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所论之桂枝证、柴胡证是方证,不是药症。
方证的依据,是证候即病、脉、证系列症状反应出来的身体状态,而不是单一症状。
比如心下悸,是一个单一症状。单凭心下悸这个症状,不能确定用何方何药治疗。只有在辨明病脉证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方药。
兹试举伤寒论(金匮)三个方证,以鉴别心下悸一症。
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个心下悸,是太阳病发汗过多,伤损心气的表现。太阳病发汗过多,病必不除,出现心气亏虚、卫阳亢奋的状态,其临床表现是心下悸欲得按。心下悸动过于强烈,欲得按住,这种状态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剧烈运动加速了心肺功能消耗,损耗了心肺之气,出现心慌气喘,并产生过多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体外,于是心悸强烈,此种心悸虽然不是自冒心,但是这种心悸的身体状态与桂枝甘草汤证类似,都是心气不足,卫阳亢分的一种状态。心气不足,实是心内津液不足(或可说是血浆不足)。故桂枝甘草汤证之甘草是用于补心气,桂枝是用于发卫阳(宣发卫阳郁热)。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这个心下悸,是太阳病发汗,汗不得法,造成阴阳两虚所出现的症状之一。此心下悸,是水气上冲所致,同时阴阳俱不足。阴不足则身瞤动,阳不足则振振欲擗地。阴阳俱不足,则心下蓄水。故治疗这个心下悸,用茯苓而不用桂枝。
3、“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这个心下悸,应是肺气不宣,水气停于心下所致。但因不是伤寒所致之新病,而是素体之痼疾,又因水气较轻,故不用茯苓桂枝,而与半夏麻黄和胃蠲饮、宣通肺气,使阳气通、水气除则心下悸得平。然以汤药荡涤之恐伤正气,故以蜜和丸,小剂量缓图之。
伤寒论所论之证,多为证候之证,如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少阴证、外证、表证、表里证、结胸证、柴胡证,桂枝证等。药证的确定,亦必以阴阳为纲。故药证的本义,仍系方证的概念。如甘草汤、独参汤等。
伤寒论所论之方证,皆是据病、脉、证为凭,言简义奥,深入浅出。伤寒论方,用之多验。从伤寒论方证入手,以药证为据,据证用方,是学习中医方剂的快捷入门之道。 |
上一篇:AAAAA下一篇:您限号了吗?
|