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291|回复: 19

古方中“术”、“白术”的名实考察及其他(初稿)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2-11-3 1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方中“术”、“白术”的名实考察及其他(初稿)

修改完善中,欢迎讨论指正。

(一)、宋代以前术的著名产地及用“术”之实。

        从史料来看,术的著名产地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的《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中次五山……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谷柞,其草多术”。研究者认为“首山”应该是今陕西省凤陵渡北一带。

      大约成书于西汉、托名范蠡著作的《范子计然》说:“术出三辅,黄白色者善。西汉“三辅”的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现在是苍术的产区,今苍术断面呈黄白色,而今白术断面呈淡灰黄色,见2010年版《药典》。陕西黄龙苍术自古以来都算名产,而陕西黄龙地区在西汉就属于西汉“三辅”中的左冯翊。

      尚志钧版的《本经.术》:“生郑山山谷。”郑山,陶弘景注为南郑,今属陕西南部汉中市,原南郑主要指汉江以北今汉台区尤其是市区部分。汉中其实也和陕西太白县(苍术产地)邻近。

      陶弘景《本经集注.术》:“生郑山山谷、汉中(就是陕南商洛一带)、南郑。……郑山,即南郑也。今处处有。以蒋山(今南京钟山,最高海拔468米)、白山(白山一说为今江苏南京市东,另一说为陕西太白山,最高海拔3767.2米)、茅山(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海拔372.5米)者为胜。”陶弘景的东晋时代,南方术的兴起应该与当时汉族政权丧失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控制权,疆域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有关。

      苏颂等编撰成书于1061年的《本草图经》说∶“术,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大概宋代以前,术最著名的产地先是今陕西一带;次为今南京东南附近。三是河南嵩山。近代以来这些地区还是以出产苍术著名(主要应是北苍术),陕西黄龙、太白、安康(古有金州苍术)、古商州(商州术)都以苍术著名古今,目前陕西苍术的主产区有洛南、商州市、岐山、丹凤、山阳、镇安等地,陕西商洛地区和湖北罗田出产的苍术都属于优质的高价货。由此可见,宋代之前,医家所用之“术”大概主要还是今所谓苍术之类的东西。

      如果张仲景真是河南南阳人士,那么河南地区有哪些术属植物?《河南植物志》第三册678、679页说,河南有白术、苍术、北苍术,但白术只是栽培品,苍术产河南省各山区,生于海拔700——1500米山坡灌丛或草地;河南北苍术产于太行山和伏牛山,生于山坡、林下或山坡草地。但从其它一些资料来看,河南有如今所说的野生白术和野生苍术,见网上“河南野生观赏植物园”。网上有药材采购者说收到一些生晒的河南野生白术,但断面明显黄很多(或是苍术?),且味道比湖南桑植的野生白术要浓烈。南阳方城县一带山区是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交汇处,分布有大量的野生苍术资源。叶永忠、吴顺卿编的《嵩山植物志》中,河南嵩山术属植物只有一种白花苍术,没有白术。《本草纲目》:“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赤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诊,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不清楚李时珍此说的来历,但河南南阳及伏牛山文化圈一带民间,确实有熏苍术的风俗。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河南虽然也有野生白术存在,但分布的主要还是苍术。
      苍术分南北大概是近时代的事情,20世纪30年代,赵燏黄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苍术分茅苍术、山苍术(普通苍术)、关东苍术三种,茅苍术就是指现在所说的南苍术,后两种就是现在说的北苍术;从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来看,20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所产苍术都统称南苍术,当时大概主要是依据地理划分,河南桐柏苍术也是名产,还被认为是茅苍术的代表之一;但从现在一些资料看,河南产苍术似乎多数是北苍术,这应该是从植物形态、药材形状划分的。其实关于南苍术、北苍术的划分,学界有各种不同观点,还在争论。总之,河南算是苍术的一个重要产区。

(二)、林亿为什么改术为“白术”?

      一般认为,术的药用史上,尚用“白术”,标志性的转折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规定”,林亿等在《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医书局1066年首次刊刻)中明确说:“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

      林亿之所以这么改定,原因大概有四:

      一是在林亿之前的一些主流的医书实际早已广泛的使用了“白术”这一名词。并不是林亿等校改医书后才发生变化的。林亿不过是遵从当时的主流医书而已(见后述)。

      二是在1066年《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首次刊刻之前,1062年苏颂的《图经本草》颁行,而苏颂认为“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非谓今之术矣”,这句话单看容易产生歧义,但如果结合其校书局同事林亿的话:“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来看,则苏颂的话实际就是“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平地术)也,非苍术(山术)矣”的意思。

      当然苏颂所说的古方之“术” 是古时 “生平地而肥,大于众者”的“杨抱(音孚)蓟”,未必是生高山岗上的“今白术”(吴术)。但后人显然都认为他说的“白术”就是吴地白术了。从苏颂所论“白术”来看,他实际也并不真正清楚古医书中名为“白术”之实,其所论属于个人推测性质,并不正确,因为自古用“术”,从来重的都是山术(明清同样如此)。

      林亿关于“白术”的交代也可能是要和官定的《图经本草》保持一致。由于北宋这些权威的官修医书的“规定”,导致古来好用苍术的传统为之一变。白术、苍术的应用开始逐渐发生分化。不过北宋稍晚些的寇宗奭《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对术分赤白,以及当时重白轻苍的风尚却颇不以为然。

      三是对于某些具有赤白之分的药材,当时有尚白的风尚。孙真人《千金要方•论和合第七》云:“凡茯苓芍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这段话被后人改成“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与原话含义有一定差别)。大约在1023年到1085间,自称是孙真人后代的孙氏父子(孙用和、孙兆、孙奇)是当时的医家泰斗,名动天下几十年。而孙氏一贯尚白,南宋许叔微说《孙尚药方》(孙用和著)医方中的芍药“皆曰白芍药”可证,估计孙氏用术也都是“白术”。

      北宋校书局的林亿、高保衡师出同门,都是卫州高若讷(997—1055年)门下,高保衡是其次子,林亿还是高氏的次女婿。孙用和父子本卫州人,孙用和原为民间儒医,通晓经学,其生卒年不详,其庆历八年(1048)八月起于武成王庙为朝廷医师主讲医经,假设当时他45岁,而当时高若讷51岁,可见孙用和与高若讷年龄相仿或较年轻些,高若讷的社会地位更高,为“本朝公卿”,目前还无法确认孙用和与高若讷的学术关系,或是师徒、或是师友?《高若讷传》有说高若讷“虽国医皆屈伏”或就是指孙氏父子? 孙氏父子医术确与高若讷相类,“善以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全国”,孙兆的学术与著作方向也与高若讷相类。孙兆、孙奇一辈至少算是高氏的私淑弟子,因为当时“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也说:“而孙兆、杜壬之徒,始闻其(高若讷)绪余,犹足名一世。” 孙用和父子无疑也是属于卫州伤寒学派的。高若讷推崇张仲景、孙思邈以及王焘,曾考校出版过张仲景的《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王焘《外台秘要》,他撰校的书还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和《伤寒类要》四卷(《宋史•卷二0七•志第一六0•艺文六》) 。也就是说在林亿等校正医书之前,其老师就已经考校过相关的医书了,高若讷是开路者、奠基者。高若讷的弟子应该还有董汲、刘寅、徐遁、申受(朝廷太医丞)、杜壬等,其时皆有医名,从卫州伤寒学派医家遍布当时朝廷重要医政部门要职来看,可知卫州伤寒学派可以说是北宋最有影响的中医学派。
      孙思邈“凡茯苓芍药,须白者”的看法对卫州学派应该有很大影响,林亿“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一句恰是在《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中说的。

      (注:参见张哲嘉《官方医学分科与医学发展:以北宋疾病分类与伤寒研究为线索》文。高若讷与林亿、高保衡的亲属关系见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9),册中,卷6,页530。所收的宋祁<高文庄公若讷墓志铭>。参见周益新 郭润利 张芙蓉《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

      四、是林亿大概误会了陶弘景说白术“可作丸散用”, 赤术“可作煎用”的说法,以为白术宜入药疗疾,苍术宜服饵长生。

(三)、“白术”一词在北宋以前已经被广泛使用。

      有证据表明,在唐代医书中就尚用“白术”一词了,从我个人粗略的统计数字看,未经宋改的《千金》用“术”已经倾向“白术”一词。

      翻查陈增岳编著的《敦煌古医籍校证》一书(此书基本囊括了2008年以前发现的敦煌文书中的医书),翻遍全书,如果刨除较有争议的《辅行诀》,其中出现“术”有22处以上,其中单写“术”的两处,写“苍术”的也只有两处(其中一处为“赤米”,考证应该为“赤术”),其他都是“白术”。这些敦煌文书有关专家认为很多都是唐代的,少数是唐代之前以及宋代的。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引唐代甄权《药性论》云∶白术,君,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味甘、辛,无毒。《证类本草》还引述了隋代僧医梅师(号文梅)的《梅师方》,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以及唐代昝殷的《产宝》,引文都出现“白术”。

      成书于847-852年间昝殷《经效产宝》,方剂中的“术”用的全都是“白术”一词。我注意了此书的其它药物名称,“桂”用的几乎全是“桂心”,“芍”用的全是“芍药”,地黄只有“干地黄”和“生地黄”(鲜品)。应该基本就是未经改写的唐本。昝殷是唐代四川成都人,曾任成都医博士。当时吴术尚不出名,其所谓“白术”,很可能是指陕西一带、或茅山所产的道地药材“术”。 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卷第四时行寒疫论》中说:“蜀人谓苍术之白者为白术,盖茅术也,而谓今之白术为吴术”。可证。

      更重要的是,完成于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1057年成立)之前的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992年成书)中,白术出现1002次 ;苍术出现25 次;吴白术出现 2 次。值得注意的是,此书中的《淳化本伤寒论》医方中的“术”已经全部使用“白术”一词,时代稍晚些的官修《宋本伤寒论》在这点上与之相同;也就是说,《伤寒论》中的“术”改为白术也许并不是林亿等人改的,而是其前辈王怀隐、王佑、陈昭遇、郑奇等人改的。又或者是更早的人改的。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圣惠方》主撰者王怀隐曾是开封建隆观道士。道士马志也是宋初《开宝本草》的主修者之一。因此有理由认为《太平圣惠方》中的“白术”是指当时茅山术之类的优质术。据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太平圣惠方》并没经过后来校书局的校改,认为它对研究宋以前的中医药学成就提供了丰富而初始的历史资料。

       搜索丹波康赖公元984年(北宋初年)成书的《医心方》, 白术出现51次;苍术0 次。此书同样作于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1057年成立)之前。

      由此可见在北宋校正医书局改定医书之前,主流医书中的“术”已经多是写“白术”一词了,并不是林亿等校改医书后才发生变化的。仲景医书中的“术”改为“白术”不是林亿等人干的,而是他们的前辈干的。林亿等医官将《千金要方》等其他医书中的“术”统一改成“白术”, 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不过是遵从《太平圣惠方》等主流医书而已。林亿等校改《千金要方》在1066年完成,是在校订完《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约1064年)之后,正因为这些仲景医书早已将方剂中的“术”统一成“白术”了,再校订《千金要方》时也将其中的“术”统一修改成“白术” 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四)、宋代以前方书所说的“白术”并非是指今白术。

    北宋之前的医书所说的“白术”显然并不是指吴地一带所产的白术。原因很简单,在北宋《图经本草》之前,吴术还没有被本草家和医家看重,本草书也基本不提此地所产之术。那么北宋之前的医书所说的“白术”实际指什么呢?从一些史料推测,实际最可能就是指当时陕西或茅山等传统名产地出产的优质术。

      以下一些史料应该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

       陶弘景在《本经集注.术》认为“东境术大而无气烈,不任用。”而“东境术”大概就是后世的“吴术”之类,即宋代开始出名的杭、越等地所产的“白术”。 “大而无气烈”也符合此地后世所产的白术,显然,陶氏所说的“白术”与“吴术”无关。

      陶氏《本经集注》虽然没有说白术或赤术哪个更好,但他说“今市人卖者,皆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用时宜刮去之”,可见当时是崇尚内部色偏白的“术”的,而且当时市场上的药材“术”大概是刮皮干燥的。一尚白,二、郑山、茅山一带产为胜,两点综合来看,可见陶氏所说的“白术”很可能就是茅术或郑山术之类(传统真茅术干品断面很白,参见后文1937年赵燏黄对茅术标本的断面描述)。

      公元682年孙思邈《千金翼方》的《卷第一•药录纂要\药出州土第三》中只提到华州出产道地药材“白术”,而唐代华州应该是今陕西省华县、华阴、潼关一带。陕西一带恰是“术”的传统道地产地,也是今苍术(北苍术)的名产地。同时,我也注意到,《药出州土第三》中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道地药材并没有白术、芍药。另外,岭南道中桂类药的用词是“牡桂”、“桂心”。可见此部分的内容应该基本还是唐本,未经后世改写。反之,如果此处的“白术”是北宋林忆等所改,则更有意思。

      晚唐陆龟蒙写给隐居茅山、号“华阳山人”顾况的诗《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其中有“未去师黃石,空能说白术”。 陆龟蒙是把茅术叫“白术”的。陆龟蒙是江苏吴江人,且还是农学家。

      北宋张君房编撰于1025~1029年的道教《云笈七签》中有十二方用到“白术”,视为补益神仙之品,没有提到“苍术”,唯一一处使用见卷七十一“杀鬼丸”,为“白赤术”,这一词很值得玩味,此书其他的“白术”很可能就是“白赤术”的略写,而不是“白赤术”之外的另一种东西。此书以上清派为正统,道教上清派东晋时发源于茅山,特别重视“术”的长生作用,陶弘景就是上清派的重要传人,茅山上清派服饵茅术的传统,至少一直保持到北宋,苏颂《图经本草。术》中提到“今茅山所制术,煎是此法也”,说明当时的茅山道士还有服用“术煎”的情况。参见王家葵《王洪范碑所见茅山道教饵术传统》。其实《云笈七签》十二方中用到的“白术”、“白赤术”其实应该也是指茅山所产的内部颜色较白的优质术。也即庞安时所说的:“蜀人谓苍术之白者为白术,盖茅术也”。

      公元1100年,北宋医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卷第四时行寒疫论》中说:“蜀人谓苍术之白者为白术,盖茅术也,而谓今之白术为吴术”。 庞安时家藏万卷,博览群书,说这话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可惜我们后人已不知其依据所在。《伤寒总病论》中,“白术”出现27次;同时“吴术”出现3次,苍术也出现3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书的《修治药法》中白术、吴术、苍术三者是分别说明的:“白术(去蒂。)” “吴术(去皮。)” “苍术(去粗皮。)”由此推测,此书的“白术”与“吴术”并非一种东西。而应是如其所说:“蜀人谓苍术之白者为白术,盖茅术也,而谓今之白术为吴术”。 庞安时是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浠水县位于长江中游,吴蜀之间,浠水县旁边就是后世以产苍术闻名的罗田县。

      庞安时的话,不知是否与《蜀本草》内容有关。《嘉祐本草.术》中似未提到此书内容。

      基本在同时期,朱肱的《类证活人书》(1112年刊行)中,“白术” 出现72次;“吴白术”为1次;“苍术”为10次;朱肱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南宋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公元1132年);“吴白术”出现1次;“白术”56次 ;“苍术”7次。许叔微是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

      不清楚这两位吴地医家所说的“白术”与“吴白术”是一种东西还是两种东西。

      约刊于北宋末(北宋960年——1126年),陈师文等编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草部上品之上.白术》中说:“今处处有之,出茅山者佳。”陈师文是杭州人,又精于医术,他却说白术“出茅山者佳”。似乎说明《局方》中所谓的“白术”,实际是指高品质的茅术。那么北宋官修方书中的所谓“白术”大概也是“出茅山者佳”吧?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又名《增广太平和剂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一说为宋佚名氏撰。

      元代王好古1298年的《汤液本草》中是先论苍术后论白术,与后世本草先白术后苍术不同,且说苍术:“《象》云∶主治同白术,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如白术也。”似乎当时还是重苍术轻白术的。王好古此时所说的“白术”大概是指吴白术了。

      署名元代劉大彬編撰的《茅山志》(约1324年成书)卷十九介绍茅山的神芝奇藥时,对茅术用的也是“白术”一词。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二所著录《茅山志》十五卷,则署为张天雨撰,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称,现《正统道藏》中署名刘大彬之《茅山志》,“实为张天雨所修,刘大彬窃取其名而已。”张天雨又有诗集《句曲外史集》若干卷,收于《四库全书》。
      张天雨为元末茅山著名道士,他称茅术为“白术”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这也再次印证了北宋茅山上清派《云笈七签》中用到的“白术”、“白赤术”应该就是指茅术(参见前述)。

      清•王翃撰于1565——1682年间的《握灵本草》中说,白术“出茅山、嵩山者佳”。但也说“苍术茅山者佳。”据作者自序提到,喻嘉言曾见本书,并有“君其手握灵珠以烛照千古乎”一语,遂名其书《握灵本草》。

      那么,以上史料中的“白术”是当时名产地“术”的通称,还是特指名产地所产“术”中的特殊一类?茅术、嵩山术也有赤、白两种吗?陶弘景所说的白术赤术都是茅山术?未见有人这么说。两种可能或许都有。我查叶永忠、吴顺卿编的《嵩山植物志》,发现嵩山现在只有一种白花苍术,但其干品药材特征未见描述。

      “术”这种药材,早期并不分赤白,但早在汉代就认为“黄白者善”。可以认为,北宋以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方书里的“白术”一词曾经较普遍的作为当时优质术(如郑山术、茅术、华州白术等)的代名词,并非指宋代才开始稍有名气的吴白术;宋元时期是“白术”的称呼比较混乱的过渡时期,此时医书中的“白术”,有些大概还是宋以前传统的含义,而有些是特指新兴的徽术(舒州白术)或吴白术;宋元之后,白术的道地药材基本就是指吴白术或徽白术了。

   南北朝到宋代之间,常用药物的名称中开始增加说明其特征的部分,如原本叫“桂”,南北朝时开始叫“桂肉”、隋唐时叫“桂心”;原本叫“术”,南北朝开始出现“白术”、“赤术”,至隋唐渐多如此称呼。原本叫“芍药”, “赤芍药”与“白芍药”的药物名称大概在唐代之前开始零星出现。原本叫“橘皮”,“陈橘皮”则在唐代出现。

      白术之“白”,原本是因药材断面色白而起,正如托名张仲景的《五藏论》所说:“苦参酸枣以味为名,白术黄耆将色为号”。因术尚白的传统由来已久,大约成书于西汉的《范子计然》就说:“术出三辅,黄白色者善。”因此宋代之前,大概那些断面色泽较白的优质术都可称为“白术”,与药材外皮颜色大概没什么关系。后世白术、苍术的区分,尽管也尚内白,但大概因为各地新品种以及栽培品的兴起,却更多的和药材的外皮颜色扯上了联系,外皮浅色的江南栽培术逐渐成为了白术的代表,外表苍褐色的茅术之类大概因此不再被人称为“白术”了。

      吴白术的兴起并逐渐取代传统“白术”而成为“白术”的名称专有者。原因应该是多样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宋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汉族政权丧失了对陕西等“术”的传统道地产区的控制,也为苏颂所说的“今白术”(吴术、皖术)成为药用“白术”的主流提供了历史机会。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多次发生,东晋之前,术的道地产地在陕西一带,当时汉族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长安;陶弘景的东晋时代,当时汉族政权丧失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控制权,疆域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南方术兴起,南京附近的蒋山(今南京钟山)、白山(白山一说为今江苏南京市东,另一说为陕西太白山)、茅山(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成为新的道地产地。唐代,政治中心回归长安,陕西华州白术仍是道地药材。北宋定都汴州(今河南开封),附近河南的嵩山术和传统的南方茅术成为道地,北宋后期,杭、越、舒、宣术开始兴起,其中“舒州白术”( 今安徽潜山县一带)似乎更出名些。南宋过江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后,结果是江南吴术、皖术就成为了道地。此后就基本定格成新传统了。

      植物学上介于白术和苍术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关苍术(小花黄色或白色)在日本和韩国是白术的基源之一。朝鲜、南韩、日本称之为白术。这些地区为什么这么称呼?不知道与古人称茅术为“白术”有无关系。

   不止如此,江部洋一郎的《经方药录》(122页)说,今天在日本流通的术类,白术为三好白术(和白术)、茅术等,苍术为于术、山苍术等,也存在它们的交配品种。如果翻译没有问题的话就有意思了,茅术正是白术,日本汉方用药似乎比今天的中医用药更符合古典,不清楚是否隋唐遗风?

      丘晨波编著的《中药新编》(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12月版)311页备注指出,高濑丰吉认为“白术即是苍术的根除去外皮者”。此“苍术”应该就是指茅苍术。

(五)、苍术不苍,白术不白及其他

      1937年 赵燏黄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介绍,茅苍术的外表虽然为苍褐色或苍黑色,但其药材断面却“近乎纯白”,并有朱砂点,这是令人诧异的,出乎预料。不过赵氏没有交代标本的来源,不知是否真品野茅术,但赵氏是很严谨的学者。同书介绍的野于术、野黄山术等药材的断面并不白。不过结合以上的其他资料来看,古代真茅术的药材断面“近乎纯白”大概是很可能的。从这点来看,元代以前把茅术等优质术称为“白术”就显得更可靠了(从史料来看,苍术的药材是去皮的)。现在的本草书一般说茅苍术断面是“黄白色或灰白色”,大概是因为现在研究报告所用的实验材料多是外地流入的商品,并非真正的茅术(参见胡世林《苍术的本草考证》)。又或者茅术品种退化或与外来术有些串种了。种植或养殖者从外地引入“良种”种养,结果“污染”甚至“消灭”本地传统优良品种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茅术的“白”古人也特别强调过,明代晚期李中立撰绘的《本草原始》(约成书于1612年)说得很清楚,“茅山苍术坚小肉白,气味甘辛,他山苍术块大肉黄,气味辛烈;又有一种苍术,皮白肉白,坚实,气味亦甘辛,较之茅山者次之,北人每呼为南苍术,比西山者胜(这种苍术不清楚是哪产的)”;苍术药材图下还有说明:“皮黑肉白有黄点”,总结精练。可惜没有描述茅术的花色。《本草原始》是一本相当出色的著作,其药材绘图精当,文字描述准确到位,被许多中药学家认为是开启中药药材学的第一部著作。李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其弟李中梓亦一代名医。

      可惜茅山现在是立在人海中,真正的茅苍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连一些药材学家都只是偶然一见,前些年基本绝产了,就算零星的栽培,也和当地种植的外来白术貌似有些窜种了。(此说出自茅山地区人士网络上所言)。近年句容、金坛等地的药材公司开始在茅山上大规模复种茅术,据说种质采自野生茅术,也难说是否品质纯正。和很多道地药材的种植一样,其种植目前主要还是为了出口创汇。

      现在苍术饮片一般给人的印象就是苍黄色,少见黄白色,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现在市场流通的苍术据说有80%以上是出自内蒙的北苍术,而北苍术的断面一般是比南苍术更偏黄棕色的;二是因为明清以来苍术饮片的主流是炒苍术,用生苍术的很少,处方所开“苍术”,药店、药房给付的就是炒苍术。一般而言,北苍术是米泔水炒,南苍术是砂炒。

      明清虽然尚“白”术,但不要简单就被字眼骗了,实际上明清那些白术的名产药材未必就“白”。从赵燏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对野于术、野黄山术、仙居术(栽培)药材断面的描述来看,这些名产白术其实并不白。于术断面“全面带红褐色而微黄,夹杂赤褐色之斑点(即朱砂点)”,黄山术类同。仙居术断面看,“皮部淡黄色,内皮部淡褐色,分布褐色之斑点,中心浓褐色,稀有淡黄白色者也”;最次级的普通白术的断面倒是“近乎纯白”。 野于白术、野黄山白术、仙居术之类虽名曰“白术”,但从它们药材的断面颜色,以及有“朱砂点”来看,这像我们一般所说的白术吗?似更像苍术。难怪1812年黄凯钧的《药笼小品》说:“铺中所卖,所谓于术,即苍术种,亦为高品。”当时的于术是否苍术种不好说,但黄凯钧大概是看过野于术药材断面的,才有此说。
      所谓苍术,也未必就“苍”, 近年,湖北罗田苍术的产地胜利(滕家堡)山中就发现一种白皮苍术,药用性能极佳。以后要是规模生产,估计不知是叫白术好还是叫苍术好。

      白术的药材颜色也与加工的方式与加工水平有关,加工不好,白术也不“白”。烘炕得好的烘干术断面就较白,而生晒术断面一般就偏红黄色或淡黄棕色,所以现在一般不使用生晒法了;而鲜货如不及时烘炕,干后也一般色棕。干白术药材存久也会泛黄棕色。传统上,浙江的白术加工烘干技术最高明,这恐怕也是浙术出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栽培年限短的白术色就较白,年老的断面颜色就变深偏黄红。近日在书店见杨叔澄的《中药大义》(即号称近代中医教育史上第一所官办中医药学校——北平中药讲习所的教材《中国药物学》,1940年),书中说苍术是“白术根之老者”,这虽是比较怪异的一种说法,但也吻合白术年老色黄红的实际,难怪时人会这么认为。

       由此看来,明清医家术虽尚“白”术,但和人参等补药一样,更尚天生山术(野生山术)。认为“野术可代真参”,还有“北参南术”之说,人工栽培的白术被称为“粪术”; 明朝徐春甫1556年成书的《古今医统大全》的“诸药制法”就说“(白术)宜用各处山术”;清代吴鞠通撰于1798年的《医医病书。七十。伪药论》:“如四君子汤,人参即是假(指用党参代替),茯苓系安苓,白术系种术,只余甘草一味,又不敢重用,将挟何术以取效乎?”可见,术在古代医家更重视的是产地(天生野山术),而非药材断面的色泽。明清名产白术之所以叫“白术”,主要大概并不是因为它们“白”,而是因为它们甜香。这一点倒符合陶弘景所说的白术“根甜”。 赵燏黄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的野白于术、黄山野白术都是味清香甘而微辛。而普通栽培白术就苦劣缺乏甘辛之味。赵氏还认为这类普通白术不宜药用,只宜作熏香材料。杨时泰成书于1833年的《本草述钩元》说苍术:“出茅山。细而带糖香味甘者真。”其性味与当时所谓的天生白术相同。

      张山雷1920年的《本草正义》中说当时安徽有一种野术,气味芳香异常,朱砂点很多,入煎剂,“清芳之气,缭绕一室,令人馋綖欲滴,补脾醒胃,大有奇功。”他说的应该是当时刚兴起的祁门白术。我想古代神仙家高度评价的长生药物、用于长期服食的所谓术应该就是这种性味的吧?很难想象那种苦辛的术会得到修道者这么高的评价。

(六)、由花色引出的古今茅术之疑

      现代栽培白术或野生白术的花为紫色、紫红色,而苍术的花基本为白色。如“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苍术:小花白色;关苍术 :小花黄色或白色;朝鲜苍术:小花白色;鄂西苍术:小花黄色。白术 :小花紫红色。查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之中国植物图片数据库的苍术、白术图片,基本也是如此。
      有研究者将术属植物的花色分成三类:苍术白花,白术紫花,过渡类型的术属植物的花色则介于白术和苍术之间,为黄紫色、黄色或白色、或黄色,如关苍术。参见彭华胜、王德群《安徽省术属药用植物过渡类群的居群生物学研究》。现代芍药也是白芍红花、赤芍白花。

      陶弘景说术有白、赤两种,但没有提到花色问题。梁.庾肩吾《答陶隐居赉术煎启》有云:“绿叶抽条,生于首峰之侧,紫花摽色,出自郑岩之下。”可见陶弘景所作术煎的原料皆采自茅山,为茅术无疑,很多学者据此认为就是今茅苍术。 但这里说“紫花摽色”,而很多权威资料说今茅苍术的花冠白色,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古代的茅术与今天的茅苍术相同吗?当然,庾肩吾的这段话到底是写实,还是一种文学修饰就难说了。

      北宋1061年苏颂等编撰的《本草图经》也说也茅山术、嵩山术是紫花:“术,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春生苗,青色无桠。一名山蓟,以其叶似蓟也。茎作蒿秆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花者;……”,“或有黄白花者”大概是雌花,野生白术雌花花冠有白色的。苏颂说茅山术、嵩山术是紫花不知道是否符合当时的事实。我查叶永忠、吴顺卿编的《嵩山植物志》,发现嵩山现在只有一种白花苍术。
      苏颂又说:“今白术生杭、越、舒、宣州高山岗上,叶叶相对,上有毛,方茎,茎端生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曝干。以大块、紫花者为胜,又名乞力伽。”当时杭、越、舒、宣的“白术”花色与今浙白术基本相同,苏颂“紫花者为胜”一说显然影响了后世栽培者的选种,现在的栽培白术基本都是紫花的。也影响了世人的风尚,稍晚些的舒州白术就以“花紫”著名,北宋末年的《苏沈良方. 记苍术》中说:“舒州白术,茎叶亦皆相似(黄州苍术),特花紫耳,然至难得,三百一两……。”

      南宋•杨至质《茅 山》:“紫花可饵秋寻术,红焰难埋夜见丹。”杨至质,南宋著名道士,字休文,号勿斋,冾皁山道士。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淳佑中,敕赐高士,右街鉴仪,主管教门公事。这个南宋道士也说茅山术是紫花。

      后世还有很多医书都说茅山术是紫花,大概都是抄书的缘故。古书说茅术花紫色,到底是古人文学修饰引发的以讹传讹,还是确实如此?

      古今茅术花色有异,古代的茅术同现在所谓的茅苍术吗?还是古代茅术也分白术、苍术两种?这始终是一个难解的疑问,恐怕永远也无法弄清。读谢宗万先生《中药材品种论述》,徐国钧、谢宗万先生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七)、江南白术名产地的历史变迁及原因

      江浙一带很早就出产“术”,但早期声誉不高,并不被当时的医家看重。

      东境术——陶弘景《本经集注》说:“东境术大而无气烈,不任用。”南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健康(南京),陶弘景居茅山。当时把南京北面的长江叫西江,东境术可能就是指今天江浙沿海一带所产的术,即宋代本草书所说的杭、越一带,“大而无气烈”也符合此地后世所产的白术,那么,陶氏所说的白术显然不可能是指此地所产;另一方面,这里也反映出“气烈”应是当时好术的特征之一。陶弘景所说的“东橘”大概也是指这一带所产橘子。

      舒州白术——北宋苏颂等编撰 、成书于1061年的《本草图经》虽然提到“今白术生杭、越、舒(安徽省安庆市的前身)、宣州(今安徽宣城市一带)高山岗上……”但并无称赞之词。到几十年后的北宋末年,舒州白术为世人所重,《苏沈良方. 记苍术》中说:“舒州白术,茎叶亦皆相似(黄州苍术),特花紫耳,然至难得,三百一两……。”《宋史.地理志》中提到宋代土贡“术”的也只有“舒州白术”。 当时的“舒州”是今安徽安庆市潜山县一带,在长江北,尚不算江南之术。
(注:黄州,今属湖北黄冈市,大别山南麓,与今罗田苍术产地相距60多公里,黄州苍术大概是和罗田苍术类似的东西)

      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辨识修制药物法度》(成书于1237年)说:“白术(拣白而肥者,方是浙术;瘦而皮黄色者,出幕阜山(江西术),力弱不堪用。油者去之。”陈自明是江西人,并不认为江西术好。可见此时浙术已经颇有名声了。

      野生歙术

      江南白术明清时代最早出名的应是野生歙术(安徽歙县一带、广义的还包括宁国、池州、昌化一带所产),歙术的名声兴起大概是因为邻近的舒州白术野生资源的枯竭而致。歙术之后野生于术、祁术的兴起也应该都是一种野生资源替代性的兴起。医家崇尚野生,药商则会在一地的野生资源枯竭后不断的开发新资源、推出新品种。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成书于1565年)中说:“浙术(俗呼云头术)。(应指杭州、越州术)种平壤,颇肥大,由粪力滋溉;”“歙术,(俗呼狗头术。)产深谷,虽瘦小,得土气充盈。(宁国、池州、昌化产者,并与歙类,境界相邻故也。)”“凡用惟白为胜,仍觅歙者尤优。” 更推崇歙术,因为其野生。陈嘉谟是西乡石墅(今安徽祁门二都)人,看重本地的野生山术。

      明代杨崇魁1602年成书的《本草真诠》说:“(白术)歙州者佳,干燥白甚”。这种“白”其实很可能是当时药商加工干燥技术的改良所致。

      明末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术》(成书于1647年):“出嵩山、茅山者良。杭、越、舒、宣诸州亦有。唯湖州(浙江北部)、津山者最佳,多生高冈上。” 卢之颐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卢之颐此说倒很特别。

      清代汪昂1694年刊的《本草备要》:“肥白者出浙地,名云头术;燥白者出宣歙,名狗头术,差胜于浙。”汪昂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

      清代冯楚瞻撰于1694年的《冯氏锦囊秘录》卷三十七《草部上 白术》:“ 浙术即名云术,由粪力滋溉,肥大易油。歙术即俗名狗头术,瘦小燥白,得土气甚充,反胜云术,……”冯楚瞻,浙江海盐人。

      以上两家一个认为浙术好些,一个认为歙术好些。

      歙术之后著名的是野生于术。

      浙江于潜(今属临安市)的“于术”是清代最负盛名的“白术”。在清代各种名医的医案中,经常能看到“于术”、“于潜术”、“野于术”的字眼。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的《杭州府志》:“白术以产于潜者佳,称于术”。

      1680年李延昰补订《本草化义》(原书明末贾所学撰),他在补入的《药有真伪论》中论及各地名药材时提到了“于潜之白术”。

      清初张璐成书于1695年的《本经逢原。白术》:“云术肥大气壅。台术条细力薄。宁国狗头术皮赤稍大,然皆栽灌而成,故其气浊,不若于潜野生者气清,无壅滞之患。此时大概野生歙术资源已近枯竭,于是野生山于术名声鹊起。张璐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几十年后,清•吴仪洛撰于1757年的《本草从新》把术分为分野白术、种白术、苍术三种 。(吴仪洛,字遵程,浙江海盐人。)

       “野白术,产于潜者最佳。今甚难得。即浙江诸山出者。俱可用。俗称为天生术。有鹤颈甚长。内有朱砂点。术上有须者尤佳。以其得土气浓。须乃其余气也。其次出宣歙者。名狗头术。冬月采者佳。”于术和歙术都以野生山术驰名。

      “种白术:止可用以调补常病之虚者。及病后调理脾胃。若生死关头。断难恃以为治。产浙江台州燕山。亦以冬月采者为佳。并无鹤颈与须。反肥大于野术。熬膏良。(云术形长大、性燥劣、人或切片以杂之。)江西白术。其形甚小。与浙江野术相似。虽有鹤颈而甚短。其体坚实。其味苦劣。(如野术不可得、唯用台术为稳、余俱不可用。)”在当时的栽培白术中,浙产云术仍不被看重。

      清代严西亭等人成书于1761年的《得配本草》:“冬白术,产于潜者,气清味甘,最佳。今甚难得。即浙江诸山野出者,呼为天生术,亦佳。冬术甘而柔软,夏术苦而燥烈,功用大有不同,不可不辨。”严洁(生卒不详),字西亭,姚江(今浙江余姚县)人。

      清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成书)中大篇幅的重点推介了“于术”:“ 即野术之产于潜者,出县治后鹤山者为第一,今难得,价论八换。……”赵又说:“今于术绝少,市中皆以仙居所产野术充于术,功亦相等。”赵学敏还说:“台术虽种而不用粪,故不肥大,服之不胀。倘野术难得,此为稳。”赵学敏的说法大多应来自于吴仪洛。此时的野生于术已经“绝少”,“甚难得”,野生资源已近枯竭。

      到了1812年黄凯钧等人的《药笼小品》更说:“白术,天生野产,不论何处,皆能扶土生津,挽回造化。近时不可得矣!即有亦只如钮大,欲求津如玉液,味似琼浆,难矣哉!土人以此细者种之数载,然后出售,已为难得。得一枚重钱数者,价亦不贱。铺中所卖,所谓于术,即苍术种,亦为高品。更有大如拳者,出台州,谓之粪术,种而浇肥,故易大耳,或饭饧久蒸,调理常病亦可用。更有小者,味薄妙用,惟能燥湿。更有小而甜者,为甜冬术,宜入淡补剂中。”

      此时的野生于术已属“不可得矣!”,药铺中所卖的所谓于术,基本都是栽培品了。于术之后兴起的野生术就是祁术了。

      祁门白术

       安徽祁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野生白术资源相对丰富,在其他地方的野生白术资源枯竭之后随之兴起。祁术到十九世纪中期才成为了道地药材。多年的开采之后,现在祁术的野生资源也基本枯竭,人工栽培早已兴起。

      祁门白术有比较特别的地方,一是叶片深裂成7—11片的长柄奇数羽状复叶形以及花序直径较大,这应该是高海拔术属植物的叶片及花序特征;二是根茎部质地较硬,栽培10—20年根茎也不腐烂,而其他地区的栽培白术3—4年不挖根茎就会出现腐烂。


      从地图上来看,明清江南名产白术的变迁可以看作是以安徽歙县为中心的,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成书于1565年)推崇歙术,又说“宁国、池州、昌化产者,并与歙类,境界相邻故也。”安徽歙县东面的宁国和于潜,直线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歙县北面的池州,距离也是120公里;后起之秀祁术产地祁门在歙县西面,与歙县直线距离不到70公里。歙县自古多名医,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附近茅山、舒州又是传统术的名产地;此地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徽商的老巢之一,这几个因素,与歙术历史地位的形成应该是有关系的。

      现代白术皆是栽培品,基本已没有野生品做白术的。近几十年我国本草学者的长期野外调查表明,以上历史上几大名产白术的野生资源基本绝迹或濒危,目前所知,大概只有祁门深山还有少量野生白术存在。曾有报道说,在浙江发现了5株野生白术,茎高1 00厘米,有毛根如姜,这属于奇罕之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得分 20 收起 理由
r109 + 15
李小荣 + 25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尚书·说命篇》“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切身体会
下一篇:各位经方大夫,你怎么辨证论治?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11-3 1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问!佩服。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4: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东西纠缠了很久,修修改改总算完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2-11-3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是人工栽培的
但是我以为不要一味迷信野生
关键是中药的选育栽培一直都被人忽略
大家都在钱眼里,只求产量无质量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7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2-11-3 16: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潜心学问,造化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8727

积分

130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727
发表于 2012-11-3 16: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疗效推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积分

31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2
发表于 2012-11-3 1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証甚密,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0

积分

420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10
发表于 2012-11-3 22: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0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1-3 22: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承乾嘉学派以来的考据之风 体察圣人用药之道 为往圣继绝学 佩服之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817

积分

7663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817
QQ
发表于 2012-11-4 1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问,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713

积分

196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713
发表于 2012-11-5 0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6

积分

9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6
发表于 2012-11-5 10: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茅山地区的人,中学时经常上山采药卖钱交上学的书本费。
苍术的花确实是紫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晓君 的帖子

晓君:我就是茅山地区的人,中学时经常上山采药卖钱交上学的书本费。
苍术的花确实是紫色的。 (2012-11-05 10:26) 
都是紫花吗?如果确实,倒是一个“发现”,因为我看过的资料几乎都说茅苍术、南苍术是白花的,包括那些很权威的。不知道那些本草前辈们是否真在茅山野外环境中采集过标本。

先生可就此问题写写,很有价值。最好在野外环境中多拍一些清晰的图片,尤其是一些细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2-11-7 1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有这种可能:晓君所见的术已经是窜种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部洋一郎的《经方药录》(122页)说,今天在日本流通的术类,白术为三好白术(和白术)、茅术等,苍术为于术、山苍术等,也存在它们的交配品种。如果翻译没有问题的话就有意思了,茅术正是白术,日本汉方用药似乎比今天的中医用药更符合古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茅术的“白”古人也特别强调过,明代晚期李中立撰绘的《本草原始》(约成书于1612年)说得很清楚,“茅山苍术坚小肉白,气味甘辛,他山苍术块大肉黄,气味辛烈;又有一种苍术,皮白肉白,坚实,气味亦甘辛,较之茅山者次之,北人每呼为南苍术,比西山者胜(这种苍术不清楚是哪产的)”;苍术药材图下还有说明:“皮黑肉白有黄点”,总结精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丘晨波编著的《中药新编》(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12月版)311页备注指出,高濑丰吉认为“白术即是苍术的根除去外皮者”。此“苍术”应该就是指茅苍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3: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方中“术”、“白术”的名实考察及其他

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3: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方中“术”、“白术”的名实考察及其他

卫州伤寒学派可以说是北宋最有影响的中医学派

      北宋校书局的林亿、高保衡师出同门,都是卫州高若讷(997—1055年)门下,高保衡是其次子,林亿还是高氏的次女婿。孙用和父子本卫州人,孙用和原为民间儒医,通晓经学,其生卒年不详,其庆历八年(1048)八月起于武成王庙为朝廷医师主讲医经,假设当时他45岁,而当时高若讷51岁,可见孙用和与高若讷年龄相仿或较年轻些,高若讷的社会地位更高,为“本朝公卿”,目前还无法确认孙用和与高若讷的学术关系,或是师徒、或是师友?《高若讷传》有说高若讷“虽国医皆屈伏”或就是指孙氏父子? 孙氏父子学术渊源确与高若讷一脉相承,“善以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全国”,孙兆、孙奇一辈至少算是高氏的私淑弟子,因为当时“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也说:“而孙兆、杜壬之徒,始闻其(高若讷)绪余,犹足名一世。” 孙用和父子无疑也是属于卫州伤寒学派的。高若讷推崇张仲景、孙思邈以及王焘,曾考校出版过张仲景的《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王焘《外台秘要》,他撰校的书还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和《伤寒类要》四卷(《宋史•卷二0七•志第一六0•艺文六》) 。也就是说在林亿等校正医书之前,其老师就已经考校过相关的医书了。高若讷的弟子应该还有董汲、刘寅、徐遁等,其时皆有医名,可见卫州伤寒学派可以说是北宋最有影响的中医学派。

卫州在黄河北,是北方的。

时代相同稍晚些的庞安时在长江中游,号称医王,弟子60多人,影响很大,是新安医学的鼻祖之一,算是南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24

积分

670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124
发表于 2019-2-18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8:10 , Processed in 0.19062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