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2076|回复: 6

中医扶阳探秘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sissy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1-14 1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世有“火神”一派,擅用温热药以疗百病,温守、温通则扶阳而逐阴;温潜、温化则益阳而生阴。极尽阴阳对抗、转化之能事,颇得小中见大,一法含藏万法之神妙。然其法虽妙,亦仅近道之阶,与医圣体用圆明之气象,终不可比!


阳气者,宇宙之能量也,发于天日,伏藏于水土,吸附于兑金(阴精),弥散于天地万物之中,人一身之阳,由东南而升散,经西北而敛藏。从天地万物而来,归天地万物而去。其扶阳之法,下乘者相盗而得,中乘者相引、相感而聚;上乘者舍小就大、舍我合道。缘起而聚,缘尽而散,终无所得,毕竟是空。


世传扶阳之法,多相盗而得。《阴符经》有言,“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然盗亦有道,境界有大小,法门分高下。阴阳本互根互用,互生互化,阳生阴长,阴敛阳降。脾居中土得阳气之运化而生营阴,营阴由东南上奉于肺而为肺金(精),肺金降则敛天阳而下,藏之少阴。是以扶阳之妙,在阴不在阳,滋阴之妙,在阳不在阴。故人盗天阳,由鼻入肺而降,当首重吐纳,次在饮食,末以医药。太阴肺吸敛天阳,皆阴精之功,降于阳明,伏于少阴,运于厥阴。


吐纳要旨,贵心息相依,息息归根,归根则静,阳气乃密。此扶阳之法,源出道家,汉唐以上,医出道家,吐纳之法,道医常用之疗疾。汉唐而后,医出于儒,不习道术,吐纳扶阳,遂弃而不顾,专于药食,舍大而就小,惜乎!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0 欢迎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四肢逆冷案
下一篇:四肢逆冷案复诊
sissy

10

主题

0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sissy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饮食扶阳,由口而入,味重而气轻,五味出乎地,四气出乎天,煎炒蒸炸,四气离散,唯可补阴精,故饮食扶阳之理,不在补阳,而在补阴敛阳,伏阳,藏阳也。饮食要旨,一在以阴精克阴(邪),二在其生用,三在于知量。

  扶阳之要,首在道路通畅。浊阴盘踞,阻东南则阴精不可上奉而迎阳,塞西北则不可降阳归舍。饮食要精,一指饮食要饱含阴精营养,二是要精细入微,可直接吸收运用,不多损阳热对其运化,排泄。丹溪载“倒仓疗法”,以黄牛肉熬汤频饮,黄牛本属坤土,大补太阴之精,狂饮之后,体内阴精流溢,可致汗,致吐,致泻,真是以补为泻,以阴精克阴邪,一时东南西三路俱畅,沉沉阴浊,一举荡平,精升阳降,真扶阳秘法也!

  烹调之法,也极关键,煎炒蒸炸,必致四气离散,唯遗阴质,仅煲汤一法,可伏阳气于汤汁之中,故中药治病多以汤剂,凡火热炮制中药,其效必减。果蔬,种子,若不经火制而生食,则精气俱足,峻补精气,缓泄阴渣。今西方流行之“生机饮食疗法|”, 即以果蔬、种子打浆去渣而食,集“精微”、“生机”于一体。,补精扶阳,其法简效宏,屡起沉疴,疗效卓著,与“倒仓疗法”相类,仅生熟,缓急有异。惜此二法,至简至易,非智者难以起信,无厚利则商人、医界不用,终不能广济众苦。

  由上可知,对正虚邪实患者,宜以汤汁疗法,粥疗法,生机饮食疗法。其饮食用量也极为重要,病者多正虚邪实,少量饮食可扶正祛邪,稍过则反耗损阳气,不能运化之饮食则成为阴渣,反增其病。佛教医学有句名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诚具至理!当然道家,武家有特殊的训练方法,使阳气大盛,需大量饮食以化阴精敛藏阳气,在此不表。
siss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sissy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2: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药物,亦多为食品,不过因其偏性大而名之药物而已。或阳多,或阴重,阳药扶阳而益阴,阴药益阴而扶阳,是以仲景《伤寒》六经,皆是扶阳之法也。

太阳伤寒,开门以迎阳,太阳中风,益精以固阳,(桂枝汤乃手太阳用药,取敛火生土之义助小肠生化营阴,复借稀粥之力令其达表固阳);少阳病治以和解,妙在兼畅东西,令阴精东升,天阳西降;阳明炽盛,大耗阴精,乃以石膏,知母补之以精,助之以寒,强令天阳自阳明而降。故阳明热证,显耗阴精,暗损真阳,仲景明为益阴,实则大补阳气。石膏益阴敛阳,非扶阳之品而何?太阴脾虚,中土不运,营阴不足,升降不利,故理中汤补火助土运,上奉而化肺金,助敛天阳,正是火生土,土生金,顺生之意。痰湿雍滞,则温脾利湿,泄阴扶阳;少阴寒郁,北方闭塞,精不可向东而升,阳不可自西而入。四逆汤破阴回阳,非真补阳也,乃是破其闭塞,通其道路而已!厥阴寒证,吴茱萸汤双温肝胃,也是畅东西两路而扶阳;厥阴证至于阴阳两虚,阳耗于上,阴竭于下,则治用乌梅丸,大酸以敛浮阳,大苦以降相火,参,姜益中土化营阴,寒热并用,酸苦辛甘并用,唯无咸味,乃是病至厥阴,已无所藏蓄,唯敛东南,降西方,运化中土方有所藏蓄,补其母(金),克其子(木),皆为生水而设,故乌梅丸以补厥阴而复少阴,实有夺造化之功!然此方后世多用以治蛔,殊为可惜!

纵观仲景六经法度,明扶阳必暗益阴,显益阴必暗扶阳。今人不识阴阳互化之妙,扶阳必以温热,滋阴每以寒凉。医术总与道德同步,德全术精,今日之中医舍本而逐末,贪嗔太重则慧光不显,故颓丧如斯!
siss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sissy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吐纳导引,饮食医药扶阳,莫不赖医、患的心理、行为而共成。心行为因,健康为果,智者扶阳,不在果地上计较斤两,乃直奔主题,在因地上做功夫,在改造心理行为上着手。


其基础之法为开源节流,上乘之法为舍己利他,弃小合大。


开源重在中土与西北,辛劳四肢肌肉则脾土得以运化,磨炼其筋骨则肝肾得以强健,劳其心志则西北更多敛藏。人之天阳,得凉苦而降因寒因静而藏。西北之人,居苦寒之地,敛藏天阳也多;东南之人,处富庶温热之地,其耗也多、其藏也少。故史上南北之战,多以北统南。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故儒家以劳苦忧患为开源之法,佛家以吃苦消业为修定之阶。


今人喜安乐而恶劳苦,久则肌肉松弛,筋骨萎软,如肠动力减弱,骨质疏松等症,岂是补钙之类所能治愈。钙之流失为果,耽于安乐为因。今医治病,不辨何因,首重休息,次重补养,故多不效,当今之疾患,多由安乐放逸得来,必予劳苦忧患而去,运化中土,伏藏西北,也应“吃苦了苦,享福消福”的佛教因果观。


至于“节流”。老子曰“俭”、佛陀曰“戒”,名利声色之贪,损人害己之怒(嗔),重己轻人之傲(慢),轻贱自是之喜,皆激扬相火,耗散东南,流逸精气。“疑”则思虑气结,中土不运。智者持“戒”行“俭”,相火不泛则君火自明,相火灭能定,君火明则慧。故“节流”实为去贪、嗔、痴、慢、疑。


“戒”,实为守护东南,“苦”,功在敛降西方,静定而伏藏北方。志定神凝,则吸引八方精气,勇猛精进、遂感通天地之灵。此扶阳之法,因相吸、相感而成,直指心行,自非草木金石可比!
siss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发表于 2013-11-14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医、儒医,其源本同。古之儒,亦是道。唯今人所言之“儒”,非真儒。

道行吐纳,是在形;儒讲涵养,是在意。形意相辅,乃是大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sissy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凤凰台主人 的帖子

凤凰台主人:道医、儒医,其源本同。古之儒,亦是道。唯今人所言之“儒”,非真儒。

道行吐纳,是在形;儒讲涵养,是在意。形意相辅,乃是大道。 (2013-11-14 13:57) 
先生高见,这是我在民间中医网转的
siss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0

积分

37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1-14 16: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地之深,直指本源
悟道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53 , Processed in 0.19056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