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143|回复: 9

[内科] 遗尿医案一例

[复制链接]

5

主题

88

积分

6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8
发表于 2013-10-14 14: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以下内容出自“传统中医经方”的新浪博客
        恩师付燕军,号青牛,焦作沁阳人氏,中医科班出身,又得家传,读书涉猎甚广,尤精于伤寒杂病,虽长我不及十岁,但其中医思想远超今人,今年偶得机会侍诊,现将其部分医案及学术思想整理,望得其沧海一粟。
          王某某,女,七岁,医院产科护士之女,家长诉患儿出生至今每夜尿床1-2次,夜间睡眠较死,尿床后不知,家长欲半夜叫醒患儿小便,但每次均难以摇醒,睡觉时偶有呼噜声。曾到河南中医院口服补肾类中药无效。查体见患儿营养良好,体型稍丰腴,面部皮肤红润细腻,患儿活泼好动,表情自然,查脉无异常,舌质淡红,苔稍白腻。恩师处二陈汤加菖蒲远志五副。2周后偶遇患儿母亲得知患儿服中药3剂后即不再尿床,至今未再复发。余颇不解,问于恩师,师言:今人所编之中医教材,遗尿从肾论治,多取补肾之法,实乃误人。因长于临床者不编教材,而编教材者又多不接触临床,实为自己发挥想象,故现今之教材,谬论甚多。遗尿应从心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开窍化痰,或清心泻火,或温阳补心,待心窍正常,自能心肾相交,而遗尿自愈。曾有报道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尿,其中龙骨牡蛎之用,非为收敛固涩,实为镇心安神之用。




上一篇:柴胡剂配针灸治头痛医案
下一篇:向全体同仁请教几个关于肝硬化腹水的问题

8

主题

189

积分

16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9
发表于 2013-10-14 15: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案让人看的不明不白,还请楼主详细解释。二陈汤为胃系药,用二陈汤的依据是什么,加菖蒲远志的依据又是什么?另,古人治遗尿而伴寒水不化之象时,用甘姜苓术汤是为成法,此案只有舌象可资依据,还望赐教为何不据舌象选用甘姜苓术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17

积分

78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17
发表于 2013-10-14 17: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遗尿有一种分型是温胆汤证。
痰热交阻,上扰心神,开合失司引起的遗尿。
他用二陈汤也就这个意思。
小儿遗尿古以禀赋不足为多,今以心经痰热为多。 (2013-10-14 15:46) 
请教兄台:温胆汤型,痰热交阻,上扰心神,为何孩子会睡得那样沉?摇都摇不醒? 此病例运用二陈汤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571

积分

129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71
发表于 2013-10-14 17: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看明白
但愿杏花开满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发表于 2013-10-14 2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三楼!温胆汤证可以睡得很沉的,也可以是失眠,但此症容易有夜间恶梦惊醒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58

积分

50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8
发表于 2013-10-15 0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案,治遗尿从心论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老年小便失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积分

35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0-15 1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体型和舌白腻上下二陈汤,可理解



同是故乡人,欣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8

积分

6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1: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楼分析的很好,补充一点,这个孩子查有隐形脊柱裂,但经医院的西医专家会诊后认为影响不大,不需要做处理,所以后来才请中医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8

积分

6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又想起了恩师的话,六经,方证只是我们进入中医之门的一条捷径,我们要走进去,也要走出来,切不可沉迷其中,看病贵在灵活,所以后世的温病及一些时方家的医案也要多看多读,因为后世的温病学家,如叶天士等皆对伤寒造诣极深,而近世的一些伤寒大家也皆对温病有极深的研究,想找到一个包治万病的法门,本身就是及其功利的想法,如对于发热,若只想到六经,便忘了仲景在伤寒中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便会对疾病失去正确的判断,所以读书临证本身真的是没有捷径的,唯有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3

积分

22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3
发表于 2013-10-24 2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病案,贴近临床,实用,使临床者思路开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7:10 , Processed in 0.15615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