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028|回复: 11

娄绍昆《青灯古卷夜思长》(十)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发表于 2012-1-30 16: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青灯古卷夜思长》(十)
   
      “老张,临床上如果反其道而行,会有什么后果呢?”
     “藤平健先生没有直接论述这个问题,”张丰先生说,“但他引用了汉方家中川修亭先生的话,其中说到了这个问题。”
     “老张,中川修亭先生怎么说?”
      张丰先生说:“中川修亭先生提出:‘凡每年春末秋初之际,外感病之中以少阳病为多,诊治比较容易,医师也习以为常了。然而也不排除在有少阳病的同时也常有厥阴病的脉症夹行其间,医师稍有疏忽就会误诊误治。假如以病深病浅来论少阳病与厥阴病的话,其深浅不言而喻,以深治浅其害尚小,以浅治深祸不旋踵’”藤平健先生的三点体会使我懂得了他对合并病感兴趣的原因,中川修亭先生的告诫使我知道并病中治疗先后次序的重要性。
     “老张,中国古代医家对合并病的治疗次序的先后有何论述?”
     “中国古代医家对的合并病的治疗次序的先后都十分重视。”张丰先生说,“譬如宋代许叔微在《伤寒发微论•卷上》中专门有一节论述这个问题,这一节的题目就是‘论治伤寒须根据次第’,文章一开始就说:‘仲景论中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虽临时得安,损亏五脏,以促寿期,何足尚也。’许叔微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从反面说明这个问题。”
     “老张,”我高兴地说,“许叔微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
      张丰先生到书架上拿来一本《许氏伤寒论著三种》,翻到《伤寒发微论•卷上》‘论治伤寒须根据次第’这一节,对我说:“许叔微记载了徐文伯诊治范云热病的医案,读了以后让人不安啊。你自己仔细地读一读吧。”
      我接过张丰先生的书,就看到了以下的一段文字:
      昔范云为梁武帝属官。得时疫热疾。召徐文伯诊视。是时武帝有九锡之命。期在旦夕。云欲预盛礼。谓文伯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瘥甚易。政恐二年外不复起尔。云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二年乎。文伯于是先以火地。布桃柏叶。布席。置云其上。顷刻汗出。以温粉之。翌日遂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后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寿限。况罔顾表里。不待时日。便欲速愈者耶。今病家不耐病。才病三四日。昼夜督汗。医者随情顺意。鲜不致毙。故予感此。而以为龟鉴也。
      这个临床医案诊断使人触目惊心啊,我牢记不忘。
      有一个问题是在阅读中日经方家的医案时候产生的,就是两国临床医师对《伤寒论》的传承方式不一样,就提出向张丰先生请教。
     “老张,中国与日本对《伤寒论》临床研究的传承问题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中国古代对神农、伊尹、张仲景递进式的研究,形成了经方学派。”张丰先生声调沉重地说,“然而在两千年来的中国经方发展史上,这样的递进式的传承现象呈现了衰落的颓势。每一个医家大多自立门庭,另起炉灶。因此出现了学派林立,争辩不休的局面。这一种状态于古,于今,都层出不穷。清代吴澄在《不居集》中所说的,医书愈多而医理愈隐晦不明,且误人不浅。章太炎的老师俞曲园先生在《春在堂全书•尺牍》中对这一不正常的现象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他说:‘宋元后诸家,师心自用,变更古义,立说愈多,流弊愈甚。’然而日本汉方医学的古方派在《伤寒论》递进式的传承方面做得比较好,你看从吉益东洞、汤本求真、大塜敬节、藤平健等人都是一脉相承。今后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传承精神,使现代经方事业得到累积性地发展。”
张丰先生对中国经方医学传承呈现了衰落现象的话,在我听来颇为胆寒。  (娄莘杉整理)




上一篇:我与朱良春老师
下一篇:两则医案

74

主题

1890

积分

39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90
发表于 2012-1-30 1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s:184]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0 1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娄老师的文章让我受益非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积分

242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3
发表于 2012-1-31 09: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2-1-31 09: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2

积分

47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2
发表于 2012-1-31 1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载来,慢慢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7

积分

12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7
发表于 2012-1-31 16: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娄老师可否举例说明一下少阳和厥阴治疗先后的顺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8: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banxian先生,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我诊治一位不孕症伴随痛经的青年妇女,患者身材瘦长,面色暗黄不华。她说自己患病已经三年,每月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出现痛经,发作时出现小腹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发热、恶心呕吐、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就疼痛自行消失。三年来曾经不断地诊治,西医认为是功能性痛经,中医、针灸也有效,但是不能根治。
    初诊时,月经净后第十天,月经周期尚准确,但是月经期仅仅只有三天,量少色暗有血块。平日口苦干、头晕、时有呕恶感,食欲不振,大便溏软,每日一二次,尿黄,每年冬日有冻疮,脉象弦细,舌红苔黄。腹诊可见:腹肌菲薄,左右腹直肌紧张,肚脐上下腹部主动脉按之应手,胆区叩之隐痛不适。方证辨证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平时给予两方的合方,月经期给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并在腰骶部压痛点处刺血后拔罐。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痛经基本消失,月经量所有增多;平时的口苦干、头晕、呕恶感,食欲不振,大便溏软,尿黄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后来她到法国定居了,时有电话联系,两年来痛经没有复发,但是遗憾的是,患者至今还没有怀上孩子。
     诊治此病的思路就是对痛经时采取‘先急后缓’的治法诊治。在痛经期先给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没有痛经发作的平时,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合方。
     banxian先生,我的这个病案不知能否对你的问题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34

积分

3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发表于 2012-1-31 18: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遇到娄老师现场直插。向娄老师学习!

老师可了解过胡希恕老师的观点?怎么看?我觉得他的伤寒解更简洁而系统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599

积分

60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希恕老师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受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他是形成中国的现代经方医学的奠基人。然而我在胡希恕老师生前未能晤面,不能向他当面垂问。冯世纶老师是他的忠实的传人,一位值得尊重的现代经方家。二零一一年教师节那天,冯世纶先生来温州授课。当天下午,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来我家做客,我内心的高兴真是难以言表。他的来到使我感到自己的住所比往日更为明亮,我真切地感受到古代成语“蓬荜生辉”的涵义。冯世纶先生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我得益多多。在此期间,我的女儿娄莘杉对冯世纶先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我们还来到江心屿一游,在六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我在经方医学知识方面受益匪浅。他的谆谆教导令人叹服,令人陶醉,让我终身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6

积分

505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6
发表于 2012-1-31 21: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娄先生在论坛的心得与体会,像这些东西在古代可都是老师的压箱底宝贝,只有嫡传弟子才会传承。
希望能够看到您更多的体会,也祝您在中医经方的传承上走得更远更广,愿我们热爱的经方能够兴旺发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7

积分

12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7
发表于 2012-2-1 1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先生的指点,我们在以后的合方治疗上有了准绳,以前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囫囵吞枣的,再次谢谢先生指点,希望先生和各位论坛前辈在探讨这类问题时候多结合临床分析,这样才能引起我们这些后学的足够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4:52 , Processed in 0.54987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