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鼻炎,鼻窦炎属于传统医学“鼻渊”,关于此病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就不在此一一阐述了,需要和
大家分享的是个人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本病虽是一个小病种但是在临床上却往往比较棘手,其治疗关键在于防止反复发作,下面向大家
介绍的方子是我家家传几代的组方,经过近代的完善与发展在临证中又结合了割治和塞药,临床
疗效往往立竿见影,下面将具体的理 法 方 药一一列出,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 ,治疗方法:
1基本方:黄连12 荆芥12 连翘12 辛夷10、苍耳子10 白芷12 蒲公英12 紫花地丁12 菊花10 薄荷10 细辛5
甘草6 水煎服 每日一剂,十天一疗程。
2割治方法:取掌1与掌4,掌一位于食指与中指第一节下掌面正中,掌4位于无名指与小指第一节下
掌面正中。常规消毒,局麻,手术刀做纵行切口,切口长约0.5--1CM切开皮层,切除皮下脂肪少许,
创口不用缝合,用无菌纱布包扎即可,左右手交替治疗,间隔时间十日。
二 ,辩证方法 从五脏论治
1,从肺论治 鼻为肺之窍,凡头痛或局部有压痛,涕黄量多,鼻塞反复发作,发热恶寒,咳嗽痰
多,脉浮数者属风热犯肺,加桔梗 鱼腥草。头昏胀痛鼻塞涕白浊咳嗽气短,脉缓弱者为肺气不足,加
黄芪 柯子。
2,脾胃论治 头重而晕、头痛以前额为著、鼻塞持续、嗅觉减退、涕黄浊量多、口臭、厌食腹胀、
脉滑数者属脾胃湿热,加茯苓、厚朴、大腹皮。头隐痛、涕白粘鼻塞、面黄乏力、食少便溏、脉缓弱者
为脾胃虚弱,加白术、山药。
3,肝胆论治 头痛剧烈、局部压痛明显、涕黄黏稠如脓样、口苦咽干、目眩耳鸣、急躁易怒、脉弦
数着属肝胆郁热,加龙胆草、双花、芦根。
4,从心论治 凡头昏闷痛、鼻塞反复、面白乏力、寐而易醒、脉漠者,加当归、干姜。
5,从肾论治 头痛绵绵,迁延日久,鼻痒、清涕不断、气短懒言者,多为肾虚,加附子,熟地。
本病治疗关键在于止痛和防止反复发作两方面。中医典籍对其述之颇详,《素问.五脏别论》中言“五
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鼻为心肺之窍,心主气血,气血虚则无以濡养其窍,而
生鼻病。《素问.五脏别论》言:“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肝胆火热上亢,循
经上犯移于鼻窍而病,多属实证、热证。《素问.通评虚实论》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
生也”。《素问.刺热篇》言:“脾热病者,鼻先赤”。鼻的健旺有赖脾胃滋养,营卫之气皆出于胃,脾
胃升降失和,则营运之气不能上升,致鼻失荣养而成病。《素问.宣明五气篇》言:“五气所病......肾
为欠为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二者相互协调而行呼吸,肾气虚弱,摄纳失常,则肾精不能输布,而
发鼻病。由此可知五脏失常皆可导致鼻窍不利。本方黄连、荆芥、连翘清热解毒而发散表邪;白芷、细辛、
薄荷祛风止痛而清头目;辛夷、苍耳子善通鼻窍;公英、地丁清热利湿。为防诸药升散之耗气而加甘草以
缓之。临床应用应辨证施治,找出侧重点,而使处方轻重有度,直指病源,方可达到预期疗效。割治是由
古代“砭刺、放血”发展而来,经试验证明其单独使用便有明显治疗头痛之效。以上二法结合使用,同时
应积极预防感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戒除烟酒及辛辣食物,当可收到满意疗效。 |
上一篇:慢性鼻炎的真正效方及原理下一篇:半生折磨,竟然被一方解决——泄泻20余年(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