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59|回复: 27

[其他] 什么是气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1-25 17: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昧,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之谓气,是指若雾露之性状的物质。把雾、露分开来看:雾,具有轻清升发之性;露,具有重浊降敛之性。这样来认识气,就可以得出“气”分阴阳的结论:雾是阳气,露是阴气。引《金匮要略》条文为证:“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此条之阴气即指血气,血气具有收敛之性,属阴。这样辨析,就明确了,人体内的血液属阴气,津液属阳气。气在人体内,是若雾露一样的形态,是液化状态。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经印证了人体内正常的体液是液晶状态,在X光下发亮,而非正常的体液(积水、痰饮)不是液晶状态,在X光下发黑。这样来看,就更容易明白,正常体液(津液、血液)是生理性物质,非正常体液(水气、痰饮)是病理性物质。生理性物质就是人体内的正气,病理性物质就是人体内的邪气。阴气与阳气是人体内的正气。正气,是指在人体内运行通畅的血液和津液。正气降敛时就是阴气,如营气、如尿液,正气升发时就是阳气,如卫气、如汗液。若正气在人体组织、脉络中运行受阻而出现郁滞的状态,被郁滞的正气就会变为邪气,也就是说,被郁滞的血液和津液就会变为水气或痰饮。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正气变为邪气,要受温度的影响,比如热空气遇到冷空气,与冷空气接触的热空气就会变成水气,这在夏季开冷风时,在冷风出口就可以看到。开冷风时,制冷机会有水液流出,也是这个道理。正常体液流通出现郁滞时,在郁滞的部位就会影响体液流通的速度,或变快,或变慢。无论体液在郁滞的局部流通的速度变快或变慢,在郁滞的部位局部温度都会有变化,或变热,或变冷。流通的体液在变热或变冷的局部通过时,受局部温度影响,就会产生水气,也就是产生了邪气。邪气有阳邪与阴邪之别。津液升发时运行受阻,热壅而致积滞变为邪气,就是阳邪。津液降敛时运行受阻,寒凝而致积滞变为邪气,就是阴邪。中医学的阴、阳、气、血,正气、邪气等,都应是能看得见、摸得着或者是能感觉到的。比如说风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定能感觉得到风气的流动,而且还能感觉到是热风还是冷风。风气就是一种客观信息。再如正气和邪气,正气和邪气在普通情况下都是以液体的形态存在于体内。医生诊疗疾病,必须有客观信息依据。若没有客观信息依据,医生就不能诊疗疾病。若不凭客观信息诊疗疾病,仅凭臆想,那就不是医,恐是巫了。
    明确了气的概念,对临床实际就有了指导意义。例如人参益气,实质上益的是什么呢?益的应该是脉络中的津液。中医学之脉络,应包括现代医学之血管系统、淋巴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凡是人体内之体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唾液等)流通的通道,都可以称为脉络。脉络中的津液是什么呢?比如脉管中的血液有血浆和血细胞,淋巴管中的淋巴有淋巴液和淋巴细胞。血浆和淋巴液就属于津液,属于阳气;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就属于阴气。人参益气,是补益津液之不足,那么承气汤攻邪,实质上攻的就应是壅结的津液。因为热燥大肠,故大便结硬不下;大肠燥热不通,必然是津液壅结于小肠而不能通行到大肠。以承气汤攻邪,必须具有津液结聚在小肠的条件。若“发潮热、……不大便,脉反微涩者”(《伤寒论》),就是津液亏竭,就不能与承气汤攻下。因为攻下必伤津液,津液是人的生命之本,对津亏液竭者,若枉然强攻之,必致阳去人危。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15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别说得太容易
下一篇:中医脑病学的内涵与外延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3-1-25 21: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气的说法,也只是说法之一而已。比如,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补之以气。这里的气是什么?显然,就不是楼主文中所言的气了。再如,承气汤中的气,是什么意思?也不是楼主所言的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形不足者人瘦,不就是津液不足吗?补之以气不是补津液,那能是补什么呢?承气汤证胃气不降,也属于津液不相承接。离开津液,气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如同空气一样的气体在人体内运行么?脉管中可以有如空气一样的气体吗?消化道中的气体,是脾胃腐化饮食物所产生的,或者吞入胃中的空气,气体是不可能与津液一同运行的。气体与液体混在一起,只会相互排斥,相互阻碍,而不会相互融合,相互推动。比如气暖管道里积水处,或水暖管道里积气处,都会造成管道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83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83
发表于 2013-1-25 2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大千世界 的帖子

大千世界:              那个气的说法,也只是说法之一而已。比如,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补之以气。这里的气是什么?显然,就不是楼主文中 .. (2013-01-25 21:14) 
赞同


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既然楼主从《黄帝内经》谈气,那俺也引内经的话,这是刘力红先生发现的。

另:楼主如果对现代中医的解释很有看法,不妨看看清末唐容川先生写的《中西医汇通五种》,此乃一代大家,吾敬服之!!!
一介书生一己之见一无是处一笑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1

积分

57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1
发表于 2013-1-25 2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道家的人看见了,你说津液是气(胡希恕老,也是要为此负责的)。估计不被气死才怪。诸子百家也得气活过来啊!气、血、津液都是不同的,区分很严格的。还有尿是尿,汗液是汗液。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阳气(热,可也是邪热)加于津液才有汗。漏汗也可能是卫阳虚不固表或由里热(里阳)蒸迫津液或心脉中的血液。卫阳和营阴是相对说,位置不同所以有阴阳之分其实都是气。只不过一个是肺气行于脉外,一个心气行于脉中。家父几十年前搞运输,有一次从早上出来吃东西后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食物。没有食物的补充,就没精力。开车很危险的,后碰到药店就买了根人参干嚼。顿时感觉有股气直接贯于体内直冲大脑。《内经》对气说了那么多,看来还是等于废话啊。我建议楼主去练下气功,就知道什么是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1

积分

57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1
发表于 2013-1-25 23: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形不足者人瘦,不就是津液不足吗?补之以气不是补津液,那能是补什么呢?承气汤证胃气不降,也属于津液不相承接。离开津液,气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如同空气一样的气体在人体内运行么? .. (2013-01-25 21:50) 
形不足者人瘦,人瘦是形体上的不足。是你可以看到的,那就是属于阴。而瘦其实就是脂肪(三焦有油网一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和肌肉不多而已。一个脾主肌肉,一个跟三焦元气之别使也就是肾气有关。气轻、味重的差异,也是一个有形可以有固定形态。气则没有固定形态,可拿雾气来模拟一下。所以一个说是补脾(气),一个精不足来补肾(气)。如果《内经》看的不错的话,形不足的话,还可以直接来补肺气。承气汤中的气,是讲胃肠腑的功能,腑以通为用。买本《内经知要》看吧,节选《内经》的。这真不错,作者明代的李中梓是练过气功的。近几百年,和过后都不可能有人节选的《内经》超过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82

积分

12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82
发表于 2013-1-25 2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多嘴一句。你可以说气依附于津液,但不是说津液=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06: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该段所谓之气,是指大自然五运六气之气,是节气四时之气,是时日变化之气,而不是指人体内之气。以“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已经清楚说明了这个气,是指岁气,闰是闰年闰月之闰。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昧,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段所谓之气,明确是指人体内之气。人体内精和气的形质是什么呢?就是体液。
  干嚼人参也是依靠胃液来消化的。若没有唾液,干嚼人参也不可能咽得下去。直冲大脑的是血液,是体液,是液态气,不可能是像空气一样的气体直冲大脑。若是气体直冲大脑,恐怕要形成脑栓塞了。
  热能是运动造成的。人体内的热能,是血液和津液的运行造成的。血液和津液运行的快,热能就高,血液和津液运行的慢,热能就低。钢铁摩擦也能发热,谁会说发热的钢铁是气体呢?
  功能的作用,是依靠物质来体现的。胃肠功能的作用,是依靠血液和津液来体现的。人之五脏六腑的功能,都是依靠血液和津液来体现的。为什么喝水少一些,人就会变瘦一些,喝水多一些,人就会变胖一些?脂肪和肌肉属于阴气,是阴气转化而成的。阴气和阳气,时时刻刻都在相互交通和转化。没有阴气,就没有阳气,没有阳气,也就没有阴气。不能把阴气和阳气,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东西。阴气和阳气,是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又互化的东西。
    气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精、气、津、液、血、脉,包括肌肉、脂肪、骨骼,都是气的变化而成。若认为气在人体内就是神秘的看不见、摸不着、一成不变的东西,那就把气神话了,就给某些人神话中医创造了舆论。把中医神话到常人不可认知的程度,就是毁损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3-1-26 10: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1、气就是能量,这个能量可是说是精微的物质,就像光和热,虽然抓不着,还是在物质的层面。
2、津液、血液、体液等等都是气,它们在人体内时都是活的,不要提到气就觉得高妙得很,提到津液就觉得是粗显的物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3-1-26 10: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李国栋 的帖子

李国栋:形不足者人瘦,不就是津液不足吗?补之以气不是补津液,那能是补什么呢?承气汤证胃气不降,也属于津液不相承接。离开津液,气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如同空气一样的气体在人体内运行么? .. (2013-01-25 21:50) 
             形不足,就是人瘦吗?那精不足该如何理解?古来对这句话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在用药时还是有基本相同的观点,补之以气,药用肉桂黄芪干姜之属,补之以味,药用地黄麦冬人参之属。
             说气不是雾露之溉的津液,并非就是说气是气体。古代的字词,有多种意义。这种情况下是这种意义,另外的情况是那种意义。气,究竟有几种意义?还是找本古代辞典查查吧,何必如此武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1

积分

57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1
发表于 2013-1-26 16: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气、氣 、炁。楼主你自己瞧吧。区分的了,你看中医的问题会更明白。炁(音气,火字底,是道家人物,人为造的字只用在道家典籍中)。气为阳,血为半阴半阳,津液属阴。人全身上下都有气充斥着气(不是空气)。针灸里的得气,就是调节人体中的气来。但五脏六腑可都有专属的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9: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说得不错。光能、热能、风能、电能等等能量,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都是活的。太阳发出的光和热,也是物质能量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没有物质能量的燃烧运动,就没有光和热的表现。所以说,功能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体现。
  “精、气、津、液、血”等,都属于人体内“气”的范畴,都是液化状态,这应该是事实上的意义,而不是武断不武断的问题。只有气的运动存在,才有人体内之热能量的存在。气的运动消亡,人体内之热能量也就随之消亡。
      人在做较强运动时,血液流动加快,体内热能量就增多,人就感觉身热,就会有生理性的汗液流出而散热,运动停止,身热自然缓解,汗出自然停止。人吃了过多的热性食物,血流也会加快,热能也会增多,同样也会汗出。这就是热能量增多和减少的原理。而不是“气依附于津液”或热依附于津液。热是气本身的运动产生的。
  《内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个形不足,应是卫气不足,这个精不足,应是营气不足。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卫气不足者,必然肌肉凉,皮肤干,腠理瘦,所以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气轻者,才能温之以充形。精不足者,必然血少,补之以味,这个味,是厚味的意思。味厚者,才能补之以益精。将此意扩展开来,温之以气,是温之以阳,补之以味,是补之以阴。
  学习古典医籍,应着重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运动的表现形式,古代辞典不是医学辞典,其词义也只能作为参考,与人体内阴气阳气的运动变化不太沾边的词义,不宜用来作为医学经典的词义解释。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都说:“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行于脉中的营气是不是血液呢?行于脉外的卫气是不是津液呢?津液是属阴吗?那为什么《伤寒论》曰:“汗出亡阳”呢?而《黄帝内经》曰:“汗出滚滚,是谓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3-1-27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什么是

建议李先生多谈谈基本概念,概念明白了,条文的解读才不至于发生歧议.有劳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3-1-27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仆本恨人 的帖子

仆本恨人:建议李先生多谈谈基本概念,概念明白了,条文的解读才不至于发生歧议.有劳先生! (2013-01-27 10:46)
建议仆本恨人先生如果反对请保持沉默,我们不反对发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2: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仆本恨人 的帖子

仆本恨人:建议李先生多谈谈基本概念,概念明白了,条文的解读才不至于发生歧议.有劳先生! (2013-01-27 10:46) 
    首先感谢荣版关注!基本概念性的东西,贯穿于《伤寒论》始终,比如津液,是行于脉外,行于脉外者属阳,发汗亡阳,也进一步说明了津液属阳。这与把气和津液对立起来,认为“气属阳,津液属阴”的论点是不一样的。比如《伤寒论》认为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营气行于脉中属阴。这样阳气和阴气就有具体所指。而认为气属阳之“气”,具体是指人体内的什么物质呢?有说是指热,热就是气。可是热这个东西,还是抓不着,还是无具体所指。更何况阴气也属阳吗?《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所说的阴气也是气,阴气是属于阳吗?
  物质运动产生热能,这不是基本的道理吗?塑料摩擦、棉织物摩擦、木头摩擦、钢铁摩擦都可以产生热能,也就是说,一切物质运动都可以产生热能。人的体温是血液和津液的流行产生的。《伤寒论》和《黄帝内经》都认为气行于脉外者属阳,气行于脉中者属阴,这就具体的界定了阴气阳气之所指。
  很多争论都是在不同的概念之下发生的,争来争去永无结果。
中医学对人体内之“气”的概念,若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那就对临床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而《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对人体内之阴气阳气,都是有具体所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3-1-27 14: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桂枝汤,牵涉很多问题,我曾有过大胆设想,要弄明白伤寒论,桂枝汤是只拦路虎,足可给学者一个下马威,胡老说阳就是津液,划了等号,似也不能解读所有条文.今见李先生所述,令人眼睛—亮.学术不能不争论,不争不明,沉默不是办法,哪怕有—人岀来论争也好.因此—人背后乃是—个宠大的群体,食谷欲呕条文的争辩很收引人,可惜后来沦为争吵.诚望论坛贤如槐杏遗风诸先生能知无不言,以启我等蒙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3-1-27 15: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仆本恨人 的帖子

仆本恨人:—个桂枝汤,牵涉很多问题,我曾有过大胆设想,要弄明白伤寒论,桂枝汤是只拦路虎,足可给学者一个下马威,胡老说阳就是津液,划了等号,似也不能解读所有条文.今见李先生所述,令人眼睛—亮.学术不 .. (2013-01-27 14:20) 
先不当此贤,先生无需言此。不要再像上次那样争吵了,弄得你生津液我生津液,大家都生津液,多无趣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5: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类方是《伤寒论》第一大方。如: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新加汤、桂枝甘草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小建中汤、桂枝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归四逆汤等等,都是桂枝类方或桂枝变方。
    可以说,弄明白桂枝汤,就弄明白了什么是邪气,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阴气,什么是阳气。这是学习《伤寒论》首先要明白的问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伤寒论》与《黄帝内经》在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说《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是没有留意《伤寒论》的理论概念。
  例如:
  《黄帝内经》曰“阳气虚,虚则狂”。《伤寒论》曰“亡阳,必惊狂”。《金匮要略》曰“阳气衰者为狂”。
  《黄帝内经》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伤寒论》曰“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黄帝内经》曰“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金匮要略》曰:“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从以上举例中,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在中医理论基本概念上是一脉相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45

积分

62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5
QQ
发表于 2013-1-27 21: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文章供李老师参考:

“气”概念的发生及内涵解析 

作者:郝蕊。指导:孙理军 张登本

“气”之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十 分广泛,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自然科学、中医 学,在其各个层面都可觅其踪迹。正是由于“气” 概念应用的广泛性,加之这一概念的抽象过程又极 为复杂,因而在具体应用中,缘其语境和应用范围 的不同,“气”概念常常表达为差异性很大的内涵 信息。这就使初涉或涉人相关领域的人在理解此 概念时,常常感到茫然。因而本文就气概念的发生 及其内涵做一解读,以求教于同道。
 1气的原初含义 “气”及气概念的发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 对风、云雾及寒暖气候等自然界之空气、气体的认 识;二是在火的应用中对蒸汽、烟气、火气等的认识; 三是对人体呼吸之气及热气的体验 』。这在《内 经 气”的2952次 应用中可觅其迹。如“五气入 鼻”(《素问・六节藏象论》)即指的是呼吸之气;“天 寒衣薄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即指的 是热气;“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即指水气。可见,气概念的初始之义是 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自身生命活动的体 验过程中,逐渐发现的一种与人类自身生命息息相 关的、不断运动的、层层叠叠的、时隐时现的、用人们 的感官有时能感知到的“极细小的物质微粒”【3』。 因此,这种“极细小的物质微粒”不但是词语“气”发 生的原型,也是“气”概念的初意。 
2哲学气概念的抽象及其应用 随着人类的进步及对物质世界奥秘的探索,人 们逐渐地从所观察到的种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感悟到宇宙间万物的形成,都与这“极细小的 物质微粒”——气有关。如上述所说“地气上为 云,天气下为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雨 的形成和发生就是天地间存在的气的运动变化的 结果;人类存在的地球,之所以能与日月星辰同漂 移于太虚(即“太空”)之中,也都是气的托举之力 (《素问・五运行大论》);加之人类长期对自然现 象观察发现,天空的云可以凝聚为雨、雪、冰雹(无 形生有形),地面的水湿、冰块可以蒸发为水气(有 形生无性),于是古代哲人在经过长期敏锐的洞察 和睿智的思索之后,就将气从初始涵义“极细小的 物质微粒”升华到了哲学层面的“气”概念。即“气 乃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本源”l3 。正如《老子・道 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 的“一”即指“气”,由宇宙本源的道产生,进而生 成天地阴阳之气,阴阳二气调和(冲气)而派生出 宇宙万物。哲学层面的气概念在《内经》中也多次 被应用。如“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 六节藏象论》);“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 宝命全形论》);“余闻人有精、气、血、津、液、脉,余 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等皆如是。 
3气的人文科学内涵 “气”属功能,还是状态,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争 议,主要是没有将“气”的人文科学内涵和其他层 面的内涵区分开来。人文科学内涵的气指人们可 感知到的状态 J,这里的气虽是产生于哲学之气 的基础上,但似乎又有功能的内涵。然而“功能” 与“物质”、“现象”与“本体”是既相互对立又密切 相关的两个概念,人文科学层面的气概念是在体内 相关物质的作用下,反映于外的人们可感知的状 态。此时,人们是通过外在可感知的状态及其变化 规律,探求其内在物质基础的活动 。因此人文 科学层面所用的气概念虽侧重于表达人体某种缓 和的机能状态,如气质、气色、傲气、药物之四气等, 但其之所以以“气”来表述,又着重强调了气的物 质性。因为气质、气色、傲气、药物之四气等均是以 相关物质为依托,才表现出的可感知的外在状态。 
4气的医学内涵 气的医学内涵亦是在哲学内涵的基础上产生 的,是指“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精微 的物质”。人体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精乃气的 精华部分,气能生精,精可化气。在人体形成之后, 先天之精气与后天摄入的五谷精微,并肺吸入的自 然界清气融合而成人体之气,具有营养、推动、温 煦、固摄、防御、介导等多种功能,维持着人体的正 常活动。 “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 的物质”这一概念是气最高层面的医学内涵,但其 无法解释更为复杂的生理、病理问题,于是派生了 诸多的以“气”构词的概念。若认真地分析中医理 论体系中的“气”概念,就不难发现,仅就人身之气 的概念就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4.1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划分元气、宗气、 营气、卫气均是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而来的水谷 精微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 作用下而生成的。四者的区别在于:元气,是人体 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元气在生命之 初,源于父母之精,是生命物质系统中最高层次、最 根本的气,对人体的代谢和机能起推动和调节作 用。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结合而成,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如“宗气积于胸 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邪 客》)。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如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 ・邪客》)。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卫者,水谷 之悍气也”(《素问・痹论》)。可见,元气、宗气、营 气、卫气是人体内四种最基本的气,均由人身之气 分出,因其主要组成成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 同而得名,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4.2脏腑、经络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输布到相关脏腑,产生着特有效应,就有了肺气、心气、 脾气、肾气、肝气等各脏腑之气。如“手太阴气绝 (此处指肺气绝)则皮毛焦……手少阴气绝(此处 指心气绝)则脉不通……足太阴气绝(此处指脾气 绝)者则脉不荣肌肉……足少阴气绝(此处指肾气 绝)则骨枯……足厥阴气绝(此处指肝气绝)则筋 绝”(《灵枢・经脉》)又如“五十岁,肝气始衰…… 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 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灵枢・天年》)。 
4.3脏腑的阳气和阴气气在脏腑经络的气化作 用下派生出了各脏腑的阳气和阴气。脏气分阴阳, 并非是将脏腑之精与脏腑之气分阴阳,而是将脏气 自身分阴阳,即将脏气按其功能特性分为阴气与阳 气;脏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作用的部 分称为脏腑之阳气;脏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清 降作用的部分称为脏腑之阴气 。如肾气分“肾 阴”、“肾阳”。肾阳主要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 兴奋和气化的功能。肾阴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 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等功能。
 综上所述,“气”概念在其发生后,逐渐产生了 哲学之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人文科学及医学之 气。中医学是以哲学、人文科学之气为基础构建其 气理论体系的,因此中医学之“气”不可避免地具 有哲学、人文科学的属性。而在哲学、人文科学之 “气”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医学之“气”,由于实践的 需要又分化出了不同层面的气。只有很好地区分 开各个层面的“气”概念,才能在理解和使用“气” 概念时做到准确把握其内涵,从而做到恰如其分的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45

积分

62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5
QQ
发表于 2013-1-27 2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请教李老师,您这个结论是哪里来的?
“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经印证了人体内正常的体液是液晶状态,在X光下发亮,而非正常的体液(积水、痰饮)不是液晶状态,在X光下发黑。”,一般X光下发黑的是空气。人体正常体液中呈液晶状态的是透明质酸,用透明质酸的液晶排序状态,可以部分解释中医的经络及生理病理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2: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王先生转贴,很受启发。
    《黄帝内经》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伤寒论》曰“荣气、卫气、六腑气、五脏气”,都是指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气。气是极细小的物质微粒,这个肯定不错。但是,大自然中的“气”与人体中的“气”之物质形态是不一样的。大自然中的“气”,通常是指空气,是气态,人体中的“气”,除了呼吸之气和消化道中的空气是气态,其余各部位之气都是液态。比如荣气、卫气、血气、精气等,都是液态。《金匮要略》所谓之“精气清冷”,就是排出的精液冷。
    人体内的空气在X光下发黑,人体内的积水在X光下发灰,灰是黑的程度浅。血液刚溢出脉外时发亮,也就是新鲜瘀血发亮;血液溢出脉外时间久了也发灰,也就是久瘀血发灰。胸腔积水肯定发灰,正常体液在胸腔内不会发灰。
    《伤寒论》所谓之阴气和阳气的物质形态,都应该是液态。阴气阳气的区别,应是行于内和行于外的区别。比如五脏气属于阴气,六腑气属于阳气。而五脏气中也有阴阳之分,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六腑气也有阴阳之分,如胃阴胃阳、胆阴胆阳。血液中有阴阳,津液中也有阴阳。阴气阳气是对立统一、相互交通、互变互化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45

积分

62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5
QQ
发表于 2013-1-28 22: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X光的问题建议李老师到贵院影像科印证一下,我就不上传X光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2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像科我常去,也常与影像科主任交流。你有不同意见,我们也不妨交流。不知你的X光片是核磁还是CT?CT是16排还是64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45

积分

62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5
QQ
发表于 2013-1-28 23: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核磁共振与X光成像无关,其次,X光成像,不仅是CT,还有普通X光片,CR DR片等,但无论是什么,津液血液与水液痰饮,(除了CT上的出血),在片子上的颜色不会一个亮一个黑, 我推测李老师所说的,可能是非医学的X射线实验手段得出的结论,比如X射线晶体分析仪等,希望李老师能提供这个结论的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在X光下怎么鉴别胸腔内的正常体液和非正常的痰饮、积水呢?胸腔内没有积水,也会有正常的体液,这个正常体液的颜色和非正常体液痰饮、积水的颜色在X光下都一样吗?
    人体远红外热影像仪成像正常体液热度高,痰饮、积水热度低,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X光成像有没有相通的道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45

积分

62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45
QQ
发表于 2013-1-29 16: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您好!
这些问题无需讨论,让搞影像的给个标准答案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先生您好!
有时候答案不一致,是因为思考方法不一致。搞影像的不会从中医学角度思考问题。影像学有很多问题也不能确定,影像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影像学不能确定的问题,并不影响我们从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去作思考。中医学不能离开阴阳学说这个基本纲要。从中医阴阳学说基本原理的角度思考问题,借助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或手段,辅助中医诊断更加精确,就有如虎添翼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3-2-27 2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我很想学一下三阴病,如有缘,希望指点一二,不敢寄望列入门墙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7:45 , Processed in 0.49067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