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71年,余随江西医科大学迁往吉安青原山。彼地有一石匠之妻,年近四旬,患怪症已多年。自述十八岁时,一夕梦一美少年,自言比她大两千多岁,因有夙缘,向她求婚。她此时似梦非梦,不敢推辞,遂行婚礼。宾朋满座,皆不相识,锣鼓喧天,觥筹交错,满房家俱,而他人皆无所见。自后每夕必来,相与缱绻,带来佳果珍肴,更不必言。翌晨后,则一切如常。
其父母忧之,为其择婿,欲藉此以断其往来。殊不知自嫁之夕起,其夫即不得近其身,若欲强行其事,则撕打怒骂,令人不得安生,白天尚可料理家务,至夜则入魅境,其夫虽在同床,亦听其狎媟声,不能出一言制止,甚为苦恼,因此精神备受挫伤,竟成阳痿。已近二十年,从未生育。闻知江西医科大学迁来吉安,乃来求医。初在门诊治疗,后被收入精神科住院。住院期间,亦是如此,服药打针,不见效果。
彼时余刚“解放”,分配住在精神科楼上,该科护士龚XX告知此事,问有无办法?余曰:"文献中曾有记载,可试治之。"遂邀余往视。观其容色,面黄肌瘦;候其寸口,参伍不调。余乃私告护士,入夜以前,以治他病为名,取珠兰根塞入患者阴道,不告知病者以实情,可望治愈。适逢本院花圃种有珠兰,护士遂按余所嘱,取新鲜珠兰根洗净,略为捣碎,用纱布托住而不包紧,以妇科检查为名,塞置患者阴道中。次日患者曰,是夜梦中男子来时,用鼻子前后嗅了几遍,怒斥她曰:"你听了坏人的话,想用药毒死我,我与你缘分已尽。"遂忿然径出,自后即末再来。近二十年难以驱除的怪病,一旦遂绝。其夫阳痿病,服药亦见好转,夫妻感情渐复,远近莫不称奇。【1】
此事中的余即是江西名老中医傅再希先生,此事载于《杏林医选》,傅先生天资聪敏,嗜书成癖,上自《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下至历代医家主要著作靡不贯通,且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尤擅于文献考据,被誉为江西中医界的“活字典”。先生认为“此症即世俗所谓"狐魅",民间都认为是狐鬼作怪,不求医药。其实是一种病症上的幻觉,可以用药治疗。《本草纲目拾遗.珠兰》条下云:张篁壬云:中条山有老道士,教人治狐魅。有一女子为雄狐所祟,教以用珠兰根捣烂,置床头,侯狐来交时,涂其茎物上,狐大嗥窜去,次日野外得一死狐。道士云:此根狐肉沾之即死,性能毒狐,尤捷效也。"此段文字,初看好象荒诞可笑,未必可信,不知其中实有科学的内容可取。今天我们分析,所渭"狐魅"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如此等幻听、幻视、妄想的现象,临床中却是客观存在的,治疗方药也确有效果。不过限于历史科学条件,中医还解释不了这种临床现象,更不能从药理的角度,阐明其效验机制,因而被道士所利用,蒙上迷信色彩,以显示道术之灵。后学者不加深究,概认为糟粕,故虽有治法,末曾留意,甚或嗤之以鼻,摒去不用。不知剥去其迷信的外衣,则为朴素的临床经验总结,上述石匠之妻,即是明证。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者。余后阅《敬信录》亦见载冶治狐媚方,云:"用梧桐油搽阴处自去,或用珠兰根搽之。"可见用珠兰根治疗此病,前医亦已用过,至于桐油是否有效,未经试用,不敢断言,并记于此,以示后学。”【1】
传统观念认为当人阳气虚弱时,易为阴邪所侵。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个所谓“阴邪”,中医认为是有害的,信奉鬼神之人,就将这种现象认为是鬼魂作祟或者狐灵附体。而鬼魅灵狐之物在中国古文化中素来认为是阴物。故治疗之法多是从补虚、化痰或者是用阳药(如雄黄、琥珀、朱砂)等方面来着手治疗。如《医中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杂证门》中“梦与鬼交证治”即是从补虚化痰加阳药来治疗的:“独笑独悲畏见人,神虚夜梦鬼邪侵,归脾汤调辰砂珀,定志清心魂魄宁。【注】妇人七情内伤,亏损心脾,神无所护,鬼邪干正,魂魄不宁,故夜梦鬼交,独笑独悲,如有对忤,是其候也。宜用归脾汤,调辰砂,琥珀末服之,则志定心清,魂魄安而无邪梦矣! ”【2】
但正如傅再希先生所说“狐魅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如此等幻听、幻视、妄想的现象,临床中却是客观存在的,治疗方药也确有效果。不过限于历史科学条件,中医还解释不了这种临床现象,更不能从药理的角度,阐明其效验机制,故虽有治法,末曾留意,甚或嗤之以鼻,摒去不用。”对于怪病,中医有句话叫“怪病多生于痰”,目前对于精神类疾病所出现的幻听、幻视、妄想等现象中医多数也是从痰淤的角度来阐述和治疗,查珠兰在植物学中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金粟兰科植物,学名金粟兰,其花极香,茶厂取之,与茶同焙,名珠兰茶。【3】珠兰芳香化湿故能化痰,,但化痰之药何其多,为何治疗时却喜用药书所载能治疗狐魅、鬼怪之药来治疗此类迷信说法的疾病呢,而且却又效果出奇的好,这一现象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我们再来看一则断是否鬼魅致病之法的医案:“里海辛村潘塾师之女,八九岁,发热面赤,角弓反张,谵语,以为鬼物,符箓无灵,乃延于诊。见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予曰:此痉病也。非魅!切勿以此相恐,否则重添惊疾也。投以大承气汤,一服,即下两三次,病遂霍然。”【4】此案是《黎庇留经方医案》中大承气汤治痉案,黎庇留先生乃广东四大名医之一,他的经方医案中将《伤寒论》六经病尽收其间。医案以内科疾病为主,也有一些妇科、儿科、外科医案,大多为重病、急病、疑难病的治验,并有若干奇案。此大承气汤治痉案虽不能称之为奇案,但案说所述“见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予曰:此痉病也。非魅!”由于见患童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而断定为痉病,而非魅所致。若此患儿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甚惧,该断定为什么病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思考过?针对当时的情况,黎庇留先生对于鬼魅之事是如何考虑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对于鬼神之传闻和说法在广东民间大行其道,对于民众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要不黎庇留先生也无需多此一举要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来断是痉病还是魅所致!
中医除了方药有涉及鬼之外,针灸中也是有很有趣的例子,其中属鬼门十三针最为有名,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针灸法术,它是专门用于惩治邪病的(鬼上身,即今天的精神疾病),历代医家对此法都有论及,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高武的《针灸聚英》对其都有记载。其针法:男子先针左起,女人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刺入十三穴未尽之时,医师即当口问病人;何妖何鬼为祸,病人自说来由,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方宜退针。如《针灸大成卷九》记载: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三下。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七针鬼牀,即颊车,入五分。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三穴尤妙。
主要参考资料:
【1】《杏林医选---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江西省卫生厅选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南昌,45-47
【2】医中金鉴,吴谦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63年10月117-118
【3】《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症卷》,单书健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5
【4】《黎庇留经方医案》黎庇留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8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0
|
上一篇:偏执型人格障碍下一篇:“文革”语言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