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脑病学的内涵与外延 刘泰 张青萍 中医脑病学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系统阐发脑的生理及解剖、脑病的病因病机、脑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康复、脑的保健等内容的一门学科。科学把握中医脑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学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推动中医药整体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脑是脏还是腑,历代有争论。《内经》立脑为奇恒之腑,现代学者多倡导脑当为脏:脑为髓之海,具有藏髓(精气)而不泻,且无中空之特点,有别于骨、脉、胆、女子胞,故脑不应归为奇恒之腑而应当为脏;《素问·刺禁论》指出:“刺中心,一日死,……刺头,中脑户,入脑而死。”肯定了脑为要害,比心更重要;从脏的体用而言,脑为髓之海,髓属阴。脑为“真气之所聚”(王冰),真气属阳,阴为体,阳为用,保持其统一平衡,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气血而论,脑赖气充,又赖血养,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都是气血养于脑而脑神作用的结果。脑神的正常功能发挥,有赖于脑之气、血、阴、阳的对立统一平衡。这也是脑当为脏的道理所在。另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的研究愈来愈深入,脑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中医药防治脑病的机理及规律,而将脑确立为脏即是形势的需要,也将有利于中医药学的发展。
脑生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脑的生成肇始于胚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灵枢·经脉篇》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②为后天之精所转化。肾有藏精生髓的生理功能,肾精充盈,则髓海得以充养,脑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素问·逆调论篇》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督脉上通于脑,下通于肾,是“精髓升降之道路”(《医学入门》)。髓是肾精赖命门之火温养化生的产物,沿督脉上输而充于脑。③赖水谷精微所化生。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赖水谷之充养,脑脏也不例外。④需气血津液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云;“血气者,人之神”。头为气血精华会聚之处,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脑必须在气血的濡养下才能产生“神”。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的内容;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笔者认为,中医脑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各种脑病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中医脑病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预后和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内涵包括中医脑的解剖定位、脑的生理病理特点、脑病的病因病机、脑病的诊法与辨证、脑病常见症状的辨证要点、脑病的治则治法、脑病的护理、各类脑病的证治规律及其预后,脑病的预防、脑的养生等,涉及的主要中医病证有头痛、眩晕、中风、口僻、厥证、脱证、闭证、昏迷、痿证、痉证、癫狂证、郁证、痴呆、健忘、颤证、不寐、多梦、阳痿、耳鸣、急慢惊风等,对继发性脑病所归属的一些中医病证,如暑温、经行头痛、热入血室、经行情志异常等也需作相应探讨。而西医脑病、神经科诊疗技术、脑病病理、病理生理、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手段及现代脑的研究进展则为本学科的外延部分,并包含一些边缘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如预防医学、心身医学、精神病学、养生康复、细胞分子生物学、临床流行病学等。随着对本学科内涵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中医脑病学将进一步细化,诸如中医脑病基础理论、中医脑病诊断学、中医脑病治疗学、中医脑病预防学、中医脑病实验学、中医脑病护理学等下一层次学科的出现是可以预期的。
中医脑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医学认知领域的深化,中医脑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与时俱进发生变化,不断向前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把握中医脑病学科内涵与外延,加强中医脑病学的探讨研究,为新世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多作贡献。
对于中医脑病学科来讲,加强其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努力发挥中医治疗脑病的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遵循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中医脑病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促进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当代先进科技成果,促进自身不断地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建设,做好中医脑病的理论研究、文献整理、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筛选有效方药进行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运用现代脑病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方法,揭示中医脑病的实质,争取有创新性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搞好学科建设,加强病种的规范化制定,从而推动中医脑病规范、有效、持续发展;切实贯彻全国脑病工作会议制定的“一个特色,两个结合”的方针,即发扬中医特色,脑病辨证与现代诊断相结合,脑病研究与现代检查方法相结合。不断深入探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推动国际性的脑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
上一篇:什么是气下一篇:“三损脑络理论”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