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吴鞠通是继叶天士以后的又一位名留青史的温病大家,吴氏所撰《温病条辨》名遍大江南北,令温病学说得以发展、定型,使世间无人不知“桑菊”、“银翘”。自此“古方不能治今病”、“南人无伤寒”、“伤寒方不能治温病”、“学伤寒但守其法而不泥其方”等论调,甚嚣尘上,温病、伤寒两种学说似乎势如水火。《温病条辨》作为后学者必须研读的著作,此书能否作为继《伤寒论》以后,独树一炽的经典著作呢?
1《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渊源
《温病条辨》中共有处方约200首,其中,未化裁的伤寒方33条,占全书方剂的17%。经过化裁的经方共73首,占全书方剂的37%,未经化裁和经过化裁的经方占《温病条辨》所有方剂中的54%。曾经有学者指出,温病和伤寒的区别在于卫分、气分,通过我们的统计同样得出相似的结论,在中焦、下焦经方都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比重,也就是说,中、下焦病证的治疗温病与伤寒确实差别不大。(见表1)
表1 上、中、下三焦未化裁及经过化裁的经方所占比例比较
未化裁 经过化裁 经方合计 处方合计
上焦 5(10%) 7(14%) 12(24%) 50
中焦 16(19%) 39(46%) 55(65%) 85
下焦 15(23%) 26(40%) 41(63%) 65
胡希恕[1]指出吴鞠通的“清热法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栀豉汤、泻心汤辈等多直接来源于仲景书”,“八首复脉汤加减方就是直接从炙甘草汤加减而成,其他滋阴方亦是直接或间接从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百合地黄汤、栝蒌牡蛎散、芍药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等加减变化出来。”《温病条辨》的方证充其量只能算是羽翼伤寒,适当补充其不足之方证而已。
2《温病条辨》与《临床指南医案》的渊源
《温病条辨》中未化裁的经方有33条,占全书方剂的17%,未化裁的他医家的方14条,占全书方剂的7%,也就是说《温病条辨》中有76%的方剂是经过化裁的。而这些经过化裁的方剂中,源于《临证指南医案》的方剂有102条,占全书方剂的51%,其中88首是经过化裁的经方,占全书方剂的45%。
其实,《温病条辨》只是吴鞠通按照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各案的方药,归纳并拟定方证、方名而编成的而已。
叶天士是善用经方的大家,《临床指南医案》是一本难得的经方医案集。程门雪先生认为:“天士为善用经方之法者,历来诸家之用经方,当以此翁为最善于化裁”。据张文选[2]统计,叶天士常用的经方有108首,其中桂枝汤、炙甘草汤等方,每方的医案多达80余案。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温病条辨》中诸多组方用药思路是源于《伤寒论》的。
如果说《温病条辨》与《临床指南医案》有着无法否认的亲缘关系,那么吴氏并非叶天士的亲炙弟子,他按《临证指南医案》的文字归纳出来的方证,是否能反应叶氏风格呢?他就是否如徐灵胎所说:“窥附其门墙,盗取其余论者,事事相反”?
其实《临证指南医案》只是叶氏日常临床医案记录的一部流水账式的记录,徐灵胎批叶案时就提出了这点。而且此书并非出自叶氏之手,只是后人编辑成书。吴氏根据这样一本流水账式的记录,根据叶天士一人一时一案,归纳出温病学派的经典《温病条辨》的一系列方证,未免使人产生种种质疑。
3.《温病条辨》与《吴鞠通医案》的比较
吴氏除了给后人留下了一本《温病条辨》以外,还留下了一本《吴鞠通医案》。《吴鞠通医案》分“温病”、“伤寒”、“杂病”、“妇科”、“儿科”等,共四卷。
《吴鞠通医案》中所用不下四十多方,诚如《温病条辨•朱彬序》曰:“余来京师,获交吴子鞠通,见其治疾,一以仲景为依归,而变化因心,不拘常格,往往神明于法之外,而究不离乎之中,非有得于仲景之深者不能。”
尝观《吴鞠通医案》吴氏运用经方,法度严谨、尤重方证、药简力宏,绝非承袭叶氏淡薄轻灵风格。吴鞠通本人40岁时病暑温,用的恰恰是大剂的桂枝汤,而不是“桑菊”、“银翘”之类,试看《吴鞠通医案•暑温门》的桂枝汤案:
鞠通自医,丁己六月十三日,时年四十岁。
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可解,先服桂枝汤一帖,为君之桂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剂愈。
桂枝汤为群方之魁,吴氏于《温病条辨》中列为第一方。吴氏自医,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对应,并没有因循“先夏至日为病温,后下至日为病暑”,而拘于病名用药。曹颖甫门人姜佐景曾叹曰:“桂枝汤实为夏日好冷饮而得表证者之第一效方,又岂惟治冬日北地之伤寒而已哉。”曹氏也说:“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也。”曹氏《经方实验录》中录桂枝汤案六例,其中三例是暑天用的。广东经方名家陈伯坛治两广总督谭钟麟暑天恶寒厚衣,发热汗出,月余不愈,陈伯坛以一剂桂枝汤用九钱桂枝。次日痊愈,自始陈伯坛“陈一剂”之名满羊城。
现今时医,每以温病派自称,终身未用过桂枝,必是一个“燥”字横在胸中,临床虽见桂枝汤证,亦视而不见。何以吴鞠通却无门户之见?
此案是吴氏40岁时的自医案,此时正是吴鞠通编纂《温病条辨》的时候。为何吴氏这两本书中的临床风格会判若两人?
《温病条辨》诸方其药剂量是吴氏根据《临证指南医案》中为数不多的有用药剂量医案归纳出来的。《温病条辨》中木防己汤用石膏六钱,但《吴鞠通医案》中,吴氏并非如此用药,他用木防己汤,石膏每每用至四两、六两、八两、一斤,如《痰饮门•赵案》吴氏谓:“石膏少用万不见效”,此案“前后共用石膏百斤之多”,这是两书风格迥异的又一证据。
《吴鞠通医案》是后人根据吴氏由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公元1794年)至道光十三年癸已(公元1833年)40年的医案整理而成的。此书为后人整理,跨度40年,其用药风格真实性应该是相当高的。那么在对《临证指南医案》研读后写成的,如读书笔记一般的《温病条辨》是否有为写书而写书之嫌?
4《温病条辨》的成书背景
根据《温病条辨》吴鞠通的自序,他19岁丧父后,“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4年后丧子,又过了3年,在“检校《四库全书》”时,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于是“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公元1793年),吴鞠通35岁时,北京温疫大流行,死者不可胜数。他看到一般医家沿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温病,常常招致失败,很痛心,他说:“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于是他在诸友敦促下,决心走匡医救世之路,不到一月内,他治疗“大抵已成坏病而存活的就有数十人之多。
继而,他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和“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并创立“三焦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方法,于是他决心写一部温病专著,以“济病者之苦,医医士之病。”然而“未敢轻易落笔”。
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吴鞠通40岁,也就是桂枝汤案的同一年),他的同乡汪瑟庵先生对他说:明年己未年,属湿土主运,可能造成温疫流行,望你速成《温病条辨》一书,以“益于民生”。他苦心孤诣,历十数年,(吴氏55岁的时候),终于写成《温病条辨》并刊行。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吴鞠通虽是19岁丧父以后开始自学中医,但一直到35岁才决心走匡医救世之路,正式行医。他40岁开始写《温病条辨》,他创立“三焦辨证”也是40岁上下,此书最终在他55岁正式刊行。他“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其理论水平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一个真正走上临床没几年的医生,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他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少临床经验呢,他运用叶氏的方,有多少心得呢?如此而言,吴氏就大有闭门造车之嫌了。
更应注意的是,吴氏的《温病条辨》自序,并未见一字谈及叶天士,而在《温病条辨》的自注中,谈及叶氏的也只有四处。而且,吴氏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又另立“三焦辨证”,这未免使人不能不感到匪夷所思。
综上所述:正如岭南伤寒四大金刚易巨荪所说“温病条辨陋书也”,虽然语似尖刻,但是对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学术价值,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评价,此书很可能是为写书而写书的。
参考文献:
[1] 张文选.《叶天士用经方》[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11:18
[2] 胡希恕.《胡希恕讲<温病条辨>拾遗》[M].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09:10-11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北宋神医许叔微传记下一篇:談傷寒和溫病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