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210|回复: 6

中医病名:积与西医肿瘤癌之关系

[复制链接]

34

主题

978

积分

52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78
发表于 2013-8-22 1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防癌有良方
       中医病名:积与西医肿瘤癌之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湊湊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篇解】
  百病,泛指多种疾病;始生,开始发生。因本篇着重讨论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外邪侵犯人体的途径、病邪的传变及其见证等,所以篇名“百病始生”。
  【提要】
  1.多种疾病是由风雨寒暑等外邪和喜怒不节等情志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可按其伤及人体的部位分为上、下、内三部之气;其中外邪伤人传变模式为表里相传、由表入里;外邪之所以能引起人体患病,其重要原因在于人体正气内虚。
  2.积病的主要病因是寒邪,其他参与因素有暴饮暴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和忧思恼怒等;其病机为寒凝、气滞、血瘀、津停;积病所处的部位不同,其病证表现亦不同。
  3.五脏功能有别,故引起五脏病证的常见病因也有差异。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释义】
本段从病因和正气两方面讨论了发病的问题。
1.多种疾病是由风雨寒暑等外邪和喜怒不节等情志因素引起。这些致病因素,又按其所伤部位的不同类分上、下、内三部之气,即伤而上部的风雨寒暑之气、伤而下部的寒湿之气和伤人内脏的喜怒之气。
2.本段通过“卒然逢疾风暴雨”有得病与不得病之对比,说明“两虚相得”是外感发病的机理,而人体正气的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从而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
【理论研究】
1.疾病原因及其分类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内经》多篇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灵枢·口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及本篇所述略同,均列出了天空中的风雨寒暑之气,地上居处的寒湿之气,人体自身的情志过激,以及饮食、房劳等都可成为致病因素。这里面,除了包括能直接侵害人体的那些有害物质和势力,还包括之所以能遭致病因侵害的人体内在条件,以及人体某些生理活动因某种原因的太过和不及等各种发病前体内外环境等的某些特定条件,这些特定条件,虽然并不象那种有害物质和势力的入侵人体,但也是能够引起发生疾病的各种因素,故《内经》所论的病因,既包括了前者的病邪,也包括了后者的狭义的病因。
对于病因的分类,《内经》诸篇悉按发病部位以类之,本篇也以“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而定为“三部之气”,《素问·调经论》也谓“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在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病因分为阴阳两大类。后世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三因学说”且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内经》本身对病因、病邪概念的认识就含混不清,以至其病因分类也存在笼统而不细致、概念不清、邪气与诱因不分等弊病。近年来,由于学者对《内经》病因、病邪的研究,对两者的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因而也对《内经》病因的分类提出了新的看法。尽管学者在具体分类上还存在分歧,但总以病因和病邪的不同概念为分类准则,现综合其不同看法,归纳以下表格,以供参考。
      
病因病邪归纳表
                          

病因病邪归纳表

病因病邪归纳表
   
        2.关于“虚邪”
    本段多次提到“虚邪”,而所谓“两虚相得”之两虚中亦有一“虚”指“虚邪”。何谓虚邪,王冰谓:“邪乘虚入,是谓虚邪”。即乘人体之虚而侵入人体之邪气。《灵枢·九宫八风》曰:“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即凡是风来自当令的方位,与季节相适应的气候,叫实风,主生长,养育万物;若风从当令相对的方位而来,与季节相抵触的气候,叫虚风,它能够伤人致病。广义而言,指不与时令相适应之气。又一说,认为“虚”,乃空无之义,即指自然界之太虚辽阔之状,若此,虚邪,则指自然界中之邪气。综上,似可以认为“虚邪”是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即六淫之邪,正如高世栻所云:“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3.外感病发病机理
    本段“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清楚地阐明了外感发病的机理,指出人体正气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从而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内经》发病学的一贯思想,他篇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的“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主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皆同此义。毛泽东《矛盾论》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它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个原因”。在外感病中,病邪非人体所固有,应是发病这一“变化”的条件和外因,而正气不足或失调则是发病的根据和内因,作为外因的病邪只有通过内因(正气不足或失调)才能发挥致病作用而使人生病。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发病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正气不足或失调。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病邪亦可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支配着发病或某一部里阶段,如某些烈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就属于这种情况。
  【原文】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释义】
本段论述了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及机理,提示了早期治疗,预防内传的重要性。外邪犯人,一般是先客皮肤→络脉→经→输→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血脉之中。外邪之所以能逐渐深入的机理是:正不胜邪,故邪气留而不去。
【理论研究】
关于疾病的传变,《内经》有多篇进行论述,除本篇外,还可见于《素问·皮部论》、《素问·缪刺论》、《素问·热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气厥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刺节真邪》、《灵枢·病传》等篇。其中所述的外感病的传变模式,基本上均是表里传变模式,如本篇所述。除此,还有六经传变以及内伤杂病的五行生克传变、表里的脏腑传变、邻近的脏腑传变、组织病变传舍于相关脏腑的传变等等。除了传变的一般规律,还有传变的特殊情况。因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与病因、病性、病位、时间、气候、体质、治疗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疾病的传变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模式。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就有:“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的论述。另外,《伤寒论》中的越经传变或直中,《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传、三焦传及逆传等,就是对《内经》病传理论的发展,掌握了这些疾病传变的规律,对于临床诊治疾病,判断预后吉凶等,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原文】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湊湊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释义】
本段首先论述了积的证候及其病机,然后分析了积的始因及生成过程。
1.腹腔的积块,有部位之别,从而分为孙络之积、阳明之积、缓筋之积、肠胃募原之积、伏冲脉之积、膂筋之积和输脉之积等。诸积的临床表现也因其病位而异,以其移动度、进食前后的变化及其他兼症等各具特征,故临证应予辨识。
2.本段强调指出积的主因为寒邪。寒气自足而起,上逆于腹,因其性收引,遂使肠外津液结聚一起,渐渐生成积块。如再加上暴饮暴食、起居不节、过度用力等因素,血溢肠外,更易致津液、瘀血互结;或忧思恼怒,寒与厥逆之气交结,经输不通,阳气不行,瘀血与津液等相互包裹,定于一处,皆令积块肿物形成。
【理论研究】
1.积的病因病机
积,《素问·五脏生成》、《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腹中论》、《素问·奇病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灵枢·经筋》、《灵枢·五变》、《灵枢·卫气》、《灵枢·本脏》、《灵枢·水胀》《灵枢·刺节真邪》等均有论述,唯本篇所述其病因病机较详。其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外伤寒邪,如本篇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指出寒邪从皮毛进入经络、肠胃募原,导致血脉瘀滞或津液停聚,日久成积。二是饮食居处失节,如本篇云:“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肠胃络伤而出血,,瘀血内停而成积。三是忧思太过,如本篇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情志太过导致气血逆乱,津液输布失常,寒、气、瘀、水互相搏结而形成积聚。其病机则突出了寒凝、气滞、血瘀、津停互为影响的四个环节,从而也为积病的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积的分类
本段叙述了诸积证候,从积的部位、活动度、进食的影响及重要兼症等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认识,为积的分类和辨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腹内积块的检查与鉴别展示了可行的方法,丰富了腹诊的内容。积,后世又称为积聚,并认为积与聚有别,如《难经》云:“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即积证的肿块固定有形,痛有定处,侧重于血分;而聚证之肿块不固定,时聚时散,常将积聚并称。本段所述诸积,亦实难分为积为聚,且所谓孙络之积,阳明之积、缓筋之积、肠胃募原之积、伏冲脉之积、膂筋之积和输脉之积等也因描述简单,其名称未被后世所采用。《难经》云:“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故后世认为积聚的病机总是脏腑气机功能失调所致,其分类也按脏腑之积划分。综合分析《内经》其他篇章所论之积聚,主要分以下几类:
伏梁:其主症是在脐旁或脐上突起一肿块,大如手臂,不能切按,环脐而痛或时有唾血。根据其病因病机,伏梁又分三种,其一是气血化热成脓之伏梁,如《素问·腹中论》云:“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其二是寒凝血瘀水停之伏梁,如《素问·腹中论》指出:“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三是心热唾血之伏梁,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息贲:其主症是喘急气逆、胸痛咯血等,其病机为肺热痰壅,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灵枢·经筋》云:“手太阴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手心主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肥气:其主症是胁下若覆杯或胁下满气逆,其病机为肝气郁结、瘀血停聚所致。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云:“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杨上善注云:“肝受寒,气积在左胁下,状若复杯,名曰肥气”。
奔豚:《内经》对其主症描述不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仅云:“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奔豚为肾积,发自少腹,上至胸咽,,若豚之奔突,故名。奔豚又名贲豚,《诸病源候论·卷十三·贲豚气候》论述较详,其云:“夫贲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贲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事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食饮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若气满支心,心下闷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吐,此忧思贲豚之状”。
血瘕:为气血瘀结之证,病变主要在胃、肺、脾三经,如《素问·阴阳类论》云:“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二阳即阳明胃经,三阴即手太阴肺,至阴即足太阴脾,阴阳经气阻绝不通,故产生血瘕,治当行气活血散结。
肠瘤:主要指腹中肠道的肿瘤,乃气血瘀滞于肠所致。又分按之柔软与按之坚硬两种,如《灵枢·刺节真邪》说:“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
肠覃:《灵枢·水胀》云:“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杯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指肿物初起时如鸡蛋,渐渐长大,形似怀孕,经年之后,肿物按之硬,但推之能移,月经按期来潮,说明肿物在肠。
石瘕:《灵枢·水胀》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杯子,月事不以时下”。说明石瘕是子宫内肿物,逐渐长大,形如妊娠,月经不正常。
以上基本是按脏腑部位进行分类的,但未再细分积与聚,其中就五脏之积而言,《难经·五十六难》还提出脾之积,其云:“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3.中医肿瘤病名与西医癌之关系
早在殷周时代,古人对肿瘤就有所发现,殷墟甲骨文上已记有“瘤”的病名,《周礼》亦载有专治肿瘤一类疾病的医生,当时称为“疡医”,负责治疗“肿疡”,至今在日本和朝鲜仍将肿瘤称为“肿疡”。宋代《圣济总录》云:“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指出了肿瘤发生的内因是由于气血流行失常、郁结壅塞,形成了余赘所致。对“癌”的记载,于古医籍中首见于宋代的《卫济宝书》与《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篇》云:“一曰癌,二曰瘰,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亦描述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即癌属痈疽之一,其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如岩石,病证较为危险。因“癌”是“嵒”加病首而成,而“嵒”与“岩”相通,能突出本病特点,故宋、元医家有以“岩”以代“癌”者。虽然中医学对“瘤”、“癌(岩)”有较深入的认识,但是,由于中医学对疾病的命名,遵循自身的理论体系特点,重于外在功能表现的变化,其命名又有或从症状、体质入手,或以病机为据,或从病位着眼,或以病因凭等不同,因而其病名较为多样,难以统一,导致中医学对人体肿瘤的记述,也并非仅存于“瘤”、“癌(岩)”病名之下,而是包括在多种病名之中,如噎膈、反胃、息贲、伏梁、乳岩、肉瘤、石瘕、积聚等;而“瘤”、“癌(岩)”则因或从中医学病机命名、或从外表体征命名,与现代西医学所愁之“瘤”、“癌”亦不完全等同。故单就病名而言,中医对肿瘤的记述很难与西医学之肿瘤、癌证对号入座。西医学对肿瘤的命名原则,是根据组织发生来源与生物学特性(良、恶性)、形态特点而定。良性肿瘤,一般以发生肿瘤的组织名称加上“瘤”字来命名,如脂肪组织发生的,叫脂肪瘤等。恶性肿瘤,主要有: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癌”,如胃粘液癌;间皮组织的称“肉瘤”,如腹膜后纤维肉瘤;幼稚组织称XX母细胞瘤,如肾母细胞瘤,良性者在其前面加上“良性”二字等。可见,中西医对肿瘤的命名差异较大,从西医角度而言,中医对肿瘤的命名似缺乏严格的系统分类,更缺乏良性、恶性之区分,故很难与西医之肿瘤相对应。
由于中、西医体系不一,疾病命名原则不同,故只能根据中医学对某些疾病具体症状的描述、病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分析与西医学肿瘤、癌的关系。据此,就脏腑积聚而言,如脾之积痞气,类似于肝癌、胆管癌;心之积伏梁,类似于胃癌,似也包括肝、胆、胰腺肿瘤在内;肺之积息贲,类似于肺癌;肝之积肥气,癖黄等,类似于肝癌及肝淋巴肉瘤;肾之积奔豚,据所述症状,则与西医肿瘤关系不大;石瘕,类似于子宫肌瘤;肠覃,类似于卵巢、盆腔、肠道之肿瘤等等。
【临证指要】
本段对积证病机的论述明确突出了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者,从而为积病的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予了发展,并把对其病理变化的认识及与之其对应的治疗方法引入到恶性肿瘤的诊治之中,如郁仁存将肿瘤病理归结为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内蕴、经络瘀阻、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等几方面,不仅考虑到肿瘤发病,而且还涉及到肿瘤晚期及放、化疗后的病理情况;不仅考虑到外因,还顾及到内因及人体正气等,可谓是发展了《内经》对积证的认识。依据这些病理变化,郁氏也提出了相应治疗方法,简要归纳如下:
(1)气滞  由于外感、内伤等原因均可引起人体之气的运行失常,因部位不同而病证各异,其治疗亦不同。
肝郁气滞:以易怒、易激动,两胁胀疼,少腹气痛,乳房作疼结块,脉弦等为主,治以疏肝解郁,方以逍遥散加减。
肺气壅滞:症见喘咳上气,胸闷,气短气促,呼吸不畅,常见于肺癌或肺转移癌,或合并有肺气肿、肺部感染的其他肿瘤患者,治宜通宣肺气,或肃肺降气,常用苏子、苏叶、麻黄、桔梗、射干、牛蒡子、旋复花、葶苈子等。
胃气不降:以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胃脘作胀、不思饮食等症为主,常见于食管癌、胃癌、贲门癌、肝癌及放、化疗后的副反应患者,治宜理气宽中,和胃降逆,常以降气汤加减。
腑气不通:以腹胀、腹痛,肠型包块,大便秘结,甚则呕吐,腹中绞痛为主,治宜通腑化滞,通里攻下,治以承气汤加减。
(2)血瘀  常以胸胁刺痛,癥积肿块以及闭经、痛经及血肿、瘀斑瘀点等为主。肿瘤患者常有下列几种血瘀表现:
气滞血瘀:常以可扪及肿物包块,且伴有疼痛,疼痛大多有固定部位,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为主,以理气活血为主,常用枳壳、枳实、乌药、木香、降香、川芎、丹参、桃仁、三棱、莪术、泽兰、鸡血藤、土鳖虫等。
气虚血瘀:此病理在肿瘤患者中较为多见,有的在术后气虚而引起的血瘀,有的因肿瘤消耗而致气虚血瘀,此时不但有血瘀,而且兼有气虚表现,可见疲乏无力,食纳减退,腿软,舌淡胖有齿痕,同时有瘀斑瘀点,肚腹结块疼痛或疼有定处,治宜益气活血,常用生黄芪、人参、丹参、红花、益母草、泽兰、乳香、没药、元胡、三七等。这时因有气虚,故破气伤气行气药少用或不用,破血攻坚品亦少用,以免进一步耗气伤血。
血瘀经络:许多患者血不循经,形成皮下瘀斑、瘀点,皮下肿物青紫肿疼,面色黧黑,口唇有黑斑块,甲爪有暗黑色素沉着,在化疗后,沿静脉血管有色素沉着,此为血瘀经络,治宜通经活络、祛瘀活血,常用归尾、赤芍、桃仁、红花、水蛭、虻虫、鸡血藤、川芎、元胡、丝瓜络、乳香、没药等。
(3)痰凝  肿瘤形成与痰有关,因而在肿瘤临床上可见到许多的痰证表现和证型。
痰气互阻:常见于晚期肺癌痰湿型患者,症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胸部痞闷,治以降气化痰之法,常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旋复花、陈皮、瓜蒌、冬瓜仁、南星、半夏、葶苈子、牛蒡子、枳壳等。食管癌亦可见到痰气互阻,症见痰涎粘沫、胸闷、噎塞不通,治以化痰降气通道消噎之品,常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丝瓜络、威灵仙、急性子、木蟞子等。
痰热蕴肺:常见于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症见咳吐黄痰,粘稠有块,面赤烦热,口干唇燥,治宜清热解毒,止嗽化痰,药用桑白皮、瓜蒌、黄芩、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石膏、知母、前胡、竹沥水、猪胆汁等。
寒痰固癖:痰白而稀如水,畏寒背冷,气喘遇寒加重,或肢凉,或痰白成块,或阴疽久不愈合,有些肿瘤包块亦常归之为顽痰。治宜温化寒痰,药用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独角莲、紫菀、皂角刺、威灵仙、山慈菇、白芥子、款冬花等。
痰瘀交凝:痰瘀成核,流注皮里膜外,形成皮肤及皮下肿块,表现为瘿瘤、瘰疬、恶核、失荣、石疽等,治宜化痰祛应,软坚散结,常用夏枯草、生牡蛎、海藻、昆布、瓦楞子、半夏、桔梗、白芥子、南星、黄药子等。
痰滞经络:肿瘤患者见关节腰膝痛,肢麻或阴疽、痰核、漫肿不疼或皮肤脂肪瘤等,治宜利气豁痰,通络散结,药用白芥子、白附子、莱菔子、枳实、丝瓜络、路路通、威灵仙、半夏、地龙等。
痰浊阻窍:证见头痛有定处,头沉,呕噁吐痰涎,胸膈满闷气短,甚则出现神识不清,见于脑瘤或脑转移癌,治宜涤痰化浊,通络开窍,常用苍术、白术、半夏、菖蒲、远志、僵蚕、全蝎、天麻、佩兰、南星、白芷等。
(4)湿聚  湿浊内蕴是肿瘤患者常见证候,其表现亦多样。
湿毒浸淫:湿毒流注于肌肤,则浸淫溃烂生疮,经久不愈,渐渐浸润蔓延,流汁流水,治宜燥湿解毒,药用苍术、半夏、厚朴、白鲜皮、萹蓄、赤小豆、防己、土茯苓、薏苡仁等。
湿邪内蕴:湿邪由于蕴结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上焦则多见头胀头重,胸脘痞闷,口淡乏味而粘;阻中焦则见腹胀饱满,饮食不化,嗳气,四肢风力;湿注下焦,则足肿,小便淋浊疼痛,大便溏泻及妇女白带多。常见于肺、肝、胆囊、胃肠癌或其他癌症有肺、腹腔、盆腔转移灶之时,治以清利湿热为主,如茵陈、藿香、佩兰、生薏苡仁、金钱草、木通、滑石、车前草、防己、白术、茯苓、萹蓄、瞿麦等。
水湿内聚:水湿不化,溢于皮肤则发水肿,凌于心肺则气短而喘,蓄于体腔则有胸水、腹水,治宜逐水祛湿,药用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冬瓜皮、木通、竹叶、防己、大戟、芫花、商陆、二丑、千金子等。
痰湿组络:痰凝湿聚,阻于经络,留于脏腑则瘀积成肿物,常见于良性肿瘤患者或恶性肿瘤患者有皮下肿物、皮下转移病变,或软组织肿瘤。除局部有肿物外,症见胸闷膈满,咳吐痰涎,口不渴,治宜涤痰祛湿、通络散结法,常用南星、半夏、苍术、白术、白芥子、莱菔子、瓜蒌、黄药子、山慈菇、丝瓜络、车前草、路路通、商陆等。
除以上对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病理的治疗外,还有对热毒、正虚的治疗,这里不再讲解,这些均是现今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从其方法中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肿瘤正是以《内经》积证理论为基础的,它继承、发扬了《内经》理论。
【原文】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释义】
本节指出“生于阴”的致病因素和内外三部病的治疗原则。“生于阴”即病发五脏,致病原因以情志为主,但也涉及到外邪之寒,饮食之醉饱及劳伤入房汗出等。
内外三部所生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以表知里察得病处,以使针药达于病所;其次是辨虚实,以正确地运用补泻方法;第三是治疗措施要与阴阳四时规律相符,即四时制宜。
【理论研究】
本段论述了五脏病的常见病因,根据原文举例,指出五脏发病,常由内外合邪而致,与此记载相似者,《内经》还有数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故张介宾注云:“邪之中于五脏也,然必其内有所伤,而后外邪得以入之”。据此,从《内经》对五脏病常见病因论述中可以明确两点,其一,体现了人体正气(特别是五脏精气)在发病中的重要性。不仅在外感发病过程中,正气强弱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内伤病的发病中,脏气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其二,提示了五脏病各自的常见病因,如心肝多伤于精神情志失调,肺多伤于寒邪,脾多伤于饮食不节,肾多伤于房室过度或劳倦,这些为后世的脏腑辨证、从病因诊治预防脏腑疾病,提供了依据。
【临证指要】
本段提出“重寒伤肺”论点,所谓“重寒”即指形寒寒饮,而所谓“伤肺”,即指肺气宣降失司,其典型的症状就是咳嗽。故此句与《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是一个道理,言肺之咳嗽的病因病理为形寒饮冷,其脏腑以肺胃为主。从临床来看,确实如此。据有关学者统计观察,在儿科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西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其发病率为45%以上,而其中严寒冬季为甚,发病率高达65.9%,说明了寒邪侵袭皮毛,影响皮毛与肺的相合,则造成咳嗽的发生。在咳嗽病人中,其中脾胃不和,兼脾虚证者约占76%,而这些脾虚病人都有“寒饮食”的历史。故提示人们在治疗肺之咳嗽时,一方面要宣降肺气,散除表邪,另一方面就是高度重视脾胃的调理。这也正是“重寒伤肺”在临床运用的要点。

中医防癌有良方
怕冷的人怕热的人,谁更容易得癌症?学自测看舌苔,教您判断您是否易患癌症,中医学的防癌秘籍,敬请阅读。
其实在现在众多的疾病当中,有一种疾病的确是让大家,谈之色变的,这个疾病的名称就一个字,那就是(癌)。那到底怎么样来防癌治癌?今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为大家解释一下,我不知道大家对于中医针对癌症的防癌治癌这一方面有多少了解,很多人感觉中医对保健还应该可以,但对癌好像是说你那么明显,也好像认为不行。很多人认为西医可以去做手术,把瘤切掉或者做化疗,然后感觉这样会康复,或者怎么样的,但是中医让很多人感觉也不是特别希望很大。周围也有一些人可能有时候谈到说一些老人他们可能不幸得癌了大部分人心里主要还是想不管是白猫黑猫都用来试一试,总比什么都不试强,主要还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关键说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对中医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通常仅仅是一个心理作用,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对中医防癌治癌的作用并不是那么的肯定,甚至是有一些怀疑,那到底中医对防癌治癌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实际上中医在临床中,有很多人确实抱着这样或那样的这种疑问,说得了癌到底是中医治疗好还是西医治疗好?实际上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是随着癌症治疗的发展,中医药已成为肿瘤是癌症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我们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来看,关于癌的记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实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里面就提到了癌的问题,那个时候咱们的老祖宗就认识这个癌了,那时候不叫癌,叫做积聚,或者叫癥瘕,在宋代的一本书较《仁斋直指附遗方》中,就明确提到了癌,所以在宋代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就有这个癌字的论述,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那么大家看到了这个介绍跟现代的肿瘤现在的癌症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现代癌症的形象描述,所以我们想在宋代的时候我们已经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目前实际上我们很多的西医跟中医在合作,来做什么呢?中西医结合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但是中医到底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什么样的作用?怎么比如说上了这个中医的治疗方法之后,病人就真的能够好转或者是真的对他预后的这种康复是有帮助的,然而大家忽略了一点,我们自身的肿瘤到底怎样来源的,那么实际上我们的肿瘤并不是说外来的,比如说突然给你种植一个东西在身体里面,它是我们机体自身所产生的,所以我们自身的土壤,我们说土壤出现了问题,我们自身的种子出现了问题,那么最后从我们的正常细胞变成了癌细胞,所以这个地方古代有一句话,叫做: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所以然者,水土异也。大家看这个橘子和枳,它种子是一样的,对吧,它是一个种子,但是一个生于淮南,一个生于淮北,生于淮南就变香甜可口的橘子了,而生于淮北就变成了苦涩的枳了。那么这个地方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实际上说明了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经出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果实,所以这样就得出了肿瘤。而中医恰恰在改变体质状态,改变体内环境方面起着一个根本的作用。那怎么样来调整我们的内环境能够更好地来对付癌症,我们来看一看,如果要说防癌的话,首先就是预防为先,我们当然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再更好的来预防和对抗癌症。第一个问题:哪类人更易患癌?如果您是这类人,就需要及时调整。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怕冷的人容易得癌症,那为什么怕冷的人更容易得癌呢?实际上我们说的怕冷的人是自身感觉上的一个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质,那么改变什么样的体质?也就是改变这种寒性体质,其实这是一个根本,我们临床上发现大多数寒性体质的人占癌症患者的70%左右。我们现代医学与中医医家也做过千例癌症患者的调研,发现大部分人是寒性体质,寒性他指出的是寒性体质多癥瘕积聚,癥瘕积聚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医学所说的癌症。那么癌症患者也多出现寒性的体质,寒性体质是我们每个人身体的这种原有的体质,中医有非常多的这个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在传统的中医书籍里面也就早有认识,《黄帝内经·灵枢篇》里头记载:“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我们肠胃之间如果出现了这种寒温不调的、寒多热少的情况,那么这时候影响了我们肠胃功能,邪气就停留在这里。停留之后就导致气滞,这个气一凝滞,气血一凝滞那积聚就生成了,这个积聚就是癌肿。所以我们说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老祖宗就非常聪明,他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阳气,认识到阳气与癌症的关系。如何判断寒性体质的程度,如果具有多种能体现寒性特征表现的,比如三项、五项、六项以上的体寒表现,这就完全是一种寒性的体质。在判定寒性体质的基础上还是请专业的中医师做鉴定,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面诊、舌诊、脉象来进行综合判定。年龄与阳气有有很大的关系,《黄帝内经》说:“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这句话说的就是人过了40岁以后,阳气就逐步逐步不足了,每天阳气都在衰退。
那怎么样来提升我们阳气的这种功能状态?当然方法非常多,如药疗、食疗、物理疗法等。也可以将中药替代茶饮来温阳防癌,比如每天用甘草10克熬制200~300毫升的水当茶饮;食疗怎么个吃法也能达到温阳防癌?我们通过饮食来改变我们体质环境,我们在食疗方面,在饮食方面有很多温性食物,体质偏寒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我们温性的食物常见的有:糯米、黄牛肉、羊肉、鱼、葱姜类,荔枝、榴莲这都是温性的食物。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食用一些温性的食物对于寒性体质的人来说是有非常好的作用。物理疗法即外治法,如泡脚、艾灸、拔罐,还有导引的方法,导引是我们在做这个日常的这种锻炼,如太极拳、五禽戏等各种锻炼的方法就叫导引术。
调整阴阳平衡是抗癌之本
阴阳平衡则百病不生,所有疾病的基础都是阴阳失调。癌症实际上是阴阳失调的危重阶段,中医术语叫阴阳气不相顺接,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它是一个动态的一个过程,可以运动起来,形成从阴到阳,从阳到阴,当这种变化失常以后,就是中医学所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失衡的一个最重的阶段的时候,那么癌症从此就滋生了。所以我们说,如果要调整我们的预防癌症,就得扶助我们的正气,调整这种阴阳平衡,正气充足了、阴阳平衡了、脏腑协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预防癌症。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20 收起 理由
zhiban + 20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张锡纯:升陷汤
下一篇:慢性咳嗽乡医诊疗浅识

26

主题

655

积分

141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5
QQ
发表于 2013-8-22 2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写的不错 此为仁兄 对中医辩解很深  造诣匪浅
以古方为主打   再去触类旁通  左右逢源  学习后世的时方知识   了解点现代医学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296

积分

80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杏林小子

Rank: 5Rank: 5

积分
2296
QQ
发表于 2013-8-23 08: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兄台佳作,贺喜!
仲景门墙,平脉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积分

85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8-23 09: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400

积分

1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00
发表于 2013-8-23 1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阴阳平衡是抗癌之本”——非常正确。
我见过几个癌症患者,一为肝癌一为直肠癌一为食道癌,都是大眼睛、双眼皮、红脸膛,长期便秘,最终都是不治。温阳防癌,越防越便秘,走的更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7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9-6 13: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个自学中医的西医同学说,一但开刀,中医就不能用了,这个本身就是不懂中医呢;不然外科正综是怎么写出来的,那可都是动刀子的事情呢[s:1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00

积分

31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0
发表于 2013-10-30 1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悲观点的题外话,虽然自学中医有些时日了,也提高疗效了,但是有些病还是治不好,就在想是自己水平问题。不是中医不行,是自己不行。时间久了又想,难道真有大医、神医可以治包治百病?若是中医术都能到达此境,生老病死的规律还存在吗?作为一个医者到底为病人能做什么?起到的实际作用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9:05 , Processed in 0.21817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