、葳蕤、白芍、炙草各6克,升麻、當歸各3克,生石膏20克,水煎服。1劑後,全身染染汗出,2劑後表證盡解,共服3劑後,諸證悉平,再以金水六君子湯善其後。   
  
按語:胸悶咳喘,痰黃帶血,咽痛口渴,肺有熱也;腹痛腸鳴,大便溏薄,脾有寒也;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表有邪也。肺脾同病,上熱下寒,外兼表邪,故用麻黃升麻湯外解太陽寒邪,上清肺中之熱,下溫脾土之寒,表裡同治,寒熱並調,面面俱到,庶病可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8:09 , Processed in 0.24762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