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人讲从无字处读书,是说言语所描述的情况总是不能完全表达当时时空所发生的状态。正如体质或汤证一样,我们借助语言来描述,但是语言有时却总是显得言不尽意。这时我们需要复原。所以无字处读书是让我们借助文字将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体会出来。读 伤寒论 也要这样,但如何使其中的信息尽可能的表露出来,以有助于我们的复原呢。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在历代的注解中,由于语法上的障碍以致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出现错注的现象是很多的。
下面举一个例子。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九。[143]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十。[144]
正如条文所示范的那样,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则这七八日之前是何发展状态,本条虽未指出,在上一条则明确指出得之七八日之前是“发热恶寒,经水适来”。而144条的 “经水适断”,也反推出143条“热除而脉迟身凉”,亦是出现在“经水适断”之后,所以仲景叙述上的简略,并不等于具体病情在时空发展中的不存在,所以我们应当通过互参的方法,把每个条文当时发展的情况补充完整,那样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仲景言语叙述总是截取其中最具鉴别的地方着墨,这使得重点突出,但是由于距离年代久远且为古文,故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我们只要寻着这样的复原方法,则会使学习伤寒论变得简单一些。 |
上一篇:桂枝汤合三黄泻心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案下一篇:合方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