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235|回复: 60

[行业弊端] 宣扬神脉是对中医的妖魔化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2-8-7 2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脉象这个东西一天之内都随时变化,而且随着不同活动状态而变化
干扰因素太多了,虽然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所谓神脉(单凭脉象来为人诊病的)有个被忽视的前提
就是人体的生理或者病理改变和脉象有严格地对应关系
事实这个前提根本不存在

判断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中医西医都不可能靠单项指标
就是西医抽血验尿都不能随便取材
CT磁共振都要摆好体位,调好合适的参数
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

正是所谓诸葛多智而近妖
宣扬这些神脉的故事
不是在为中医添光彩
简直是在妖魔化
就好像说金太阳拿弹弓打下飞机
毛主席语录治疗精神病
恐怕他们自己都不允许这种宣传吧




上一篇:后盾
下一篇:梁启超笃信西医,白丢“腰子”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0

主题

0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7 23: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认识脉诊高手就行了, 也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我相信有脉诊高手能到出神没化的境界, 但脉诊高手不少似乎疗效并不佳, 说明中医不是光靠把脉能治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7 23: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明白人。
还有一点,中医强调因人而异。但是凡诊人脉,最好能了解他未病时的脉,知常达变,以作对比,更能察出健康情况的变化。但脉诊很难做到这点,因为一般人没病时是不去看中医并诊脉的,所以不会给中医以号他常脉的机会。所以,脉诊有用,但作用有限,故黄师曾论及医案不必写脉象。
论坛论坛,就会有争论,难道就必须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不然就是不懂啊!故弄玄虚,欺名盗世,还什么划时代的颠覆性的学术,为什么请人写序推荐,人家不肯为你背书啊!你当中医都是傻子啊!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34

积分

3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发表于 2012-8-7 2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都没学会就来批评了。学会了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andy 的帖子

andy:楼主是个明白人。
还有一点,凡诊人脉,最好能了解他未病时的脉,知常达变,以作对比,更能察出健康情况的变化。但脉诊很难做到这点,因为一般人不去看中医是不会去找中医诊脉的。所以, .. (2012-08-07 23:47) 
靠的是综合判断和细心观察,中医西医都要这样,这是医生的基本素质
吹捧某些不靠谱的神
这不是端正的态度
谢谢两位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7

积分

86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77
发表于 2012-8-8 0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脉象难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3825

积分

146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刘志良

Rank: 5Rank: 5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12-8-8 05: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自已学好后,  方能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2-8-8 06: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贪心害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8

积分

28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博极则心灵自启,思极

Rank: 2

积分
208
发表于 2012-8-8 07: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戒定慧常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31

积分

104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病无定病,治无定法,

Rank: 3Rank: 3

积分
931
QQ
发表于 2012-8-8 07: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s:181]  [s:180]  [s:183]  [s:178]  [s: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0: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邃蓝 的帖子

邃蓝:你都没学会就来批评了。学会了再说 (2012-08-07 23:57) 
我不会?笑话
但是我从没把它当作首要指标
要不然古人为何四诊“切”排在末位呢???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0: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jtlzl18 的帖子

jtlzl18:  要自已学好后,  方能言脉. (2012-08-08 05:58) 
不知道你学好的标准是什么??请指教
但是我觉得绝没有必要去钻“你的麻醉针是斜着打进的”之类的牛角尖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12-8-8 1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高论!临床当以“合”诊为是方得为苍生大医,否则仅凭医者之主观臆断而予以处方遣药且自许以神者,实欺诈之流,不过取病患一时之宠信而已,无足以论之,更未可予同道及后学以误导!!!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2-8-8 10: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是真心的话,有智慧的言论,我们大家都会支持你的!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邃蓝 的帖子

邃蓝:你都没学会就来批评了。学会了再说 (2012-08-07 23:57)
你学会了,就说一说嘛!有理论还要有证据,把你学到的具体做法和收效发上来大家评判评判嘛!不要光空喊口号,不说论据。有徒如此,其师可想而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你老师的疗效应该不错,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毕竟研习经方多年,是谁都会收获众多,肯定比一般的不喜经方的中医效果要好一些,不然我就会怀疑他的智商了。但要明白,那是站在了疗效经得起重复的经方坚实基础上,不是故弄玄虚的脉诊!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469530209 的帖子

2469530209:贪心害了人。 (2012-08-08 06:06) 
呵呵,你真是明白人。一眼看透本质。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5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8 1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8-8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夜雨十年灯 的帖子

夜雨十年灯:不知道你学好的标准是什么??请指教
但是我觉得绝没有必要去钻“你的麻醉针是斜着打进的”之类的牛角尖 (2012-08-08 10:05) 
当时我看到“麻醉针斜着打”时,我都笑喷了,这是典型的胡说八道。
麻醉穿刺是有规范的,有几种穿刺方法,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去看一看。
就是这些胡说八道,糊弄了无辜的群众,也漏出了马脚,坏了中医的招牌。有识之士会因此而唾弃中医的。
金和许的伎俩是很低级的,漏洞百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8-8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看“医疗连续剧”是漏洞百出,看神医表演也是漏洞百出。
不能怪西医苛刻,中医要摒弃怪力乱神,走上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8 11: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8 1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楼主的建议,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诊治手段,
切 按内经而言只是一种技巧,而且是四个手段里相对排名最后一位的,不要过分神化,
内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师;切而知之谓之巧,
可见切脉只是一个辅助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2-8-8 12: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有妖魔,妖魔有异能,亦非全吹牛,只是我不行。

中医有正道,千年相传承。秦汉而至今,命脉断未曾。

四诊各有擅,不必相攻争。流派百花园,任尔好驰骋。

医心本于仁,宽容于他人。上善夫若水,医术乃通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7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8 12: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脉法不精,妄评他人!可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2: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妖魔在哪里?出来显显灵吧!你就然说到妖魔,我看你就是妖魔。
2:不要只是一时承认你推崇的”异能“不行,说不定”异能“哪天改头换面又”出神功”“入化境”了。


3:神脉刚去,不再回应质疑,如今命脉又来!牛啊,请预测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名人,让大家拭目以待、验证验证。
4:大家都仔细看看帖子,到底是谁无视本坛方证辨证的宗旨和黄老师”不求齐全但求其真“的治学态度一再大放厥词而且容不得别人质疑的?是谁口出粗话的?是谁不讲论据胡搅蛮缠的?
5:在求索中医药真理的过程中,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那个什么什么”一样的队友。
6:对谬种流传不闻不问、不讲原则地宽容,那就是对学生和学生将来的病人不负责任,那就是犯罪。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7423

积分

255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活法圆通医家诀,不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3
QQ
发表于 2012-8-8 13: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5:在求索中医药真理的过程中,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那个什么什么”一样的队友。
6:对谬种流传不闻不问、不讲原则地宽容,那就是对学生和学生将来的病人不负责任,那就是犯罪。
------好!
学经方,用经方,学致以用,用经方,学经方,学用结合。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gfangrenshe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5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8-8 1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高度在哪里?立足点在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75

积分

4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75
发表于 2012-8-8 13: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之学者尚知对当时不能解释的现象,采用“包容”的态度 ;采用“理之所无,事之所有”的态度;采用“己所未知,未必人所未知”的态度;采用“今日之未知,未必异日之未知”的态度;采用“厥疑”的态度;采用“以艾来考”的态度;采用“不随意轻言,以示来者”的态度。奈何今人既以博士称,识见之短浅、智慧之简陋、出言之草率、性情之浮躁,以一己之见,概指天下六合无穷之变化,为迂怪,岂不肤浅哉!而尤自贵自诩,以捍卫真理自居,竟不知鄙陋如此,荒谬如此,岂不令人为之痛惜!


从网上看到的一段话,不知道是谁写,觉得挺有道理就摘抄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4: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qishixiongxiong 的帖子

qishixiongxiong:古之学者尚知对当时不能解释的现象,采用“包容”的态度 ;采用“理之所无,事之所有”的态度;采用“己所未知,未必人所未知”的态度;采用“今日之未知,未必异日之未知”的态度;采 .. (2012-08-08 13:43) 
对明显的夸大和欺瞒,凭什么要求包容!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4: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75

积分

4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75
发表于 2012-8-8 14: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andy 的帖子

andy:对明显的夸大和欺瞒,凭什么要求包容! (2012-08-08 14:01)
先生说的好,对明显的夸大和欺瞒,我们当然不需要包容。但夸大和欺瞒。。。。我没见到“神脉”本人,只是听闻过,判断不了真伪,还是先保持个中间态度吧。。。。。“以示来者”,等待更有能力的人去探索。起码要见见吧?

还有个问题,关于脉诊书上的三部九侯,寸关尺每手的每个部位对应一个脏腑,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请教先生这临床是否意义?或者压根是骗人的理论?真心求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75

积分

45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75
发表于 2012-8-8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一个关于许跃远的链接,一个老师的博客里找到的,我学识短浅,不敢言真伪,先生对这位是个什么样的看法?很想听听。

http://user.qzone.qq.com/4504961 ... ;amp;pos=133938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5: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qishixiongxiong 的帖子

qishixiongxiong:先生说的好,对明显的夸大和欺瞒,我们当然不需要包容。但夸大和欺瞒。。。。我没见到“神脉”本人,只是听闻过,判断不了真伪,还是先保持个中间态度吧。。。。。“以示来者”,等待更 .. (2012-08-08 14:36)
我认为这是骗人的。你若有不同意见,请拿出论据。
请看下面资料。
杨则民论脉诊
http://www.zysj.com.cn/zaji/6/62490.html
   按:杨则民为近代著名中医,理论造诣很高。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曾有专节介绍。以下所引,是他对脉诊的见解。杨氏所论偶有不当处,但总体而言,笔者自觉不如杨氏认识精当。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董汉良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引用时改正了几处比较明显的错别字和句逗。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前贤知之,发为振聩之论:“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此李时珍之说也。“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此张景岳之说也。而徐大椿之论尤为明确。其言曰:“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且《史记"扁鹊传》曰:“视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症结”,但以脉为名耳。夫创寸口诊脉之扁鹊犹如此,况其后人乎。
    考古人切脉,非独寸口而已。十二经,奇经八脉、阳跷、阴跷、阳维、阴维、冲、任、督、带皆可按诊之,王叔和之脉经详言矣。盖脉之搏动原于心房,故凡浅层动脉无不可按。人迎、趺阳、巨里古人多诊之,惟桡动脉为最浅层,按之更明晰耳。最先论述按桡动脉(即寸口)者为《难经》,后人因奉之以为不易之诊法(《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证)。按脉之搏动而相对的分为种种脉象,其名与日俱多。伤寒金匮所言,只十余种,后人则增为二十四种,脉经更增至二十七种,且有更增二种为二十九脉者。此外如柯琴主十脉,陈修园主八脉,近人恽铁樵主内经十脉,殆无一定者也。以脉测病已近悬揣,更分配脏腑于寸口三部而诊之,则妄甚矣。试以王叔和、李时珍、张景岳、李中梓诸家所分配者观之,其参差殊甚,比而观之,其异如下:
    左关以候肝胆,右关以候脾胃,诸家皆同,左寸以候心与心包,张与二李同,王则以候心与小肠也,其异一;右寸以候肺胸中,二李皆同,王则以候肺大肠,张则以候肺心包也,其异二;左尺以候肾膀胱,诸家同,惟张更加大肠,时珍更加小肠,其异三;右尺以候肾大肠,二李同说,而王则主候命门三焦,张主候肾小肠也,其异四。呜呼!区区寸口三部而异说如此,将何取信于后人乎。此皆悬揣无验之谈,宜其随人不同也。
    时有人,其诊脉只以寸候上焦诸病,关候中焦,尺候下焦下部诸病而已。此则内经:“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以脉取名,大抵可分三类。以按脉轻重而得其状者,以浮沉为纲,浮者轻按即得,沉者重取才明。古人以浮为皮脉,谓指按及皮下可得其象也。沉为骨脉,以指按须推筋及骨乃显其象也。其浮而无力者为濡脉,其浮而极有力者为革脉。其沉而无力者为弱脉,其沉而极有力者为牢脉,其沉极如无者为伏脉。脉在革牢之间,三部皆有力者为实脉,皆无力者为虚脉,无力甚者为微脉,无力而大者为散脉,但中空无力者为芤脉。共计十二脉,皆统于浮沉。
    以脉搏至数分者,迟数为纲。一呼吸间三至者为迟,六至者为数。数脉时而一止者为促脉。四至者为缓脉,其时而一止者为结脉。七至者为疾脉,时而一止须臾复动者为代脉。共计七脉统属于迟数。
    以形状分者,滑涩为纲。往来流利如珠者为滑,滞涩艰难者为涩脉。弦细端直按之且劲者为弦,较弦更劲左右弹指为紧脉。来盛去衰为洪脉,粗大阔为大脉。形细如丝为小脉,如豆乱动,动摇不移为动脉。来去迢迢而长为长脉,缩缩而短为短脉。共计八脉,皆以形状为言,统属于滑涩。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

脉诊之真诠
按桡骨动脉之深浅、部位以候病之深浅者曰脉诊。前人仅依临床经验,师心自用,对此有种种玄妙之谈:“合色脉之法,圣人所首重,治病之权舆”、“色脉之要,可通神明。”今之西医,则祗用以识至数,候心脏。对前人脉说,一切置诸不问。中医脉说之夸张者,诚应弃不顾,而精切有当于治术与诊断者,宁可置诸不问乎?本篇之作,旨在祛莠言之乱正,启今人之悟解。欲令诊脉之法,不局于心脏,精巧之诊,重光于将来也。先祛惑论,次布真解。
一、脉诊之惑论
    中医脉诊之法,肇始于素问,宏通于越人,而大成于叔和。自是厥后,代有名家。然决阴阳虚实于三指之下,别表里内外于方寸之内,其事虽简,其理难解。前人只凭临床之经验,而无诠释之科学,臆见所及,遂多谬说。此时代限之也。时至今日而犹信以为真则惑矣。考中医脉说之惑乱后人者,殆有三端:
    一曰脉分部位之误:脉分三部,所以为切脉用三指也。用三指切脉,所以便别脉状也。弦紧虚实大小等脉状,非以三指察之则不明,若今西医仅以至数诊脉,则只取一部用一指足矣。脉分九候,所以便诊脉也,浮沉虚实牢革诸脉,非举(浮按)、按(中按)、寻(深按)三法候之则不明,此至浅易明之事也。乃前人竟有以三部配三焦者,以九候配天地人者(均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则推理过当之谈虽非合理,尚无大过。其牵强附会遗害后世者,莫如以脏腑配当三部之说。
    夫寸关尺三部之分,原为取便诊脉,前人不于脉与疾病影响上求确当之理解,无端而以脏腑部位配当之,几于治丝益纷矣。考素问、难经、中脏经诸古书,虽已以五脏配当之,然不分左右。自王叔和以后,则凿然分左右,配以五脏六腑矣。兹取六家之说比较之:
       王叔和、李杲、 滑寿、 喻嘉言、李士材、张景岳
左寸    心、小肠    心、小肠    心、小肠    心    心、膻中    心、心包
左关    肝、胆    肝、胆    肝、胆    肝、胆    肝、膈    肝、胆
左尺    肾、膀胱    肾、膀胱    肾、膀胱    肾、膀胱、大肠    肾、小肠、膀胱    肾、膀胱、大肠
右寸    肺、大肠    肺、大肠    肺、大肠    肺    肺、胸中    肺、膻中
右关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右尺    肾、膀胱    命门、三焦    三焦、心包    肾、三焦小肠    肾、小肠    命门、三焦、小肠

      上六家皆医界之名家,对脏腑任意配当如此矛盾,则其说尚足信赖乎?尝考《千金方》、《伤寒论》,均无此说,即看紫虚《四言脉诀》亦谓:“左主司官,右主司腑”,对六腑亦不肯板言某部属某也。故吴草庐知之,则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皆手太阴之脉也……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时珍知之,则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可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又曰:“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张石顽知之,而对惑人三部分别脏腑之问,则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语曰:“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处,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其脏腑配当三部之谓矣。
    前人之不信配当脏腑三部者,转而奉难经之说以为圭臬,难经十八难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难经此说,与《内经》“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以脉之上中下三部,诊人身之上中下三部相合。后世徐春甫《古今医统》即据此说立论,谓:“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自少腹、腰膂、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也。”吴鹤皋脉语,丹波元坚脉学释要,皆主此说者。按以吾人平日经验,此说虽非绝对正确,殆亦可信从也。
    二曰以脉主病之妄:脉诊为诊断方法之一,古人隶于四诊之末,以切脉识病为下工。故脉诊之旨,在验病体之虚实,所患之浅深,病势之进退,预后之良恶,气与血之强弱而已,过此以往,非诊脉所得知也。乃怪诞不经之徒,既妄信脏腑配当六部之说,复谬执以脉主病之谈,某部见某脉即属某病,大言炎炎,凿孔栽须。尤荒谬者,且凭脉以断人之死期,孕之男女,富贵贫贱,几皆以三指决之,如彭用光之流,真十死无赦者。此余所以不能不辨也。
    以脉主病之说,创于《内经》,而大张于王叔和氏,如曰:“寸口脉沉而弱,发必堕落。”“关上脉紧而滑者蚘动”,“尺脉沉而滑者寸白虫”(均见王氏脉经),仅凭三指而断之,其可笑如是。夫脉为桡骨动脉之浅层,为各动脉中之一种,据此以候气血之盛衰,疾病之进退,如是而已。若桡骨动脉可以分部而断疾病,则颞颥动脉、足动脉皆能博动,将亦凭之以断病乎?盖病有千百,脉不过20余种,以20余种之脉,而欲主断千百种之病,其无当于理一也。病情改变,脉亦改变。如下利洞泄,故多尺微之脉。然在下利之初,则尺实、尺洪、尺弦皆可有之,而下利以后则尺伏、尺沉、尺滑、尺绝亦可见之。是尺微固不可概断下利矣。又如劳瘵咳血诚多弦数之脉,然劳瘵之初,浮数、浮洪、洪弦等脉皆常见之,而劳瘵之极,每见洪大、细小、促急之脉,是弦数固不能概断劳瘵矣,其无当于理二也。且生人构造不同,禀赋不同,其应于脉也,亦常因之而不同。有终身脉至沉细者,有甚洪滑者,已现结脉而始终不害健康者,有寸口不应指而强壮如常者,以脉断病无当于理三也。总之,诊断疾病应以各项见证参以切脉而断之,不能仅凭三指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前人固明示吾辈以正法矣。
    三曰脉象分类迷惑:前人脉说纷乱异常,而尤令人不知适从者,莫如脉象之分类。《内经》以十二经脉左右相同,合之阳跷、阴跷、督脉、任脉为二十八脉,实则二十四脉耳。高阳生以七表、八里、九道分为二十四脉。朱肱取七表、八里合结、促、代为二十一脉。陈无择分为二十四脉(与高阳生种名不同),滑寿分为二十六脉。李时珍分为二十四脉。李中梓分为二十九脉。章潢分为十五脉。陈修园分八脉。柯琴以阴阳分为十脉。张景岳分为十六脉。张石顽以对峙立论,分为三十二脉。以三指按切之同,而脉状如此歧异,岂非怪事。所以然者,以前人不明脉之真象耳。

    夫脉分浮沉,所以显脉压之高低也;脉分迟数,所以明脉搏之至数也;脉分紧软,所以示脉管之弛张也。脉分滑涩,所以见脉波(血行)之通塞也;脉分结代,所以知心房之病变也。脉状多种,无不在此五纲中。依此五纲而分别隶属之,则一切惑乱之说可清矣。
    故脉之状脉压高者,曰浮、洪、革、动,四者程度之差;状脉压低者,曰沉、微、牢、伏、四者程度之差,共计八脉,皆以浮沉为纲而分别脉压之高低者也。脉之状脉搏多者,曰数(六至)、曰疾(七至以上),脉搏少者曰迟(三至)、曰缓(不及四至),共计四脉,皆以迟数为纲而计数脉搏多少也。脉之状脉管神经亢进者,曰紧曰弦,状脉管神经衰退者,曰软曰弱,共计四脉,皆以分析脉管神经之弛张也。脉之状脉波(即血行)流畅有余者,曰滑曰实曰长,状脉波不畅不足者,曰涩曰虚曰短,共计六脉,皆以滑涩为纲,以辨血行之畅阻也。心房衰弱或瓣膜启闭不全,则血液喷射于桡骨动脉者时有间歇,曰促曰结曰代,皆间歇脉也,曰散则心动濒于停息之象也。共计四脉,皆主候心脏者也。以上总计二十六脉,一切脉状可以尽之。又有怪脉(亦称绝脉),所谓屋漏、雀啄、解索、釜沸等者,为心动将息时之搏动现象。阳跷、阴跷、督脉、任脉,为依稀仿佛莫可指究,纯为虚构不可信也。
    按:脉之搏动原于心房(内经称之“脉者血之府也”,以心主血正此义),脉状变化系于神经(古人以神经名气),故凡浅层动脉,无不可按。人迎(颞颥动脉)、趺阳(足跗动脉)、巨里(即心尖)、脐部(腹动脉),古人每按诊之,非独寸口脉(即桡骨动脉)也。惟寸口脉为动脉之最浅层,按之最明晰耳。既知寸口脉为诸动脉之一支,其变化与诸动脉相等,不但脏腑配当十二经脉之说可以废,即以左人迎而右气口之说亦可废。不仅以左右分气血之说可以废,即以左右分男女、分阴阳之说亦无不可废者。知夫此,而方足以诠真。
    专主寸口脉诊法者,始于扁鹊之难经。内经则全身诊断法也。《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因扁鹊也。”尤为明证。然扁鹊虽创明寸口脉诊病之法,实不纯信三指者,《史记》称:“视见垣一方人,以此(指脉)视病,尽见脏腑症结,特以脉为名耳。”扁鹊尚然,况后人乎。张景岳曰:“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而徐灵胎之论尤为明确:“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后人昧于此义,死信某脉主某病之说,不知伤寒金匮为我国医学之宗,其论病论治之际,无不以脉为辨证之参考(伤寒论平脉篇为王叔和附加,后世删之是矣),曷尝以脉主病乎!荒诞之士,于多言偶中之机而凿凿言之,以此欺人,以此自欺,可乎否耶?故又必知脉主病之妄而后可以诠真。
    三指按脉,最易陷于主观之成见。寸口不能自语,病人不能自识,一任医生胡猜胡说,竟无可以证明者。不但洪与滑、弦与紧、牢与实等脉可师成见而随意名之,即细与微,实与弱之间亦可依成见而混之。此脉名所以混乱无状也。本文所作,凡前人七表八里之分,阴阳对立之分,一切不取。仅就脉压、脉搏、脉管、脉波、以及心动五项而分别叙述之。
    以脉压高低分者,浮沉为纲。凡脉压之高张者,其脉必现浮、洪、革、动之状;脉压之低落者,其脉必现沉、微、牢、伏之象。欲知脉压之高低,可以按脉之轻重而得其状。轻按而得者为浮脉,重按才明者为沉脉。古人以浮为皮脉,谓指按及皮可得其象也。沉为骨脉,以指按须推筋及骨乃显其象也。脉压所以高张,为血行充盛之故。血行充盛,若非全身发热,即局部炎症充血之故。发热或充血,则血行旺盛应之于脉,乃显浮、洪、革、动之象。脉压所以低落,为内脏器官或下肢局部充血,血聚于内下之故。
    凡腹腔癥瘕,大便闭结,下肢痹痛,少腹疝痛,生殖器等痛,皆于患部起充血现象,而上腹血量随之减少,应之于脉必现沉、微、牢、伏之象,古人所谓“沉主里也”。又浮洪革动四脉,只表示脉压高张程度之异。故脉压高张之向外者,轻按即得为浮脉。脉压高张之宽大者,平按即得为洪脉。脉压高张向外,轻按有力重按无力者为革脉。古人所谓“如按鼓皮,内虚外急”者也。脉压高张,三部中只一部圆湛,其他二部圆而不湛者为动脉。惊恐之后、剧痛之后、月经偶阻、气血痰偶凝滞于一处时,常见动脉,此为一时性发现之脉而非恒态,固亦属于脉压高张者也。其脉压因向里而低落者,以沉微牢伏四脉状程度之差。凡病局于腹腔或下肢时,上肢血量随时之减少,脉压因而低落,前人谓为“气血困滞不振之故”。斯时按脉须取之肌肉下,得之者为沉脉。须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者为伏脉。重按极细而若有若无者为微脉。重按方得,似沉似伏而实有力者为牢脉。此皆脉压低落之脉也。
    以脉搏至数分者迟数为纲:平人之脉,一呼吸间四至,一分钟间七十五次为常态。虽有血压高张患者,神经质者,脉搏至数常较一般人为高,而仍不害健康者,然其为病态则一也。
    盖脉不能自动,脉之搏动原于心房之启闭而动。故心房有变化,应之于脉而有迟数之异。脉管壁有能弛张之纤维神经,其弛与张恒受神经中枢之支配,故神经而受刺激,或其本身病变,应之于脉而有迟数之异。前人以一呼吸间三至为迟脉,心动缓慢故也。四至或不及四至,现无力状者为缓脉,脉纤维神经松懈故也。其一呼吸间六至为数脉,体温增高,神经兴奋,心动加速故也。一呼吸间七至为疾脉,神经亢奋已极,心动骤速故也。得疾脉者每为预后不良之兆。
    以脉管弛张分者弦弱为纲:脉管纤维神经受病的影响而现拘急时,三指按之宛如琴弦一条者为弦脉。在病变进行时为神经亢奋病势方张之征,所谓“弦主肝”也(古人主肝即现代意义之神经)。在病体衰弱时为预后不良之兆。(别有按弦而成两条者,为双弦脉。多为体弱虚寒之象,其所以然之故则不明。)脉管弛懈无力,按之圆而不湛者为弱脉。急性热病热退多现弱脉(为顺证)。若为亡阳大汗之际,大出血之际,心脏麻痹之时(均因血行缓弱之故),热高到40度以上之时,(中风、脑膜炎、伤寒热高时现弱脉者,为延髓发炎,迷走神经兴奋而制止各部分之动作故也。)凡症弱体弱而现脉弱者顺,平人、壮人而现此脉为大病之前兆,因神经已示异常也。热病初期而现此脉为凶兆,因中枢神经已失调节也。其与弱相似而较有力者为紧脉,风寒外束,体有剧痛时常见此脉,为神经亢奋之故。其与弱相似而更无力者为软脉(亦称濡脉),暴病得此十无一生,所谓脉无根也。
    以脉波盈缩分者滑涩为纲:脉管壁有弹力,对血管内血流之盈缩,能自动的扩大或收缩以调节之。故于人体贫血,或充血或出血时,脉之波动常态现出一定之征象。即如大吐大下大汗之后,津液损失过多,血液之水分夺去,血流因而不畅,其脉波必短而虚涩。汗闭尿闭腹水浮肿之时,体内水分过多,血流自然旺盛,其脉波必长而实滑,此实验理论皆合之事也。前人以按之往来流利,如盘走珠者为滑脉。此为气血充盛之脉,为健康脉。病人有此,为预后良好之兆,病虽甚,无害也。其滑而溢出三指之外,直上直下,如循长竿者为长脉。其脉长而兼大,浮中沉按之有力者实脉。长脉实脉皆为抵抗力强之征,急性热病有此,可用攻击疗法,脏腑痼病有此为自然治愈之象。惟失血及吐利后,热退后有此,为预后不良之兆。盖各种出血,全赖血管自行收缩则出血自止,若脉长脉实则血压高、血行盛、血管所不能收缩,为失血时无止歇之象,故为凶兆。吐利(不论肠炎痢疾)、热退后,体液损失,血液受伤,故脉细脉涩者吉,脉实脉长者凶。因津液亡失,体功应安静以图恢复,脉长脉实为体内不静也。至于肿胀黄疸湿热三消淋闭诸症,其病出路在于肾脏之排泄,尤贵乎心脏之健全。脉长脉实为心脏健全之征,故长实洪大之脉,于上述诸病,为预后良好之兆。
    涩脉者为滑脉之反,虚细而迟,如雨沾沙,短而且难。此为脉管内血流不畅若阻之象。故为不匀调脉。脉不匀调而又无力,为心房不健全故;为血液亏乏运行不畅故;为局部受阻血行凝滞故;为脏气扰乱故。脉虚者为按之无力,与实脉相对。为正气抗病力减退之征。但于热退后、失血后、吐利后为吉兆。短脉者与长脉相对,指下寻之,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为血行喷射力减退故也。凡上述涩、虚、短三脉,皆气血衰弱、抵抗不足之验也。
    以心房衰弱或机能失常,因而脉有间歇者以结代为纲:结脉者为三动一止,或七八动一止,或十数动一止之谓。其来势慢,其来数缓,有是脉者未必遂为恶也。久病人,虚劳人,亡津亡血人,腹有症癖?者多有之。促脉者贯珠而上及寸口,时有欲止之势。其来势急,其至数速,有是脉者若非喘息,即为胸满,常为重症。故促脉常为心悸亢进必有之现症。代脉者为心动将歇之前兆。三动一止或七八动一止与结脉相同。然结脉虽有间歇,惟止而复来脉转加速,故虽止而不失至数,所谓去而复来也。代脉则间歇以后,无加速搏动之能,所谓去而不还也。病人得此脉者决无生理。散脉者为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脉与肉无界限,漫无根柢者也。为心肌沉衰,收缩不全,血液不能射于上肢,心动不久将绝之兆。
    凡此二十六脉,脉象已包括一切。若提纲言之,只取浮沉迟数滑涩弦弱结代十脉足矣。以上诠解,虽不免失之过略,而脉之真义固已概述无余。进而求之,在乎好学深思之士。
二、脉与诊疗之关系
    脉之真义既明,试就与诊疗之关系言之,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机:疾病千万,症候十百,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必须辨此。凡新陈代谢机能之亢进者为阳,衰减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体力壮实者为阳,不足者为阴;血行亢进者为阳,减退者为阴;病理机能积极者为阳,消极者为阴。其应之于脉,则浮、洪、革、动、脉压之高张者为阳,沉、微、牢、伏、脉压低落者为阴;脉管紧张而现弦、紧之脉者为阳,脉管弛缓而现弱软者为阴;脉搏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血行充盈鸸同滑、长、实脉者为阳,血行不足而现涩、短、虚脉者为阴。且症候变化不一,有阳证而现阴脉者,为转机将恶象,有阴证而现阳脉者,为预后良好征,此非以脉辨之不可也。复次,寒热者非仅以体温言之,亦非阴阳之代名(所谓寒属阴而热属阳也),凡体温旺盛超过三十七度以上者为热,体温低落不及常温者为寒。病势在进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热甚而不能排出者为热,病势停顿而排出减少,或不能自止者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为热,反之贫血者为寒。然有症状虽热脉反阴者,症状似寒而脉反阳者,尤非辨之以脉不可也。阴阳寒热如此,表里虚实亦然,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病之道,除病毒扶正气而已。病毒猖獗而现病理机转之亢进,前人称为实证。正气强盛则抵抗病毒而有余,每现症候发扬之状,前人称此为阳证。病毒与正气俱盛,邪正相杀,每现大热、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称为实证。斯时应之于脉,必具洪、弦、滑、数之象。若病毒已杀则由病理机转为生理机转,脉必缓弱而迟。正气衰弱则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现弱症阴症。应之于脉搏则微软涩迟之脉乃见。若病毒方盛而正气已衰,或正气方张而病毒已除者,则阳证阴脉,阴证阳脉,交互错综不易分明矣。伤寒论太阳、厥阴二篇,于脉症相应与否之间甚详尽焉。古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实,可用攻击疗法;人症俱虚,宜用强壮疗法;人虚症实除病宜先,症虚人实不治自愈。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张景岳曰:“治病之法无逾脉息。”知言哉!
    三曰决预后:脉证以决预后最为明确。如中风、惊风等脑疾患,无论为角弓反张,为四肢瘫痪,为不语如尸,为腹满遗尿,为便尿阻滞等症,脉以缓、弱、迟者为顺。盖病发时,延髓之迷走神经兴奋而阻止各部分之动作,应之于脉,遂现缓、弱、迟象也。若迷走神经麻痹,不能制止脉神经之兴奋,则脉必现实、大、数象。夫脑病至于延髓麻痹,则脑病之深可知。故脑疾患之脉缓、弱、迟者吉,急、大、强者逆。急性慢性之热病,体温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脏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数。心脏未衰之象也。故脉诀曰:“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皆以心脏盛衰而决生死也。(上引见《医宗金鉴》)凡体内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脉似洪实为吉,如跌仆血瘀,淋沥便毒,癃闭尿毒,黄疸湿毒,肿胀水毒,内痈外痈未溃时之脓毒,以及积聚块毒,三消病毒,血瘀内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脉如洪实则预后必良,以体力强壮能抵抗任攻击。若脉微细短涩则预后不良,病毒方张而人已虚故也。又凡体液损耗过多(亦即病的产物过多),则正气自虚,病势宜杀,宜现沉小缓弱之脉,因病理机转(亦即生理机转),由亢进而趋平常也。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脓、新产亡血,其脉皆以沉小缓弱为吉,若脉现实大而强,此为病势尚在进行之征。夫在体液消耗过多之后,而病尤不绝进行,其生命尚能保持乎?故为逆也。又如“反胃呕吐,脉宜滑大”“上气喘咳,脉宜浮滑”,固脉滑为消化机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脉滑为胃气),而二病又为慢性经过,惟消化良好,斯能保持体力,有自然治愈之望故也。
四曰识病所:结脉代脉为心脏病之征,可无论已。而藉脉得以测知病之所在者,如脉浮为病在皮肤向外之征,脉沉脉实为病在脏腑向里之征,又如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者也,亦依尺部。《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可实验而识之也。又人体右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右脉;左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左脉;此亦历验不爽者也。脉识病所,不过如是,而脏腑当六部非其伦也。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8-8 16: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界的造神运动,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但是你造神了,别人信了,信心增加了,中医学子往那个方向努力,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彭万年老师说的好:“信心比学习伤寒论更重要,你学了伤寒,没信心,不敢用伤寒方又有什么用呢?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努力去学习,学习后努力去用,这样你就容易进步。”记得刘力红教授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很多学伤寒教伤寒一辈子的教授,但是临床用伤寒的却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用开麻黄汤等方剂了(大意如此,不是原话),中医界现在缺乏的就是对于中医疗效的信心,所以造几个神,我觉得没什么,坦然处之。

试问脉诊是否一定不能达到把脉知病,凭脉(脉诊)用药?那凭证(问诊)用药是否也值得去怀疑?为什么宣扬神脉的时候那么多人反对,但是宣扬凭证用药用方的时候大家却很赞同,就是因为脉诊神秘,脉诊妖魔化吗,无非都是中医四诊之一,有什么可怕之处?或许那是因为凭证用药大家已经习惯了,凭脉用药只是少数人掌握的,要是培训出大家都是凭脉用药而不是凭证用药,大家到时候是否也会去质疑凭证用药的真实性呢?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8-8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s:180] 脉诊中最玄的过莫过于太素脉了,中医把脉,也就了解一下什么病,该用什么药物而已,亲们,这个你们都接受不了,觉得其中真实性大大可疑,那太素脉断人夭寿福祸,那你听到不要觉得是说仙书了。但是其实太素脉是有传承的,你不能见识到,不代表就不存在。《素女脉决》中有“脉清者为贵人,浊者难为贵人”的说法。这里虽然将浊指为脉象,但未能说明其体象,但可以推测清脉脉体轻清细柔,浊脉之脉体重浊而粗大。”这个清脉和浊脉有兴趣的可以朋友可以去临床体会体会[s:180] 反正我是喜欢先体会再质疑,行不行,真不真试过才知道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6: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
中医界的造神运动,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但是你造神了,别人信了,信心增加了,中医学子往那个方向努力,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彭万年老师说的好:“信心比学习伤寒论更重要,你学了伤寒,没信心,不敢用伤寒方又有什么用呢?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努力去学习,学习后努力去用,这样你就容易进步。”记得刘力红教授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很多学伤寒教伤寒一辈子的教授,但是临床用伤寒的却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用开麻黄汤等方剂了(大意如此,不是原话),中医界现在缺乏的就是对于中医疗效的信心,所以造几个神,我觉得没什么,坦然处之。

试问脉诊是否一定不能达到把脉知病,凭脉(脉诊)用药?那凭证(问诊)用药是否也值得去怀疑?为什么宣扬神脉的时候那么多人反对,但是宣扬凭证用药用方的时候大家却很赞同,就是因为脉诊神秘,脉诊妖魔化吗,无非都是中医四诊之一,有什么可怕之处?或许那是因为凭证用药大家已经习惯了,凭脉用药只是少数人掌握的,要是培训出大家都是凭脉用药而不是凭证用药,大家到时候是否也会去质疑凭证用药的真实性呢?

1:请问,如果群众听信了神医,一得病去先找该神医看病,结果没看好的话是不是白花钱、白耽误事,从而很失望呢?是不是会觉得被欺骗了呢?是不是就会诋毁该神医、进而埋怨中医药甚至否定中医药呢?
3:彭万年老师给病人看糖尿病,难道不让病人同时用降糖药吗,难道不让病人经西医检查而是凭脉断脏腑虚实吗?我不否认彭万年老师经方根底深,相反我还很尊重彭老师,但是你拿彭老师的例子来论证,那我问你彭老师认同并身体力行单纯的平脉辨证吗?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16: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s:180] 脉诊中最玄的过莫过于太素脉了,中医把脉,也就了解一下什么病,该用什么药物而已,亲们,这个你们都接受不了,觉得其中真实性大大可疑,那太素脉断人夭寿福祸,那你听到不要觉得 .. (2012-08-08 16:21) 
1:太素脉的传承是怎样的?你见识到了就说说呗,别故弄玄虚。
2:那你既然有所研究,请问你自号自脉,你的脉象是不是贵人?给我们讲讲?案例式教学嘛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91

积分

44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1
发表于 2012-8-8 17: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裕说的需要造神是不对的,如果有真正的神那它就是神不因你造与否,和它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说造神就是有问题的。被造的是谁,一旦发现它不是神怎么收场?远的不说,就7、80年代的气功、特功、宇宙语、XX功等等,当时崇拜者就是这样崇拜他们的所谓神,而且造的神可大了,比释迦牟尼都大……中国人吃这方面的亏还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8-8 1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造神会毁了中医,中医深受其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2-8-8 1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抱残守缺 的帖子

抱残守缺:小裕说的需要造神是不对的,如果有真正的神那它就是神不因你造与否,和它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说造神就是有问题的。被造的是谁,一旦发现它不是神怎么收场?远的不说,就7、80年代的气功 .. (2012-08-08 17:32) 
取了《我对中医界造神运动的看法》中的一段话,原意不是说鼓励造神,只是觉得有些神不是人造的,而是中医的神奇有时候是因为其本身就有那么神奇,和风水算命等中国的古文化的神奇无异,中医有很多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神奇之处,这些在我看来这个神奇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很稀松平常,因为本身中医就有这个本事。
把我原话完全贴过来:
很多人觉得中医喜欢造神运动,的确,中医的队伍里面鱼龙混杂,反对造神运动是希望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也是还会中医临床一片蔚蓝的天空,希望大家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对待中医学。
    造神运动其实亦是有正反两面的,需客观辩证对待,就像中医的正邪一样,其实正邪是可以转化的,并非一定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你觉得正邪是势不两立的,那或许你没有得到中医的真髓。中医讲究的是一个“和”字,正邪能和谐相处其实也是中医的核心之道,治病之道。此“和”法特别是对于癌症及慢性病最适合,正如已故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何任教授所说“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这12个字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此十二箴言是何老经数10年临床实践和不断探索总结而成的,行之有效的治癌原则,何老得到了治疗癌症的真谛,却也是摸索多年后才领悟出来,由此可见“和”法往往容易被我们中医人所忽略。
   其实很多时候反过来想想,很多事情并不是坏事,比如中医界的造神运动,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但是你造神了,别人信了,信心增加了,中医学子往那个方向努力,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彭万年老师说的好:“信心比学习伤寒论更重要,你学了伤寒,没信心,不敢用伤寒方又有什么用呢?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努力去学习,学习后努力去用,这样你就容易进步。”记得刘力红教授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很多学伤寒教伤寒一辈子的教授,但是临床用伤寒的却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用开麻黄汤等方剂了(大意如此,不是原话),中医界现在缺乏的就是对于中医疗效的信心,所以造几个神,我觉得没什么,坦然处之。
    另外如果你觉得那些名中医就是应该什么都懂的,不可能比自己还不懂这些方面,呵呵,你自己在无形中就在神化名中医,我个人认为中医是学不完的,你再厉害的中医都是有自己不会的地方,张仲景时代很多不治之症,现在的医学技术还不一样可以搞定,所以学中医就是你造你的神,我学的我的东西,你的优势我取,你的劣势吗,自己能力不行没有发现,嘿嘿,就是发现了也。。。。。。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2-8-8 1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年代生活,真的很需要眼光和头脑啊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2-8-8 19: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安部门就是天天提醒、提示、警告,都没得用!这个社会天天的每时每刻都有人在被骗,甚至乎在帮助数钱,高呼万岁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91

积分

44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1
发表于 2012-8-8 1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裕你说的是树立中医界的榜样,这是有头脑的分析而不是所谓的造神,最好不要用造神这种词。就像我们学习何老的治疗经验但不迷信他一样。看不好的太多了,大家都在摸索,我们如是,何老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2-8-8 19: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忽然觉得有个问题不明白:中医那么多“神”,为什么不见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是不屑一顾,还是无法参评)?西医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为什么就不见一个“神”的?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2-8-8 2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一个宅人 的帖子

一个宅人:我忽然觉得有个问题不明白:中医那么多“神”,为什么不见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是不屑一顾,还是无法参评)?西医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为什么就不见一个“神”的? (2012-08-08 19:44) 
张仲景受后人敬仰膜拜,尊为“医圣”,其贡献与功德是超越了诺贝尔这种形式上的奖项的!
宅先生意下如何?
以后中医发达了,就设置个张仲景医学奖,如同医学界世界杯。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积分

2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3
发表于 2012-8-8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2-8-8 2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个造神的“神人”,只不过是不吝用自己的人格、声誉换取一点铜臭而已,无异于杀鸡取卵,所谓大浪淘沙,最后必定遭人唾弃!
正如宅先生所言,牛人各领风骚3、5年。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2-8-8 21: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qgwby 的帖子

qgwby:张仲景受后人敬仰膜拜,尊为“医圣”,其贡献与功德是超越了诺贝尔这种形式上的奖项的!
宅先生意下如何?
以后中医发达了,就设置个张仲景医学奖,如同医学界世界杯。 (2012-08-08 20:49) 
嗯。张仲景乃中医界公认之医圣。他在世时诺贝尔还不知在哪儿哩?呵呵。
我在想这个呢?算中医呢?还是西医呢?http://stock.591hx.com/article/2011-09-26/0000333160s.shtml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万

积分

9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02
发表于 2012-8-8 21: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

取了《我对中医界造神运动的看法》中的一段话,原意不是说鼓励造神,只是觉得有些神不是人造的,而是中医的神奇有时候是因为其本身就有那么神奇,和风水算命等中国的古文化的神奇无异,中医有很多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神奇之处,这些在我看来这个神奇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很稀松平常,因为本身中医就有这个本事。
把我原话完全贴过来:
很多人觉得中医喜欢造神运动,的确,中医的队伍里面鱼龙混杂,反对造神运动是希望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也是还会中医临床一片蔚蓝的天空,希望大家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对待中医学。
    造神运动其实亦是有正反两面的,需客观辩证对待,就像中医的正邪一样,其实正邪是可以转化的,并非一定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你觉得正邪是势不两立的,那或许你没有得到中医的真髓。中医讲究的是一个“和”字,正邪能和谐相处其实也是中医的核心之道,治病之道。此“和”法特别是对于癌症及慢性病最适合,正如已故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何任教授所说“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这12个字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此十二箴言是何老经数10年临床实践和不断探索总结而成的,行之有效的治癌原则,何老得到了治疗癌症的真谛,却也是摸索多年后才领悟出来,由此可见“和”法往往容易被我们中医人所忽略。
.......


慎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961

积分

28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向大家学习。

Rank: 5Rank: 5

积分
3961
QQ
发表于 2012-8-8 21: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qgwby 的帖子

qgwby:这些个造神的“神人”,只不过是不吝用自己的人格、声誉换取一点铜臭而已,无异于杀鸡取卵,所谓大浪淘沙,最后必定遭人唾弃!
正如宅先生所言,牛人各领风骚3、5年。 (2012-08-08 20:56) 
[s:184]
刘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2-8-8 21: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一个宅人 的帖子

一个宅人:嗯。张仲景乃中医界公认之医圣。他在世时诺贝尔还不知在哪儿哩?呵呵。
我在想这个呢?算中医呢?还是西医呢?http://stock.591hx.com/article/2011-09-26/0000333160s.shtml (2012-08-08 21:09)
源为中,用为西,以后的医学大统一吧,中西医的理念、技能会逐渐渗透、交叉,成为大统一医学,哈哈!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8:16 , Processed in 0.13669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