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431|回复: 0

一个和《中医十大类方》英文翻译有关的故事

[复制链接]

8

主题

309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9
发表于 2008-6-11 14: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ttp://www.cbbr.com.cn/info_11212_5.htm:
一谈到中医,美国人麦孟竹就滔滔不绝,他一再表示,希望自己来翻译这本书,并且只要我们同意授权,他就会到美国找一家中医出版社,来和我谈购买版权的事。我们约定好之后,他就返回了美国。通过他的帮助,没多久我社就和美国的一家专门出版中医图书的出版社达成版权转售协议。
麦孟竹第二次来南京是2007年4月,这次来南京,麦孟竹希望时间长一点,要和我探讨《中医十大类方》的翻译,并要和作者黄煌教授学习中医。正好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美国的佩斯大学成立了一个中美出版文化交流中心,麦孟竹就作为交流中心的访问学者,来到出版社和大家一道工作,社里特意安排他和我在一个办公室,这样他可以一边翻译,一边和我们的编辑进行交流,学习中文。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加深了解。
麦孟竹告诉我,其实他想翻译《中医十大类方》也是一个机缘,或者说是因为“失败”才会看这本书的。他说几年前他来到中国,在北京跟随一位中医师学习《伤寒论》,也许是中文基础不够,也许是中医的功底也不够好,当时困难重重,《伤寒论》这本写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对于他这样一个外国人来说,实在无异是一本天书,他实在是学不下去了,感觉到非常失败,几乎要放弃。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有另外一位美国朋友向他推荐了我社出版的《中医十大类方》,用麦孟竹的话来说,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靠着这本书,他终于慢慢沉了下来,对中医经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就这样,一本薄薄小小的书,改变了他后来学习中医的路程。
麦孟竹对于翻译工作十分认真,在我社期间,只要不去中医学院学习,必定会准时来出版社认真工作。而他对中医的痴迷更是令人叫绝。4月的南京天气反复无常,麦孟竹感冒了,老是咳嗽,我担心他的健康,就告诉他去看医生。但是他竟然说要自己开中药汤剂吃。他十分认真地说,既然自己是中医大夫,就要吃中药,如果自己都不吃中药,如何才能给病人看病。他在办公室里写了一张方子,我看了一下,是一张经方:《伤寒论》里的麻杏石甘汤。之后我又帮他找中药店,买来中药,请旅馆的师傅帮忙煎药吃,没想真的很快就好了。
在出版社期间,我们还组织出版社里的编辑与麦孟竹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会上很多年轻编辑都希望和他说英文,麦孟竹不干,他老是说中文,还说要珍惜学习中文的机会。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中医十大类方》翻译了一小部分,因为他还要去南京中医药大学听黄教授的课,有时还利用星期天去上门诊。通过听课,他对这本书的作者更加敬佩。他和黄煌教授上了几次门诊,对我说,要拜师学艺。我开玩笑,要他买红蜡烛!
最近麦孟竹回美国了,但还是不时地来信。几天前,麦孟竹又来信了,他想在今年的下半年再来南京,不过这次他还要带一些美国学生来,希望到时候能到出版社里来,进行学习交流。




上一篇:推荐一本好书 ————《中医方剂快速记忆法》
下一篇:摘录的有关片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4:32 , Processed in 0.06271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